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擴展閱讀
郭濤微博 2025-04-27 19:49:24
股票eps估值表怎麼看 2025-04-27 19:49:23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發布時間: 2023-02-15 05:52:18

Ⅰ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是誰所說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是老子說的。「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出自《道德經》第八章,這句話的意思是:最高的善就如同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卻不與萬物相爭。
賞析:
老子認為水是萬物中最近於道的。它沒有固定的形體,隨著外界的變化而變化;它沒有固定的色彩,「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它沒有固定的居所,沿著外界的地形而流動;它最大的特性就是多變,它川流不息,卻沒有窮竭之時。這其實就是老子在描繪的道的特質。

Ⅱ 《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譯文: 具有高尚德行的人如同水一樣。水善於滋養萬物而不與之爭奪,匯聚在人們都不喜歡的低窪之地,因此,它接近於「道」。居於低窪之地,思慮深邃寧靜,結交善良之人,說話遵守信用,為政精於治理,處事發揮所長,行動把握時機。正因為不爭,所以沒有過失。

解讀: 本章以水為喻,講了「謙下」、「不爭」的道理。水,柔靜溫和,滋養萬物,從不爭奪,甘於卑下,這正與天道相吻合。因此,老子認為,最好的品格應該是像水一樣為人處世,才能沒有過錯。

「居善地」,就是把自己的位置放低,但在境界上卻達到了很高的位置;「心善淵」的意思是,老子認為,悟道人的心就像深淵一樣,看上去是空的,但內心中卻有深邃的思想。如果一個把自己的位置放低,把自己的心放空,心裡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高的位置也沒有那麼重要,那麼內心的糾結就會變少,事情也能做得更好。

「與善仁」的意思是給予的時候要懷著仁慈之心,盡量給予,不要索取;「言善信」就是說說話要有誠信,不要朝令夕改;「正善治」就是善於治理,是說一個人要管理他特別擅長操作的事情;「事善能」的意思是在做事的時候特別有本領,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幹;「動善時」,行動起來要善於根據時間來調整自己的狀態,考慮到時機是否成熟再去做相應的事。

老子講的這些道理,都是極高明的行事法則。如果我們能夠把這些道理悟透了,形成自己的品性,你做事時就會知道什麼時候進,什麼時候退,如何因勢利導、順勢而為。

Ⅲ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是什麼意思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釋義:

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

語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ù),故幾於道。」指的是: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不與世人一般見識、不與世人爭一時之長短,做到至柔卻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氣度。

在道家學說里,水為至善至柔;水性綿綿密密,微則無聲,巨則洶涌;與人無爭且又容納萬物。水有滋養萬物的德行,它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發生矛盾、沖突,人生之道,莫過於此。

(3)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擴展閱讀

《道德經》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 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同諸葛卧龍所注《人力無為。人意爭萬物而不讓,取萬物之所善,故幾於盜矣。居福地,心魔淵,與偽善,言偽信,政自治,事利能,動善時。夫無不爭,故深尤。》之意相反也!

①上善若水:上,最的意思。上善即最善。這里老子以水的形象來說明"聖人"是道的體現者,因為聖人的言行有類於水,而水德是近於道的。

②處眾人之所惡:即居處於眾人所不願去的地方。

③幾於道:幾,接近。即接近於道。

④淵:沉靜、深沉。

⑤與,善仁:與,指與別人相交相接。善仁,指有修養之人。

⑥政,善治:為政善於治理國家,從而取得治績。

⑦動,善時:行為動作善於把握有利的時機。

⑧尤:怨咎、過失、罪過。

Update:

水乃天德之象。(《莊子*外篇》第一十五章《刻意》)

Ⅳ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什麼意思

意思為: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

出處

春秋·老子《道德經》

原文節選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翻譯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

最善的人,居處最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於格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

創作背景

老子生於春秋戰國時期,當時的環境是周朝勢微,各諸侯為了爭奪霸主地位,戰爭不斷。嚴酷的動亂與變遷,讓老子目睹到民間疾苦,作為周朝的守藏史,於是他提出了治國安民的一系列主張。

