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中國房價稱霸全球
擴展閱讀
互聯網加股票加基金凈值 2024-11-16 07:08:08
伊萊特重工股票代碼 2024-11-16 07:08:03

中國房價稱霸全球

發布時間: 2021-05-25 13:01:20

1. 中國製造業可以向德國學習什麼

德國企業的製造很少找代工,幾乎一切製造都由自身解決。拿美諾洗衣機為例,除了少數零件以外,大部分彈簧、鋼槽和其他配件都由美諾自己開發,甚至連控制洗衣機的電路板也由美諾自主開發,以此來... 2012 年Interbrand 全球最佳品牌100 強出爐,遍覽其榜,還是尋不出一個中國品牌,不覺叫人扼腕興嘆。 美國毫無疑問的位列榜首,位列第二位的是二戰中的最大輸家——德國。德國的工業革命足足比英國晚了近80 年。而「德國製造」,更是被當時的「世界工廠」嗤之以鼻。二戰結束至今也不過60 余年,德意志民族在這段歲月里,憑著自身嚴謹的態度,創造出無數的知名品牌。如此短時間內德國崛起速度之快,簡直叫人瞠目。 1、品質至上 不打價格戰 固執的德國人不會輕易在任何方面低頭,對於產品的價格,更是顯得「一毛不拔」。價格高居不下,是德國產品的一大特點。1899 年,是Carl Miele 和 Reinhard Zinkann 相遇的一年,也是德國美諾(Miele)誕生的一年。 1929 年,美諾推出了歐洲第一台洗碗機,當時一台洗碗機價格相當於一戶人家三年的收入。推出沒多久便遇到美國經濟大蕭條,洗碗機的銷路很差,但是美諾仍堅持洗碗機的研發,從未間斷。 1960 年,美諾推出歐洲第一批電動洗碗機,銷路仍然很不理想,這批洗碗機只製造了不到一萬台,但美諾仍然堅持把洗碗機當做有潛力的產品,繼續研發並製造,直到上個世紀60 年代才開始大賣。如今美諾洗碗機、洗衣機以10 倍於其他同類產品的價格出售,且供不應求。 美諾作為德國製造業的一個縮影,真正的映射出德國製造行業的嚴謹和對高品質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只有保證質量,才有資格對價格下滑說「NO」。 2、強勢貨幣 逼迫企業轉型 如今的德國,有著高品質且高價位的產品眾多,賓士車動輒百萬元;全球佔有率第一的斯蒂爾電鋸賣16000 元;美諾洗碗機賣36000 元等等,這些全部都是德國的實力證明。可是誰又會想到,在1940 年以前,德國的產品竟和「粗製濫造」劃等號,以至於二戰後英國還要求德國產品一定要打上「德國製造」,以便於和自己的產品相區隔。這一切的恥辱在今天已經完全改觀,而這個變化源於德國的貨幣政策。 直到1999 年歐元問世之前,馬克一直都是歐洲最強勢的貨幣,由此致使德國產品出口必須保持高價位,才能保證製造保持在本國內,不用外移。也使產品本身質量有了保證,為德國的品牌創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也正是為了走向高端市場所致,德國企業的製造很少找代工,幾乎一切製造都由自身解決。拿美諾洗衣機為例,除了少數零件以外,大部分彈簧、鋼槽和其他配件都由美諾自己開發,甚至連控制洗衣機的電路板也由美諾自主開發,以此來確保最高品質。 3、製造業才是王道 而當下,中國房價逐年猛漲,很多製造企業紛紛投身房地產業,房地產的暴利讓微利的工業製造企業無心戀戰。這樣一來,中國的製造業優勢漸失,這就是房地產暴利對製造業的擠出效應。但是在德國,情況迥然不同。在德國,房地產不是暴利行業,製造業才是王道。德國人雖然收入頗高,但是,德國首都柏林房價卻遠遠不及中國的北、上、廣、深。數據表明,在過去十幾年,德國房價每年平均上漲1%,而物價水平每年平均上漲2%,相比之下,德國房價實際上在以每年1%的速度縮水。自1977 年以來,德國平均房價上漲60%,而個人收入增長已超過了3 倍。德國土地實行私有制,各級政府對土地的使用都有明確限制,商業區和住宅區劃分明確,而房地產價格也取決於市場,而不是房地產商說了算。同時,德國的每筆房屋售賣交易和房屋租賃交易都會記錄在案,以便統計出該區域租售房屋的平均價格,超過這一價格的將受到重罰。 如此遏制房地產商投機取巧,拒絕商家暴利,使得在德國炒房根本無利可圖,也使得德國企業深知製造業才是王道,從此安心從事研發製造,杜絕了一夜暴富的念頭。 4、幸福企業 幸福員工 只有幸福員工才有幸福的企業。數據表明,中國90%的質量問題都是員工的有心之失,而非無心之失。雖然無法統計員工工資被拖欠程度和產品品質之間的關系,但員工不幸福,是無法精益求精的。相比之下,德國的員工卻很幸福,所以才有了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德國製造才有高品質的保證。德國製造業在全國經濟的比重為27.9%,是七大工業國中最高的。 為保證德國製造的品質,德國制定了一個特殊的「學徒制」教育體系。「學徒制」即為選擇職業教育的16 歲學生必須當3~4 年的學徒,其中一半的時間在企業「學徒實習」,一半的時間在學校學習理論。工會在450 個行業也有嚴格的規定:必須通過學徒制才能被企業聘用。一旦成為了企業的技術員工,薪水相當可觀:德國的藍領工人平均工資遠高於英、法、美、日等國。