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這個微商巨頭「涼了」:多名高管被抓,朱茵林志穎等曾為其代言
近段時間,《新電商法》的實施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都在關心微商、代購、電商等領域該何去何從。但近日傳出的一條新聞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有一個號稱中國最大微商集團的微商巨頭「涼了」,集團內的多名高管被抓,包括董事長、總裁以及財務總監之類的核心人物。網友們都十分好奇,為什麼微商會被抓呢?這個行業不是一直存在的嗎?難道新出台的電商法特別嚴格?
其實這都是大家的誤解,真實的事情並不是這樣的。這個電商巨頭叫做摩能國際,旗下有一個產品叫做「閨蜜MALL」。本次摩能國際高管被抓,主要的原因就是「閨蜜MALL」涉嫌傳銷。這樣的事情肯定是不能忍的,而且還是新電商法實施的風口之上。其實有的網友可能知道,這款叫做「閨蜜MALL」的產品去年就已經被網傳是騙子產品,很多的寶媽都被騙了。而去年年底,摩能國際的代理商以及這款產品的用戶發現公司的負責人失聯了,想要進行維權也沒有得到結果。
相信不少網友都或多或少的在朋友圈看到過摩能國際這個微商的身影,沒想到如今走到了這個地步。說起摩能國際就必須說一下它的董事長,也就是蔣德才。在公司的宣傳資料中,蔣德才是一個熱心公益的企業家,還是移動電商模式的領頭羊,也就是微商的開拓者。但是在業內的專業人士來看,蔣德才之所以能夠創立出微商巨頭摩能國際,一切都是因為「蒙派」這種營銷經驗。就是在這樣的營銷經驗的啟發之下,才有了無數的追隨者。
微商創業者手冊
這是微商創業領域最權威、系統和具有實戰性的微商創業指導書!本書在邏輯上分為三大部分:思想篇(1~2章)幫助創業者們廓清思想和認識,介紹了微商的發展歷程和分類、微商創業的機遇在哪裡,以及微商的4大定位:自我定位、模式定位、產品定位、市場營銷定位。能幫助即將上路的微商看清微商本質,找對方向,少走彎路;能幫助已經在路上的微商修正自己的定位,明確未來的方向,快速成長。要打好堅實基礎,這些知識必不可少!方法篇(3~7章)系統梳理線上引流的9大方法和多種線下引流的方法,解決初創者微商創業成功的第一大「攔路虎」;深度剖析朋友圈營銷系統,引導微商創業者從「簡單粗暴刷屏模式」的1.0時代進入「技術型微商」掘金社群紅利;最後提供了微商創業必備的軟硬體工具,讓創業者不需要再去信息海洋里找工具。集合大家的智慧,盡量做好「減法」,讓微商創業簡單、易操作。技巧篇(8~10章)首先生動講述如何和客戶「談戀愛」,包含「建立客戶信任的10條妙計」「讓訂單暴增的5大見證」「讓銷量倍增的見證」等,以及如何通過微關系實現「手銬營銷」(客戶復購)和「鋼絲營銷」(自動轉介紹)等大量干貨;然後詳細講解了調查和走訪近萬名微商總結出來的朋友圈成交10大要點、朋友圈營銷10條戒律、成交型文案的寫法以及鎖定客戶的4種方式;最後為微商創業者提供了6大系統:自生態系統、售後服務系統、代理招募系統、培訓系統、自我修煉系統、自明星系統,這些都是在大量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無價秘笈,是廣大微商決戰微商之巔、實現終極成功必不可少的工具。
凌教頭企業管理
「蒙派」營銷是一種短平快的營銷方式,起始於內蒙古的一家保健公司。其主要的渠道就是通過電視專題、報紙、廣播等平台,瘋狂的推送廣告。將自己的知名度打出去,然後再憑借低價策略吸引用戶,實現資金的回收。蔣德才根據這個營銷方式推出過風靡一時的尼采手機,憑借著朗朗上口的廣告語和399元的低價,將這款外觀神似iPhone的手機賣得風生水起。而蔣德才繼續這種方式推出的摩能集團,就曾花重金冠名了四川衛視的春晚,讓很多人認識了這個微商集團。還邀請了朱茵、林志穎、陳建斌等當紅藝人為其產品代言,一時間風頭無幾。
