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三緘其口是何意·出自於哪
「三緘其口」指說話謹慎或盡量不說。
此典出自《說苑·敬慎》:「孔子之周,觀於太廟。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
春秋時期,孔子列游到東周,參觀周天子的祖廟。廟堂右邊台階前有一尊銅像,它嘴上貼著三層封條,背上還刻有銘文說:「這是古代說話特別謹慎的典範。要引以為戒啊,要引以為戒啊!不要多說話,多說話就多敗亡;不要多管事,多管事就會多禍患。安樂時一定要警戒自己不要忘乎所以,更不能去做使自己後悔的事情。別認為當時沒什麼禍患,其禍患將會很長久;別認為沒有什麼損害,其禍患將會很大;別認為沒什麼殘害,其禍患將會蔓延;更別認為沒有人知道,老天將會懲罰你。小火微光撲不滅,對怎能奈何熊熊大火;涓涓細流不堵住,就會匯成滔滔的江河;綿綿的絲線不剪斷,就會織成羅網;不砍伐青青的幼樹,枝繁葉茂之後,將需要更大的斧頭。如果不能做到謹慎行事,就會釀成禍患;口有什麼壞處呢?它是招禍之門。強暴蠻橫的人往往死得很慘,爭強好勝者必然會遇上對手;盜賊怨恨主人,百姓妒忌顯貴。君子深知不可能壓倒天下的人,所以甘落人後、甘居人下反而使人敬慕。取柔弱之勢,居低下之位,誰也不能與之抗爭。人們都趨向彼方,我獨堅守此處;眾人都盲目跟從,唯獨我不肯隨波逐流;內心蘊藏著自己的智慧,從不與別人比試技能高下;這樣,即使身份尊貴,地位顯赫,也沒有人加害於我。大江大河之所以比眾多的溪流更加源遠流長,就是因為它地處低下之位。上天行事不分親疏,常常保護好人。要以此為戒啊!要以此為戒啊!」孔子看後,回頭對弟子們說:「你們要記住這些話!這些話雖然粗俗,但卻切中事情的要害。《詩》上說:『小心謹慎,如面臨深池,如腳踩薄冰。』能做到這樣立身處世,就不會因說話而導致災禍的發生了!」
Ⅱ 三緘其口.什麼意思
緘:封。在他嘴上貼了三張封條。形容說話謹慎。現在也用來形容不肯或不敢開口。
一、拼音:
sān
jiān
qí
kǒu
二、釋義:
緘:封。在他嘴上貼了三張封條。形容說話謹慎。現在也用來形容不肯或不敢開口。
三、出處:
漢·劉向《說苑·敬慎》:「孔子之周,觀於太廟,右階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無多言,多言多敗。』」
四、近義詞:
默默無言、一言為定、言必有據、守口如瓶
五、反義詞:
誇誇其談、信口雌黃、口若懸河、信口開河
六、造句:
1、對於國家機密,我們應該三緘其口。
2、看她一副來勢洶洶的嘴臉,直覺大事不妙,還是三緘其口好了。
3、我對這件事情完全不了解,只好三緘其口,不好插嘴。
4、這種夫妻間的事,旁人沒有插嘴的必要,最好三緘其口。
5、銀行家和葉劉淑儀會面後,對會議內容都三緘其口。
Ⅲ 君子三緘其口什麼意思
「君子三緘其口」意思是形容君子說話謹慎,也用來形容不肯或不敢開口。「三緘其口」是漢語成語,拼音是sānjiānqíkǒu,出自《太公金匱》:「武王問:『五帝之戒;可得聞乎?』太公曰:『黃帝雲:予在民上;搖搖恐夕不至朝。故金人三緘其口;慎言語也。』」
「三緘其口」造句:
1、對於自己的家庭,他三緘其口。
2、我對這件事情完全不了解,只好三緘其口,不好插嘴。
3、對於這件事,他三緘其口,處理得十分妥當。
4、他愛講些頂好三緘其口的怪話,他讀的書太多,他常愛逛逛栗樹咖啡館,那本是畫家跟音樂家扎堆兒的地方。
5、對於國家機密,我們應該三緘其口。
Ⅳ 言多必失,語多傷人,君子三緘其口什麼意思
三緘其口
拼音:sān jiān qí kǒu
釋義:緘:封。在他嘴上貼了三張封條。形容說話謹慎。現在也用來形容不肯或不敢開口。
出處:漢·劉向《說苑·敬慎》:「孔子之周,觀於太廟,右階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無多言,多言多敗。』」
例子:危行言遜,禍免生肘;金人示誡,~。(清·陳忱《水滸後傳》第十三回)
三緘其口是何意·出自於哪?
