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主權債務
擴展閱讀
基金和股票金融危機 2024-11-18 13:09:42
股票公司為什麼那麼多 2024-11-18 12:53:07
股票公司很賺錢嗎 2024-11-18 12:53:06

主權債務

發布時間: 2021-05-27 03:23:45

『壹』 主權債務其實就是一個國家的對外國債,對嗎

主權債務的英文是sovereign debt
其實泛指一個國家的國債,如果是外國人持有,就表現為對外的負債,如果是本國的居民和企業、銀行持有,就表現為對內的債務,並沒有嚴格的對外對內的區別。
現在歐洲的主權債務,很多都是被本國的金融機構(如銀行、保險公司)持有的。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如何遲遲得不到解決,恐怕這些金融機構會先吃不消了。

『貳』 主權債務危機簡單的說就是什麼意思

以國家為擔保的債務違約。
就像你做房屋抵押貸款,是以房屋為擔保,如果貸款還不出,房子就沒了。
或者說,你把一個公司拿出去擔保貸款,還不出,公司就要拍賣破產。
那麼說到國家,國家有什麼呢?國家有的是信用,國家擔保的債務如果還不出,就是違約,主權債務危機說的就是主權債務違約的風險吧。
那麼,如果違約,國家就會喪失信用,喪失信用的風險是什麼呢?再也沒人借錢給你,再也沒人和你貿易,你的錢流通性喪失。就是誰也不信你了,並且債務還是要償還的,撕破臉皮的話,用強取豪奪也是有可能的。
就和一個人借了高利貸還不出是一樣的,或者說要更惡劣,因為國家的債務違約,是會讓全世界都知道的。

『叄』 急求「主權債務危機與債務危機的區別」

主權債務是指一國以自己的主權為擔保向外,不管是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還是向世界銀行,還是向其他國家借來的債務。
從冰島到迪拜,兩個沒有實體經濟撐腰的地方爆發的債務危機如出一轍,其警示意義不可小視。一再出現的主權債務危機表明,一國一地經濟能夠迅速從經濟復甦之中跌入新的困境。
迪拜主權債務危機的爆發,同時也喚醒了全球對美國政府債務威脅全球經濟的擔憂。從全球范圍看,各國主權債務潛在的風險依然存在,正困擾著所在國政府。任何主權債務引發的風險,都會引起市場恐慌情緒的蔓延,成為制約全球經濟復甦的「無形黑手」。
[編輯本段]國家破產
從冰島到迪拜 自11月25日阿聯酋第二大酋長國迪拜酋長國宣布最大國企「迪拜世界」590億美元債務延遲償付以來,由迪拜債務危機引發的擔憂情緒還在持續蔓延。從全球范圍看,類似的主權債務危機以前也出現過,未來也可能會有一波主權債務危機,這將大大減緩全球經濟復甦的步伐。
2008年10月,全球金融風暴的「骨牌效應」已經顯現,繼西方大型金融機構落難之後,矛頭直指歐亞小國。貨幣全面貶值,股價跳水,銀行相繼倒閉。至此,一個新的名詞開始進入全球視野:國家破產。冰島金融業「連累」冰島成為第一個被稱為「國家破產」的國家。
[編輯本段]會出現全球政府債務危機?

