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股神巴菲特是怎樣起家的
巴菲特是美國「股神」。
從20世紀60年代用低價收購了瀕臨破產的伯克希爾公司開始,巴菲特就連續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難以想像的投資神話。在美國,伯克希爾公司的凈資產排名第五,其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成就,就是因為巴菲特一直信奉這樣一條定律:在眾人相中的地方投資,是不可能發財的。
簡單而樸素的價值投資策略(買入估值便宜的好公司),給巴菲特帶來了長期年化20%的收益率。而巴菲特的幾個經典投資案例,包括可口可樂,吉列,富國銀行等也常常被投資者津津樂道。
(1)股神擴展閱讀
1980年,他用1.2億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單價,買進可口可樂7%的股份。到1985年,可口可樂改變了經營策略,開始抽回資金,投入飲料生產。其股票單價已漲至51.5美元,翻了5倍。至於賺了多少,其數目可以讓全世界的投資家咋舌。
2008年9月,在拋甩股權為主流、持有股權為找死的亂世里,伯克希爾用1.03美元(8港元)價格吃進了2 .25億股比亞迪股票,成本約為2.32億美元。僅僅一年後,比亞迪的股票就猛漲到了88港幣,一年實現11倍收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巴菲特
『貳』 巴菲特為什麼被稱作股神他有投資三原則
提到巴菲特大家都不陌生,他是全球著名的投資商,也在年度全球億萬富豪榜中名列前茅,投資者提到他都嘖嘖稱奇,稱他為股神。那麼巴菲特為什麼被稱作股神?巴菲特的投資三原則又是什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巴菲特是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CEO,是全球著名的投資商,主要投資品種有股票、電子現貨、基金行業等。
而巴菲特之所以被稱之為「股神」除去快速增長的財富和身價外,最重要的是他那在股市中,屢戰屢勝的投資策略,他的投資行為讓人目瞪口呆——從幾百美元開始,到如今的數百億身價,經濟頭腦和經濟手段都是很多投資機者想要復制的,其在股市中將資金利潤從幾倍到幾十倍,自然被稱作「股神」。
2、巴菲特投資三原則是什麼?
投資天才巴菲特投資時,他將自己的投資理念進行了歸納,提出了三大投資原則:第一,保住本金;第二,保住本金;第三,謹記第一條和第二條。
這讓一些人一頭霧水,其實歸根究底就是風險的控制,除去風險控制,巴菲特先生還提出這些觀點:
1)忽略股票市場每日的漲跌,不擔心經濟形勢,注重投資而不是投機;
2)買下一家公司,而不是股票;
3)注重風險分散,實行管理投資組合。
關於巴菲特為什麼被稱作股神、他的投資三原則的內容就說這么多,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溫馨提示,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叄』 民間真的存在股神嗎,究竟什麼樣的人才能被稱為股神
大家好,我是老徐,一個在努力奮斗的金融民工,請大家關注我,共同探討財經問題!