「三緘其口」指說話謹慎或盡量不說。
此典出自《說苑·敬慎》:「孔子之周,觀於太廟。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
春秋時期,孔子列游到東周,參觀周天子的祖廟。廟堂右邊台階前有一尊銅像,它嘴上貼著三層封條,背上還刻有銘文說:「這是古代說話特別謹慎的典範。要引以為戒啊,要引以為戒啊!不要多說話,多說話就多敗亡;不要多管事,多管事就會多禍患。安樂時一定要警戒自己不要忘乎所以,更不能去做使自己後悔的事情。別認為當時沒什麼禍患,其禍患將會很長久;別認為沒有什麼損害,其禍患將會很大;別認為沒什麼殘害,其禍患將會蔓延;更別認為沒有人知道,老天將會懲罰你。小火微光撲不滅,對怎能奈何熊熊大火;涓涓細流不堵住,就會匯成滔滔的江河;綿綿的絲線不剪斷,就會織成羅網;不砍伐青青的幼樹,枝繁葉茂之後,將需要更大的斧頭。如果不能做到謹慎行事,就會釀成禍患;口有什麼壞處呢?它是招禍之門。強暴蠻橫的人往往死得很慘,爭強好勝者必然會遇上對手;盜賊怨恨主人,百姓妒忌顯貴。君子深知不可能壓倒天下的人,所以甘落人後、甘居人下反而使人敬慕。取柔弱之勢,居低下之位,誰也不能與之抗爭。人們都趨向彼方,我獨堅守此處;眾人都盲目跟從,唯獨我不肯隨波逐流;內心蘊藏著自己的智慧,從不與別人比試技能高下;這樣,即使身份尊貴,地位顯赫,也沒有人加害於我。大江大河之所以比眾多的溪流更加源遠流長,就是因為它地處低下之位。上天行事不分親疏,常常保護好人。要以此為戒啊!要以此為戒啊!」孔子看後,回頭對弟子們說:「你們要記住這些話!這些話雖然粗俗,但卻切中事情的要害。《詩》上說:『小心謹慎,如面臨深池,如腳踩薄冰。』能做到這樣立身處世,就不會因說話而導致災禍的發生了!」
Ⅳ 三緘其口的典故_三緘其口是什麼意思
三緘其口的典故
孔子崇尚周禮,曾專程到周王朝考察文物 禮儀 制度。據《說苑.敬慎》載,孔子在參觀周王祭先祖的太廟時,看到台階右側立著一個銅鑄的 人,但嘴被扎了三道封條,在這個銅人的背面。刻著一行字:“古之慎言人也”。意思是:這是古代一位說話極其慎重的人。大概這給孔子以極大的震動和啟發,所以孔子在諄諄教誨弟子時,總是十分強調“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後來人們便以“三緘其口”比喻“慎言”了。人們常用的“緘默不語”也是由此演化而來的。
三緘其口解析
[釋義] 嘴上貼了三次封條。形容言語非常謹慎;或不開口。緘:封;閉。
[語出] 《太公金匱》:“武王問:‘五帝之戒;可得聞乎?’太公曰:‘黃帝雲:予在民上;搖搖恐夕不至朝。故金人三緘其口;慎言語也。’”
[正音] 緘;不能讀作“xián”。
[辨形] 緘;不能寫作“鉗”。
[近義] 守口如瓶 默不作聲
[反義] 口若懸河 誇誇其談
[用法] 多用於對事情保密的程度。一般作謂語、賓語。
[結構] 動賓式。
三緘其口 成語 接龍
口快心直 直道而行 行同能偶 偶一為之 之死靡他 他山攻錯 錯認顏標 標新創異
異口同音 音問兩絕 絕其本根 根結盤據 據鞍讀書 書生之見 見兔顧犬 犬馬之力
力屈計窮 窮鳥歸人 人心渙散 散灰扃戶 戶限為穿 穿穴逾牆 牆高基下 下愚不移
移宮換羽 羽毛豐滿 滿山遍野 野鶴閑雲 雲期雨信 信口開合 合兩為一 一時三刻
刻舟求劍 劍及屨及 及時行樂 樂成人美 美人遲暮 暮夜無知 知恩報恩 恩怨分明
明辨是非 非意相干 干雲蔽日 日薄桑榆 榆次之辱 辱國殃民 民窮財盡 盡歡而散
散兵游勇 勇冠三軍 軍令如山 山崩水竭 竭智盡力 力不自勝 勝友如雲 雲蒸龍變