工人高水準的工資有助於企業的發展,比如美國的福特,早在多年前印證了這個事實。 1913 年,福特在針對銷量越發增長、現有生產條件已經無法滿足消費時,創立了世界上第一條汽車裝配流水線,使得汽車裝配速度提高了8 倍,「10 秒成一車」成為了現實。當年,福特就創下了20 萬輛的生產記錄。到1920 年,福特汽車的年產量已經高達100 萬。 外在數據飆紅,但是福特內在卻出現了大問題,產量上漲,老闆發財,但是員工待遇卻絲毫未動,員工的不滿情緒在飛速滋生,幾千名員工辭職不幹了,公司的人員流動也一度達到380%。 福特公司的一位創始人詹姆斯??考森斯看到了這枚「不定時炸彈」,1914 年 1 月5 月,亨利??福特推出了具有時代意義的一項改革措施:將工人每天的工作時間從9 小時減少到8 小時,日薪卻從當時的2.5 美元提到5 美元,另外,部分高工還享有利潤分成。這一爆炸性的消息一經傳播,便有上萬名求職者聞風而 來。幾乎所有的老百姓歡呼雀躍,而資本家們則認為,福特是要「毀了美國工業」。金融各界人士也站出來指責這一行為,連《華爾街日報》都認為,此舉「犯了經濟罪」。 時間是最好的見證者,在高工資的激發下,在車間里,到處都是工人洋溢著幸福的笑臉,勞動積極性大大提高。而從外在數據上來看,此舉更是大獲全勝。實施這一制度後,1916 年的年利潤比1914 年整個翻了一番,達到6000 萬美元。福特的百年基業,就此奠定。 5、取長補短 品牌立國 德意志是個偉大的民族。戰敗後,憑著強大的意志力以及對歷史負責的態度,德國洗刷了自己的恥辱,又重回世界強國之列。他所依仗的,就是那些作為行業翹楚的本國品牌。回想華夏五千年文化的輝煌,而如今全球品牌100 強中,居然沒有中華品牌的身影,著實讓人反思。中國製造企業應虛心向德國同行學習,以下是給中國製造企業的幾點啟示: 1.加強產品監管力度 中國是個製造業的大國,無論走到世界的哪個角落,你都能輕松買到「made in china」的產品。但是中國卻不是製造強國,大部分中國製造業都以OEM聞名,靠著拿到國際大廠的訂單和設計圖來製造,而在產品質量上卻一直沒有得到國際的認可。俗話說「千里長堤潰於蟻穴」,只要有一個細節出現問題,整個產品就不會有好結果。除了本身監管系統完善的大企業,眾多中小企業也要加強對產品生產的監管力度,本著切實負責的態度來從事製造,為人民謀福利。也只有加強監管,才能有助於潛心開發製造,保證質量。由此,中國在成為製造大國的同時成為製造強國。 2.適應微利時代。 改革開放之前,中國經歷過漫長的短缺經濟時代,計劃經濟使得所有商品都呈現供不應求的狀況,百姓即使有錢也買不到商品。改革開放之初,中國消費類 產品產生旺盛的爆發式需求,企業生產出的任何產品都會被一搶而空,供不應求使暴利時代的企業往往忽視產品的品質。而在台灣地區,人少貨多,品質差的商品遭到唾棄,商家只能在提高成本,保證質量上下功夫,這使得台灣製造企業的產品利潤像刀片一樣薄,是真正的「微利時代」。中國大陸並沒有經過這樣的「微利時代」,但是近年來眾多的產品過剩現象,提醒了國內製造企業專注於靠品質取勝,也要求這些企業努力適應新的「微利時代」。 3.提高品牌價值。 可口可樂的創辦人曾經說過:「即使我的企業一夜之間燒光,只要我的牌子還在,我就馬上能恢復生產。」這就是品牌的價值。而如今全球百強品牌沒有中國的身影,這是對中國製造的又一次警醒。沒有優秀的品質,就沒有成功的品牌,在提高產品質量的同時,中國製造企業也要提升品牌價值。讓中國品牌馳名海內外,讓中國製造成為優質的代名詞。 4.要讓製造業有利可圖。 當下,中國房地產的暴利吸引了眾多企業想從中「分一杯羹」,所以,遏制房地產暴利勢在必行。一個國家長久的繁榮是不可能建立在房價暴漲的暴利之上的,要回歸根本,製造業才是王道,要讓製造業有利可圖,提升中國品牌形象,同時提升中國製造的價格指數。 5.提高員工待遇。 只有幸福員工才能支撐起一個幸福企業,而一個個幸福企業才能產生幸福 GDP。讓員工感到幸福,是所有企業必須做到的事。員工的幸福,不僅僅是工資的提高,更是其真實才能的上升,對於製造業來說,每個技術工人都是其關鍵組成部分,技工的職業技能掌握程度,直接影響到產品的質量,企業的品牌滿意度,甚至國家製造業的強盛。提高技工專業技術,全心培養精英藍領,是中國製造業的另一個目標。 6.重視中小企業。 德國非常重視中小企業的發展。其實,大部分的德國企業都是中小企業,規模雖然非常小,可是並不妨礙他們在各自的領域成為世界上的龍頭企業。目前,有1000 多家德國中小企業在世界同類市場中遙遙領先。這些中小企業看問題更為長遠,更為專注,他們會設身處地的考慮客戶的需要,重視技術的持續發展,強調創新和產品質量,利用自身的技術創新和堅固的品質不斷增加品牌效益,擴大品牌價值。中國經歷改革開放30 年,經歷多年的發展,眾多出口業當中也匯集許多的中小企業,而我國的中小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還有許多不足,品牌創建更是微乎其微,與德國比起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綜上所述,在未來的發展中,我們不光要做出口大國,還要做出口強國,做品牌強國。品牌立國才是中國的發展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