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大學生農民工
擴展閱讀
蘇寧0元購 2025-04-25 17:25:01
怎麼二個中信證券股票 2025-04-25 17:24:56

大學生農民工

發布時間: 2023-02-21 15:47:36

㈠ 大學生與農民工有什麼區別

差別就是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
大學生學習知識理論多,一般工作都是用腦子多。
而大部分農民工知識理論學習少,對於電腦或寫東西之類的活,做起來比較困難,影響效率。
所以體力勞動一般都是農民工做。

但是現在社會工作崗位少,沒有工作的,為了養家糊口和生計,大學生做體力勞動的也不少。

如果這個社會沒有農民工,只有大學生這個社會怎麼樣?會怎麼發展呢?
這不是顯而易見嗎!
所以說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應該說各有各的好與壞。不過按現在社會來說還是腦力勞動占優勢。

老闆相對來說就是資本家。
資本家的大多數目的就是要得到更加多的利益。
資本家的利益都是從員工身上得到的。
(原料 → 加工 → 成品 → 銷售 → 現金 →原料 → 加工 → 成品→ 銷售 → 現金)
可以看得出來(加工)是資本家得到利益的階段

㈡ 同樣是月薪3000,農民工和大學生有什麼區別

同樣是月薪3000,農民工和大學生之間的區別是比較大的,農民工可能一輩子都只能在工地中干體力活,根本就沒有辦法獲得比較好的發展。而大學生的實習工資是比較低的,之後就會在公司中進行升職加薪,月薪會大幅度上漲,發展前景是比較廣闊的。並且大學生的工作比較的輕松,不會讓身體太過於勞累,農民工就非常的辛苦。

大學生如果不想工作,還可以繼續考研進行深造,人生有很多的選擇機會,不會那麼的狹窄。農民工卻沒有這么多的選擇,畢竟學歷不怎麼高。

㈢ 如何看待大學生不如農民工的工資高這種現象農民工工資有多高

如何看待大學生不如農民工的工資高這種現象?農民工工資有多高?

再度,所說「高校畢業生薪水比不上民工」,其實就是指高校畢業生的薪水比較低,但高校畢業生的事業發展後勁、工資上升空間全是民工所所不具備的。拿收益而言,一個民工今年月薪是2000元,下一年的月薪其實還是2000元,而一個高校畢業生今年月薪是1800元,來年很有可能升到2200元。收益以外,高校畢業生職業的發展前景都是民工難以企及,民工無論打幾年工或是民工,這才是真正高校畢業生與民工的核心差別所屬。高校畢業生薪水比較低是毫無疑問這一事實,但解決這一困境的唯一方式就是利用工作中磨練自己,真正成為優秀人才,提升自己的身家,而非自暴自棄,還認為大學生身家純天然高過民工。

㈣ 為什麼大學生工資不如農民工

說農民比大學生工優秀吧,有點作踐大學生;說大學生比農民工優秀吧,又有點看不起農民工的意味;而千千萬萬的優秀的大學生當中,該有多少是農民工培養出來的,這又怎麼說呢?

這是一個用個體去PK群體的話題,實際上根本就沒法去比較,也沒有可比性。任何的個體差異根本就不能代表整體的水平,因為兩者之間根本就不在一個起跑線上。如果你覺得現實中就是這么回事的話,那隻能說明你周圍有此現象,蒙蔽了你的雙眼!

有知識是優勢,有力氣也是好事;不要看不起任何人,現在的社會,只要肯做肯努力就會有不錯的收獲!沒有誰是了不起的。那些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人除外!

在當今社會,客觀存在歧視農民工的現象還是比較普遍的,但並不代表農民工不能出人頭地,踏實勤奮一樣能發家致富,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我們眼光要放長遠些,相比之下大學生以後發展前途還是有潛力的;農民工呢,受諸多條件限制可能一輩子就是農民工!

農民工和大學生的價值體現是相輔相成的,誰也離不開誰。沒有農民工,就沒有如今快速發展的城市化;沒有那些有知識有才能的大學生,高樓大廈、各種工程設計就是空談。

㈤ 農民工和大學生相比,誰的工資應該更好

工作對於任何一個成年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但是由於受教育程度的不同,我們所能夠從事的工作水平也是完全不一樣的,有很多人在刻苦讀書,所以他們的學歷是比較高的,而有很多人因為一些生活或者個人原因很早就不上學了,那麼他們從事的工作相對來講也會比較辛苦,農民工和大學生是有很多人會經常拿來進行對比的兩個群體,那麼他們的收入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

但是大學生在剛剛畢業走出社會的時候,花錢還是處於大手大腳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也導致他們的消費水平居高不下,甚至有很多人所賺到的工資根本不能夠滿足自己的需求,還需要經常接受父母的資源,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也會導致雙方之間的差距變得越來越大,所以如果從財富上面來進行對比的話,那麼無疑是農民工的財富更多一些,但是他們的工作也會更加辛苦。

㈥ 大學生變成了新一代的「農民工」為何很多人會有此定義

為什麼說大學生變成了新一代的農民工的,就是很多人都會這樣說,如果拿農民工跟大學生比較,一個大學生可能掙得還沒有農民工多,而且很多大學生他出來之後,有很多人也會選擇去當一個農民工,因為他確實工資很高。

