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起底盜獵野生動物黑產鏈,背後的犯罪分子是通過什麼手段作案的
盜獵野生動物黑產鏈,有上家有下家,現金付錢,轉賬到朋友手裡,計劃的非常周密,作案過程非常熟練。
有人偷盜,有人收購,有人販賣。
想到一句非常有名的公益宣傳語,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大多數野生動物是國家保護動物,所有的人都應該保護它們,不能隨意殺害野生動物。這些傷害買賣野生動物的人會受到法律的嚴懲,還會被罰款,還要沒收他們買賣野生動物的錢。如果看到有人非法捕獵,就要及時報警。
② 盜獵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怎麼判
法律分析:非法捕殺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如果捕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最高可以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這就是盜獵保護動物判幾年的解答。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百四十一條 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違反狩獵法規,在禁獵區、禁獵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進行狩獵,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違反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法規,以食用為目的非法獵捕、收購、運輸、出售第一款規定以外的在野外環境自然生長繁殖的陸生野生動物,情節嚴重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第四十五條 違反本法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三條第一款、第二十四條第一款規定,在相關自然保護區域、禁獵(漁)區、禁獵(漁)期獵捕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未取得特許獵捕證、未按照特許獵捕證規定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獵捕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海洋執法部門或者有關保護區域管理機構按照職責分工沒收獵獲物、獵捕工具和違法所得,吊銷特許獵捕證,並處獵獲物價值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獵獲物的,並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六條 違反本法第二十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第一款、第二十四條第一款規定,在相關自然保護區域、禁獵(漁)區、禁獵(漁)期獵捕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未取得狩獵證、未按照狩獵證規定獵捕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獵捕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或者有關保護區域管理機構按照職責分工沒收獵獲物、獵捕工具和違法所得,吊銷狩獵證,並處獵獲物價值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獵獲物的,並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違反本法第二十三條第二款規定,未取得持槍證持槍獵捕野生動物,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③ 盜獵一級保護動物怎麼判刑
