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股市变化,测行情波动,尽在股市行情网!
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甘如意醫生
擴展閱讀
羅羅公司股票代碼 2025-05-03 13:48:50
股票如何看十檔20檔 2025-05-03 13:33:17

甘如意醫生

發布時間: 2023-03-16 02:14:05

Ⅰ 屬羊人32歲那年是什麼年,2022 十二生肖年齡對照表

屬羊人32歲那年是什麼年

文 穎寶

這群年輕人,與凝望他們的時代。

1996年發生了許多具有先鋒意義的歷史:鳳凰衛視中文台開播,羊「多莉」誕生,王菲成為首位登上《時代周刊》封面的華人歌手。

還有,《新周刊》創刊。

這一年出生的孩子們,具有一種和「前輩們」與眾不同的特質。在國內,他們是特立獨行的之一批95後;在國外,他們又被稱為「Z世代」。

我們從中挑選出6位代表人物,和大家分享他們不一樣的故事和人生。

新銳、朝氣與無畏,是他們的標簽。/《破風》劇照

競技,飛躍

傅園慧,游泳運動員

傅園慧3歲的時候,每到換季就要咳嗽上小半個月,醫生說她有哮喘傾向。這句話在她5歲那年應驗了。

聽說強仿塵梁魄的體格能抗衡哮喘,傅春升便將她送去學游泳。游泳館里,許多小孩用力抱著教練的腿、生怕被扔下水,傅園慧卻一邊跳進泳池、一邊將手背在身後模仿擺動的翅膀,朝媽媽大喊:「水裡好好玩!我是屬小的嗎?」

教練說,不怕水是傅園慧的天賦。但天賦變實力的過程,高低起伏。

2012年,傅園慧在100米女子仰泳項目中,以59秒99的成績出戰倫敦的資格。然而到了真正的賽場,她變成了唯一沒有游進60秒的選手。

那段時間,長年浸泡在水裡導致的中耳炎,讓傅園慧的耳朵刺痛難忍。加之心理壓力大,她時常將自己關在房間里,在黑暗中呆坐一整個晚上。傅春升心疼女兒、勸她,卻被回懟:「不要搗亂好不好。」

在2022 年的里約上,傅園慧刷新了100米女子仰泳的全國紀錄,奪得銅牌。記者問她是否有保留實力,她搞怪地回「沒有保留,我已經用了洪荒之力啦!」

一夜間,即使沒有 的人們,也都知道了這一位「洪荒少女」。

在今年7月公布的中國游泳隊東京參賽名單上,傅園慧與另外兩位名將葉詩文、劉湘缺位。有體育記者分析,三位女將均為25歲,而征戰東京的女性運動員,平均年齡為20.3歲。

此外,她們近年來的表現未達預期。早前在東京選拔賽中,傅園慧因搶跳被取消成績,未能進入決賽。

傅園慧曾在媒體鏡頭前自我檢討:「沒什麼好推脫的,但我會竭盡全力做好一切。」

傅園慧就是這樣,做真我,不逃避。

2022 年1月7日是傅園慧21歲生日,她在微博中寫道:「永遠也無法忘記曾經已經不堪一擊的我,和這一年最痛苦掙扎時的我,是什麼樣子。那是一種深刻的絕望。」2022 年,她的微博風格開始變得積極:「讓時間翻開嶄新的一頁。」/傅園慧微博

周琦,籃球運動員

被粉絲喚作「大王」時,周琦才15歲。

2011年,中國青年籃球隊征戰U16土耳其男籃邀請賽,奪得冠軍與7連勝的好成績。中鋒周琦以場均20.5分、10.3個籃板、5.4次封蓋的數據一戰成名。亞洲籃球聯合會在新聞報誇贊周琦「將是中國男籃繼姚明和王治郅後另一位具備潛力的中鋒」。(封蓋:俗稱蓋帽,對方球員投籃過程中,己方球員在空球打掉的動作。)

但隨著時間推移,周琦的表現備受爭議。2022 年,籃球世界盃小組賽在五棵松體育館,在主場迎戰的中國隊敗給了波蘭隊。

球迷將矛頭指向了周琦——比賽最後7.2秒,中國隊仍以72:71領先。此時,掌握球權的他卻出現發球失誤,被波蘭球員搶斷。中國隊因此被拖入加時賽,最終以76:79小比分落敗。直播鏡頭掃過場下坐著的姚明,他的眼眶紅了一圈。

即使影響賽事結果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易建聯與郭艾倫皆因犯規提備運前下場,但無法改變這場比賽被釘上恥辱柱的事實。球迷一度將周琦的標簽改為「波蘭中鋒」「波蘭卧底」,並造出了 絡成語「姚頭嘆琦」。

