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舊中國的恥辱和今日中國的強大的資料
恥辱
9.18被大多網友認為是國恥日!
西周幽王無道,致使王宮被洗。
漢高祖三十萬大軍被困白登七日,靠賄賂冒頓的閼氏才得以殘喘脫逃。
西晉懷帝被匈奴俘虜,愍帝出降,西晉王朝終結。第一個被外族滅掉的王朝。
石敬瑭甘當「兒皇帝」
宋朝多次被金、元所敗
明朝,倭寇征服中國東南。除大陸部分被收復,其他島嶼被日本納入版圖到今日。
明被後金所滅,「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
近現代的種種恥辱事件,羞於啟齒……!
當代中國人的素質令外國人鄙夷,以至國外華人羞於承認自己是中國人。
圓明園事件、南京大屠殺
排名第五 五胡亂華
這可謂是中國第一次經受異族的大規模入侵,皇室南遷,中原人民慘遭荼炭,這也是歷史上的第一次南北對峙,其結果,導致從夏商周經春秋戰國,再到秦漢,直到魏晉的中華上古文明終結。連民族成分都有了極大的改變。是文明進程的轉折點。從八王之亂一直到隋文帝滅陳統一中國,這近三百多年,民族仇殺,宮廷政變,層出不窮,混亂不堪,其中的歷史暴虐而又殘忍。起初那些游牧民族對漢族,極盡壓迫侮辱之能事,現代我們罵人的話,比如「懶漢,無賴漢」等等就是那個時代傳下來的,原先在那些異民族心中所敬仰的「天漢」早已被「懶漢,無賴漢」所取代。可謂恥辱。從而也導致了冉閔的起義。幸虧天不亡我中華,由於那時的華族的血氣,英勇的抵抗,使異民族重新正視了我華族,從而才產生了,所謂的「漢化」。才有了北魏孝文帝、文明太後的改革。才開始了以華族文明為主的文化融合,在此之前,不知死了多少人。但鮮卑貴族相較之後的蒙古滿清,畢竟心胸開闊,眼光長遠。他們繼承了中華的精髓,同時又保持了本民族的優點,同時又輸入了佛教文明,創造了一種變革過的文明——中華中古文明。可是,隋唐以後的中古文明繼承了一部分的精髓,有許多的獨特的東西,還是消失了。比如許多絢麗燦爛的上古神話,從而使我們現在看楚辭中的很多典故名詞,不知所雲。還有寶劍的製作方法和其所承載的「劍道」也在隋唐慢慢失傳了。因為游牧民族打仗不用劍。而日本經過東漢直到六朝的學習和吸收,漸漸發展,到現在便成了他們的「國粹」了。而我們在現在只能通過隋唐之前的史實和虛構的武俠故事,來想像這種如夢如幻的武器了。
排名第四 第二次鴉片戰爭
我一直有個疑問,高中歷史書上說,是由於英法想獲取在華更大的利益,而發動的戰爭。我也看了不少資料,上面也絲毫沒有提及有關鴉片什麼事,那麼為什麼要叫第二次鴉片戰爭呢?首先,先看看第一次鴉片戰爭,其實是一場貿易戰爭,是英國人為了取得通商的權力,也就是為了貿易平等,而不是為了交清政府賠鴉片錢,更不是為了合法的賣鴉片。說白了,鴉片只是一個由頭。不是鴉片,也會為了其他的東西。而我們的歷史書為了讓我國更加充滿道義,特地把此次戰爭叫作鴉片戰爭。而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目的相同,只是要求清政府開放的更深入,並給他們最惠國待遇,既然有了一次鴉片戰爭,又目的相同,就叫其二次鴉片戰爭吧,又是道義上的勝利。因為乍聽起來,就象兩次為了公開販毒而進行的戰爭。
而它的起因是,由於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採取陽奉陰違戰術,違反合約,暗中阻止與歐洲的貿易,使英法的貿易不能開展下去,英法惱羞成怒,又找了兩個由頭開戰。從而迫使清政府簽訂了天津條約。按說本應該到此為止,但咸豐皇帝受不了了,認為損害了天朝顏面,責成僧格林心伏擊了在大沽口前來換約的英法公使。當場用大炮炸死了多名,這也是高中歷史書上所說的大捷,又扣押了十幾名前去交涉的使者,清廷認為只要抓住匪首,其餘軍隊就會不戰而降。就這樣英法登了陸,直奔北京殺來,咸豐逃到了熱河,而那些被扣押的使者活著的只剩下幾人了,後來的事,便眾所周知了,英法為了向清政府示威,火燒了圓明園。