法律分析:目前我國全面禁止捕殺和食用野生動物,而我國有很野生動物是屬於保護動物,是我國特有的,特別大熊貓、藏羚羊等,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捕殺國家一級野生動物的,會構成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依據捕殺的情節判刑。一般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 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違反狩獵法規,在禁獵區、禁獵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進行狩獵,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違反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法規,以食用為目的非法獵捕、收購、運輸、出售第一款規定以外的在野外環境自然生長繁殖的陸生野生動物,情節嚴重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④ 男子當眾剝皮宰殺國家保護動物狗獾,盜獵保護動物的行為為什麼屢禁不止呢
目前來看盜獵行為為什麼屢禁不止,主要是相關地區的管理力度是有待鬆懈,這個是很有可能,其次大部分的民眾對這些保護動物的認識和認可度並不是很高,再加上每一次有盜獵行為的出現,懲罰力度並不是很高,所以會讓其他的人鑽了空子。
面對獵殺保護動物個人覺得應該要嚴懲,畢竟國家保護動物一旦因為獵殺而滅絕其會破壞整個生物鏈。所以面對這種倒立行為,應該要嚴厲懲罰。
一、管控力度鬆懈
全國的國家保護動物確實是比較多,種類也是比較雜,在面對這些保護的群體當中,個人覺得應該不是每一個地方都有高強度的保護措施,即便是有人員在看守,但是這個管控力度並不是很夠,又或許隨著時間的推移,管控力度有鬆懈,所以就會導致其他人鑽了空子,也就為了個人的私慾去捕獵這些國家保護動物。
⑤ 藏羚羊遭盜獵的原因
保護現狀
藏羚羊主要分布於中國青藏高原,是青藏高原動物區系的典型代表。經過漫長的自然演替和發展,該物種種群曾達到相對穩定狀態,且數量巨大。但從80年代末開始,該物種遭受了從未有過的大規模盜獵,種群數量急劇下降。
一、藏羚羊種群的分布及其生態學習性
藏羚羊在中國主要分布於青海、新疆、西藏、四川四省區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荒漠草原。這些區域植被稀疏,並均為高原草本植物。此外,這些區域氣溫較低,許多地方年被雪覆蓋期超過6個月。在青藏高原獨特惡劣的自然環境中,為尋覓足夠的食物和抵禦嚴寒,經過長期適應,藏羚羊形成了集群遷徙的習性,並且其身體上生長有一層保暖性極好的絨毛。雖然藏羚羊在每年夏季自然更換一次絨毛,但由於自然更換的絨毛是零星掉落、隨風飄散,目前還無人嘗試收集自然更換的絨毛的活動。
二、中國藏羚羊資源正遭受十分嚴重的破壞
雖然藏羚羊分布區是人煙稀少、氣候惡劣的高寒地區,但近10年來盜獵者手持武器、不斷湧入藏羚羊棲息地或守候在藏羚羊遷徙路線上屠殺藏羚羊。根據中國有關部門近年來查獲的藏羚羊皮、絨數量和各有關單位在藏羚羊分布區發現的藏羚羊屍骸情況分析,每年被盜獵的藏羚羊數量平均在20000頭左右。此外,由於盜獵活動的嚴重干擾,藏羚羊原有的活動規律被擾亂,對種群繁衍造成嚴重影響。
盜獵的嚴重後果之一,是藏羚羊種群數量急劇下降。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調查資料表明:1986年冬季在青海西南部調查到藏羚羊分布密度為每平方公里0.2?0.3頭,1991年羌塘自然保護區東部藏羚羊分布密度為每平方公里0.2頭,並且還能看到集群數量超過2000頭的藏羚羊群。1994年在新疆昆侖山進行的一次調查,估算該區域藏羚羊數量約43700頭。而據一位多年在青藏高原從事野生動物研究的資深專家估計,在1995年中國藏羚羊總數已急劇下降至約50000―75000頭左右,並且現仍在繼續下降。近幾年來,也無人再見到集群數量超過2000頭的藏羚羊群。在許多昔日藏羚羊集聚的地方,如今只能看到零星的藏羚羊。這個古老的物種已經走向面臨滅絕危險的邊緣。
三、中國為保護藏羚羊做出巨大努力
藏羚羊作為青藏高原動物區系的典型代表,具有難於估量的科學價值。藏羚羊種群也是構成青藏高原自然生態的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中國政府十分重視藏羚羊保護。1981年中國加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鑒於藏羚羊為附錄I物種,中國政府嚴格禁止了一切貿易性出口藏羚羊及其產品的活動。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頒布後,中國國務院隨即批准發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將藏羚羊確定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嚴禁非法獵捕。此外,中國政府還在藏羚羊重要分布區先後劃建了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疆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西藏羌塘自然保護區等多處自然保護區,成立了專門保護管理機構和執法隊伍,定期進行巡山和對藏羚羊種群活動實施監測。
