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楊彥波
擴展閱讀
股票漲幅哪裡看 2025-04-29 08:49:21
中國掛牌的股票公司 2025-04-29 08:45:07
籌碼分布圖怎麼看主力 2025-04-29 08:34:52

楊彥波

發布時間: 2023-02-09 02:17:48

『壹』 從出徵到入駐空間站,過去12小時航天員都經歷了啥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時隔5年,太空再一次迎來中國人的身影。

2021年6月17日9時22分,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此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以來的第19次飛行任務,也是中國空間站階段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任務成功,標志著中國航天員常駐太空的時代已經到來。

當天清晨5時40分,西北大漠腹地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這里的天還未完全放亮,卻已經吸引不少媒體支起「長槍短炮」,他們是來見證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和湯洪波的出征瞬間。

位於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問天閣,是航天員生活和訓練的區域,在航天員進入發射塔架之前,他們就住在這里。當天,3位航天員就是從這里出發,開啟他們的太空征程。

清晨6時許,來自航天城各界民眾陸續到達問天閣附近的道路上,大家翹首以盼,為即將出征的航天員送行,路上行走的工作人員神情肅穆,來往的車輛秩序井然。

此刻,微陽初至,陽光沖破雲層傾撒大地,圓夢園內光與影靜謐祥和,出征現場萬眾期待。

6時30分許,身著乳白色航天服的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和湯洪波邁著穩健的步伐,走出一樓出征大廳,出現在圓夢園廣場上。

此刻,圓夢園廣場彩旗飄揚、人頭攢動。歡送隊伍揮舞鮮花、國旗、彩旗,大聲呼喊:「向航天員學習!向航天員致敬!」「祖國和人民期待你們載譽凱旋!」

在場的人們用各種方式為航天員壯行,為他們祈福加油。

6時32分,由左至右,航天員湯洪波、聶海勝和劉伯明排成一行。

「總指揮長同志,我們奉命執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准備完畢,請指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航天員聶海勝,航天員劉伯明,航天員湯洪波。」廣場上傳來洪亮的聲音。

「出發!」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任務總指揮長李尚福莊重地下達命令,並舉手敬了一個軍禮。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響亮,歌唱我們偉大的祖國……」伴著《歌唱祖國》的樂曲,現場民眾用力揮動著手中的彩旗為航天英雄送行。

一步、二步、三步……3位勇士身穿沉重的白色戰袍,迎著大漠朝陽,緩步走向開往載人航天發射場的專用車輛。此時人們將圓夢園變成了一片沸騰的海洋。

車隊在多輛摩托車的護送下,穿過夾道歡送的人群,向5公里外的載人發射塔架進發。

此時,在距地面幾百公里的軌道上,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已做好各項准備進入了交會對接軌道,等待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到來。

晨光下,發射塔架由上至下徐徐打開回轉平台,長征二F火箭托舉著神舟十二號飛船離開塔架的懷抱。火箭露出了全部面容,白色的長征火箭聳立在藍天與荒漠之間,直指蒼穹。火箭箭體上鮮紅的五星紅旗和「中國航天CZ-2F」字樣格外醒目。

3名航天員即將進入到神舟十二號飛船之中,做最後的准備。

「10、9、8、7……3、2、1,點火,起飛」

9時22分,「……3、2、1起飛」全場觀眾跟著零號指揮員口令同聲高喊。

剎那間,大地震顫,煙塵沸騰,長征二號火箭發出巨大的轟鳴聲,火箭托舉著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直入雲霄,飛向太空。

通過指揮大廳的直播鏡頭可以看到,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和湯洪波看著越來越遠的地球,逐漸將目光轉向了無邊無際的星空……

在神舟十二號飛船步步逼近空間站天和核心艙的期間,無論是天上的航天員,還是地面的飛控人員都是一個緊湊的工作節奏。

9時52分,航天員接到指令可以解開鎖扣,這就像飛機起飛階段完成後,乘客可以解開安全帶一樣,可以適當活動了。

5分鍾後,神舟十二號自主變軌允許的指令發出,10分鍾後,飛船開始第一次自主變軌,在接下來的3個小時內,飛船需要進行多次類似的自主變軌。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軌道專家李革非說,「通過多次變軌,我們可以將飛船的軌道逐步抬升,達到滿足與組合體對接的高度,同時完成軌道偏差的修正,保證飛船的運行平面與天和核心艙一致,最後還要進行相位調整,逐步縮小與組合體的距離,所有這幾步工作都將在這3個小時內完成。」

