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企業上市的流程和步驟
一、正面回答
公司上市的流程具體步驟:
1、商品進入市場;
2、股票及其衍生品種經審查同意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企業上市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會公眾公開招股的發行方式。IPO新股定價過程分為兩部分,首先是通過合理的估值模型估計上市公司的理論價值,其次是通過選擇合適的發行方式來體現市場的供求,並最終確定價格。
二、分析
股票上市交易申請經證券交易所同意後,上市公司應當在上市交易的五日前公告經核準的股票上市的有關文件,並將該文件置備於指定場所供公眾查閱。
三、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其股票上市必須符合哪些條件?
1、股票經證券管理部門批准已向社會公開發行;
2、公司股本總額不少於人民幣5000萬元;
3、開業時間在三年以上,最近三年連續盈利,原國有企業依法改建而設立的,其主要發起人為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可連續計算等。
『貳』 公司上市的方式有哪些
公司上市的途徑一共有2種。
1、首發股票上市(IPO上市) 。是指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公司向證券管理部門提出申請,證券管理部門經過審查,符合發行條件,同意公司通過發行一定數量的社會公眾股的方式直接在證券市場上市。
2、買殼上市。指在證券市場上通過買入一個已經合法上市的公司(殼公司)的控股比例的股份,掌握該公司的控股權後,通過資產的重組,把自己公司的資產與業務注入殼公司,這樣,無須經過上市發行新股的申請就直接取得上市的資格。
(2)企業如何上市擴展閱讀:
上海證券交易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有關條件與具體要求如下:
1.主體資格:A股發行主體應是依法設立且合法存續的股份有限公司;經國務院批准,有限責任公司在依法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時,可以公開發行股票。
2.公司治理:發行人已經依法建立健全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獨立董事、董事會秘書制度,相關機構和人員能夠依法履行職責;發行人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規定的任職資格;發行人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已經了解與股票發行上市有關的法律法規,知悉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法定義務和責任;內部控制制度健全且被有效執行,能夠合理保證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生產經營的合法性、營運的效率與效果。
3.獨立性:應具有完整的業務體系和直接面向市場獨立經營的能力;資產應當完整;人員、財務、機構以及業務必須獨立。
4.同業競爭:與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業間不得有同業競爭;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實施後,也不會產生同業競爭。
5.關聯交易(企業關聯方之間的交易):與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業間不得有顯失公平的關聯交易;應完整披露關聯方關系並按重要性原則恰當披露關聯交易,關聯交易價格公允,不存在通過關聯交易操縱利潤的情形。
6.財務要求:發行前3年的累計凈利潤超過3000萬;發行前3年累計凈經營性現金流超過5000萬或累計營業收入超過3億元;無形資產與凈資產比例不超過20%;過去3年的財務報告中無虛假記載。
7.股本及公眾持股:發行前不少於3000萬股;上市股份公司股本總額不低於人民幣5000萬元;公眾持股至少為25%;如果發行時股份總數超過4億股,發行比例可以降低,但不得低於10%;發行人的股權清晰,控股股東和受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支配的股東持有的發行人股份不存在重大權屬糾紛。
8.其他要求:發行人近3年內主營業務和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沒有發生重大變化,實際控制人沒有發生變更;發行人的注冊資本已足額繳納,發起人或者股東用作出資的資產的財產權轉移手續已辦理完畢,發行人的主要資產不存在重大權屬糾紛;發行人的生產經營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的規定,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近3年內不得有重大違法行為。
參考資料:
首次公開募股(IPO)_網路
『叄』 公司怎麼才能上市