摩能國際旗下有很多的產品,相信大家都聽過一些,比如棒女郎、女神泡泡、卡瘦等。現在的摩能集團被點名涉嫌傳銷,已經沒有了轉圜的餘地。我們身邊有很多類似的微商,希望大家不要輕信,以免被騙。
B. 摩能國際涉嫌傳銷,10萬代理血本無歸,多位創始人集體被抓
據中國經濟網報道,當下中國電商產業發展迅速,但隨之而來的騙子公司也越來越多,當經濟發展快過監管,很多鋌而走險者便選擇將老的騙術經過一番「包裝」重新拿出來。現在,又一個騙子公司終於倒了!多位創始人集體被抓,曾經的「微商帝國」終於覆滅,但可惜的是,10萬沉迷其中的代理血本無歸。
據了解,作為曾經的電商「頂流」,摩能國際的營銷模式一直被認為是帶有嚴重傳銷成分的存在。它旗下有相當多的APP,實際上在剛進入的時候都是沒有任何產品的,需要個人先交費開店,一旦你交費開店之後,那麼你才有相應的貨物可以用來購買,而當你自己購買了你自己的貨物後,還可以通過拉別人的方式抽提成來一起賺錢,這種循環乍一聽,似乎是一條非常有效的生財之道,然而實際上卻是典型的違法行為。
傳銷相比正常營銷活動最大的問題其實也就是這種拉人頭的活動,重點並不在於拉了多少人頭,而是在於拉人頭的這個人可以獲得相應的提成,而所謂的提成,其實也不過是因為有更多的人不斷加入,企業拆東牆補西牆罷了。換句話說,一旦這個公司缺少了相應的現金流,那麼就只能直接面臨倒閉以及老闆跑路的危機。曾經的摩能國際已經因為傳銷導致多位創始人集體被抓,10萬所謂的代理血本無歸,老闆跑路的相關的案款至今都還難以尋覓。
而即便摩能國際最終還是倒了,但摩能國際的這種傳銷一樣的手段卻一直在各種各樣的平台里反復上演,其中最典型的便是死灰復燃的摩能國際的分支——牛蒡茶。相比此前的電商平台,這次牛蒡茶做得更加隱蔽,然而實際上依舊是利用少量商品作為遮掩,實行的還是拉人頭抽取提成的傳銷方式,對於消費者而言,在很多眼花繚亂的宣傳和包裝下,想要一眼看穿傳銷的本質相當困難。
但其實只要思考一個最為簡單的問題,那就是買東西的人是否先要付的不是買東西的錢然後拉人頭,只要是這樣的,十有八九都是傳銷。當然,在被騙的人中或許也有人已經意識到了問題,但隨著投資的進一步擴大,這些人便一發不可收拾,因為如果不拉人,自己投入進去的錢便回不來,然而拉了人之後又想再多賺一些,於是在不斷「試探」的過程中走向了血本無歸的必然結局。
實際上,不止摩能國際,隨著電商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出現在人們眼前,越來越多的非法手段被各種合法方式包裝,這種平台性質的監管本身就十分困難,如果再有一些資金原本就並非國內的情況,那麼問題便自然而然更加復雜了。對此,相關部門自然是在不斷加強監管和溝通渠道,對於一些可疑平台加大監察力度,消費者自己也更要擦亮自己的眼睛。
同時,對於一些被揭露和曝光的企業而言,讓他們的那些所謂創始人付出代價也是促使一批消費者「迷途知返」的最好告誡:天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在商品實體都沒有看見的情況下,靠著拉人頭就賺錢,最終只會導致越來越多的人被拉進坑。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能夠吸引人的傳銷行為往往跟虛假宣傳和誇大宣傳脫不開關系,這兩個也是目前電商產業的通病,很難制定標准來予以限制,這很大程度上只能依靠普通消費者自己自覺抵制,騙子公司倒了,只有認清其背後的真實才能避免更多騙子公司出現。
(參考資料: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