此戰可謂奇恥大辱。有兩方面:第一方面,英法聯軍可謂殘忍凶暴至極,被屠殺的京師民眾可謂不計其數,滿清耗費數百年的民脂民膏建造起來的圓明園,萬壽園(頤和園的前身)被一把火燒盡。而更為痛心的是儲藏在兩園之中,滿清數代皇帝從民間搜颳得來的字畫古董,歷代瓷器,大多是極精品,我國現在流失海外的國寶,很多就是圓明園的.還有數量極多的,從康熙直到咸豐,不惜工本,製造出來的工藝品.(說句實話,本人及其不喜歡清代的建築和工藝品,尤其傢具,裝飾品,服裝,做工雖及其考究,材料及貴重,但十分繁復俗氣。而其中集大成者就是故宮,裡面的建築大多是清朝造的。可謂俗不可耐,根本不能與漢朝的大氣,唐朝的雄渾,宋代的清雅,明代的簡潔相比。)但畢竟都是國寶。經此一燒,可謂中華文明的浩劫。
第二方面:偷襲和扣押英法公使的做法,極其沒有信義,使得我中華在外國人眼裡成了沒有信義的野蠻國家,之後打贏了也就算了,還不堪一擊,最後被打趴下還得和談,簡直丟盡了臉面。所以二次鴉片戰爭,在很多方面都稱得上恥辱,有所遭受到的恥辱,也有自己做出來的,當然英法也不是什麼好人,但其火燒圓明園,也有部分原因是受了偷襲和扣押公使的刺激。總而言之西方我國印象的急轉直下就從這里開始。
排名第三 甲午海戰
這不用說,是眾所周知的奇恥大辱。可是讓我膽寒的是,開戰之前,日本舉國上下,積極備戰。上至皇室,明治天皇節食,皇後賣首飾。下至平民百姓,妓女捐賣身錢,士兵因為天皇一天只吃兩頓,他們自覺只吃一頓,拚命攢錢買吉野號。當時,明治的口號是越王勾踐能卧薪嘗膽,他也能做到。這使我想到,在抗美援朝時,全國各界節衣縮食,用來購買飛機大炮,和小學語文書上的一個蘋果的故事。
經此一戰,蕞爾小幫日本迅速崛起,而老大帝國,加速沒落。而對清廷的改良慘遭失敗,一部分的國人覺醒,發現要救中國只有推翻清朝一法。後來,經過百日維新,庚子國變,和對清廷所謂的「新政」絕望之時。終於爆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說句實話,本人是覺得改良比革命要好,循序漸進總比突如其來要來得穩定,和易於接受。但滿清貴族的食古不化,狹隘短視,死抱著利益不放,實在是無出其右。辛亥革命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可謂最符合湯武革命的標准。
再講句題外話,我總覺得向中國周邊的那些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國家,在中國衰弱之時,會變本加厲的侮辱侵略中國,而這些國家古代長期仰視中國,深入研究學習中國。而近代又受西方文化影響,中國對付起這些國家來相當棘手。比如,日本韓國越南印尼等等。還有個台灣地區。
排名第二 甲申國難
1644年,中華文明從此絕嗣。剩下的只有四百年的韃靼文明,而當今再國人和外人眼裡,中華文明就是韃靼文明。這固然拜張藝謀的電影,眾多的清宮戲,和唐裝所賜。但我們與真正的中華文明斷絕關系,卻是從這里開始。誠然中華文明發展到明朝末期,是有問題的,而且問題很嚴重,明朝的滅亡就是例證。雖然有天意,比如連續十五年的乾旱。導致中原旱災蝗災遍地,顆粒無收。從而導致李自成剿而不滅。但人禍也很致命。朱明歷來的寡恩刻薄,崇禎的剛愎自用,南明的內斗。集權的社會,已經發展到了死路。是已到了變革的邊緣,內部的改良改革,雖然還不成熟,還有很多是清初的反思,是受明亡刺激的,但已經初露端怡。