民間股神肯定是存在的,有一些人通過炒股獲得了巨額的財富,從最初的資本金開始算,到最後獲得收益,總體來說收益是非常高的,我覺得是配得上股神的稱號。
第三是專注於股票,這些民間股神之所以能夠成為股神,就是因為他們對於炒股這件事情非常專注,花了大量的時間去研究和分析股票,通過研究形成了自己對於股票判斷的一套理論,並且將該理論充分運用到實際的炒股中,在實踐中不斷驗證自己對於股票的判斷,提升了股票的判斷能力。
最後,能夠成為股神,這些人肯定是非常勤勞的人,他們捨得花大量的時間去研究股票,願意為股票付出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他們才有了機會成為民間股神。
『肆』 股神是誰
美國富豪沃倫·巴菲特
沃倫·巴菲特是一名極具傳奇色彩的股市投資奇才,曾創造了39年投資盈利2595倍,100美元起家到獲利429億美元財富的投資神話,被譽為「當代最成功的投資者」,巴菲特不同於其他商人,他是一個純粹的投資者,僅僅從事股票和企業投資,成為20世紀世界第二富豪,因此他也有一個著名的綽號——「股神」。
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新人勝舊人。
在中國沒有誰是股神吧,也沒有股王。但是高手是有的,你可以看看去年陽光私募的前十名都是正收益的,比公募基金不知道厲害了多少輩。
『伍』 中國十大民間股神
一、葛衛東
葛衛東,江湖人稱「葛老大」,2000年做期貨,數次爆倉,一度輕生。2004年閱讀大量巴菲特書籍,使其領悟投資真諦,操盤能力迅速提升,近六年年均收益率120%,華爾街稱之「東條英機」。如今坐擁150億資產,榮登胡潤財富榜第216名。
二、王亞偉
王亞偉,曾經的「公募一哥」,率華夏基金在5年內產出748.90%的總回報,成為業界神話。他為人低調,操作極其犀利,被譽為「中國最牛的基金經理」。然而,由於他操作風格過於果敢,2016年旗下基金錶現令人唏噓,王亞偉掉下神壇,但如今他涅槃重生,攜240億規模基金卷土重來,年化收益超70%,重回巔峰。
三、傅海棠
傅海棠,農民,養過六年豬,種過棉花、大蒜等。2000年做期貨投資,2009年到2010年,18個月從5萬炒到1.2億,是國內期貨界的「第一散戶」。獨創「天道」思想分析市場、把握節奏,不做任何技術分析,有「農民哲學家」的稱謂。
四、蔣菲
蔣菲,史上「最牛散戶」,25歲就通過炒股賺到4億,一夜成名。她背景神秘,為人低調,所以其財富來源頗具爭議,然而,從她對白雲山的操作手法中,我們能看出她是一個典型的「浙江派」短線游資,出手及其果斷,資產管理非常嚴格,交易體系自成一派。
五、趙丹陽
趙丹陽,人稱「私募教父」,1994年出國,從事投資和貿易,1996年回歸國內市場。2007年、2014年兩度狙擊A股,震驚股票圈。他擅長研究基本面,對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能做出精準的判斷,李大霄曾將他的交易邏輯與巴菲特、索羅斯相提並論。
六、林廣袤
「濃湯野人」林廣袤,2010年600萬元多棉持倉3萬手賺220倍到13億,2011年1億元空棉1萬手賺7億,被稱為棉花奇人。2012年再入市場,虧損7億,此後,暫退出期貨,在華山修行。
七、張磊
張磊,一級市場「投資狂魔」,是高瓴資本的創建人,管理的資產規模達300億美元。他投資過的項目包括騰訊、京東、摩拜、滴滴,崇尚「守正用奇」、弱水三千,但取一瓢」的投資哲學,目前,他的基金是亞洲最大、業績最優秀股權管理基金。
八、裘國根
裘國根,70億身家,學院派出身(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碩士),1996年開始投資,2001年創辦重陽投資,成為掌舵人。無論股票、期貨、債券市場,我們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最擅長投資組合,旗下基金產品年化收益率高達25%.
九、曹仁超
曹仁超,內地股民將他奉為"香港股神"。1969年開始投資生涯,用5000港元買股票,40年後擁有42億
元的資產,創造了「40年增值4萬倍」的神話。他主張「炒股不炒市」的理念,對行業發展有深入研究,可惜的是2014年患上淋巴癌,於2015年2月去世。
十、徐翔
徐翔,曾經的「私募一哥」,人稱「寧波漲停板敢死隊」總舵主,17歲帶3萬入市炒到40億,曾經管理數百億元資產「傲視群雄」。可惜的是,2015年涉嫌操縱證券市場、內幕交易被抓,一代投資神話就此落幕。
每一位股神都是一個獨立思考的人,用自己的系統思考,希望你能早日組建你自己的系統,如果你還有不懂的,建議你可以去盈虧同圓的官網重新開始!
