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古代有哪些將軍
不同的將軍名稱,不同的品級,具體如下:
春秋時代以卿統軍,故稱卿為將軍;一軍之帥稱將軍。見《國語·晉語四》、《左傳·昭公二十八年》:「豈將軍食之而有不足」。此皆非正式官名。到戰國時代始為正式官名,而卿仍稱將軍。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又置前後左右將軍。秦因之。
漢置大將軍、驃騎將軍,位次丞相;車騎將軍、衛將軍、前後左右將軍,位次上卿。見《漢書·百官公卿表上》。西漢還有「中將軍」,見《漢書·衛青霍去病傳》、《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這些將軍都是朝廷重臣,常加朝中官號,參與朝政。另外有樓船將軍、材官將軍、將屯將軍、伏波將軍等雜號將軍,地位稍低,統兵征伐時臨時設置,因事立名,事訖而罷。
魏、晉、南朝、北魏、北齊時期,專職武官將軍有領軍將軍、護軍將軍,及其所領左衛將軍、右衛將軍、驍騎將軍、前軍將軍、後軍將軍、左軍將軍、右軍將軍等,典掌禁軍,各有職司,其餘諸號將軍名為朝中大臣和地方長官的加官,雖然也領軍兵,但不是專職的軍事統帥。其中晉朝有驃騎、車騎、衛將軍,有伏波、撫軍、都護、鎮軍、中軍、四征、四鎮、龍驤、典軍、上軍、輔國等大將軍,開府者位從公,不開府者秩二品。三品將軍秩二千石。見《晉書·職官志》。晉諸州刺史多以將軍開府,都督軍事。
南北朝時將軍名號極多,權位不一。西魏、北周時期實行府兵制,各級府兵組織的統帥也帶將軍號,如柱國大將軍、大將軍、驃騎大將軍、車騎大將軍等。
隋朝十二衛、唐朝十六衛等諸禁衛軍都置大將軍、將軍,分別冠以衛號、軍號,統領府兵、禁軍。遼朝北面御帳官、皇族帳官、諸帳官、部族官、屬國官、軍官中皆置將軍,參掌本部軍隊之政令。
金朝宮中置宿置將軍,領親軍,掌宮城及出行禁衛;大宗正府下設諸宗室將軍,分治宗室事務;金章宗發兵攻宋時曾設置平南諸號將軍,軍還而罷。
明朝鎮守邊防的將領掛將軍印,如駐守雲南的總兵稱征南將軍,駐守兩廣的總兵稱征蠻將軍,駐守遼東的稱征虜前將軍,駐守宣府的稱鎮朔將軍,駐守甘肅的稱平羌將軍,駐守寧夏的稱征西將軍,駐守交趾的是副將軍,駐守延綏的稱鎮西將軍等。
明清兩代,有戰事出征,置大將軍和將軍,戰爭結束則免。明朝領兵出征的總兵官臨時掛將軍印,如平賊將軍、平胡將軍、平虜將軍、征夷將軍、征虜將軍、討賊將軍、前將軍、副將軍等,事畢納印。清朝臨時派遣的軍事統帥授以靖逆將軍、揚威將軍等,班師撤回時,軍隊各歸原建制,印信繳還。
『貳』 「將軍」是什麼意思
將軍(jiāng jūn)
1、武官名。
2、軍銜稱號。
3、比喻給人出難題,使人為難。
『叄』 將軍是指什麼
將軍一般是高級軍事將領的統稱,不同朝代、國家其具體指代不同:中國古代常作為高級武官、軍政官員的職位甚至是爵號;日本幕府時期,將軍是日本的最高權力者;近現代,多用於稱呼軍隊中的將級軍官。
『肆』 什麼叫將軍
將軍是象棋里的一種術語,意思是對局中,一方的棋子要在下一招棋把對方的將或帥(中國象棋中)或國王(國際象棋中)吃掉,稱為「將軍」,簡稱「將」。「被將軍」指將帥或國王處於被對方棋子攻擊狀態,必須進行化解和調整(這叫「應將」),否則就只能投子認輸。
『伍』 將軍是什麼職位