14時許,經歷了多次自主軌控後,神舟十二號轉入尋的飛行段,此時航天員們距離中國的太空家園不足50公里了,隨著相對導航的建立,近距離自主交會對接正式開始。

與此前的歷次交會對接任務不同,由於神舟十二號將首次採用自主快速遠導、中瞄點直接交會對接的方式,所以沒有了多個不同距離的停泊點,而是一次飛到天和天舟組合體前向200米的停泊點上,與前者保持相對靜止的距離飛行。

此時地面將在幾分鍾內與飛船、航天員等各個系統確認飛船狀態,當確認狀態一切正常後,北京總調度指揮航天員設置交會對接前飛船的狀態,為接下來的對接做好准備。

對於任務現場的飛控人員來說,航天員在天上的每一分鍾,都是人命關天的時刻,必須有萬無一失的准備,隨時做好應急處置,牢牢掌握住航天員的生命安全線。

「各號注意,我是北京,飛船轉200米保持,狀態正常,天和核心艙對接前狀態正常,繼續實施交會對接。」屏幕上,神舟十二號與天和天舟組合體的距離越來越近,緊接著就已經來到了19米的停泊點上,伴隨著「飛船轉最後靠攏」的口令聲,飛船一點點駛向這座在太空中遨遊了18天的太空家園。

「對接機構捕獲」

「對接環拉回開始」

「對接鎖鎖緊開始」

……

一連串的指令彷彿在解說一場節奏緊張的比賽,短短的12分鍾里呈現了密集精彩的情節。15時54分,最終指向了一個意料之中的滿意結果――交會對接成功!

這是天和核心艙發射入軌後,首次與載人飛船進行的交會對接。

整個交會對接過程歷時不到7個小時,如果是航天員們從北京出發坐高鐵,有的連自己的家鄉都到不了,而今卻已能夠抵達中國的太空家園。

飛船與組合體對接後,航天員進到核心艙的操作,就像人們開車回到自家院子的門口,先要開車門,再開院子大門,還要走過庭院來到家門口,最後再打開房門。

「十年前,我作為北京調度親眼見證了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實現首次交會對接,今天還是在同樣的地方,我們再次見證神舟十二號快速對接,看到航天員穿過艙門,這是對我參載入人航天任務十周年的最好見證。」有「神八哥」稱號的北京飛控中心技術人員楊彥波感慨道。

彼時,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已經將厚重的艙內壓力服換下,穿上了輕便的藍色艙內工作服,按程序完成各項准備後,他們先後開啟節點艙艙門、核心艙艙門。

18時48分,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先後縱身躍入,輕盈地進入了核心艙,動作一氣呵成,飛控大廳里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這是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

未來3個月,3位航天員將在這里駐留,開展機械臂操作、太空出艙等活動,驗證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關鍵技術。

從清晨6時32分出征,到傍晚18時48分入駐空間站,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和他們背後的中國載人航天隊伍僅用了12個小時。

告別了地球,便可以擁抱太空。現在,3位航天員在空間站駐留的每一分鍾,都將不斷刷新著中國人駐留太空的時長紀錄。

你好,中國空間站。你好,太空!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酒泉6月17日電

『貳』 神舟十三號成功返回的背後,到底是誰在為他們保駕護航

神舟13號成功返航之後,讓很多人都感覺到非常的興奮,這是我國在航天事業上取得的一個最新的進展,而如果想要實現航天事業的發展,那麼也是需要我們國家付出足夠多的努力,並且對於科技發展要求也是非常高的,那麼在這背後到底是由誰在為航天事業保駕護航呢?相信這一個問題有很多人也是特別感興趣的。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貨運飛船任務指揮楊彥波在這一次的任務過程中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可以說在這個任務剛剛開始的時候就需要做出大量的方案和緊急預案,一直等到任務開始實施前,巡視任務執行的過程中都有可能會發生意外,需要臨時制定解決的預案,特別是在空間站的任務,在核心艙的任務更是需要考慮到如果發生了故障之後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只有做好了這些准備才能避免出現問題。