時隔1年,迪拜又現債務危機,其根源在於迪拜長期倚重外資與房地產的發展模式。冰島和迪拜一夜間從暴富到赤貧,從富翁到負翁,根源如出一轍:炒金融,搞投機,只有資產泡沫墊底,沒有實體經濟撐腰。兩個地方如出一轍的主權債務危機,其警示意義不可小覷。
由企業破產引申而來的「國家破產」,實質是指一個國家的主權信用危機,具體是指一國政府失信、不能及時履行對外債務償付義務的風險。單個小國的主權信用危機,可通過IMF或其他大國的援助渡過難關。而一旦全球普遍存在主權信用風險,則就意味著全球性「惜貸現象」再次出現。
有報道認為,鑒於一些政府正為救援金融業和刺激經濟大舉借債,投資者眼下主要擔心全球私人債務危機可能會演變為政府債務危機。
從迪拜到全球
此次債務危機的關鍵問題在於:其他國家主權債務是否也存在類似的違約壓力?迪拜有可能成為一系列主權債務風波的起點。
由於全球信貸萎縮是2009年的主基調,全球范圍主權信用風險一直維持在較高水平。美國、西歐等發達經濟體救助金融業和刺激經濟的耗資巨大,雖然其自身經濟總體實力強,但大量救助成本造成了政府債務高居不下、財務狀況惡化、金融流動性匱乏,這都會加大主權債務危機的風險。一些學者和機構甚至斷言,包括美英等國在內的全球性主權信用危機即將爆發。
另外,新興經濟體自身實力較弱,經濟脆弱性高、經濟結構調整困難大,主權信用違約和主權信用級別被下調的情況時有發生。目前,投資者對東歐、愛爾蘭和希臘背負的巨額國債產生了警惕。
從中長期來看,刺激政策導致全球債務激增,全球經濟復甦緩慢而艱難,不能完全排除全球主權債務風險不斷積聚、甚至爆發的可能性。任何主權債務風險引起的市場恐慌情緒,都是制約全球經濟復甦的「無形黑手」。
從邊緣到核心
一些投資分析師認為,迪拜債務危機屬個案,無法反映全球經濟走向。也就是說,所有國際金融的「邊緣市場」,其違約或危機都不足以沖擊全球金融市場。
全球真正的擔憂在於:世界儲備貨幣的「核心」——美國,是否存在類似迪拜危機這樣的巨大風險?從美國次貸危機發展的軌跡看,出於維護市場信心及穩定金融局勢的需要,美國自去年啟動了金融機構「國有化」的進程,奧巴馬政府還推出了780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國家成了這場百年不遇危機的「最後靠山」。
[編輯本段]化解方式
迪拜債務危機的爆發,同時也在喚醒全球對美國政府債務威脅全球經濟的擔憂。一旦象徵全球最高信用等級的美國出現主權違約徵兆,將給投資者本已脆弱的信心壓上最後一根稻草。
對於儲備貨幣發行國美國來說,其主權債務危機的化解方式,更多是以隱形方式表現,解決途徑無非有兩種:一是通過通脹違約;二是通過美元貶值(印鈔票)違約。由於美國在全球經濟中扮演的關鍵角色,其對主權債務輕微程度的失信或隱形違約,都會極大地摧毀市場信心,危及國際金融格局穩定,波及持美國國債的債權國,加劇全球通貨膨脹,拖累全球經濟復甦的步伐。
[編輯本段]世界范圍危機
數國債務纏身 頻現預警信號
在過去的20年來,還從未出現像本次危機這樣如此大規模的主權信用危機。反映各國政府債券風險大小的指標——主權信用違約掉期(CDS)擔保成本,從2008年9月底以來顯著上升。
美國:公共債務在上升
截至11月底,美國公共債務首次突破12萬億美元,創下二戰結束以來的最高紀錄,這使得市場中的商業風險快速向主權風險集中。刺激經濟和解決失業的方案成為過去1年多來美國債務增加的主要原因。
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魯比尼認為,美國公共債務佔GDP比例將從原先的大約40%上升至80%。奧巴馬11月曾發出警告,如果不控制日益上升的公共債務,美國經濟可能陷入「雙底衰退」。
中東歐:信用風險偏大
從目前看,中東歐整體主權信用風險偏大。拉脫維亞、匈牙利、立陶宛和愛沙尼亞的外債均超過其國民生產總值。預計到2011年,希臘政府債券總額上升至GDP的135.4%,成為歐盟負債最多的國家。
今年2月,市場曾一度對歐元區國家債務償還能力出現擔憂。市場最擔心的幾個國家是葡萄牙、愛爾蘭、義大利、希臘和西班牙。一旦越來越多的成員國出現「資不抵債」的情況,歐盟的救助就會大打折扣,甚至還會引發歐洲的第二波債務危機。
英國:主權信用被警告
11月30日,摩根士丹利發布針對英國的一項研究報告稱,評級機構有下調英國AAA評級的可能性。全球很多大型金融投資機構,包括主權基金和養老金,都不會投資AAA評級以下的政府債券。信用評級公司惠譽警告稱,英國是發達經濟體中最有可能被下調的國家,這是主要的國際投行首次發出類似警告。
新興經濟體:償債能力下降
迪拜債務危機後,全球新興經濟體的CDS擔保成本大幅飆升,中東地區的沙特CDS價格從18上升至108,巴林由22升至217,阿布扎比由23上升至160。另外,在亞洲,越南違約保險合同價格由35上升至248,印度尼西亞由25升至227;此外,一些債務較高的經濟體(如巴西、俄羅斯等),其CDS價格也大幅上漲。
迪拜債務延期償還,加劇了市場對新興經濟體債務問題的擔憂。受到金融風暴影響,很多新興經濟體的償債能力持續下降,主權信用狀況有可能進一步惡化。
債務危機的英文名稱為debt crisis。
20世紀80年代發展中國家受到債務嚴重困擾的局面。衡量一個國家外債清償能力有多個指標,其中最主要的是外債清償率指標,即一個國家在一年中外債的還本付息額占當年或上一年出口收匯額的比率。一般情況下,這一指標應保持在20%以下,超過20%就說明外債負擔過高。
發展中國家的債務危機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80年代初爆發。從1976~1981年,發展中國家的債務迅速增長,到1981年外債總額積累達5550億美元,以後兩年經過調整,危機緩和,但成效並不很大,到1985年底,債務總額又上升到8000億美元,1986年底為10350億美元。其中拉丁美洲地區所佔比重最大,約為全部債務的1/3,其次為非洲,尤其是撒哈拉以南地區,危機程度更深。1985年這些國家的負債率高達223%。全部發展中國家裡受債務困擾嚴重的主要是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委內瑞拉、智利和印度等國。80年代這場債務危機的特點:①私人銀行貸款增長較政府間和金融機構貸款增長為快。②短期貸款比重增加,中長期貸款比重下降。③貸款利率浮動的多於固定的。
[編輯本段]債務危機的狀況與特點