將軍是個泛稱,古代常作為高級武官、軍政官員的職位甚至是爵號,魏、晉、南朝、北魏、北齊時期,專職武官將軍有領軍將軍、護軍將軍,及其所領左衛將軍、右衛將軍、驍騎將軍、前軍將軍、後軍將軍、左軍將軍、右軍將軍等,典掌禁軍,各有職司,其餘諸號將軍名為朝中大臣和地方長官的加官,雖然也領軍兵,但不是專職的軍事統帥。其中晉朝有驃騎、車騎、衛將軍,有伏波、撫軍、都護、鎮軍、中軍、四征、四鎮、龍驤、典軍、上軍、輔國等大將軍,開府者位從公,不開府者秩二品。三品將軍秩二千石。明清兩代,有戰事出征,置大將軍和將軍,戰爭結束則免。明朝領兵出征的總兵官臨時掛將軍印,如平賊將軍、平胡將軍、平虜將軍、征夷將軍、征虜將軍、討賊將軍、前將軍、副將軍等,事畢納印。清朝臨時派遣的軍事統帥授以靖逆將軍、揚威將軍等,班師撤回時,軍隊各歸原建制,印信繳還。現代的話,是將級軍銜的統稱,有少將,中將,上將,大將(一級上將),我國現在使用的軍銜制度里,將大將(一級上將)取消了,只有少,中,上將三級將軍,少將的軍職最低為正師;
『陸』 將軍相當於地方什麼級別幹部
將軍相當於地方副部級級別幹部。正軍級:副部級(改革後,公安現役的正軍級退役後都經組織批准,副部級)。關於軍地官員級別對等的問題,軍隊團級或相當於團的處級,與地方的縣或縣級市(區)是平級的,軍隊的團長(團級處長)、團政治委員與地方縣級或縣級市(區)的書記、縣長(市長、區長)平級,都是縣處(團)級正職。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的規定,我國公務員職務分為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領導職務層次分為:國家級正職、國家級副職、省部級正職、省部級副職、廳局級正職、廳局級副職、縣處級正職、縣處級副職、鄉科級正職、鄉科級副職。非領導職務層次在廳局級以下設置。綜合管理類的非領導職務分為:巡視員、副巡視員、調研員、副調研員、主任科員、副主任科員、科員、辦事員。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第十七條國家實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根據公務員職位類別和職責設置公務員領導職務、職級序列。
第十八條公務員領導職務根據憲法、有關法律和機構規格設置。領導職務層次分為:國家級正職、國家級副職、省部級正職、省部級副職、廳局級正職、廳局級副職、縣處級正職、縣處級副職、鄉科級正職、鄉科級副職。
第十九條公務員職級在廳局級以下設置。綜合管理類公務員職級序列分為:一級巡視員、二級巡視員、一級調研員、二級調研員、三級調研員、四級調研員、一級主任科員、二級主任科員、三級主任科員、四級主任科員、一級科員、二級科員。綜合管理類以外其他職位類別公務員的職級序列,根據本法由國家另行規定。
第二十條各機關依照確定的職能、規格、編制限額、職數以及結構比例,設置本機關公務員的具體職位,並確定各職位的工作職責和任職資格條件。
『柒』 將軍是什麼意思
將軍的意思:
1、武官名。春秋時諸侯以卿統軍,故稱卿為將軍。戰國以後轉為武官之稱,加號極繁。如漢有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前、後、左、右將軍以及樓船將軍,材官將軍、度遼將軍等、多用以尊稱對方。
2、軍銜名,在校級之上。通常分四級,少將、中將、上將和大將。
讀音:[jiāng jūn]。
將軍的筆順:
將總筆畫:9筆。筆順:1. 丶(點)、2. ㇀(提)、3. 丨(豎)、4. ノ(撇)、5. 乛(橫撇/橫鉤)、6. 丶(點)、7. 一(橫)、8. 亅(豎鉤)、9. 丶(點)。
軍總筆畫:6筆。筆順:1. 丶(點)、2. 乛(橫撇/橫鉤)、3. 一(橫)、4. ㄥ(撇折)、5. 一(橫)、6. 丨(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