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新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發布有哪些動物
新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發布的有野生動物980種和8類,包括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234種和1類、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746種和7類。其中,686種為陸生野生動物,294種和8類為水生野生動物。具體列舉部分動物名稱如下(全部名錄可以在參考資料中查看):
1、靈長目:蜂猴、倭蜂猴、短尾猴、熊猴、台灣猴、獼猴、藏南獼猴、黑葉猴、白頭葉猴、滇金絲猴、川金絲猴、白掌長臂猿等。
2、鱗甲目:印度穿山甲、馬來穿山甲、穿山甲。
3、食肉目:狼、豺、沙狐、馬來熊、黑熊、大熊貓、小熊貓、大斑靈貓、荒漠貓、雲貓、豹貓、雲豹、豹、虎、雪豹、北海獅等。
4、有鱗目:大壁虎、伊犁沙虎、吐魯番沙虎、英德臉虎、海南臉虎、廣西臉虎、荔波臉虎、周氏臉虎等。
5、龜鱉目:平胸龜、緬甸陸龜、凹甲陸龜、四爪陸龜、烏龜、花龜、地龜、四眼斑水龜、紅海龜、綠海龜、太平洋麗龜等。
6、雀形目:斷尾鸚鵡、亞歷山大鸚鵡、青頭鸚鵡、會頭鸚鵡、花頭鸚鵡、白眉山雀、紅腹山雀、雲雀、畫眉、大仙鶴等。
7、鷹形目:禿鷲、鷹雕、林雕、烏雕、草原雕、金雕、松雀鷹、雀鷹、白頭鷂、漁雕等。
❷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林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令
(第1號)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已於1988年12月10日經國務院批准,現予發布施行。
林業部部長高德佔
農業部部長何康
1989年1月14日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
┃││保護級別┃
│中名│學名├────┬────┦
┃││Ⅰ級│ Ⅱ級 │
┠──────────┴───────────────┴────┴────┧
┃ 獸綱MAMMALIA ┃
┠──────────┬───────────────┬────┬────┨
┃靈長目│PRIMATES││┃
┃懶猴科│Lorisidae ││┃
┃蜂猴(所有種)│Nycticebus spp. │ Ⅰ │┃
┃猴科│Cercopithecidae ││┃
┃短尾猴│Macaca arctoides││ Ⅱ ┃
┃熊猴│Macaca assamensis │ Ⅰ │┃
┃台灣猴│Macaca cycolpis │ Ⅰ │┃
┃獼猴│Macaca mulatta││ Ⅱ ┃
┃豚尾猴│Macaca nemestrina │ Ⅰ │┃
┃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 Ⅱ ┃
┃葉猴(所有種)│Presbytis spp.│ Ⅰ │┃
┃金絲猴(所有種)│Rhinopithecus spp.│ Ⅰ │┃
┃猩猩科│Pongidae││┃
┃長臂猿(所有種)│Hylobates spp.│ Ⅰ │┃
┠──────────┼───────────────┼────┼────┨
┃鱗甲目│PHOLIDOTA ││┃
┃ 鯪鯉科 │Manidae ││┃
┃ 穿山甲 │ Manis pentadactyla ││Ⅱ┃
┠──────────┼───────────────┼────┼────┨
┃食肉目│CARNIVORA ││┃
┃ 犬科 │Canidae ││┃
┃豺│ Cuon alpinus ││Ⅱ┃
┃ 熊科 │Ursidae ││┃
┃ 黑熊 │ Selenarctos thibetanus ││Ⅱ┃
┃ 棕熊 │ Ursus arctos ││Ⅱ┃
┃ (包括馬熊) │ (U.a.pruinosus)││┃
┃ 馬來熊 │ Helarctos malayanus│ Ⅰ │┃
┃浣熊科│Procyonidae ││┃
┃小熊貓│ Ailurus fulgens││Ⅱ┃
┃大熊貓科│Ailuropodidae ││┃
┃大熊貓│ Ailuropoda melanoleuca │ Ⅰ │┃
┃鼠科│Mustelidae││┃
┃石貂│ Martes foina ││Ⅱ┃
┃紫貂│ Martes zibellina │ Ⅰ │┃
┃黃喉貂│ Martes flavigula ││Ⅱ┃
┃貂熊│ Gulo gulo│ Ⅰ │┃
┃*水獺(所有種)│ Lutra spp. ││Ⅱ┃
┃*小爪水獺│ Aonyx cinerea││Ⅱ┃
┃靈貓科│Viverridae││┃
┃斑林狸│ Prionodon pardicodor ││Ⅱ┃
┃大靈貓│ Viverra zibetha││Ⅱ┃
┃小靈貓│
❸ 野生動物保護級別表
野生動物保護級別表
野生動物保護級別表,相信很多人對國家重點保護動物不會陌生,如果有人違反相關法律法規,將受到法律制裁,所以是將這些野生動物的保護提到了法律的高度。以下分享野生動物保護級別表。
野生動物保護級別表1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分為兩級。野生動物可以分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各省、市、自治區的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在《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九條中規定:
將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劃分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和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兩種,並在其他條文中規定了不同的管理措施,但它們的法律地位是相同的。
(3)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擴展閱讀
一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大熊貓、金絲猴、長臂猿、中華鱘、雲豹、亞洲象、梅花鹿、藏羚羊、中華沙秋鴨、丹頂鶴等80餘種。
二級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短尾猴、[穿]山甲、黑熊、小熊貓、馬鹿、黃羊、雪兔、巨松鼠、天鵝、鴛鴦等120餘種。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頒布把對於這些野生動物的保護提升到了法律的高度,如果有人違反相關法規,例如捕殺或倒賣名錄內所列的野生動物,將受到法律的懲處。