『陸』 目前國內公認的股神都有誰
1: 章盟主。1996年,章建平的熱錢基金「北極星」5萬元開始引薦。目前引領浙江股市的是100多億元 。股票必須由龍頭股炒掉,因為龍頭股的行業效應最好;由於主要股票的漲跌自然而迅速,當然,它們必須按順序上市。永遠跟隨市場的主流。主流板塊的龍頭股容易形成協同效應,容易形成持續上漲。目前章建平做的主要是漲停板。目前資金200多億。
2: 趙老哥。趙老哥」是他的網路ID,真實姓名趙強。1987年出生,浙江紹興人,大學畢業於杭州某 財經 大學。入市時間則是百年不遇大牛市的2007年,2015年4月份因操作中國中車爆賺,總資金量達到10億級別以上,也故此發帖《8年一萬倍》,得到了股友們的追捧和崇拜。
他是如何成功的?
那麼,他是如何通過炒股走向成功的呢?
2007年5月份入市炒股,大概10萬元本金起家,其後翻倍後撤出本金操作,這樣他就沒有壓力,輕裝上陣。
2006年從大學一年級開始,他就從生活費及學費取出10萬元炒股。這里可能有的股友會有疑問,大學就能從家裡人給的費用拿出10萬元炒股,有點假吧?其實不然,2000年後,老百姓的手中錢逐步增多起來,尤其是江浙一代人,比較富有。
2009年,資金量已經達到了將近200萬元,到了2010年資金量達到了將近千萬元,其中4月份240萬元、8月底達到460萬元。2011年4月份資金量達到了1500萬元。
2015年,趙老哥發表了一個帖子《八年一萬倍》,至此,資金體量達到了前所未有的10億級別,同時也感謝了一下中國神車。
3: 小鱷魚.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一家江蘇游資,不折不扣的90後,該游資被市場稱為「小鱷魚」, 他有兩個主力席位,一個中投證券南京太平南路營業部,一個是南京證券大鍾亭營業部。從該席位周五18年3月23日盤後持倉看,暴露的倉位持倉達到1.5億,小鱷魚已經長大,成為市場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該游資手法多樣,操盤兇悍,值得我們深刻學習。
目前公認股票大師是我自己,從94年入市,沒有一點金融知識的我,懷著滿腔熱忱,懷著對美好生活創景。拿著家裡僅有五千元錢殺到股市,當時不知道自己是韭菜。不知道股市有那麼多鐮刀,有那麼虎狼的人,每天買和賣,真誠聽半導體里專家精典分析。聽上海專家,講解股票,賠了點沒事。又存半年工資投進去。本錢還是五千,媳婦問我賠錢沒,我強做笑臉,說沒賠錢。後來發現股市裡誰也不要相信,根本沒有大師,想不賠錢一定要有獨立思維習慣,我曾經把一塊錢一張報紙都看到五塊錢一張。看到後來都看停刊了,什麼新聞,什麼消息,我都給切斷了,自己又深刻反思自己得失,後來在股市裡在做股票,自然懂得止損,後來學會盈利,後來整體就沒賠過,現在在股市很輕松。就像自己會彈鋼琴一樣,欣賞藍色多瑙河,我一定不是大師,現在不是,將來也不是,我只想改變一下生活,中國股市成立時間太短了。不會輕易就有巴菲特出現,希望朋友們不要迷信大師,在股市只有一條路就是堅持活下來,然後再拿塊肉放到自己懷里,抱緊它並把肉藏好,再然後去拿獵槍看看有沒有傻韭菜,有沒有很傻機構,反正我要吃肉,我要生存,其他都不重要。至於大師是誰,真的已經不重要。
不請自來,目前國內稱的上股神的有4位,排名不分先後。
1、英大證券-李大霄,外號大鳥哥,國家特級焊工,無論多麼惡劣的形式都是堅定的多頭,擅長創造各種底。