據不完全統計,自1990年以來,中國森林公安機關共破獲盜獵藏羚羊的案件100餘起,收繳被獵殺的藏羚羊皮17000餘張、藏羚羊絨1100餘公斤、各種槍支300餘支、子彈15萬發、各種車輛153輛,抓獲盜獵藏羚羊的犯罪嫌疑人近3000人,擊斃盜獵分子3人。
四、中國藏羚羊保護仍面臨著重重困難,其根本原因是由於在中國境外存在著利潤巨大的藏羚羊絨及其織品貿易
令人遺憾的是,部分國家和地區的藏羚羊絨及其織品貿易並未得到有效打擊和制止,而這恰恰是盜獵分子瘋狂獵殺藏羚羊的根本原因。這可從以下幾方面看得十分清楚:
1、盜獵分子獵殺藏羚羊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獲得藏羚羊絨。到目前為止,中國所逮捕的所有盜獵分子的供詞都證實了這一點。另一方面,由於藏羚羊肉寄生蟲很多、藏羚羊皮製革性能差等原因,還不存在對藏羚羊肉、皮、頭骨、角等的貿易性開發利用,中國境內也沒有藏羚羊及其產品的需求市常在所有盜獵藏羚羊現場都可以看到大量遺留的藏羚羊屍體、頭骨、角,而取絨後被丟棄的大量藏羚羊皮則在其它許多地方被發現,可充分證明獲得藏羚羊絨是引發大肆獵殺藏羚羊的根本目的。
2、藏羚羊絨貿易給盜獵分子帶來巨額利潤。大量藏羚羊被獵殺取絨後,一部分絨被走私分子藏夾在棉被、羽絨服中或藏匿在汽油桶、車輛和羊絨中,矇混通過中國西藏的樟木、普蘭等口岸出境;而另一些走私分子則人背畜馱到邊境秘密交易點進行交易。在中國境外,1公斤藏羚羊生絨價格可達1000―2000美元,而一條用300―400克藏羚羊絨織成的圍巾價格可高達5000―30000美元。如此高額的利潤,進一步刺激了盜獵分子慾望,並使他們有條件獲得更有效的武器和裝備,用於大肆屠殺藏羚羊。毫無疑問,這還進一步加大了中國實施打擊行動的難度。
3、中國從來沒有利用藏羚羊絨的傳統習俗,至今也沒有藏羚羊絨及其產品的消費市常盜獵分子所獲藏羚羊絨,最終都是在中國境外轉換成資金或他們所需的物資。綜合分析上述實際情況,國際上許多關注藏羚羊保護的組織、人士和我們得出的結論都是一致的:正是由於在部分國家和地區一直存在著藏羚羊絨加工及貿易,並由此給盜獵分子帶來豐厚的收益,刺激盜獵活動愈演愈烈,直至威脅藏羚羊的生存。
五、保護藏羚羊需要國際社會的理解和共同行動
當今社會已經普遍認識到,不受控制的野生動物及其產品國際貿易,勢必嚴重損害某些野生動植物種的自然發展,甚至危及物種的生存;而對野生動植物及其產品國際貿易進行控制和對某些物種實行保護,僅依靠某一個國家的力量是難以實現的。
目前,一批批藏羚羊在呻吟中死去,而盜獵者、加工者和貿易者卻仍在部分國家和地區通過走私、非法國際貿易等形式獲得了浸滿藏羚羊血的巨額利潤;一些消費者為追求時尚,仍在麻木地作為幫凶而加劇了對藏羚羊的殘殺。這不僅是對許多國家相關法律的對抗,也是對《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蔑視和對全人類保護野生動物意願的踐踏。
讓藏羚羊續說「生命禁區」的神奇
可可西里,中國最大的「無人區」,上個世紀80年代末,這一區域由於瘋狂的殺戮而震驚國內外。在令人心顫的槍聲中,成千上萬張血淋淋的藏羚羊皮讓「無人區」幾乎成為「無羊區」,藏羚羊種群數量從20多萬只急劇減少到幾萬只,成為世界瀕危物種。經過可可西里反盜獵勇士的不懈努力,近六年來可可西里盜獵現象有所遏制,藏羚羊重新擁有了和平安寧的生存環境……
九月的青藏高原卻是寒風勁吹。驅車翻越海拔4767米的昆侖山口後,隨著「與藏羚羊一起奔向2008——亞信·精神之旅」的隊伍,記者便進入了中國最大的「無人區」——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路莽原雄峰,白雪綠草,在「生命禁區」里我們的心靈受到盪滌。
高原上的精靈
可可西里蒙語為「美麗的少女」,位於青海省西部青、新、藏三省區交界處。這里是世界上僅存的古老、原始而又完整的生態環境之一。這片人跡罕至的青色山脈,本是藏羚羊的樂園。每年六月,成群結隊的,藏羚羊翻過昆侖山山脈和一道道冰河,歷經艱險,在雪後初霽的地平線上湧出。它們身材矯健,奔跑如飛,被稱為「高原精靈」。
有「中華水塔」之稱的青藏高原三江源地區是藏羚羊的主要棲息地。有關專家研究稱,大群的藏羚羊為瘠薄的高原土壤提供了有機肥料,它們對牧草的適度踐踏又起到分櫱作用,使牧草長勢旺盛。它們產仔後遺留下來的大批胎盤及老弱病殘者,又為狼、禿鷲等許多肉食動物提供了食物,因此藏羚羊在青藏高原的生態系統和食物鏈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某種程度上,如果沒有了藏羚羊,三江源地區的生態將會急劇惡化,許多野生動植物也將面臨滅頂之災。