野生動物保護級別表2
野生動物保護的級別是如何劃分的?
野生動物按照瀕危程度被定為瀕危級、易危級等級別,這個等級劃定是來自於國際的一個重要的自然保護組織——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
該組織制定了《受脅物種紅色名錄》,將受到生存威脅的動物編入紅色名錄中進行保護。它囊括了世界上將近4萬種物種,包括動物植物都進行了評估。
而我國野生動物的保護等級有一級和二級,它並不完全對應著IUCN的《受脅物種紅色名錄》,而是視實際國情作參考而定。比如:我國將稀有的金雕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實際上,金雕在全世界分布范圍還是比較廣的,數量也比較多,在易危甚至無危的級別。
一些值得關注的變化
這次修訂最大的亮點就是新增了很多物種和大類,從數量上看,與[19]89年的版本相比,共新增517種(類)野生動物。
我國野生動物的多樣性是極其豐富的,可以說各個大的類群都有。過去的《名錄》涵蓋的動物偏重於大型脊椎動物,有些不太出名的、比較邊緣化的,甚至還有很多類群可能大家都沒有注意到的`,比如蝴蝶、珊瑚、長吻蟲等無脊椎動物就沒有收入其中。從專業角度來講,它們都很珍貴。
舉個例子,新版《名錄》就增加了很多蛇、鯢、蠑螈、癩蛤蟆等,尤其是魚類的增量特別多,其中海馬屬所有種都被歸入保護。
從古至今,人類的擴張佔領了動物的家園,使動物的數量不斷變少;現在,我們需要扛起保護整個生態系統、維護生態平衡的責任。
野生動物保護級別表3
野生動物的分類分級保護
(一)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十條第一款規定:國家對珍貴、瀕危的野生動物實行重點保護。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分為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和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由國務院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組織科學評估後制定,並每五年根據評估情況確定對名錄進行調整。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報國務院批准公布。
(二)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十條第二款規定: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是指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以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
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組織科學評估後制定、調整並公布。
(三)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三有保護動物):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由國務院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組織科學評估後制定、調整並公布。
野生動物保護級別表4
分為兩個等級:一級保護動物和二級保護動物。
國家保護動物分為兩個等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將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劃分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和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兩種,並對其保護措施作出相關規定。非該法律條文許可情況下,不能對國家保護動物進行捕獵、殺害、買賣。
國家保護動物是以《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為依據,以國務院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為認定者的國家重點保護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另外,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還包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一、附錄二的野生動物。
1980年到2000年這20年間環境急劇惡化,很多物種瀕臨滅絕或已經滅絕。這種嚴峻的形勢迫使人們關注環境問題;下面是中國部分瀕危動物,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現存數量情況表。這組數據會告訴你,形勢已嚴重到了何種程度。
野生動物保護級別表5
「 保護野生動物 . 關愛野生動物 . 實現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
國家保護野生動物及其生存環境,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非法獵捕或者破壞!《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1、國家對珍貴、瀕危的野生動物實行重點保護。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分為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和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名錄及其調整,由國務院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報國務院批准公布。
2、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是指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以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地方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名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制定並公布,報國務院備案。
