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對話咖喱,不忘初心
N師雲訪談——對話陳嘉誼老師。陳嘉誼老師是一位優秀的90後「後浪」。
吳校長的訪談,別出心裁的從「高、大、上」切入,很自然的把話題引到「年輕人如何面對一個個人生重大課題」這樣的主題上來。
在訪談當中,我們看到了嘉誼老師給出了他的回答。從高考申報志願,到大學、參與種子計劃,最後在「互加」找到了自己一生所要為之奮斗的事業。
這樣一個從迷茫到清晰的過程,見證了一個年輕人從「小我」到「大我」的蛻變。每個人都不是隨隨便便都有著命運之神,未來的美好,而最重要的是基於是送給勤奮進取,執著追求的人,一個人最重要的是有自己的思想
信念讓人的生命更加有意義,做有意義的事情,也為自己賦能,正如公益事業為人帶來很多美好的事情一樣
陳嘉誼,咖喱是年輕的90後,我呢是70後但是卻沒有他這樣的思想,但他的成長經歷,值得更多年輕人學習,需要向他學習的,不僅只像我這樣的70後,甚至是耄耋的老人
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會乾涸!經在加入恩施學院第三期的時候,我作為快樂書法的助教,只有半學期成為三星級助教,但那個時候,我多麼想加入N師學院,我因為我們去申請了互加美麗鄉村的項目課程,曾經有免費20個名額的培訓,當時我聯繫到區縣教育局,沒有人回答我的問題,我找到了省級教育廳下發的材料,我才真的知道陳嘉儀是一個令我嚮往的人物,當時我真的想給陳嘉誼打電話了,而今天我永遠沒有想到陳嘉誼竟然是一個90後,他述說了自己從大學一直到參加工作,自己為了自己的命運而努力的成長過程,從他的身上,我汲取到了努力向上的力量,正如魯迅所說,什麼是路從他們經濟的地方走過走的,人多了就是路,
正如我們加入N師學院,在我們這個團隊之中,共同互相合作,彼此分享,共同賦能,離開恩施學院,真的有很多不舍,我開發了24節氣歌,那時候我們雖然只有五課時,我的心中是我們一定要堅持把24節氣做下去,和我們同樣也不捨得,也有很多人,在N師學院,我們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人,比如說張海冰,還有就像代瑩,肖麗好,於小熊,難忘群升老師,在N師學院的過程之中,我也曾經像咖喱那樣,也就是陳嘉誼老師那樣領略到了很多雲上的力量,咖喱老師的一堂課,使我們受益匪淺,我想我們開放了課程,作為一個公益人,不能停止自己奉獻的腳步,做一名鄉村教師,不能看待自己卑微的身份,我雖然很小,但是我卻能夠肩負起一項歷史的偉大使命,為了中國而教,放眼全中國,我應該做自己想做的,雖然,這看起來是很難很難,但是在恩施學院。我們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但是我們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