如果注入象隋唐一樣豪放的血液,那也不是不可以。但歷史選擇了最不好的結局。李自成張獻忠之流,只相當於黃巢,其結果肯定,必敗無疑。但中國最多再分裂割據一次,還沒有亡天下。南明偏安一方,最多隻是又一個南北朝,又一個宋金對峙。好歹也保住了中華文明。可滿清入關完全憑的是運氣。入關後,他們一方面極端自大,一方面又極端自卑。而自大與自卑是相輔相成的,從而經過一系列的血腥的措施,中華文明就斷送在他們之手了。直到現在,產生了要看宋代之前的中國到日本,要看清代之前的中國到韓國,這種事情了。
排名第一 靖康之難
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恥辱的一頁,當金兵攻入東京時,整個趙宋皇室除了一人以外全部被俘北上,而那個僥幸逃脫的皇子就是趙構,而被俘北上的官僚及其家屬更是不計其數,而他們大多都被變賣作了家奴,有些低級妓院的妓女竟然是丞相的女兒。而文化方面的損失更是無法估量,金人在靖康時代是非常野蠻的,見人就殺,見物就搶。宋朝積累文化財富被焚毀洗劫一空,這也是中華文明的一大浩劫。而這也是中國被西方趕超,乃至落後,擺下了伏筆。
也是後來種種歷史悲劇的起因。更為可悲的是,後來的明朝,並沒有繼承宋的輝煌文治成果,從而導致了甲申國難,中華絕嗣。而日本也是在那個時期對中國文明由崇拜轉向了反思,順便提一句,象相撲,茶道,插花,馬球等等的很多文化藝術也是那時消失的。
Ⅱ 美的置業璞石計劃到底怎麼樣
美的璞石計劃整體來看還是不錯的,每個月的收入比較可觀,這個計劃也能讓我們的能力得到很多的提高。
「美的璞石計劃」隸屬於美的置業集團「核心人才培養體系」,納入「璞石計劃」的畢業生,由全國各大重點高校選拔而來,自身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是美的置業集團「未來核心」的重要力量。
人才是美的置業第一資源,美的置業奉行「以人才成就事業,以事業成就人才」的理念,力求成為每位員工心目中實至名歸的「最佳僱主」,以提升企業人才競爭優勢。
璞石畢業生待遇:
1、自2020年7月入職起享受稅前年綜合收入12-20萬元(部分專業崗位視專業、學歷略有浮動)。
2、自2020年7月入職起享受公司統一標準的五險一金。
3、自2020年7月入職起享受1200元/月餐補。
美的置業集團連續7年入選中國房地產百強,這家公司的實力還是非常強的,如果你有能力可以去挑戰一下。
Ⅲ 雙減政策下,文化程度不高經濟能力不強的普通家庭,家長該如何應對
自從「雙減」政策落實以來,可以說社會影響與反應極大。恨不能雙手雙腳支持的人有很多,尖銳的批評也不少,也有很多人持觀望態度。在「雙減」政策下文化程度不高經濟能力不強的普通家庭」你接受不了孩子今後進工廠進工地,你當初為什麼還生? 雙減政策下,文化程度不高經濟能力不強的普通家庭,家長該如何應對?1、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幾點鍾睡覺、幾點鍾起床、幾點鍾上學、看多長時間畫冊。都要遵守時間有的孩子寫作業磨磨蹭蹭,就是沒有時間觀念。晚上不睡覺;早晨的不起床,從小養成拖拖拉拉的壞習慣,到上學了要花很長的時間改不過來2、小學和初中階段,知識點難度較小,孩子多花點時間,補補課成績可能就上去了,連續玩一段時間,分數就會掉下來。家裡的經濟實力支持一下班課也許還行,長期上「一對一」可能就吃不消了。短時間內,這類家庭恐怕真心會不知所措,他們會抱怨自己本來擁有的一點教育優勢也喪失了,沒有能力讓自己的小孩pk富家子弟了,似乎寒門又難出貴子了。3、一直以來,家教、私教等「一對一」學科培訓本來也是大眾所熟知的,現在全面嚴管培訓機構從事學科培訓以後,這些大家熟悉的身影將有可能再次浮出水面,由顯現變成隱形。