(一)債務規模巨大
債務危機爆發以後,發展中國家的債務總額急劇增長,1988年達到9932億美元,1990年超過了13000億美元。尤為嚴重的是,自1984年以來,由於債務總額的積累和還本付息負擔的不斷加重,以及國際商業貸款資金的減少,國際間的借貸資本已形成由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的凈流出,1988年發展中國家資金的凈流出額已超過500億美元,可見債務負擔問題是相當嚴峻的。
(二)債務高度集中
自1982年以後,發展中國家外債的半數,是集中在以南美中等收入發展中國家為主的十幾個國家。1989年它們的債務總額仍在增長,當年應償還的債務本金和利息占出口收入額的比重仍在40%以上,遠遠超過國際公認的20%的警戒線,它們的債務總額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也仍然超過50%。而且,對於這些重債國來說,它的債務70%以上是欠國際私人商業銀行的貸款,因而還本付息的負擔十分沉重。
(三)某些低收入債務國的處境十分艱難
在外債負擔最為沉重的國家當中,還有位於撒哈拉南部的非洲國家,這是世界上最為貧窮的地區。它們的外債總額與南美主要債務國相比雖然不大,在80年代末仍不到1300億美元,而且其中約70%是官方貸款,但是它們的外債總額幾乎與國民生產總值相等。
[編輯本段]導致債務危機的原因

80年代債務危機爆發的原因十分復雜。歸納起來看,主要有以下 6點原因:
①1973~1974年和1979~1980年兩次石油提價導致許多國家國際收支出現創紀錄的逆差,同時發展中國家中的一些產油國則出現巨額順差。
②這些順差大部分被存入銀行用於貸款,或者資金迴流。
③受70年代後半期負數實際利率的刺激和被商業信貸人的熱情所鼓舞,發展中國家掀起了一股借款熱潮。
④許多債務國把借入的資金用於(或錯誤地用於)擴大消費,或投入那些低收益率的項目中(特別是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之後)。
⑤借款國貿易條件惡化的情況幾乎貫穿於整個80年代。
⑥為了消除70年代普遍嚴重的通貨膨脹狀況,發達工業國家採取了放慢經濟增長、大幅度提高利率等財政政策和金融政策,這使債務國的出口機會大大減少,從而進一步削弱了債務國的還債能力。
這次債務危機有內外兩方面的原因。從各發展中國家內部因素看,20世紀60年代以後,廣大發展中國家大力發展民族經濟,為了加快增長速度,迅速改變落後面貌,舉借了大量外債。但由於各方面的原因,借入的外債未能迅速促進國內經濟的發展,高投入,低效益,造成了還本付息的困難。從外部因素看,導致債務危機的原因包括:①國際經濟環境不利。80年代初世界性經濟蕭條,是引發債務危機的一個原因。②70年代後期,國際金融市場的形勢對發展中國家不利。國際信貸緊縮、對發展中國家貸款中私人商業貸款過多,也導致80年代的債務危機。③美國80年代初實行的高利率,加重了發展中國家的債務負擔。債務危機的爆發對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都有影響。對此,國際金融機構聯合有關國家政府和債權方銀行進行了多次對發展中國家債務的重新安排,達成了一些延期支付協議,使危機有所緩和。廣大發展中國家也對國內經濟政策進行了調整,並加強了相互間的聯合與協調,使危機得到進一步緩和。

『肆』 什麼是主權債務危機

主權債務是指一國以自己的主權為擔保向外,不管是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還是向世界銀行,還是向其他國家借來的債務。
由企業破產引申而來的「國家破產」,實質是指一個國家的主權信用危機,具體是指一國政府失信、不能及時履行對外債務償付義務的風險。單個小國的主權信用危機,可通過IMF或其他大國的援助渡過難關。而一旦全球普遍存在主權信用風險,則就意味著全球性「惜貸現象」再次出現。
有報道認為,鑒於一些政府正為救援金融業和刺激經濟大舉借債,投資者眼下主要擔心全球私人債務危機可能會演變為政府債務危機。
對於儲備貨幣發行國美國來說,其主權債務危機的化解方式,更多是以隱形方式表現,解決途徑無非有兩種:一是通過通脹違約;二是通過美元貶值(印鈔票)違約。由於美國在全球經濟中扮演的關鍵角色,其對主權債務輕微程度的失信或隱形違約,都會極大地摧毀市場信心,危及國際金融格局穩定,波及持美國國債的債權國,加劇全球通貨膨脹,拖累全球經濟復甦的步伐。
政府資不抵債就要面臨破產

所以減少債務的方法一是發新債還舊債,但是政府信譽評級一再調低,希臘債券已淪為垃圾債,市場對這種垃圾債已經沒有多少熱情

二是減少政府開支,降低赤字,並且增加稅收,減少政府開支意味著很多社會福利可能都要削減,比如養老,醫療,教育等等,而增加稅收就意味著老百姓本來就不鼓的錢包又要增加支出,老百姓自然是不願意的,政府節省開支還可能意味著很多就業機會的喪失,公共部門的雇員薪金會有所削減,總之老百姓生活質量會明顯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