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五七工家屬工
1、「五七工」是指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曾在石油、煤炭、化工、建築、建材、交通、運輸、冶金、有色、制葯、紡織、機械、輕工、農、林、水、牧、電、軍工這19個行業的國有企業中從事生產自救或企業輔助性崗位工作的,具有城鎮常住戶口、未參加過基本養老保險統籌的人員。
這些人員多數是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初響應毛主席「五七」指示,走出家門參加生產勞動,進入企業不同崗位的城鎮職工家屬,因此統稱為「五七工」;
個別行業企業結合他們的工作性質,在本行業內還有另外一些稱呼,比如石油行業企業曾把他們稱作「會戰家屬」,也有的行業企業在組織這些人員勞動時結合當時的政治形勢,提出了「行動軍事化、勞動集體化、思想革命化」的口號,因此又把他們稱為「三化工」。
2、正式職工的妻子或子女,在沒有勞動部門指標又未開據臨時工介紹信的情況下,經其工作單位同意接受並實際參加了工作的這部分人稱為家屬工,是文革後期的產物。
(1)五七工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解決「五七工」、「家屬工」等人員養老保障問題既有歷史意義,又有現實意義。
第一,解決「五七工」、「家屬工」等人員的養老保障問題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也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一項重要步驟。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因此,解決「五七工」、「家屬工」養老保障問題是完善各省社會保障體系的必然要求,不把這部分群體納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范圍,起碼城鎮養老保險制度體系是不健全的。
第二,將「五七工」、「家屬工」納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范圍是保障民生的需要。農村人口一般有土地作為養老保障,盡管土地保障在市場經濟環境下遇到了很多困難,但確能給廣大農民提供最起碼的基本生活保障。而「五七工」、「家屬工」作為城鎮人口,他們沒有土地作為養老保障,也沒有制度性的養老保障。
第三,將「五七工」、「家屬工」等人員納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范圍是各省基本養老保險政策「清盤」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在國際金融危機形勢下拉動內需、刺激各省經濟發展的有效措施。
第四,有利於全民共享改革開放的成果,實現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