藏羚羊渾身是寶,其纖細柔軟的絨纖維被稱為「軟黃金」,用藏羚絨製成的「沙圖什」披肩在國際非法貿易中十分走俏,「高原精靈」因此遭到瘋狂屠殺。2003年「5·9」特大武裝盜獵藏羚羊案的血腥場面,保護區管理局的隊員們至今不能忘懷。在一個盜獵團伙的巢穴,藏羚羊屍橫遍野,母藏羚羊已經被剝皮,腹內的小羊被遺棄在雪地上,藏羚羊的鮮血從此流過的小河染成鮮紅色……加上母羊腹內的胎兒,被非法獵殺的藏羚羊達到一千多隻。
1998年,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正式成立。從此,可可西里有了忠實的守護衛士。在4.5萬平方公里的雪域荒原上,「高原精靈」藏羚羊正是在這批守衛者的悉心呵護下,以它特有的速度、堅韌繼續述說著「生命禁區」的神奇、壯麗。
可可西里的守衛者
從1998年初帶領隊員在「無人區」向盜獵分子打響的第一槍開始,保護區管理局局長才嘎的名字就與可可西里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如今,年過半百的才嘎仍然執著地巡查在保護區的土地上,歲月的皺痕已劃上了這位藏族老巡山隊員黝黑的面龐。才嘎告訴記者說:「只要可可西里的槍聲不停息,我就不會休息。」
據統計,1998年以來,可可西里管理局在保護區堅持開展嚴防嚴打武裝盜獵藏羚羊的反盜獵行動,出動人員2100人次,行程近60萬公里,組織巡山240次,破獲盜獵藏羚羊等高原珍稀野生動物和非法捕捉、盜賣、運輸野生動物產品的各類案件107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00餘人,收繳藏羚羊皮近4000張。
管理局組建之初,沒有辦公地點和車輛,20多名反盜獵隊員當時就擠在租來的兩間房子。條件的簡陋並沒有阻卻隊員們的反盜獵決心。每年,他們都要在4.5萬平方公里的可可西里核心區內巡邏十幾次,每一次少則一周,多則半個月。
由於裝備不足,巡山隊員在「生命禁區」里時時刻刻面對著威脅和死亡。2001年6月,在一次特別追捕行動中,可可西里主力行動組的7名隊員只有1支槍,而盜獵分子卻有3支槍,行動組連續追蹤5天5夜,終於在可可西里腹地藏羚羊產仔必經之路截住了這個武裝盜獵團伙。瘋狂的盜獵分子向隊員開槍射擊,反盜獵隊員冒著生命危險與盜獵分子展開周旋,最終將其制服。
在「無人區」巡山,不僅要克服高寒缺氧等困難條件,而且要學會忍受難熬的孤獨寂寞。保護隊員在天寒地凍的保護區內風餐露宿,爬冰卧雪,有時甚至一天吃不上一頓飯。由於長期在冰天雪地,很多隊員都不同程度地患上了風濕性關節炎、心、肺疾病。
生命禁區的綠色之夢
如今,風雨中走過六年的可可西里從槍聲中走向安寧,汽車行駛在青藏公路上就可以看見藏羚羊藍天白雲下跳躍,奔跑。
自2003年「5·9」特大武裝盜獵藏羚羊案發生以來的一年多,可可西里藏羚羊等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取得了實質性成果,保護區沒有聽到一聲槍響。在相對安全的環境中,藏羚羊羊羔存活率保持在50%左右,藏羚羊的數量正在慢慢增長。
在可可西里,管理局不僅是純粹的反盜獵者更是環保宣傳者。他們救助受傷的小藏羚羊,收留迷途的烏鴉,用自己僅有的口糧喂養飢餓的動物,他們制止非法的挖土采沙,他們向青藏公路過往的行人車輛宣傳環保……每到藏羚羊的遷徙期,在青藏公路邊就總能看到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們的身影,他們攔下高速行進的汽車,為藏羚羊讓道。越來越多的志願者也加入到守衛者隊伍中來。
然而,才嘎也向記者表示了他的憂慮,由於藏羚羊皮和羊絨走私通道沒有封死,我國刑法對盜獵分子的處罰過輕等原因,國際藏羚羊絨製品非法貿易依然存在,盜獵分子盜獵手段變換不定,再加上保護區內放牧區域不斷擴大,藏羚羊的天敵相對增多等因素,藏羚羊和三江源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仍面臨著危機。
「環境的惡劣,我們能克服;但物資的匱乏,讓我揪心呀!」才嘎同時也坦陳,國家財政每年不到20萬的撥款與保護區每年70多萬的基本費用相差甚遠。為了籌集資金,才嘎時常要奔赴西寧、北京等各城市展示藏羚羊的瀕危困境,以換得社會的援助。令人寬慰的是,保護藏羚羊已經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前不久,亞信科技(中國)有限公司向管理局捐獻了5輛全新越野車。
目前,可可西里人的最大願望就是希望藏羚羊成為奧運會吉祥物,借綠色奧運的理念,拉近藏羚羊與全世界人的距離,使人們遠離屠殺,熱愛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