2、上海徐曉峰,外號狗哥,私募,判斷大盤不看形式,不用技術,完全看心情。拿手絕活是賣酒,罵人和拉黑粉絲。
3、天津股俠,外號蝦哥,短線高手,擅長追熱點。持有絕技半夜加倉術,半夜減倉術。經常大漲滿倉,大跌空倉,賺錢按斤算,鈔票麻袋裝。
4、夢若神機,外號雞哥,後起之秀,號稱宏觀大局者,抄底逃頂第一人。
『柒』 十大「股神」秘籍:其實並不神秘
股市起伏不定,讓無數股民為之瘋狂,而就有這么一些人,常常出奇制勝,這些被稱做“股神”在多數人看來都環繞著一層神秘的光環,但其實,他們的取勝秘籍也並不神秘,並非不可學。
“股神”大佬:巴菲特
巴菲特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投資家,他依靠股票、外匯市場的投資,成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富翁。
巴菲特曾給予投資者5項建議﹕
1.視股票為生意的一部分,問自己“若股市明日關閉,歷時3年,我將會有何感受?如果我在那情況下很樂意於擁有該只股票,這尤如我對自己的生意都感到欣慰。”這種理念對投資方面尤為重要;
2.市場在服務你,不是指示你。市場不會說給你聽你的投資決定是對,還是錯,但生意結果卻可決定到你是對還是錯。這都是從華爾街公認的證券分析之父Ben Graham(班傑明)偷師的;
3.當你無法精確知道一隻股票的價值時,那就應讓自己處於安全邊際。這樣你就只進入一種狀態,那就是你可以在某程度出錯,但又可很快脫險;
4.精明的人最經常以借來的錢去作孤注一擲的事;
5.股票不知你擁有它,你對它有感覺,它卻對你毫無感覺。股票亦不知你付出了甚麼。人們不應將情感投射於股票上。
金融大鱷“股神”:索羅斯
作為國際金融界炙手可熱的人物,是由於他憑借量子基金在90年代中所發動的幾次大規模貨幣狙擊戰。量子基金以其強大的財力和兇狠的作風,自90年代以來在國際貨幣市場上興風作浪,常常對基礎薄弱的貨幣發起攻擊並屢屢得手。
在金融危機影響下,索羅斯以年收11億美元名列逆市賺錢高手第四位。
香港首富:超人李嘉誠
李超人最常使用的詞彙是“保守”。或許也正因為保守,這個80歲老頭總是能夠比年輕人更敏銳地捕捉到風險的氣息。
比起在金融危機中栽了跟頭的華爾街行家們,李嘉誠的明智並不是來源於任何深奧的理論。恰恰相反,他用了一種過於樸素的語言來解釋自己對於金融危機爆發的認識:“這是可以從二元對立察看出來的,舉個簡單的例子,燒水加溫,其沸騰程度是相應的,過熱的時候,自然出現大問題。”
亞洲“股神”:李兆基
做為香港富豪,恆基地產主席李兆基,進入2008年以來對自己的炒股“評級”一路下調。2007年,信心滿滿的李兆基曾樂觀預期香港恆生指數將在年底前沖上33000點高峰;隨後指數的“一落千丈”讓這位“亞洲股神”略感尷尬,並在今年1月底的公開活動中自拆“股神”招牌,調侃自己是“冒牌股神”,並自爆“不會炒股”。
香港平民“股神”:曹仁超
一個只有中學文憑的窮小子,以5000港元入市,歷經40年股海浮沉,兩次一貧如洗,最終身家兩億,實現4萬倍投資增值。他的投資秘笈在於只有小量資本的散戶一定要集中火力,才有機會賺大錢;挑選極具增長潛力的二線股,目光應放在3至6個月內;追漲不買跌,止蝕不止賺等。
80後民間“股神”:葉榮添
身為“80後”的他,因經常出現過激言論,被稱為股市“瘋狗”。自稱,人人願意做神,我寧願做鬼,所以把自己的投資技巧叫做魔鬼原則。他曾在接受訪問時表示,自己投資只看很乾凈的K線圖,從不看均線,所謂的什麼均線支撐,突破均線上攻等都沒用。