被稱之為空間站大管家的航天器運控及長期管理團隊,副指揮胡國林也為這一次任務的順利完成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雖然航天員和地面的距離比較遠,但是其實每天的生活和工作都是緊緊的聯系在一起,也正是因為他們的付出才讓這些航天員順利的完成了任務。

『叄』 神舟十三號返回艙成功著陸,航天員順利出艙

神舟十三號返回艙成功著陸,航天員順利出艙

神舟十三號返回艙成功著陸,航天員順利出艙,太空出差半年的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三名航天員被送回了闊別已久的祖國大地。神舟十三號返回艙成功著陸,航天員順利出艙。

神舟十三號返回艙成功著陸,航天員順利出艙1

據央視新聞4月16日消息,剛剛,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

北京時間2022年4月16日0時44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天和核心艙成功分離。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在空間站組合體工作生活了183天,刷新了中國航天員單次飛行任務太空駐留時間的紀錄。

正式撤離空間站組合體前,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進行了簡短的告別。

翟志剛:北京,我們是神舟十三號飛行乘組,我們已圓滿完成了6個月的在軌飛行,即將返回地面。

王亞平:感謝全國人民的關心和關愛,感謝所有科研人員的大力支持和日夜陪伴,對我們偉大的祖國感到驕傲和自豪。

葉光富:祝願中國空間站、中國的太空家園越建越好,我們北京見!

4月15日22點18分,航天員翟志剛關閉了連接天和核心艙與神舟十三號飛船的雙向承壓艙門。進駐飛船後,航天員換上艙內壓力服,處於隨時待命狀態。4月16日0點05分,神舟十三號飛船返回艙艙門關閉。分離前,航天員乘組在地面科技人員的配合下,完成了空間站組合體狀態設置、實驗數據整理下傳、留軌物資清理運轉等工作。

0點44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天和核心艙成功分離。後續,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將在地面指令控制下擇機再入返回。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載人飛船任務副指揮 楊彥波:這次撤離也是我們首次實施神舟飛船的徑向撤離,目前飛船已經轉到獨立飛行的一個階段,撤離開之後,我們將進一步對飛船返回前的狀態進行設置,同時地面也將根據著陸場的氣象條件,進一步精化計算我們返回的控制數據,來發送給飛船,確保返回過程順利實施。

神舟十三號返回艙成功著陸,航天員順利出艙2

4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披掛著紅白色大傘飄然於天際,在全世界的矚目下,穩穩降落在東風著陸場,將在太空出差半年的'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三名航天員送回了闊別已久的祖國大地。至此,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神舟系列飛船是航天員實現天地往返的生命之舟,由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製。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由軌道艙、返回艙、推進艙三艙構成,歷經三個階段從距離地面300多公里的太空穿越大氣,浴火凱旋。這也是神舟系列飛船執行的第八次載人飛行任務。

作為中國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發射的第二艘載人飛船,也是駐留太空時間最久的神舟飛船,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在此次飛行任務中實現了多個首次,不斷刷新中國航天的紀錄,展現了中國航天科技的新高度。

首次實施徑向交會對接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搭載三名航天員開啟「超長太空之旅」。在此次任務中,神舟十三號採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技術,在入軌後6.5小時內與天和核心艙完成交會對接。隨後,飛船與天和核心艙、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天舟三號貨運飛船形成組合體,在軌飛行約6個月。

為適應空間站組合體不同構型及來訪航天器不同停靠狀態,實現與空間站前向、後向、徑向交會對接和分離,神舟十三號首次驗證了徑向交會對接技術,與天和核心艙徑向對介面實施了徑向交會對接。

執行最長6個月組合體長期駐留任務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天和核心艙徑向對接後,停靠飛行時間增加至6個月,是我國迄今為止時間最長的一次載人飛行,神舟十三號飛行任務首次考核並驗證了空間站任務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能力。

首次執行應急救援發射待命任務

為應對在軌停靠飛船無法返回的故障,空間站任務階段首次建立了應急救援任務模式,採用「滾動待命」策略,前一發載人飛船發射時,後一發載人飛船在發射場待命,通過在軌停靠飛船和發射場待命飛船共同確保在軌航天員安全。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首次執行了應急救援發射待命任務。

首次實施快速返迴流程

為進一步提高返回任務執行效率,縮短地面飛控實施時間,提高航天員返回舒適度,神舟十三號首次實施快速返回。通過對飛行任務事件進行合理裁剪和調整、壓縮操作時間,將返回所需時間壓縮至5個飛行圈次。

