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惠安縣塗寨鎮有幾個村
網路-塗寨鎮
轄曲江村、陳芹村、靈山村、社壩村、金相村、東坂村、瑞東村、南埠村、廖厝村、上村村、溫厝村、曾厝村、新亭村、庄內村、古山村、塔上村、下謝村、東庄村、大廳村、互助村、山尾村、和弄村、文峰村、胡厝村、岩峰村、曲江村26個村委會。是惠安縣人口最多的鄉鎮。
② 惠安塗寨鎮文峰村誰承包的衛生
沒有承包。惠安塗寨鎮文峰村沒有承包衛生的,衛生由文峰村村民個人打理。文峰村是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塗寨鎮下轄村,位於塗寨鎮南端,南與張坂鎮後曾村相連,東與山霞鎮安固村相比鄰。
③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塗寨鎮下轄村委會有哪些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塗寨鎮下轄村委會包括塗寨村委會、新亭村委會、陳芹村委會、靈山村委會、溫厝村委會、上村村委會、曾厝村委會、庄內村委會、互助村委會、山尾村委會、廖厝村委會、和弄村委會、文峰村委會、胡厝村委會、岩峰村委會、曲江村委會、東庄村委會、大廳村委會、塔上村委會、下社村委會、古山村委會、南埔村委會、瑞東村委會、東坂村委會、社壩村委會、金相村委會。
④ 塗寨鎮的經濟發展
塗寨鎮現在26個行政村,人口8.6萬人,是惠安縣人口最多的鄉鎮。社會資金雄厚,2002年全鎮國生產總值27。2億,年遞增19%,工業增加值達到2.8億元,年遞增17%,農業產值1.05億元,年遞增3.4%。2002年人均純收入達到4900元,年遞增4.8%,基本實現了由溫飽到小康的跨越。
全鎮現有互助水庫,竹田坑水庫,總庫容為256萬立方。境內有烏潭,山美水庫兩大乾渠道,全長23.5公里,溪渠縱橫交錯,是農業等綜合開發的理想地區。現已建立培育了以庄內林果,靈山蔬菜為龍頭的一批農業產業基地,引進種植新的糧食品種和果樹品種,有效地調整了種植結構。庄內,瑞東等村有3000畝龍眼,余甘等基地。
塗寨鎮是聞名的「建築之鄉」,在外從事建築業的能工巧匠1.7萬人。建築業是塗寨鎮鎮企業的重要支柱,同時還擁有經營石材,石雕工藝品,石料磨具,陶瓷磨具,包袋包裝,建材塗料,食品加工、服裝針織,鞋革製品等行業的企業。
塗寨鎮已經成為惠安縣經濟發展的中心城鎮和對外開放最活躍,最具有吸引力的地區之一。
⑤ 惠安惠女水庫到塗寨曾厝有多遠
惠安惠女水庫到塗寨曾厝有17公里。惠安惠女水庫在泉州市洛陽區,塗寨鎮,隸屬於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兩者相距4.2公里。
⑥ 塗寨鎮的村莊姓氏
金相村——金相、柯厝、鄭厝——〖柯、王、林〗
陳芹村——中保、後保、前保、山後——〖王、胡、林、陳、彭〗
靈山村——後坑型、湖厝、山橫柄、後店——〖胡、林、鄭、王〗
溫厝村——溫厝、下店、前湖、蘆厝——〖溫、盧、陳、林〗
上村村——上村——〖王〗
曾厝村——曾厝、塗窟、染厝——〖曾〗
新亭村——新亭、黃崎、烏石墓、宮後、侖上、下曾——〖藍、黃、張、庄、王、曾、周〗
古山村——古山、路墘、北坑——〖盧、胡、廖〗
庄內村——庄內、亭仔——〖庄、邱、陳、劉、張〗
互助村——後林、上樑、下樑、陳厝、蔗兜——〖陳、張、汪、楊、庄〗
山尾村——山尾、院前、後亭、壩內、新嶺、弄內——〖杜、蘇、劉、康、邱、陳、李〗
塗寨村——塗寨街、西湖、頂郭、下郭、宣妙、新塘後——〖鄭、郭、林、王、塗、曾、康〗
廖厝村——廖厝、印石——〖廖、陳、吳、柯〗