美女“股神”:王雅媛
1985年出生,屬牛、射手座的王雅媛,在2007年一次香港投資模擬大賽中一舉成名,現在無論是在香港還是在內地,都有一群鐵桿粉絲。
對於“美女股神”稱號,王雅媛顯得有點誠惶誠恐。她說,作為一個剛畢業、投資經歷不超過3年的大學生,還沒有經歷過牛熊洗禮,更談不上成熟獨特的投資理念,叫股神未免有點“言過其實”了。
她有著超強的工作耐力和勤奮勁頭,不僅在超過3個網站每日更新博客,而且在超過5份報章定期撰寫專欄,甚至網友們在博客上關於投資的留言,有時她也會很認真地答復。
談及投資理論,王雅媛以談戀愛作比,說愛情跟投資有相同之處,都需要用心全情投入,去發現有潛力的對象,但投資和愛情也有不同之處,愛情有時會讓人喪失理智,缺乏判斷,而投資需要很強的理性,並且要有很強的紀律性。
民間“股神”殷保華
殷保華有許多“獨門暗器”,他當過兵,性格豪爽,不藏不掖。他的炒股秘籍在於7種股票堅決不買:暴漲過的股票、放過天量的股票、大除權股票、大問題股票、長期盤整的股票、利好公開的股票和基金重倉股票。他認為規避風險才能賺大錢,這七不買經驗是在工作中總結出的,並非股市定律,且是在某一段時間內可以參考。
這也驗證了股市中的一句名言:世界上沒有隻漲不跌的股票,更沒有隻跌不漲的股票。以前筆者提過單純7條提綱般的條款,特別是對“基金重倉股堅決不買”的原則,
農民“股神”:謝賢清
1991年,懷揣6萬元,他殺奔深圳炒股,一年時間便成為百萬富翁,到1993年,他已是資產過千萬,名震A股市場。但他並不滿足。其後十餘年間,他涉足期貨、外匯等多個市場,賺了上千萬元,也虧掉了上千萬元,人生三起三落,跌宕起伏,比最精彩的小說更加精彩。
而為了尋找到股市真諦,謝賢清更是足跡踏遍祖國各地,遍尋良師。屢敗屢戰之後,他終於摸透股市的規律,成為真正的高手。目前,他投資股票、權證和期貨,擁有自己的公司,涉足於影樓、房產等產業。
資料顯示,胡立陽曾是美林證券副總裁兼矽谷分公司總經理,享有“華爾街神童”的盛名。然而,處於人生頂峰的他卻辭去高薪職位回到台灣,當起了“股市傳教士”,之後到大陸發展,至今已近十年。
『捌』 「股神」都是騙人的,小心虧了錢還做了接盤俠
雖然現在是熊市,但是身邊還是有很多人在炒股,也有很多人是從2015年的牛市被套,到現在還沒解套的,為什麼這多人沉迷炒股?可以說是被股市「賺錢很容易」的假象迷惑了,似乎動動手指就能賺到錢,但是真正能賺到錢的有多少人呢?
最近有朋友問我怎麼看那些推薦股票的「股神」,作為曾經混跡過券商的人,大威想說:A股里的「股神」無非就是收智商稅的,如果他能找到牛股、賺到大錢,根本不會告訴別人,自己砸鍋賣鐵或者去銀行貸款,也會悄悄的去把錢賺了。
股神告訴你怎麼炒股能賺到錢,無非是想賺你的「會員費」,有一些還有玩的高端點的,跟機構、大戶合作,忽悠你去接盤,其實就是讓你去抬轎子。
「老鼠倉」是其中最簡單的一種玩法:大戶或機構早早大量買入某隻股票,然後散播各種利好消息,然後然普通散戶進去接盤,他們拉幾個漲停賺到就撤了,剩下散戶接盤。
當「股神」推薦一隻股票的時候,在你之前其實已經有很多人購買了這只股票並推高了它的股價。反之,等到機構和大戶要拋售股票的時候,你的前面人會有一大堆的人,他們會不斷的壓低股價,這就是股價暴漲和暴跌的真相。
都說股市「七虧二平一賺」,我認識的人裡面,真正靠炒股發了財的極少,但是股市確實是充斥著財富的地方,又是最容易產生「倖存者偏差」的地方,大家都看到了哪些賺到大錢的人,卻聽不到那些虧錢的人的聲音,為何?