在綜藝《吐槽大會》上,范志毅句句扎心:「周琦那個發球我看了好幾遍,我上去用腳都能傳給別人,你用手都兄運不行。」舞台邊上,周琦抱著籃球苦笑。

今年5月,周琦位列《2022 中國運動員傳播影響力榜》第10位,這證明了他的實力尚在,且能對起到正面的導向作用。

他也在積極調整發展方向。近期,周琦在采訪中表示,想從隊轉入遼寧隊,因為後者能提供更好的。

失敗並不要緊,重要的是反思和調整。

今年,周琦加強了訓練,試圖尋回光環。/周琦微博

上天,入地

周承鈺,中國最年輕的火箭發射女指揮

綜藝《創造101》成團夜裡,節目組公布了限定女團名為「火箭少女101」,寓意直沖雲霄、奔放未來。

把「火箭少女」這個詞用在周承鈺身上,其實更為合適。

2022 年11月24日,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升空3小時後,作為連接器系統指揮員的周承鈺發了一條朋友圈:「連接器完美脫落,連接器家族牛!預祝嫦娥五號順利返回!」

這一年,她才24歲。

周承鈺本科就讀於國防科技大學。畢業前夕,導師給她安排了頗為硬骨頭的論文題目。她一看,覺得自己研究不出結果,想打退堂鼓。導師翻出師兄師姐們的課題,全是難度更高的前沿新興研究。導師對她說:如今手上的課題與前輩們的課題,你選一個。

於是周承鈺把剛想「扔掉」的硬骨頭抱了回家。

在嫦娥五號的升空地文昌發射場里,她是近80人的科研隊伍中最年輕的指揮員,也是首位女性指揮員。

剛上班時,前輩們本著照顧小丫頭的想法,更多地分配的工作給她。結果在長征五號遙三運載火箭測試任務中,她每天到二級連接器配氣台工作,竟沒有一句抱怨,讓前輩們不已。

通往配氣台的鋼鐵台階,有15層樓高、共180多級階梯,傾斜角接近90°,別說 立行走了,用四肢攀爬著上去一趟都累得夠嗆。私底下,科研人員喚它為「天梯」。周承鈺一天爬4趟,一爬就是60天。

被問到是否覺得工作艱難時,她回答,在做畢業課題時已經「經歷過更難的,所以不覺得現在難了」。

周承鈺指揮的連接器系統,是發射場動力系統與加註系統的關鍵部分,具有設備分布廣、協調介面多等特點,即便是經驗豐富的科研人員,也要小心翼翼地操作。從嫦娥五號升空的結果來看,她將工作完成得很好,並且能高效有序調度超30名科研人員共同推進工作。

文昌發射場的同事里,有許多國防科技大學的師兄,周承鈺想追上他們。如果時光倒流,回到選畢業課題的那一天,她或許會選擇前輩們的題——

「他們能做好,我也能。」

嫦娥五號成功發射後,周承鈺與話題#24歲女孩成文昌發射場最年輕女指揮#也同步上了熱搜。/央視新聞截圖

曹原,《自然》2022 年度科學人物榜首

2022 年,科學刊物《自然》將曹原安置在年度科學人物首位,附文「中國潛在的最年輕的者」。

國內媒體更傾向將他描述為「石墨烯的駕馭者」。

排在他後面的,有發布了蓋亞探測器對10億多顆恆星追蹤數據的天文學家Anthony Brown、通過基因組數據協助警方逮捕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犯下數起兇殺案的「金州」的系譜學家Barbara Rae-Venter等等。

童年時期,曹原對照著科學畫冊,將銀鐲子泡入硝酸溶液,合成了。看著「憑空消失」的首飾,曹媽媽哭笑不得。曹原後來的大學老師、中科大物理教授丁澤軍說:「曹原是一個真真正正為科學而生的人。」

曹原僅用3年就學完了初中、高中課程,然後在14歲那年憑借669分的高考分數,入讀中科大少年班;4年後,他前往麻省理工學院讀博。

2022 年,尚在麻省理工的曹原以之一 身份,發表了那兩篇轟動世界的石墨烯超導論文,成為《自然》創建149年以來,之一位在同一天內、連續發兩篇論文的 ,同時也是年紀最小的 。

在現代,電力是與水源、糧食同等重要的。「電阻」則顧名思義,會阻礙電流輸送,造成一定程度的電力損耗。如果盡量減少電阻,人類將更多。百年來,世界各地的科學家為了這個問題想破腦袋,卻一直停留在假設層面。