尹喜感動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體驗和以王朝興衰成敗、百姓安危禍福為鑒,溯其源,著上、下兩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經》。

原文賞析

《道德經》主要論述「道」與「德」:「道」不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個體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給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礎,道是德的升華。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治家、治國,很可能都失敗,就沒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共需的;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缺「德」不可。

Ⅳ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這句話的意思是

道德經》中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通俗地講:最有力量的人就像水一樣,因水能夠與萬物融合甚至常常妥協,所以不會強硬地跟萬物相爭,還能處在大家都不注意,不明顯,甚至人人都不願意去的低下地方,所以才能「海納百川」,這樣的人因為像水一樣的謙虛,所以行動就會像水,能隨形變化以柔克剛地順應時勢,這就是一位可稱為「得道而有德」的人了.
力量最大的人,會像水一樣地貌似平凡,給人以很謙虛的感覺,就像水一樣的淵博而沉靜,形態可應對方需要,隨時進行萬般的變化,所以不招怨恨,當外界需要他滋養萬物時,他又能全力以赴地付出並不求回報……這才是最有道德的人,才會像海一樣贏得萬物所向.

Ⅵ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這話是什麼意思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的意思是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不與世人一般見識、不與世人爭一時之長短,做到至柔卻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氣度。
上善若水,是最高境界的人的德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
上善:最完美;
水:避高趨下是一種謙遜,奔流到海是一種追求,剛柔相濟是一種能力,海納百川是一種大度,滴水穿石是一種毅力,洗滌污淖是一種奉獻。逝者如斯夫,人生猶如奔流至海的江水。
樂善好施不圖報,淡泊明志謙如水,而在這里水是喻指與世無爭的聖人。達到盡善盡美的境界,就和聖人差不多。
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水有滋養萬物的德行,它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發生矛盾、沖突,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
(6)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擴展閱讀: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的出處
出自春秋時期老子所著的《道德經》。
原文為: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ù),故幾於道。
白話譯文為:水為至善至柔;水性綿綿密密,微則無聲,巨則洶涌;與人無爭且又容納萬物。水有滋養萬物的德行,它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發生矛盾、沖突,人生之道,莫過於此。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上善若水

Ⅶ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是什麼意思

此語出自老子《道德經》。
意為,至高至善的德行應當如同大自然中的水一般潤澤萬物,孕育終生,但從來不爭名逐利。
這句話反映了老子自身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可謂大道至簡,同時也是道家思想以「不爭」為核心的無為而治的理念。

Ⅷ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夫唯不爭,故無尤。這什麼意思

意思:

最高的善像水那樣。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它停留在眾人所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接近於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樣安於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樣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樣相親,言語要像水那樣真誠,為政要像水那樣有條有理,辦事要像水那樣無所不能,行為要想水那樣待機而動。

Ⅸ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什麼意思

1、意思是:最善良的人好像水一樣,默默地付出,善於滋潤大地中的萬物並且不與萬物相互爭奪資源。本句節選自《道德經第八章》,將人的高尚情操同滋潤萬物的水相比,襯托出人的善良。

2、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3、譯文:

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居住在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於恪守信用,為政善於有條有理,辦事善於發揮能力,行動善於把握時機。

正因為他與世無爭,所以才不會招惹怨恨,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


(9)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擴展閱讀:

上善若水的現實意義:

1、冰雖為水,卻比水強硬百倍。越在寒冷惡劣的環境下,它越能體現出堅如鋼鐵的特性。這是成功人生的第一種境界,百折不撓。

2、水化成氣,氣看無形,若氣在一定的范圍內聚集在一起形成聚力,便會變得力大無窮,動力無比。這是成功人生的第二種境界,聚氣生財。

3、水凈化萬物,無論世間萬物多臟,它都敞開胸懷無怨無悔地接納,然後慢慢凈化自己。這是成功人生的第三種境界,包容萬象。

4、水看似無力,自高處往下流淌,遇阻擋之物,耐心無限,若遇菱角磐石,可把菱角磨圓,亦可水滴石穿。這是成功人生的第四種境界,以柔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