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白細胞血小板減少症
擴展閱讀
5可以看股票的智能表 2025-04-29 05:11:19
嫁給山西煤老闆的女明星 2025-04-29 05:04:13

白細胞血小板減少症

發布時間: 2023-02-10 00:50:12

『壹』 血小板低怎麼治療

血小板低很危險,血小板低該如何治療?

血小板低時需要做的事情是鑒別是什麼原因引起的血小板低。

對於白血病引起的血小板減少,需要聯合化療或者做骨髓移植治療。對於血小板破壞增多引起的血小板減少,如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常用的方法是服用糖皮質激素、脾切除、脾栓塞等治療方法。

『貳』 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紅細胞增加是什麼病

病情分析: 你好!本病由於跟自身免疫有關,故又稱原發性血小板減少症。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治療:腎上腺皮質激素;急性期用丙種球蛋白;免疫抑制劑治療如長春新鹼、環磷醯胺、CsA等
意見建議:;對危重患者可輸血小板;對於內科各種療法均無效的病人可行脾臟切除術。建議你去專業的醫院,在醫生科學專業系統的指導下進行治療,祝你早日康復。

『叄』 血小板低白細胞低吃什麼葯

感染所導致的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患者可進行抗感染治療,如使用頭孢類、喹諾酮類抗生素;葯物所導致的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患者應停用相關葯物;免疫系統疾病所導致的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如系統性紅斑狼瘡,可使用激素治療。

『肆』 白細胞和血小板低是怎麼回事

白細胞和血小板低原因

血液中的白細胞是人體防禦細菌入侵的巡邏兵。當細菌等異物入侵時,白細胞便進入被入侵部位,將細菌包圍、吞噬、消滅,故白細胞有人體「白色衛士」之稱。可見白細胞數減少,就會削弱人體抗菌能力,容易受感染。

不過,白細胞減少並不一定要治療,一要看減少程度;二要看減少原因。 正常白細胞數為(4~10)×109/升,通俗說就是每立方毫米4000~10000個,平均值則為7000個。如果介於4000~7000表示正常偏低,不需治療;如果低於4000個,就可診斷為白細胞減少症。即使如此,也不一定就需要治療,比如說,僅僅是輕度減少或一過性減少,復查時未繼續下降,又毫無症狀或不適,那就不必緊張,也無需治療。

當然,下列情況下的白細胞需要關注,並在醫生指導下,採取干預措施。

1、白細胞數嚴重減少需要緊急治療。白細胞是由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等組成。一般所說的白細胞減少最常見最主要的是指粒細胞減少,如果減少程度過於明顯,則細菌很可能在機體完全或基本喪失抵抗力的狀態下迅速擴散,甚至進入血液引發敗血症,嚴重威脅生命。

2、有原因可尋的白細胞減少應針對原因治療。常見引起白細胞減少的原因一般有三類:

一是葯物,如服用解熱鎮痛葯、磺胺類葯等,此時如白細胞減少過於明顯,則應停服或換葯;

二是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染等,此時一方面應積極進行抗病毒治療,另方面可酌情服用增加白細胞的葯物;

三是患有免疫系統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等,此時也應作同樣干預,選服能增加白細胞的葯物。

3、同時有紅細胞和(或)血小板減少時需要進一步診治。當出現白細胞減少時,如果血液中其他兩種細胞即紅細胞和血小板有異常變化,問題就比較復雜,首先要進一步檢查,最常做的是骨髓檢查,以排除有無其他血液病,然後再決定治療方案。


白細胞

白細胞(英文名:leukocyte,white blood cell,簡稱:WBC)是一類無色、球形、有核的血細胞。正常成人白細胞總數為(4.0~10.0)x 109/L,可因每日不同時間和機體不同的功能狀態而在一定范圍內變化。白細胞不是一個均一的細胞群,根據其形態、功能和來源部位可以分為三大類:粒細胞、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其中粒細胞又可根據胞質中顆粒的染色性質不同,分為中性粒細胞、嗜酸粒細胞和嗜鹼粒細胞三種 。

白細胞一般有活躍的移動能力,它們可以從血管內遷移到血管外,或從血管外組織遷移到血管內。因此,白細胞除存在於血液和淋巴中外,也廣泛存在於血管、淋巴管以外的組織中。


血小板

血小板(blood platelet),簡稱:PLT。是哺乳動物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是從骨髓成熟的巨核細胞胞質裂解脫落下來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塊胞質。體積小,無細胞核,沒有規則形狀,(100~300)×10^9個/L,直徑為2-3微米。血小板在長期內被看作是血液中的沒有功能的細胞碎片。血小板具有特定的形態結構和生化組成,在正常血液中有較恆定的數量(如人的血小板數為每立方毫米10~30萬),在止血、傷口癒合、炎症反應、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過程中有重要作用。血小板只存在於哺乳動物血液中。沒有細胞核結構,即沒有染色體。

『伍』 血小板低的原因及後果

許多人可能都知道血小板低,血小板減少,但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後果。那麼,血小板低的原因是什麼?血小板低的後果是什麼?下面就由我告訴大家血小板低的原因及後果吧!