其實,「雙減」政策一經發布後,就有網友提出了這樣的擔憂: 畢竟高考指揮棒始終存在,以考試為主要標准選拔人才的機制仍然存在,以分數為唯一標準的評定標准依然存在,那就不可能真正使學科培訓真正被禁止。普通家庭只有嚴格約束孩子,努力學習才能經過高考改變命運
Ⅳ 怎樣用正確的方法教育孩子
1.每天花半個小時和孩子交流。 2.和孩子在家也要使用文明用語,「早上好,請,謝謝,晚安」等等。 3.讓孩子養成愛衛生的好習慣。 4.多聽聽孩子的聲音!——用耐心、用愛心、用開心,心是長著眼睛的! 5.不要為了提醒孩子,而總是揭孩子的傷疤。 6.嚴肅指出孩子的錯誤! 7.不要總對孩子一本正經,要多和孩子一起歡笑:因為笑聲能讓孩子更加熱愛生活;引導孩子積極、輕松愉快的看待事物。 8.給孩子講故事,要有耐心,故事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9.不要把當年未曾實現的理想強加在孩子身上,想讓孩子去實現。 10.關愛孩子但適當時候適當的懲罰也是需要的,不要護孩子的短。 11.教育並不一定只是講道理,有時適當可以採取一些強硬的措施。 12.結合孩子的表現,每天思考至少一個關於孩子成長的問題。 13.對幼兒進行藝術教育,培養幼兒高雅的審美情趣,注意引導、豐富幼兒的感性認識,在大自然中加深幼兒的情感體驗,是非常有益的。 14.對於幼兒時期的孩子,不要讓他們長時間地和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隔代更親,不利於教育。也許沒有科學道理,但絕對適用。 15.注意培養孩子的善心。古人雲: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16.教會孩子微笑,微笑面對生活的一切,微笑面對人生。 17.對孩子不要亂許願,承諾的事情想盡一切辦法也要兌現。 18.要常換位思考!對孩子的所做、所想等家長應常換位思考,假如我是孩子的話,我將會怎樣? 19.給孩子一定的空間和自由,同時給一定的壓力和責任! 20.向孩子說明,他本身已經很可愛了,不用再表現自己。 21.從來不說孩子比別的孩子差。 23.在孩子乾的事情中,不斷尋找值得贊許的東西。 24.不要嚇孩子。以免造成孩子過分膽小、怕事。 25.不要當眾批評和嘲笑孩子,以免造成心理畸形,失去自信心等。 26.不要對孩子過分嚴厲。以免孩子懼怕、害羞不敢發表自己的觀點,養成面善心惡的性格。 27.不要過分誇獎孩子。以免孩子養成「沽名釣譽」的不良習氣。 29.讓孩子正確樹立心目中的偶像。 成長篇: 1.給孩子一些私人空間。 2.給孩子選擇的機會和權利。 3.讓孩子自由選擇自己的夥伴、朋友。 4.讓孩子做想做的事。 5.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如洗洗自己的衣服、燒水煮飯等,讓他意識到自己是家庭成員中的一分子。 6.為孩子准備一個陳列架,讓他在上面展示自己製作的物品。 7.認真地對待孩子提出的正經問題和看法。 8.把孩子當作成人一樣,和他平等相處,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朋友。 9.及時發現孩子的點滴進步,懂得賞識孩子。 10.記得對孩子說:我愛你,你是我的寶貝! 11.記得經常的親吻你的孩子,抱抱他(她),摸摸他(她)的頭,讓他(她)知道你的愛! 12.隨時關注他(她)的進步,並也讓他(她)自己知道自己的進步!及時發現孩子的點滴進步,懂得賞識孩子。 13.多與孩子孩子溝通,了解孩子,與孩子同行。 14.不要給孩子貼上「笨」的標簽。 