曹原的論文打破了僵局:當兩層平行石墨烯的轉角接近1.1°時,就會產生超導效應。有媒體評價,這一技術發現,將中國的石墨烯研究向前推進了30年。

從麻省理工學院畢業後,曹原婉拒了校方的勸留,選擇回究石墨烯,「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有自己的祖國」。

就在剛剛過去的7月21日,曹原在《自然》發表了一篇新論文,闡述石墨烯超導研究的最新進展。這是他自2022 年至今,在頂刊上發布的第8篇論文。

連天才都在奔跑。

曹原今年才25歲。/ 絡

逆行,搶救

佘沙,援鄂

熱映《中國醫生》中,張涵予飾演的金銀潭醫院院長,就病患源源不斷的情況,在動員大會上,詢問大家是否有自願到重症監護室幫忙的。話音落下,現場安靜了足足5秒。一個女孩突然 起來:「我報名。」在她的背影後,越來越多人 了起來。

在現實世界的2022 年,有無數像她這樣自告奮勇的逆行者。

佘沙是人,2008年,她的老家經歷了8.0級大,「房子都塌了,一片廢墟」。12歲的她, 在尚有的小學操場上,不知所措。

一群穿著白大褂的部隊軍醫向她跑來。准確地說,是向跑來。佘沙一家在醫護人員及全國各地陌生援助者的幫助下,走出了陰霾。

2022 年,佘沙入職四川省第四醫院,成為腫瘤介入治療方面的。2022 年疫情暴發之際,她先後3次主動請纓援鄂,最終被分配到武漢大學醫院工作——

這所醫院是抗疫一線,也曾是期間救治傷員的定點醫院。帶領佘沙進行抗疫工作的長,恰是在中救助傷員的志願者。得知這巧合後,佘沙說,善意會在冥冥之中延續。

佘沙在武漢大學醫院負責「預防醫院感染」工作,即對可能發生的醫院感染進行預防與控制。她每天都在奔走、彎腰下蹲數次,給隊駐點酒店的各個角落消,以避免醫護人員在休息期間被感染;推車等工具全部在污染區,她便用人力搬運這種「最笨」的,將呼吸機等儀器一件件扛進醫院。

2022 年,佘沙入選由、全國婦聯等四部門聯合發布的「一線醫務人員抗疫巾幗英雄譜」,被授予「抗擊肺炎疫情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

回想2022 年除夕那天,佘沙纏著四川省第四醫,嚷嚷著要加入援鄂隊伍。問,你真不怕被感染哦?

佘沙說,哎呀,我不一樣,我是的呀!

2022 年電視劇《最美逆行者》中,由任敏飾演的於麗娜 ,為報援助之恩加入援鄂隊。有人說,於麗娜的原型就是佘沙。/圖為佘沙本人 新華

甘如意,武漢醫生

與佘沙一同入選「一線醫務人員抗疫巾幗英雄譜」的,還有武漢醫生甘如意。但大眾對她更熟悉的稱呼,是「4天3夜騎行女孩」。

甘如意在武漢金口衛生院范湖分血液檢驗科工作。2022 年1月中旬,武漢的疫情真正嚴重起來之前,甘如意已經回了荊州老家准備過年。

疫情的消息讓她日漸焦慮。檢驗科只有3個醫生,她提前回家了,剩下兩位同事已經在抗疫崗位上扛了十幾天。臘月廿九的晚上,她對爸爸說:「我要回醫院了。」

當時武漢已經封城,與之的公共交通也都停止。她想過坐計程車,但連續問了幾個司機,都不敢靠近武漢。

她決定騎自行車去武漢。從荊州縣壋鎮楊家碼頭村,到武漢金口衛生院范湖分院,一共285公里。預測,需要連續騎行18個小時。

實際耗時比預測時間要多得多。1月31日,大年初六,她騎行了5小時順利到達縣城,但在前往荊州市的長江大橋上,被以疫情防控為由阻攔騎車通行。她將自行車存放在副食店內,徒步過橋,然後在荊州掃了一輛共享單車,蹬上了318國道,前往下一 潛江市。

2月2日晚8點,抵達潛江市時,她已經騎行了3天、126公里,膝蓋生疼、精神疲憊不已。所幸,她在潛江街頭遇到兩名。後者之餘,在隔天安排她坐上了一輛前往武漢的送血車。