神舟十三號返回艙成功著陸,航天員順利出艙3

4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後,航天員翟志剛安全順利出艙,身體狀態良好。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間2022年4月16日9時56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現場醫監醫保人員確認,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身體狀態良好,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9時06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發出返回指令,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軌道艙與返回艙成功分離。09時30分,飛船返回制動發動機點火,返回艙與推進艙分離。

返回艙成功著陸後,擔負搜救回收任務的搜救分隊及時發現目標並第一時間抵達著陸現場。返回艙艙門打開後,醫監醫保人員確認航天員身體健康。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總指揮部有關領導在東風著陸場迎接航天員。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於2021年10月16日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隨後與天和核心艙對接形成組合體,3名航天員進駐核心艙,進行了為期6個月的駐留,創造了中國航天員連續在軌飛行時長新紀錄。

航天員在軌飛行期間,先後進行了2次出艙活動,開展了手控遙操作交會對接、機械臂輔助艙段轉位等多項科學技術實(試)驗,驗證了航天員長期駐留保障、再生生保、空間物資補給、出艙活動、艙外操作、在軌維修等關鍵技術。利用任務間隙,航天員還進行了2次「天宮課堂」太空授課,以及一系列別具特色的科普教育和文化傳播活動。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的圓滿成功,標志著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任務圓滿完成,中國空間站即將進入建造階段。

『肆』 五倫與五方

2021年10月19日,星期二,小雨

家庭無倫中,老人居土位,爸爸在火位,媽媽在水位,大孩子在木位,家裡別的人都在金位。家是一棵樹,老人是樹根,孩子是枝葉,要想孩子好,就要好好去培土,水澆著,太陽嗮著,土就會越來越旺越來越厚,土質量好了,樹就會枝繁葉茂。土還會生金。現實生活中,楊彥波,神舟飛船總指揮,爸爸媽媽善良純厚,對爺爺奶奶孝順,媽媽忍讓,(特別是爸爸是三歲時從伯伯家抱養的),孝道悌道都盡得圓滿!楊彥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畢業留在航天城,三十四五歲的年紀,已經是小有名氣!是家族的驕傲!也是我們平堡人的驕傲!感恩感謝傳統文化讓我能更深刻的思考人生!五十不惑!幸運遇見傳統文化!

『伍』 楊彥波的他人評價

學弟眼中的他--西安交大國防生,「干凈歷練」是我們的榜樣。
「師兄的工作單位需要保密,不便透露,但是在學校的時候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很多人都知道他。」
「當年我讀大一的時候,楊學長讀大四,他是我們學校國防生模擬訓練營下邊的總管,相當於學生會副主席,他的領導能力和協調能力非常強,總能又快又好地完成領導交給的任務,執行能力很強。」
「不僅如此,楊師兄作為學生骨幹,不僅自己得過很多獎,還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學弟,所以,他手下的師弟們也都以他作為榜樣,也得獎。」陳同學說到他的一個兄弟,曾獲得了陝西省優秀學生幹部,「當時我很驚訝,說你咋這么強?」
楊彥波為人很低調,性格樂觀開朗,做事情考慮得很周全,在組織活動方面也很出色,干凈歷練。「師兄各方面都很完美,後來師兄去讀研究生,就不再出現在學校的模擬訓練營了,畢竟我們學校的課壓力也很大。師兄的更大心思就放在了學習上。」
「他們工作很忙,最近由於執行任務,也在加班加點地忙工作,很少上網了。你看他的人人網已經很久不再更新了。QQ也很少上,有休息時間,睡覺還來不及。」
「師兄是不是86年我不大清楚,但是我87年出生,上學時,我們班上已經有90年出生的同學了,所以即使真是86年,也是很正常的。」 在航天系統工作的人稱:「神八哥所在的部門有很多又萌又宅的帥哥……」

『陸』 神舟十二號航天員乘組將擇機進行第二次出艙

神舟十二號航天員乘組將擇機進行第二次出艙丨核心艙組合體運行穩定 具備出艙活動條件

神舟十二號航天員乘組將於近日擇機實施第二次出艙,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持續對神舟十二號飛船及核心艙組合體實施24小時不間斷的跟蹤測控,目前,核心艙組合體運行穩定,具備開展出艙活動條件。