15.家長要耐心地傾聽孩子的煩惱。 16.要學會真誠地贊美孩子,而不是像對寵物一樣說句「你真聰明」。 17.讓孩子經常有機會和他的同伴在一起。 18.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更關注孩子的情感需要。 19.先成人再成才,教育的根本目標是培養人,一個健全的人。 20.在生活中創設一些困境,和孩子一起度過。 21.鼓勵孩子盡量不依賴成年人。 22.了解孩子有哪些朋友,這很重要。 生活篇: 1.給孩子一些錢,讓孩子學會理財。 2.沒有得到孩子的許可,不要看孩子的日記與信件。 3.經常和孩子郊遊。 4.睡前給孩子講講故事,讓孩子笑著入睡! 5.給孩子一個主要供他玩耍的房間或者房間的一部分。 6.如果有條件,每天晚飯過後和孩子到戶外散散步。 7.快樂與孩子一起分享! 8.對小傢伙開心的笑,並希望他(她)也常笑! 9.幫助孩子與來自不同社會文化階層的孩子正常交往。 10.鼓勵孩子與各種年齡的人自由交往。 11.給孩子留出真正的「玩」的時間和空間。 12.教會孩子騎自行車,游泳,這都是進入社會的一種基本技能。 13.每天早上與孩子相互問候,讓他感受到美好的一天的到來。 14.夫妻實在要吵架,請一定要記住:避開孩子 15.每天下班回家看到孩子,首先微笑著問他一遍:孩子,你今天快樂嗎? 16.不給他留有太多的物質遺產,給他一個健康的身體,給他一個健康的心理,一個快樂的人生。 17.著重進行孩子的生活能力和行為習慣的培養。 18.只要與創作塵埃有關,不要責備孩子房間里或者桌面上亂 19.父母對自己的雙親要孝敬有加,讓孩子覺得家中充滿了愛,同時父母也是他們值得學習的榜樣 20.父母之際間要互相謙讓,相互諒解 21.不要太關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免孩子養成以我為中心的壞習慣。 22.不要太親近孩子。讓他與年齡相仿的孩子多交往,以免孩子養成性格孤僻的惡習。 23.不要孩子要啥買啥。讓他知道「勞動與所得、權得與義務」 的關系。以免孩子羞成好逸惡勞的許多性格。 24.生活中的困難以及一些家庭大事有時可以和孩子商量商量。 25.對孩子的愛要穩定,不要一會兒晴,一會兒陰。 學習篇: 1.和孩子一起讀書,家長可以看看報,一個好的學習夥伴很重要。 2.孩子在家學習,家長切莫搞一些娛樂活動,一個舒適的學習環境很重要。 3.不要逼孩子學自己不喜歡的東西。 4.不要因為孩子的成績而責罵孩子。 5.不要因為孩子試卷上的低分而認為孩子沒有出息。 6.教他(她)足以帶來成就感的知識:古詩、數字、故事、家務、玩耍、交朋友··· 7.教育孩子讀好書、好讀書 8.不要對孩子的學習成績表示太大的關注,那樣會造成孩子學習緊張,壓力增大。 9.不要把孩子的成績與其他孩子相比,要分析一下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反思一下有沒有自己的責任。 10.孩子的房間要有自己的書桌,書桌上要有幾本自己愛看的書籍,如《格林童話》、《伊索寓言》等。 娛樂篇: 1.和孩子一起看他喜歡的動畫片、一起聽他愛聽的故事等。 2.和孩子一起玩游戲、鍛煉身體。 3.控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每天在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之間。 4.多讓孩子看一些少兒節目:動畫片、益智節目等,少看動作片、連續劇。 5.孩子看電視時,家長們適時地陪他們一起,並且對裡面的內容作一些講解與討論。 6.春天可以和孩子騎自行車去郊遊,夏天和孩子一起去河邊游泳,秋天則背著鐵鍋和孩子去野炊,冬天一家三口在野地上打雪仗,堆雪人。 7.允許孩子收集各種廢棄物。 8.孩子的朋友來做客時要表示歡迎。 9.和孩子下棋,讓孩子知道落子無悔,教育他對自己所做事要負責任,同時下輸了要承認,家長有時也要放手讓孩子贏一兩盤,這對孩子來說很重要。 ------------------------------------------