所以說把大學生定義成為了新一代農民工,其實也是主要和薪資掛鉤,另外呢大學生現在出來工作的話,其實說實話,如果在學校沒有好好學習的話,就相當於你什麼也不懂,你跟農民工並沒有任何的分別,只是你有一張文憑而已。所以說我感覺就是因為這些原因,很多人就會把大學生定義成了新一代的農民工。

㈦ 大學生不如農民工薪酬 國外也如此

  漫畫:唐春成 近年來,「就業難」已成困擾廣大學子的普遍問題。今年6月,教育咨詢機構麥可思發布的一項對2012年應屆大學畢業生的調查顯示,截至6月25日,2012屆本科畢業生簽約率僅為42%。 據清華大學(微博)中國經濟社會數據中心近期發布的大學生收入報告,2011年大學應屆畢業生的平均初始工資為2719元,具體來看,69%畢業生起薪不到2000元,最低為500元,最高達10萬元,起薪為5000元以上的畢業生僅佔3%。 與此同時,在「用工荒」大背景下,農民工的工資水平不斷提高。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1年平均工資數據,2011年外出農民工月均收入首次突破2000元大關,達2049元,比2010年增加359元,增幅達21.2%。相比一些新入職的大學生,農民工的月收入要更高,一些有技能的農民工,旺季月收入過萬元,超過一些白領。 不少大學生感嘆:歷經十幾年寒窗苦讀,通過競爭慘烈的高考,經過4年乃至更長時間的高教洗禮,畢業後竟發現需要和農民工兄弟搶飯碗,且工資還比農民工低。不少媒體也對此現象廣為報道。
長期以來,不少人認為,處於勞動力底端的農民工拿低工資很正常,這顯然是社會對農民工的長期歧視造成的。其實,考慮到農民工的勞動環境和勞動強度,他們的工資早該提高了。部分大學畢業生起薪低於農民工,是農民工工資不該這么高,還是說明知識真的貶值了? 另一方面,如今高等教育正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邁進,擴招後的10年間,大學招生規模以年均約30%的速度遞增,入學率達到了60%,有些地方甚至高達70%~80%。「大學生」已不再是「高端人才」的代名詞。 因此,「學歷」不是衡量工資高低的唯一標准,我們還要考慮工作行業、職位等因素。另外,大學生和農民工是兩類完全不同的群體,其人生軌跡和就業前景完全不同。大學生的就業意向,主要是專業技術型或腦力勞動型,而農民工,一般是體力勞動。兩個群體的工資水平其實並不具可比性。 從表面看,大學生起薪和農民工可能相差不多,但大學生的上升空間卻比普通農民工大得多。當大學生工作幾年掌握一定經驗後,其上升潛力會更大,薪水也會明顯上漲。 成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在受訪的420戶企業員工年薪中,就能夠反映平均水平的中位數來看,2010年博士年薪為9萬元,碩士7.2萬元,本科畢業生4.4萬元,大專生3萬元,高中中專技校類畢業生2萬元,初中及以下學歷者1.8萬元。 成都市人社局副局長張鍾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受訪人群中,博士及以上學歷者最高年薪達37萬多元,比同類的碩士研究生高出約10萬元。不同學歷間的工資差距依然明顯,學歷、技術等級越高,收入相對較高。 而對於農民工來說,在「用工荒」時代,工資水平的提高仍掩蓋不了其從事低端行業的重復性、單調性、上升渠道不暢、社會地位不高等問題。 中華全國總工會去年2月發布的調查報告稱,整體收入偏低、勞動合同執行不規范、工作穩定性差、社會保障水平偏低、職業安全隱患較多、企業人文關懷不到位等6大問題,仍是新生代農民工亟待解決的問題。 可見,強調「大學生工資低於農民工」,只是少數媒體製造的新聞效應來吸引眼球罷了。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不妨理性看待起薪不如農民工現象,更務實一些,從基礎崗位做起,邊學習邊積累經驗。通過幾年的歷練,大學生如果能漸漸獨當一面,薪酬自然會穩步提高。 從長遠來看,技術型工人工資水平的提高是未來的大趨勢,大學生也不必眼紅。技術藍領和高風險高消耗藍領工資高於白領,這在國外很正常。藍領職業一般不需要大學畢業,但技術性的工作卻需要專門的技能和廣泛的訓練。 在美國,電梯安裝和修理工的收入,在美國藍領工人中名列前茅,平均年薪69750美元,收入最高前10%人群的年薪超過98190美元;美國輸電線安裝和修理工的平均年薪為58860美元,收入最高前10%人群的年薪超過80310美元。而美國大學和僱主協會去年4月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09年美國大學畢業生的平均起始年薪是48515美元,遠低於一些藍領工人的工資水平。 澳大利亞聯邦銀行數據顯示,截至去年6月,澳大利亞礦業工人每賺100澳元,公務員賺55澳元,醫務工作者為48澳元,而店員和零售業員工僅有29澳元。 但在我國,長久以來的傳統思維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形成鄙薄第一線基層工作、輕視實用和技能型人才的傾向。 我國已進入新的經濟、社會發展時期,我們既需要高層次創新人才,也需要大批有文化、有知識、能將先進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高素質普通勞動者。所以,我們不應把焦點放在大學生和農民工的收入孰高孰低,畢竟勞動有分工,職業無貴賤,他們都是國家不可缺少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