血小板低的原因

1.血小板值低也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雖然結果是一樣的,但是原因是會不同的,像血小板生成減少還有血小板無效死亡都可能會讓血小板低的。這種症狀也包括遺傳性和後天性兩種情況。後天性的血小板生成減少可能會是這些原因引起的,像長期服用一些葯物,惡性腫瘤,身體感染都會引起的後天性損傷性的血小板減少。這時候大多會有不同程度的貧血和白細胞減少的症狀。

2.血小板破壞過多也是引起血小板低的原因之一,因治療一些疾病而長期服用一些葯物,這樣就會破壞過多的血小板,還有血小板在脾臟內滯留過多也是一個引起血小板減少的誘因。這種情況一般會在脾功能亢進的時候發現,這時候可能就得把脾切除才可以緩解血小板減少的症狀。

3.引起血小板低的原因也包括很多嚴重的疾病,像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都會引起的血小板生成減少,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脾功能亢進等因素會引起的血小板破壞過多,這一些原因都是血小板低的誘因。

4.還有一種暫時性的血小板低的原因就是一次性的出血過多引起的,不管是外傷嚴重引起的出血過多,還是因為大型的手術引起的出血太多,這時候都會有血小板低的情況,不過進行一些葯物處理之後或者是出血停止之後短時間內也會恢復正常的。這種情況一般不用太擔心。

對於暫時性的血小板低可以進行飲食調節來緩解,只要是營養跟上了,用不了幾天就會慢慢的讓血小板恢復正常的,這時候吃的東西要有營養,還可以吃一些有補血效果的食物最好,高蛋白、維生素的食物都得多吃。像新鮮的水果蔬菜都要吃。有補血效果的紅棗、核桃、紅皮花生、桂圓都可以多吃一些。但是對於一些疾病和服用葯物引起的血小板低那就得趕快治療了,只有疾病緩解了或者是葯物暫停之後,血小板值才會恢復的。

血小板低的後果

□ 出血危害:

患者常有消化道、泌尿道出血,眼結膜下出血,皮膚黏膜出血,術後大出血等,嚴重時脊髓或顱內出血,還可能下肢麻痹或顱內高壓,危及生命。

□ 全身症狀危害:

血小板低會出現全身症狀,如寒戰、發熱、全身酸痛、惡心、嘔吐、頭痛、腹痛、關節痛、皮膚瘙癢與潮紅等。

□ 引發並發症危害:

血小板低如不及時治療有轉化為再障的風險,增加治療上的難度,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健康。

□ 容易感染危害:

由於一些急性型血小板低患者大多數都是 兒童 ,此時家長護理的不夠周到,患者會出現呼吸道感染、消化道以及泌尿道感染等情況,而治療不及時的患者還會出現眼結膜下出血的症狀。

□ 其它 危害:

如果長期血小板低得不到救治,會引起粘膜滲血導致便血、咯血、尿血、嘔血等,甚至出現心肌滲血、心臟粘膜出血,致使心律失常,或心跳驟停、腦出血亦會致使昏迷或死亡,還會造成黑色素沉著、皮膚過早老化、各臟腑功能低下而早衰。

『陸』 血小板減少是怎麼回事

血小板減少症是指血小板數低於正常范圍所引起的病症血小板減少症可能源於血小板產生不足,脾臟對血小板的阻留,血小板破壞或利用增加以及被稀釋,無論何種原因所致的嚴重血小板減少,都可引起典型的出血:多發性瘀斑最常見於小腿;或在受輕微外傷的部位出現小的散在性瘀斑;粘膜出血(鼻出血,胃腸道和泌尿生殖道和陰道出血,和手術後大量出血,胃腸道大量出血和中樞神經系統內出血可危及生命
血小板減少的原因可分為:
(1)
血小板生成減少或無效死亡:包括遺傳性和獲得性兩種獲得性血小板生成減少是由於某些因素如葯物,惡性腫瘤,感染電離輻射等損傷造血幹細胞或影響其在骨髓中增殖所致。這些因素可影響多個造血細胞系統,常伴有不同程度貧血白細胞減少,骨髓巨核細胞明顯減少。
(2)
血小板破壞過多:包括先天性和獲得性兩種獲得性血小板破壞過多包括免疫性和非免疫性。免疫性血小板破壞過多常見的有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和葯物血小板減少。非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破壞過多包括感染彌漫性血管內凝血,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
(3)血小板在脾內滯留過多:最常見於脾功能亢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