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國有哪些稅種
我國現行的稅種總共包含17個:
1、流轉稅中的增值稅、消費稅、關稅。
2、所得稅中的: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
3、資源稅中的資源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
4、以及財產和行為稅中的房產稅、車船稅、契稅、印花稅。
5、還包括五個特定目的稅:城建稅、車輛購置稅、耕地佔用稅、煙葉稅、船舶噸稅。
稅務籌劃的意義:
1、節約企業成本費用,實現利潤最大化目標。稅收作為企業享受政府公共服務的代價,繳納稅款是每個企業無法逃避的義務。同時,企業的利潤等於收入減去成本、費用,而稅款作為收入的減項,對於企業實現利潤最大化目標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企業通過對經濟活動事前的安排,在合法的范圍內達到降低稅負的目的,不但承擔了繳納稅款的義務,而且減少了企業經營成本,為企業繼續擴大再生產提供了資金保障。
2、有利於增強企業的競爭力。稅收籌劃如果做的科學、合理,將會有助於提高企業的收益。企業如果能全面地了解稅收的優惠政策,並且能夠合理地運用,將會對企業稅負在很大程度上起到減輕的作用,從而放大企業利潤。
3、降低法律風險。稅收籌劃不同於偷稅和避稅,偷稅漏稅要受到法律制裁,避稅要受反避稅制約,而稅收籌劃則不然,它是在符合國家立法意圖的情況下進行的一種合法的經濟理財行為。所以合理的稅務籌劃,既合法又能降低企業成本,實現稅務零風險。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B. 我國的稅種
分為四大類有28個稅種:
1.流轉稅類。包括7個稅種,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關稅、資源稅、農業稅(含農業特產稅)、牧業稅。這些稅種是在生產、流通或服務領域,按納稅人取得的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徵收的;
2.所得稅類。包括3個稅種,企業所得稅、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這些稅種是按照納稅人取得的利潤或純收入徵收的;
3.財產稅類。包括10個稅種,房產稅、城市房地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車船使用稅等。這些稅種是對納稅人擁有或使用的財產徵收的;
4.行為稅類。包括8個稅種,城市維護建設稅、印花稅、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土地增值稅、屠宰稅、筵席稅、證券交易稅(未開征)等。這些稅種是對特定行為或為達到特定目的而徵收的。
一、納稅的基本流程:
1、納稅人領取營業執照後,按規定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辦理稅務登記,由稅務機關核發稅務登記證。
2、納稅人辦理稅務登記。
3、確定辦稅主管領導、主管會計、主管辦稅人員。
二、營業稅金附加包括:
1、消費稅;
2、資源稅;
3、城市維護建設稅;
4、教育費附加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 第四條 除本條例第十一條規定外,納稅人銷售貨物、勞務、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以下統稱應稅銷售行為),應納稅額為當期銷項稅額抵扣當期進項稅額後的余額。應納稅額計算公式: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
當期銷項稅額小於當期進項稅額不足抵扣時,其不足部分可以結轉下期繼續抵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