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長沮桀溺怎麼讀
長沮桀溺的讀法是:cháng jǔ jié nì。
一、長沮桀溺的釋義
指兩個在水窪里勞動的高大魁梧的人。長、桀,都形容高大:桀通」傑」。沮,低濕的窪地。溺,指浸在水窪中。
三、原文
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
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輟。
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② 長沮桀溺耦而耕的解釋
長沮、桀溺兩個人一塊耕田。
長沮(jù)、桀溺:都是當時的隱士。耦(ǒu),古代的一種耕作方法,即兩個人各執一耜(犁),同耕一尺寬之地。耦(ǒu)而耕,兩人並耕。
③ 長沮桀溺的詩詞典故
典源出處 《論語 ·微子》:「長沮、桀溺耦而耕,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 且而與其從辟 (避) 人之士也,豈若從辟 (避) 世之士哉!』 耰(you)而不輟。」 《史記·孔子世家》亦載。
釋義用法 春秋時隱士長沮、桀溺在田間並排而耕,孔子經過,讓子路前去問渡口,長沮、桀溺卻說孔子自己知道的,並且認為孔子這樣在列國間跑來跑去並沒有什麼用處,不如他們避世的人,委婉地批評了孔子一番。後以此典指避世的'隱士; 或形容隱士的 生活。
用典形式
【問津】 晉·陶淵明:「耕種有時息,行者無問津。」唐 ·高適:「我行倦風湍,輟棹將問津。」唐·李紳:「豈復問津迷,休為呂梁嘆。」
【沮叟】 宋 ·蘇軾:「滔滔沮叟是,綽綽孟生余。」
【沮溺】 唐 ·李白:「終與同出處,豈將沮溺群。」唐 ·韋應物:「方願沮溺耦,澹泊守田 廬。」宋·蘇軾:「竟無五畝繼沮溺,空有千篇凌鮑謝。」
【耦耕】 宋·蘇軾:「人間歧路知多少,試向桑田問耦耕。」宋·辛棄疾:「長沮桀溺耦而耕,丘何為是棲棲者。」清·汪琬:「耦耕知未遂,相顧倍傷神。」
【長沮耕】 宋·陸游:「相呼長沮耕,分喜樊遲圃。」
【沮溺心】 明 ·華察:「悠悠沮溺心,千載猶在目。」
【沮溺耕】 宋·蘇轍:「請君速治雞黍具,待我同為沮溺耕。」
【津難問】 宋·梅堯臣:「野叟津難問,賢人酒不空。」
【效沮溺】 三國 ·王粲:「不能效沮溺,相隨把鋤犁。」
【偶沮溺】 唐·陶翰:「豈念嘉遁時,依依偶沮溺。」
【耦耕身】 宋·蘇軾:「輕沙走馬路無塵,何時收拾耦耕身?」
【問津人返】 清·黃鷟來:「流水谷深虛夜夜,問津人返自年年。」
【溺沮耕養】 宋·蘇轍:「永遠林棲真有道,溺沮耕養亦忘情。」
【耦耕夙約】 清·金衡:「耦耕夙約行當踐,有伴巢由合荷鋤。」
【桀溺耦長沮】 北周 ·庾信:「王倪逢嚙缺,桀溺耦長沮。」
④ 長沮桀溺耦而耕原文及翻譯
長沮、桀溺耦而耕出自《論語》: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
長沮、桀溺耦而耕原文
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耰而不輟。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長沮、桀溺耦而耕翻譯
長沮和桀溺並肩耕地,孔子從他們那裡經過,讓子路去打聽渡囗在哪兒。長沮說:「那個駕車的人是誰?」子路說:「是孔丘。」長涯又問.'是魯國的孔丘嗎?,子路說:「是的,長沮說:「他應該知道渡口在哪兒」子路又向桀溺打聽,桀溺說:「你是誰?」子路說:「我是仲由。」桀溺說:'是魯國孔丘的學生嗎?」羊路回答說:「是的」
桀溺就說:「普天之下到處都像滔滔洪水一樣混亂,和誰去改變這種狀況呢?況且你與其跟從逃避壞人的人,還不如跟從逃避污濁塵世的人呢。」說完,還是不停地用土覆蓋播下去的種子。子路回來告訴了孔子。孔子悵然若失地說:「人是不能和鳥獸合群共處的,我不和世人在一起又能和誰在一起呢?如果天下有道,我就不和你們一起來改變它了。」
《論語》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
⑤ 長沮怎麼讀
這是《論語·微子》上的孔子說的一句話。
【原文】
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爾與其從避人之士也,豈若從避世之士哉?」耰而不輟。
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譯文】
長沮、桀溺一起耕田,孔子路過,讓子路詢問渡口。長沮說:「駕車人是誰?」子路說:「是孔丘。」「是魯國孔丘嗎?「是。」「他早知道渡口在那裡了。」子路再問桀溺。桀溺說:「你是誰?」「我是仲由。」「是魯國孔丘的學生嗎?」「是。」
「壞人壞事象洪水一樣泛濫,你們同誰去改變它呢?你與其跟隨孔丘那種逃避壞人的人,為什麼不跟隨我們這些逃避整個社會的人呢?」
他邊說邊不停地播種。子路回來告訴孔子,孔子失望地說:「人不能和鳥獸同群,我們不同人打交道同誰打交道?如果天下太平,我就用不著同你們一道來從事改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