4月8日,武漢解封。離家68天的甘如意回到了荊州,媽媽給她做了一桌子菜,說:「你走的時候還是冬天,回來的時候已是春天了。」

上圖為工作中的甘如意,下圖為她騎過的自行車——這輛車如今收在武漢金山艦抗疫博物館中。/ 絡

抗壓、超越、探索、不服輸、心懷善意,是這一群1996年生的年輕人所堅持的人生品質。

若要給他們一個標簽,那便是「新銳人物」。

1996-2022 年,新周刊發行25年間,亦堅持向時代傳遞這種新銳的價值觀。

新周刊與新銳人物們一同成長、一同經歷挫折、一同奔向未來。

以上就是與屬羊人32歲那年是什麼年相關內容,是關於傅園慧的分享。看完2022 十二生肖年齡對照表後,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

Ⅱ 甘如意國家級榮譽

甘如意,1996年10月昌棗盯生,中共預備黨員,武漢市江夏區金口中心衛生院范湖分院醫生。

2020年9月8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岩渣大會上獲評」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2020年1月31日,甘如意主動放棄休假,在封城沒有公交車的情況下,獨自騎行300公里,用時四天三夜,從老家荊州市公安縣斑竹_鎮楊家碼頭村輾轉返回到單位所在的武漢市江夏區醫院,到達後立即投入本職工作。面對疫情,她不計生死,勇往直前,面對困難,她敢於挑戰,一直向前。

(2)甘如意醫生擴展閱讀:

24歲的女醫生甘如意,用一輛自行車,一張「臨時通行證」,一段300公里的返崗歸程,定格下了95後荊州女孩甘如意耐和「最美逆行」的青春身影。

甘如意的事跡被中、省、市等媒體先後報道,2020年3月7號,甘如意入選全國「一線醫務人員抗疫巾幗英雄譜」,2020年2月中旬,被公安縣委縣政府授予「最美公安人」稱號。

Ⅲ 《在一起之同行》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在一起之同行》講述的是樂彬(楊洋 飾)、榮意(趙今麥 飾)歷盡艱難返游仔鄂奔赴一線的故事令人動容,一路上的見聞與經歷讓人歡笑之餘也展現了全國人民同心抗疫、積極配合的實況。

其中當趙今麥所扮演的24歲的榮意,在大年夜跟爸爸媽媽說:「我想回武漢」時,一家人的反應太真實了。媽媽說:你還是個孩子,那麼多醫生也不缺你一個。其實做了母親的人,都能理解媽媽的反應,她太想保護女兒了。

榮意轉頭勸爸爸:「你不是總說,自己種的糧食不能養活每一個人,但養活一個是一個嗎?作為醫生,我也可以能救一個是一個呀。」

《在一起》裡面的榮意,現實原型就是那個叫「甘如意」的姑娘。她在疫情剛爆發時,從老家騎車,用時4天3夜,最後平安到達武漢。

(3)甘如意醫生擴展閱讀:

《在一起·救護者》接力《同行》

10月2日晚,由曹盾執導,費慧君、李曉亮編劇,朱亞文 、徐璐領銜主演,趙魏、余皚磊、曲柵柵主演, 尹昉特別出演的《在一起·救護者》將接力《同行》篇章播出。

《救護者》蔽磨備講述了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重症醫學科鍾鳴教授、瑞金醫院陳爾真副院長為原型的首批抵鄂人員黎建輝(朱亞文 飾)支援武漢楚海醫院,與當地醫護人員宏毀方錦(趙魏 飾)、歐陽珊(曲柵柵 飾)及援鄂醫療隊隊員周周(徐璐 飾)、魏力(余皚磊 飾)等人並肩作戰,救助危重症患者的故事。

Ⅳ 甘如意醫生有什麼美德值得我們學習

在祖段友孝國最告友危難時刻選擇了與握稿災區人民共進退 展現了醫務工作者挺身而出、沖鋒在前、迎難而上,以實干擔當勇挑重擔的大無畏精神

Ⅳ 甘如意有編制嗎

甘如意有編制。
根據名人網資料查詢,甘如意現任武漢藏龍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塌敗任。因此是有編制的桐衫陵。
甘如意,局戚女,1996年生,中共預備黨員,武漢市江夏區藏龍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

Ⅵ 在疫情期間騎自行車600多公里支援武漢的女護士是誰

是甘如意,她是個96年出生的小姑娘,在江夏區的衛生院工作,武橋臘沖漢因疫情封城後,原本返鄉到家的她毅然騎著自行車600多公里回到衛生院,投入疫情局納防控工作中,給大眾留下敏殲一個高大偉岸的背影。

