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靜以
擴展閱讀
銀行可以賣股票嗎 2025-04-30 14:57:23
股票行情數據怎麼存 2025-04-30 14:42:04
湖北邁亞 2025-04-30 14:38:19

靜以

發布時間: 2023-02-03 04:48:06

① 靜以修身什麼意思

「靜以修身」的意思:恬靜以修善自身。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譯文:

君子的行為操守,從寧靜來提高自身的修養,以節儉來培養自己的品德。不恬靜寡慾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

出處:《誡子書》——三國·諸葛亮

(1)靜以擴展閱讀

詞句注釋

⑴、誡:警告,勸人警惕。

⑵、夫(fú):段首或句首發語詞,引出下文的議論,無實在的意義。君子:品德高尚的人。指操守、品德、品行。

⑶、修身:個人的品德修養。

⑷、養德:培養品德。

⑸、澹(dàn)泊:也寫做「淡泊」,清靜而不貪圖功名利祿。內心恬淡,不慕名利。清心寡慾。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

⑹、寧靜:這里指安靜,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遠:實現遠大目標。

② 靜以修身的靜什麼意思

靜以修身的「靜」意思是:安靜;「靜"是一種修養,靜不僅可以思考,也可以養性、養心。

靜拼音jìng

1、停止的,與「動」相對:靜止。

2、沒有聲音:安靜。

3、安詳,閑雅:靜心。

4、古同「凈」,清潔。

5、姓。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寂靜[jì jìng]

沒有聲音;很靜:~無聲。

2、鎮靜[zhèn jìng]

情緒穩定或平靜:故作~。他遇事不慌不忙,非常~。

3、肅靜[sù jìng]

嚴肅寂靜:殿堂里十分~。

4、幽靜[yōu jìng]

幽雅寂靜:~的環境。樹影婆娑,夜晚分外~。

5、靜脈[jìng mài]

從全身各器官輸送血液回心臟的血管。管壁薄,中、大靜脈內有瓣膜,可防止血液逆流。

③ 靜以修身的靜的意思

靜以修身:一種精神境界,「靜"是一種修養,靜不僅可以思考,也可以養性、養心。

④ 靜以修身什麼意思

所謂「靜以修身」,是一種精神境界,「靜"是一種修養,靜不僅可以思考,也可以養性、養心。縱觀歷史,大部分有成就的人都是以靜制動!

在靜思的過程中,對人生重大問題的思考可能會更上一個台階。 而對於儉以養德,則也是修身養性的一種辦法,德行的提高在於對於自身的約束,而「儉」則是對於自身的一種約束,對於德的修養則無疑是有好處的!

出自《誡子書》諸葛亮: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諸葛亮(181年農歷七月二十三——234年農歷八月二十八),字孔明,號卧龍(也作伏龍),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發明家、文學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謚忠武侯。

後來的東晉政權推崇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諸葛亮為匡扶蜀漢政權,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其代表作有《前出師表》、《後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諸葛亮在後世受到極大的尊崇,成為後世忠臣的楷模,智慧的化身。成都有武侯祠,杜甫作千古名篇《蜀相》贊揚諸葛亮。

⑤ 靜以修身的以的意思是什麼

「靜以修身」的「以」的意思是:連詞,表示後者是前者的目的;不翻譯。

出處:《誡子書》【作者】諸葛亮【朝代】三國時期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白話釋義:

有道德修養的人,依靠內心安靜來修養身心,以儉朴節約財物來培養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靜寡慾無法明確志向,不排除外來干擾無法達到遠大目標。學習必須靜心專一,而才幹來自勤奮學習。如果不學習就無法增長自己的才幹,不明確志向就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縱欲放盪、消極怠慢就不能勉勵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險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養性情。

創作背景:

這篇文章當作於蜀漢建興十二年(234),是諸葛亮晚年寫給他八歲的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諸葛亮一生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為了蜀漢國家事業日夜操勞,顧不上親自教育兒子,於是寫下這篇書信告誡諸葛瞻。

解析:

主旨是勸勉兒子勤學立志,修身養性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險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學的經驗,著重圍繞一個「靜」字加以論述,同時把失敗歸結為一個「躁」字,對比鮮明。在文章中,諸葛亮教育兒子,要「澹泊」自守,「寧靜」自處,鼓勵兒子勤學勵志,從澹泊和寧靜的自身修養上狠下功夫。

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被後人譽為「智慧之化身」,他的《誡子書》也可謂是一篇充滿智慧之語的家訓,是古代家訓中的名作。文章闡述修身養性、治學做人的深刻道理,讀來發人深省。它也可以看作是諸葛亮對其一生的總結,後來更成為修身立志的名篇。

⑥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什麼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是:以靜思反省來使自己盡善盡美,以儉朴節約財物來培養自己高尚的品德。

出自諸葛亮《誡子書》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鑒賞:

古代家訓,大都濃縮了作者畢生的生活經歷、人生體驗和學術思想等方面內容,不僅他的子孫從中獲益頗多,就是今人讀來也大有可借鑒之處。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被後人譽為「智慧之化身」,他的《誡子書》也可謂是一篇充滿智慧之語的家訓,是古代家訓中的名作。

文章闡述修身養性、治學做人的深刻道理,讀來發人深省。它也可以看作是諸葛亮對其一生的總結,後來更成為修身立志的名篇。

(6)靜以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這篇文章當作於蜀漢建興十二年(元234年),是諸葛亮晚年寫給他八歲的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諸葛亮一生為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為了蜀漢國家事業日夜操勞,顧不上親自教育兒子,於是寫下這篇書信告誡諸葛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