下謝村——下謝、上謝——〖庄、謝〗
塔上村——塔上——〖曾〗
東庄村——東庄——〖王〗
大廳村——大廳、赤厝、小廳、前富——〖曾、楊、王、陳〗
和弄村——和弄——〖黃〗
南埠村——南埔、山腰、後郭、前草——〖陳、王、楊〗
瑞東村——前坑、塔後、祠堂、土樓、下鄉、赤埕——〖盧、李〗
東坂村——東山、下坂——〖歐、楊、陳、黃〗
杜壩村——杜壩、後柑——〖黃〗
岩峰村——西型、新後門、塘邊、村兜、頂東山、下東山、西新——〖黃、余、張、陳〗
文峰村——頂厝、東園、大宅、西埕、下厝、東埔、林前、黃庄、文峰——〖黃、陳、楊〗
胡厝村——胡厝、後窟、前埔、頂張、下張、康下——〖駱、胡、張、蔡〗
曲江村——東宅、山上、壩內、後海埭、前村、後窟、下前、曲江、後張——〖張、許〗 塗寨明代,為防倭患曾駐軍於此,挖土壕築寨,稱為土寨,後諧稱塗寨。清代頂郭村舉人鄭藻倡導里人在此設點排攤,逐漸形成塗寨街。
新亭 據傳,宋代藍氏提督奉旨視察崇武,途經此地避雨於路旁亭子內,觀賞山川,無限感慨,後有一子到此定居,並重新修建路亭.故得名新亭。
陳芹 古代,胡氏村民從福州到此看護杏仁祖墳,在山坡上建一路亭供人避雨乘涼,得名亭芹,後諧稱陳芹。
靈山 以龍瑞山之名為龍山,後諧稱靈山。
社壩 村建在一水壩台地,故取名下壩,後諧稱社壩。
金相 古時,林氏村民從暗林落溪遷此定居,為紀念其祖先金相爺而取名。
東坂 取東山、下坂二村各一字為名。
瑞東 因此地各村落位於龍瑞山之東而名。
南埠 元末,陳氏村民遷此,村南側系荒埔,故名南埔,後諧稱南埠。
廖厝 元代,廖氏村民從安海遷此,以姓氏取名。
上村 據傳,元末王氏村民從晉江杏墩遷此,仍定名杏墩,因繁衍緩慢,擇一大池旁再建新居,便有發展,即取吉祥長在之意稱常春,後諧稱上村。
溫厝 古時,溫氏村民建居於此,以姓氏取名。
曾厝 據傳,元末寒儒曾尾舍技游四方,寓在惠安縣松林鋪,見此地山水秀麗,遂卜居於此,以姓氏取名。
庄內 庄氏村民從永春湖洋遷此.因建居於山彎內,故以姓氏及地形稱庄內。
古山 以此地小山頭古山定名。
塔上 明代·村民沿潯溪旁建居.因水獺常從這里爬上岸,故得名獺上,後諧稱塔上。
上謝 下謝 明代·謝氏村民從東園上侖遷此,以姓氏取名謝厝, 後因村莊拓展,依地勢高低分別稱上謝、下謝。東庄 因村在赤厝村之東而得名。
大廳 明時,曾氏村民遷此定居.建有祖厝,因其廳堂頗大而得名。
後林 因村後有片樹林而名。
山尾 因以男人辛勤耕耘為一美.女人織布質好為二美.後生勤讀書成名為三美.故譽稱為三美.又因村位於蓮花山之尾,後諧稱山尾。
和弄 依黃氏族譜」豪里開居」之謂取名豪里,後因方言諧稱和弄。
文峰 民國在此設保時以文筆山取名文峰,沿用至今。
胡厝 據傳,宋時胡偉長者到此開居,以姓氏取名。
岩峰因此地村落大都在岩石山麓周圍.故取名岩峰。曲江以張氏丁號「曲江」命名。醋 斗因村在形似戽斗之坑壟旁,故名。後建原為後普,後改名後建.取後曾後張之「後」字及發展經濟建設之意而名。
⑦ 塗寨移動營業廳營業時間
7:00至17:00。塗寨鎮位於福建省惠安縣東部,塗寨地理方位優越,北接輞川鎮南靠張坂鎮和山霞鎮,東西分別與東橋,東嶺鎮和螺陽鎮相鄰,移動營業廳營業時間為7:00至17:00。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是按照國家電信體制改革的總體部署,於2000年4月20日成立的中央企業,2017年12月,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進行公司制改制,企業類型由全民所有制企業變更為國有獨資公司,並更名為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