虧錢的人即使出來現身說法,也沒人會理他,誰會想聽一個「失敗者」去談他是如何失敗的經驗呢?大家都喜歡聽股市裡成功的消息,比如徐翔、巴菲特等。
國外還有一個比較出名的人:利弗莫爾,他被譽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交易員,他在1929年准確的在大崩盤之前做空,賺進1億美金,達到巔峰。但是在1940年他第三次破產之後,他選擇用手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他在留下的一封信寫到:我的人生是一場失敗!
即使是利弗莫爾這種級別「股神」的結局也是如此凄慘,更別提國內這些「三腳貓」的股神了,想要在股市裡發大財,難!對於很多炒股的人來說,最大的自我欺騙就是,即使股市整體行情不佳,他們也能賺到錢,這無異於自欺欺人了。
普通人還是腳踏實地工作吧,真的下一波牛市來了,進去賺一點就撤,千萬不要貪心,現在都熊市了,就更別想著靠炒股賺錢了,有每天看盤的時間,做點兼職說不定賺的比炒股多~
『玖』 巴菲特為什麼稱之為股神
1998年5月,67歲的巴菲特在華盛頓大學商學院與學生進行了一場精彩的談話:「成功意味著得到你想要的,幸福意味著追求你想要的。當你離開學校時,我建議你為你欽佩的人做事,這樣你將來就會像他們一樣。」這段話是巴菲特對自己經歷的親身體會。巴菲特17歲進入內布拉斯加大學學習商業管理。大四的時候,他讀了格雷厄姆的《聰明的投資者》,這本書讓他如獲至寶,所以大學一畢業,他就加入了格雷厄姆的門下。格雷厄姆被譽為「投資證券分析之父」,其投資理論的精髓在於強調了解一系列企業真實投資價值的重要性。他告訴巴菲特,投資者的注意力不應該放在市場顯示屏上,而應該放在發行股票的公司上。投資者要了解公司的利潤、資產負債和未來發展前景。只有通過以上分析,他們才能發現或計算出一隻股票的「真實價值」或「內在價值」。他認為投資者可以在股市中獲利,因為他們發現並購買低於其實際價值的股票。格雷厄姆「不虧」的投資理念,成為巴菲特日後遵循的准則。巴特利特隨後總結為自己遵守的一條規則:第一條規則是不侵蝕舊資本。第二條規則是,永遠記住第一條規則。巴菲特自稱有兩個精神上的父親。除了格雷厄姆,另一個是菲利普·費舍爾。費希爾主張投資增長率高於平均水平、利潤相對較高、管理優秀的企業應盡可能獲取企業的第一手信息。巴菲特的高明之處在於,他不僅僅停留在老師的理論上,他還在一定程度上發展和建立了自己的投資理論和原則。「真正的價值才是選擇投資對象的標准,而不是它是不是熱門股。」他著眼於企業的長遠發展,卻不關心日常的市場行情。他認為,一旦看到市場波動,認為有利可圖,投資就變成了投機,沒有什麼比賭博心態更影響投資了。據《商業周刊》統計,40多年來,無論經濟繁榮與否,巴菲特的股票總體表現良好。即使在幾年前亞洲金融風暴席捲全球的時候,巴菲特依然以其穩健的風格成為全球投資者效仿的榜樣。對於喧鬧動盪的中國市場,人們迫切需要巴菲特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