野生保護動物分類:
1、獸綱:靈長目 鱗甲目 食肉目 鰭足目 海牛目 鯨目 長鼻目 奇蹄目 偶蹄目 兔形目 嚙齒目
2、鳥綱:鸊鷉目 鸌形目 鵜形目 鸛形目 雁形目 隼形目 雞形目 鶴形目 形鴴目 鷗形目 鴿形目 鸚形目 鵑形目 鴞形目(所有種) 雨燕目 咬鵑目 佛法僧目 鴷形目 雀形目
3、爬行綱:龜鱉目 蜥蜴目 蛇目 鱷目 有尾目 無尾目
4、魚綱:鱸形目 海龍魚目 鯉形目 鰻鱺目 鱘形目
5、文昌魚綱 : 文昌魚目
6、珊瑚綱:柳珊瑚目
7、腹足綱:中腹足目
8、瓣鰓綱:異柱目 真瓣鰓目
9、頭足綱:四鰓目
10、昆蟲綱:雙尾目 蜻蜓目 缺翅目 蛩蠊目 鞘翅目 鱗翅目
❹ 野生動物保護名錄是什麼
野生動物保護名錄指的是: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最初由中國原林業部和農業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相關規定,共同制定並發布的一份由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名錄。
其中保護級別分為一級和二級,並且對水生、陸生動物作了具體劃分,明確了由漁業、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分別主管的具體種類。
發展歷程:
2021年2月5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獲悉,經國務院批准,調整後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正式向公眾發布。
調整後的《名錄》共列入野生動物980種和8類,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234種和1類、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746種和7類。
在管理體制上,上述物種中,686種按陸生野生動物由林草部門管理,294種和8類按水生野生動物由漁業部門管理,在《名錄》中加「*」標注。
❺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以下簡稱《名錄》)是最初由原林業部和農業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相關規定,共同制定並發布的一份由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名錄。其中保護級別分為一級和二級,並且對水生、陸生動物作了具體劃分,明確了由漁業、林業行政主管部門分別主管的具體種類。《名錄》於1988年12月10日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1989年1月14日由原林業部和農業部發布施行,之後也經歷了些許變更。《名錄》的頒布把對於這些野生動物的保護提升到了法律的高度,如有人違反相關法規(如捕殺或倒賣名錄內所列的野生動物),將受到法律的懲處。
2021年5月,國家林草局會同農業農村部印發公告,將調整後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予以公布施行,調整後的《名錄》物種數量比原有《名錄》大幅增加,並在6月30日之前設置過渡期。調整後的《名錄》共包括302種(類)水生野生動物,其中46種(類)國家一級保護,256種(類)國家二級保護
❻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由什麼組織科學評估後制定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由國務院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組織科學評估後制定,並每五年根據評估情況確定對名錄進行調整。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報國務院批准公布。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調整原則包括六方面:
1.瀕危性原則。以《中國脊椎動物紅色名錄》對我國脊椎動物的評估等級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名錄分類與標准為重要參考,包括種群結構、數量和棲息地面積、范圍、質量及其變化速率等因子,重點關注野外種群有滅絕危險的「極危」物種、分布區狹窄、野外種群數量稀少的「瀕危」物種和野外種群數量下降明顯或持續下降、生存受到嚴重威脅的「易危」物種。
2.珍貴性原則。重點考慮在維持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上具有重要作用,同時因棲息地破壞、獵捕和貿易等開發利用活動,生存受到較大威脅的物種
3.相似性原則。對平胸龜科、陸龜科、鼉科、金線_屬等分類單元中的部分物種,雖不完全滿足列入名錄予以保護的科學標准
4.預防性原則。
5.兼容性原則。
6.關注度原則。
拓展資料:
1、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大熊貓、金絲猴、長臂猿、梅花鹿等。
2、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滇金絲猴、華南虎、白鰭豚、野駱駝、野牛、揚子鱷等。
3、國家三級保護動物有豹貓、華南兔、貉狐、紅腹松鼠、黃鼬、青鼬、中華竹鼠、銀星竹鼠等。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十條國家對野生動物實行分類分級保護。國家對珍貴、瀕危的野生動物實行重點保護。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分為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和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由國務院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組織科學評估後制定,並每五年根據評估情況確定對名錄進行調整。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報國務院批准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