變化不窮 窮寇勿迫 迫不及待 待價而沽 沽譽釣名 名聲籍甚 甚囂塵上 上下同門
門不夜關 關懷備至 至親骨肉 肉跳神驚 驚天動地 地久天長 長相思守 守身如玉
玉碎香殘 殘花敗柳 柳骨顏筋 筋疲力倦 倦鳥知還 還淳反素 素絲羔羊
三緘其口 造句
1、對於國家機密,我們應該三緘其口。
2、當問他為什麼虐待兒子時,他三緘其口。
3、為了保守國家機密,在各種不宜場合,我們應該三緘其口。
4、我對這件事情完全不了解,只好三緘其口,不好插嘴。
5、銀行家和葉劉淑儀會面後,對會議內容都三緘其口。
6、看她一副來勢洶洶的嘴臉,直覺大事不妙,還是三緘其口好了。
7、失聰令人三緘其口,感覺羞怯,阻礙著重聽人尋求幫助和採取積極的 措施 。
8、無論怎麼問,他就是三緘其口,不願透露任何訊息。
9、盡管科比仍像不少人預計的那樣三緘其口,他的發言人塞布林也拒絕對科比的未來發表評論。
10、在這種高壓統治下,莫怪大家對許多事都三緘其口。
12、這種夫妻間的事,旁人沒有插嘴的必要,最好三緘其口。
13、北京的電信監管機構對他們的計劃依舊三緘其口,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可能的行動。
14、雖然在歌迷面前對演唱會細節三緘其口,但力宏還是透露舞台上會置放兩台兩人最愛的三角形 鋼琴 ,屆時他們會一起合奏、合唱,以組曲方式擦出音樂的火花。
15、對於自己的家庭,他三緘其口。
16、同時還給沈國安打了一個電話,讓他三緘其口,不管媽媽打電話給他怎麼追問,也不要透露這件事的情況,以免媽媽擔心。
17、我們因為不清楚大霧嶺的具體情況,當地人也是三緘其口。
18、兩人 自然 誰都不肯讓步,其他部門的人也都三緘其口,即使被點名說道,也是裝作糊塗,說的含糊不清,因為大家都心知肚明,得罪哪一方,日子都不好過。
19、所有生還者對打撈過程均三緘其口,真相不得而知。
20、這事也就一直這么讓人抓心撓肝著,而那個話題者則三緘其口,默默地進行著自己對唐沐那丫頭的誘捕計劃。
21、只是領銜網路裡面的高層管理人員對這件事都是三緘其口,問到就只有四個字“無可奉告”。
22、的秘密,但雲川總是三緘其口,閃爍其詞,被單子楓逼的急了,只說了些無關痛癢的消息敷衍。
23、以至於後來上班坐在辦公室里三緘其口的像尊銅人像,下班走在路上五色無主的像個婁阿鼠,把個吃虧是福奉為圭臬,把個不與人爭當成了指導行動的左右銘。
24、從此後,白凝痕就會和以前一樣,三緘其口。
25、李尊耳沉吟著,這是他的固定習慣,喜歡三緘其口並且每次開口前要深思熟慮再三。
26、不清楚,期間霹靂堂的人也曾問過,但卜鷹三緘其口。
27、黎薇同樣對此好奇,可是畢月笑而不答,羅莎也三緘其口。
28、在歐洲人看來,一個 政治 家有這樣的" 國際 關系"是很有魅力的,但在美國,克里卻謹慎地對此三緘其口。
29、有些人你要是讓他對量子力學或者腦部手術發表見解,他們會三緘其口;但是說起歐元的經濟後果,他們卻毫不遲疑,說得頭頭是道。
30、由於供應問題尚未解決,麥當勞對於何時所有店面會全面改用新油三緘其口。
31、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對於不了解的事,我們最好三緘其口。
猜你喜歡:
1. 有關三句話不離本行的典故
2. 三十六計金蟬脫殼的成語典故
3. 投其所好的典故
4. 口若懸河的典故
5. 四面楚歌的歷史典故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