1、想要成為上市公司,其股票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批准已向社會公開發行;公司總股本不少於人民幣3000萬元;經營三年以上且近三年連續盈利的,原國有企業依法改制設立,或者本法施行後新設,其主發起人為國有大中型企業,可連續計入;持有面值1000元以上股份的股東人數不足1000人的,向社會公開發行的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25%以上,公司總股本超過4億元,公開發行股份比例10%以上;公司近三年無重大違規行為,財務會計報告不存在虛假記載;以及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條件。上市公司是有股權的公司,所以創業者在選擇注冊公司類型時,一定要注意公司類型。非上市公司要成為上市公司,要了解國家上市公司的要求和非上市公司的業務類型。上市公司需要非上市公司在三年內連續盈利,且必須經營三年以上。
2、具體而言,成立上市籌備領導小組是整個上市籌備工作的基礎。上市籌備領導小組應當是統籌全局、負責與上市籌備有關的各項決策事項的機構,確保企業在上市籌備期間開展以上市為目標的各項工作.因此,上市籌備領導小組應由公司董事長牽頭,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和各部門負責人參與協調,具體落實專人設立上市辦公室。
上市是一項非常專業的工作,必須有專業機構參與,相關法律法規對此也有明確要求。因此,中介機構的選擇是上市准備的關鍵。上市准備工作從一開始就需要有中介機構參與。參與上市籌備的中介機構包括上市保薦機構、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其中上市保薦機構和律師事務所尤為重要。他們將主導整個上市方案的制定和實施,在股票發行和上市申請中發揮重要作用。
拓展資料
上市是一個股票市場術語。狹義的首次公開募股(IPO)是指企業通過證券交易所首次向投資者增發股份,為企業發展籌集資金的過程。當大量投資者認購新股時,需要以抽簽方式分配股份,也稱為抽簽新股。認購的投資者希望以高於認購價格的價格出售它們。在中國環境下,上市分為中國公司在中國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中國大陸公司直接到非中國證券交易所(如香港證券交易所、紐約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倫敦證券交易所等),中國公司間接採取在海外設立離岸公司和上市的三種方式他們以離岸公司的名義在海外證券交易所上市。
『肆』 企業上市流程有哪些
公司上市的流程有,先評估其資產、調整公司的結構;然後申請獲得證券監管部門的批准;再公開其財務狀況、經營情況及重大訴訟情況;依法公開發行其股票或籌資資金;最後成功上市。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二十條
本法所稱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百二十一條
上市公司在一年內購買、出售重大資產或者擔保金額超過公司資產總額百分之三十的,應當由股東大會作出決議,並經出席會議的股東所持表決權的三分之二以上通過。
第一百四十四條
上市公司的股票,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及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上市交易。
第一百四十五條
上市公司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公開其財務狀況、經營情況及重大訴訟,在每會計年度內半年公布一次財務會計報告。
『伍』 公司如何上市流程
一、正面回答
公司上市流程:
1、上市前的准備工作及流程是要選擇好中介機構;
2、進行公司上市規劃。其目的是對企業進行全面的診斷,找出與上市條件所存在的差距;
3、改制與重組。由於多種原因,民營企業大多數原以非公司制的形式存在,所以在上市前需要進行股份制改造,通過資產重組成立股份有限公司,使其做到主營業務突出、成長性強並嚴格按現代企業制度管理;
4、規劃擬上市公司治理結構。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以及經營管理層各方應當職責明確,各項議事規則應當健全,並做好記錄,同時做到及時歸檔。
二、分析
公司融資渠道拓寬,融資更簡單。未上市的時候,只能通過股權的形式融資,但上市後,有了更多的股權,進行再融資就比較簡單了。被收購的概率小。公司未上市之前,如果別的公司准備收購,那麼付出的成本少,而上市後公司總市值會增加,因此被收購的可能性小。提升企業的知名度和口碑。當同樣的產品擺在面前,肯定會選擇那些已經上市的,而未上市的產品由於知名度不高,所以被選擇的可能性小。
三、公司上市的必要條件?
股票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核准已向社會公開發行。公司股本總額不少於人民幣三千萬元。開業時間在三年以上,最近三年連續盈利。持有股票面值達人民幣一千元以上的股東人數不少於一千人。公司在最近三年內無重大違法行為。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