核心艙組合體運行兩個月期間,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對神舟十二號飛船進行了兩次設備巡檢,對天和核心艙和貨運飛船進行了一次全系統狀態巡檢,對出艙使用的機械臂也進行了狀態確認。針對未來空間站將長期運行,在這次任務中,空間站任務測控通信指揮部組織各系統,按計劃開展了分布式運控模式下空間站組合體的各項飛控工作,利用天地基測控網對組合體開展日常測控跟蹤。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神舟十二號副總師 胡國林 :從7月7日我們整個的飛控工作,由以往的這個集中飛控轉為了這個分布式飛控,那麼針對分布式飛控的需求,北京中心完成了分布式飛控相關的決策支持系統的建設,那麼目前呢很好支持了一個多月以來的這個分布式飛控工作。

針對危險天氣和異常問題,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組織各系統配合開展空間站運控氣象保障,及時發布危險天氣預報信息,實施測控網調整,穩妥處置各類異常情況,確保了航天員與航天器的安全。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神舟十二號副指揮 楊彥波 :我們也每天監測整個空間站運轉的這樣一個軌道和空間環境情況,發現有這種空間的碎片的情況,我們還要在軌實施空間站的這種碰撞規避的控制。

航天員乘組已完成第二次出艙活動准備工作

『柒』 神舟十二號航天員乘組第二次出艙,這支地面團隊功不可沒

2021年8月20日14時33分,經過約6小時的出艙活動,神舟十二號航天員乘組第二次出艙活動圓滿完成。

這是自6月17日神舟十二號飛船發射以來的第二次出艙活動,為此,天地之間各參試單位和人員做了大量的准備工作。據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神舟十二號任務總工程師謝劍鋒介紹,近兩個多月,北京中心對神舟十二號飛船及核心艙組合體實施了24小時不間斷的跟蹤測控,先後完成了飛船與核心艙組合體的交會對接,守護航天員順利進駐核心艙,開展日常的工作與生活。

在軌工作期間,他們組織各系統完成了天地通話、第一次出艙等活動,各項工作進展有序。自7月7日至8月10日,空間站任務測控通信指揮部組織各系統,按計劃開展了分布式運控模式下空間站組合體的各項飛控工作。

近一個月多月來,型號團隊根據任務需要組織召開飛控組會和聯席會,對關鍵技術狀態進行研究審議,充分發揮了分布式運控和重要事件集中審議的靈活作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空間站任務副指揮楊彥波說:「航天器在軌期間,我們利用天地基測控網對核心艙組合體開展日常測控跟蹤,按計劃實施了空間站組合體飛行模式轉換、平台巡檢等各類重要控制,有效保證了各個系統的工作狀態穩定,數據收發正常。」

與此同時,地面工作人員與航天員之間密切配合,按計劃開展了多項科學實驗。針對應急和異常問題,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組織各系統配合開展空間站運控氣象保障,及時發布天氣預報信息,實施測控網調整,穩妥處置各類異常情況,確保了航天員與航天器的安全。

目前,隨著航天員乘組第二次出艙活動的順利結束,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將組織空間站任務團隊做好任務總結,完成好後續關鍵控制和重要節點的准備工作。

攝影:撒亞佳

編輯 謝永利

流程編輯 吳越

『捌』 楊彥波的人物簡介

楊彥波,男,2003年考入西安交通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是作為國防生進行培養的,在學校攻讀四年之後,由於學習成績優秀,又獲得了在西安交大攻讀碩士學位的機會。於2009年研究生畢業。單位屬於軍隊系統,需要保密,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飛船交會成功對接的一名飛控中心工作人員。面龐眼神頗有幾分演員張嘉譯的感覺,也有幾分像主持人董浩,因帥氣的樣貌走紅網路,被網友稱為「天宮神八哥」。老婆玩微博,有孩兒了。

『玖』 神舟十四號飛船何時返回指揮調度高健右側的誰

2022年12月5日,楊彥波。神舟14號2022年12月5日返回,神舟14號坐在高健右邊的正是神舟八號任務的北京總調度楊彥波。神舟十四號(英文:Shenzhou-14,英文又稱:ShenzhouXIV,簡稱:神十四),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射的第十四艘飛船,是中國空間站組合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