Ⅳ 如何提高寫作水平
1、要想快速提高文筆,最便捷的方法就是看別人是怎麼寫的。可以找一些名家大師的文章來看,看他們的結構、修辭是怎麼用的,是怎樣突出人物形象,是怎樣說明事理的。
(5)展璞計劃擴展閱讀:
一、寫作: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元號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的創造性腦力勞動過程。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過程,寫作活動大致可分為「採集—構思—表述」三個階段。
與作家的自由寫作、職業人群的專業寫作不同,語文課程意義的寫作,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按照特定要求用書面語言創造文本,以發展和提高自身寫作能力的學習活動。
簡單來說,寫作是生活中與人溝通、交流、分享信息的一種方式,就像我們平常說話一樣。寫作就是用筆來說話。
二、 寫作活動的主要作用和意義:
1、表達感情、交流思想、傳遞信息
2、現代人才必須具備較高的寫作能力,才能從容應對日常工作生活中的諸多問題
3、寫作關繫到全民族文化素質和綜合國力的提高。
我國是一個具有13億人口的大國,但由於歷史的原因,我國仍有近四分之一的文盲和半文盲。一個民族文化水平低,讀、寫水平不高,是難以進入經濟高度發展的文明社會的,也難以立足於世界民族之林。
寫作是一種復雜的創造性的腦力勞動過程。從現代資訊理論、系統論的角度來看,寫作是一個收集、加工、輸出信息的整體系統。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過程,寫作活動是有階段性的。大致可分為採集——構思——表述三個階段。
具體又可分為採集、立意、謀篇、用語、修改等五個環節。每個階段和環節都有自身的特點、規律和要求。如果人們的寫作活動符合這些規律和要求,就有可能「妙筆生花」,寫出文質兼備的好文章、好作品。
寫作,作為一種富有創造性的腦力勞動過程,不僅僅存在於文學創作領域,還廣泛出現於應用寫作領域(包括公文寫作、經濟寫作、廣告寫作、軍事寫作、法律寫作、科技寫作、英語寫作等)。
就當下而言,學科意義上的「寫作」概念已越來越多地指向應用寫作這一遍及社會生活各個角落的實踐活動。美國未來學家約翰·奈斯比特在其著作《大趨勢》中曾斷言:「在這個文字愈來愈密集的社會,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讀寫技巧。」這里的「寫」主要是指應用寫作而非文學創作。
網路寫作
Ⅵ 湖南師范大學走出過哪些名人
劉筠, 1948年以優異考入本系,1953年留系工作至今(湖師大生科院的)1995年被評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成為全國省屬高校培養的第一位院士;2002年,劉筠院士被評為全國50位傑出科學技術專家;2004年第一位獲得首屆湖南省科學技術傑出貢獻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