Ⅶ 朱彬甘如意在一起了嗎

沒有。
朱彬和甘如意兩位醫型賀生,正是那種逆行者的風采,從幾百里外,在大改滑年三十那一天,以自己的方式重新回到自己的崗卜殲派位,並沒有在一起。
第三單元《同行》中,楊洋飾演的樂彬,原型為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感染科醫生朱彬。趙今麥飾演的榮意,原型為武漢市江夏區金口中心衛生院血液檢驗科醫生甘如意。

Ⅷ 甘如意是醫生還是護士

是醫生。甘如意2017年從醫學院畢業灶寬大,報考成為武漢市江巧鎮夏區金隱豎口中心衛生院范湖分院檢驗科醫生。

Ⅸ 抗疫英雄有哪些人

1、何雯,1983年9月生,女,中共黨員現任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急救科護士長薯辯爛、急診科黨支部紀檢委員。2020年1月初何雯帶領急診科全體護理人員沖鋒在一線。2020年3月7日,被中宣部、全國婦聯、國家衛健委、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聯合授予「一線醫務人員抗疫巾幗英雄」。

Ⅹ 疫情中的英雄人物

疫情英雄人物有:鍾南山、張定宇、張繼先、李文亮、李蘭娟、倪素英、陳德春、甘如意、創造火神山和雷神山的每一位建設者,還有很多默默奉獻的無名英雄。

主要事跡:

1、鍾南山

鍾南山:中共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中國抗擊非典型肺炎的領軍人物。17年前的非典,他奮戰在抗擊第一線。武漢肺炎發生以來,他給出的建議是不要去武漢,但84歲高齡的他卻義無反顧的趕赴武漢防疫最前線。鍾南山院士以其戰士的勇敢無畏、學者的錚錚風骨和懸壺濟世的仁心仁術,挺身而出,冒亂穗死犯險。他值得我們永遠的銘記和敬重!

2、張定宇

張定宇:中共黨員,臨床醫學博士,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1997年11月,張定宇曾響應國家號召,隨中國醫療隊出征,援助阿爾及利亞。2008年5月14日,四川汶川地震第三天,張定宇帶領湖北省第三醫療隊奔赴重災區什邡市,全力搶救傷員。武漢疫情爆發以來,張定宇隱瞞了身患漸凍症絕症的病情,顧不上被新冠肺炎感染的妻子,不忘初心勇擔使命,堅守在抗擊疫情最前沿——用漸凍的生命,托起信心與希望。

3、張繼先

張繼先:中共黨員,主任醫師、教授,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禪陪態呼吸內科主任。先後榮獲抗擊非典戰役「三等功」、「湖北省衛生廳直屬系統優秀共產黨員」、四川汶川地震救援省衛生廳頒發的先進集體、「全國醫葯衛生系統創先爭優活動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她忠誠醫生責任,是湖北省疫情上報「第一人」。2020年2月4日,她和張定宇一同被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給予記大功獎勵。

4、李文亮

李文亮:中共黨員,曾任武漢市中心醫院眼科醫生。他是2019年12月最早預警武漢肺炎這場危險疫情的8名醫生之一。當時人們對新冠肺炎的認識還很有限,李文亮能夠把這個消息傳出去,率先在專業人員的范圍內拉響警報,這是他高度專業性的表現。因「發布不實言論」被警示後,忍辱負重,無怨無悔,全身心投入到抗疫工作中。工作中不慎被新冠病毒感染,經全力搶救無效於2020年2月7日凌晨不幸去世,年僅34歲。

5、李蘭娟

李蘭娟:中共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醫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感染病(傳染病)學家、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2003年,時任浙江省衛生廳廳長的李蘭娟遇到了SARS爆發。李蘭娟力排眾議,堅持己見,在全省只出現一例確診病例的情況下,當天凌晨就向社會做了通報。大膽決定:把患者接觸過的1000多人全部隔離,使浙江全省,在「非典」期間沒有出現二次傳染、這在全國范圍,都是一個奇跡。武漢肺炎爆發之初,李蘭娟又頂著全國的壓力賀源,大膽建議:「武漢封城」,有效地防止了疫情大規模蔓延。2月1日,李蘭娟院士主動請纓,以73歲高齡帶領團隊緊急馳援武漢。在武漢,她不顧個人安危,每天只睡三個小時,親自診斷病患、查找病源。一位73歲的老人,在災難面前,毅然擋在14億國人的前面,怎能不讓人動容。她的科研團隊,給國人帶來源源不斷的信心和希望。她總是在最危急的時刻,用最冷靜的頭腦,做著事後被證明最正確的決定。

6、倪素英

倪素英:重慶87歲倪素英老人多年來一直獨居,租住在一個老舊門市內,平時擺攤賣小百貨來補貼家用,她生活節儉,捨不得為自己多花一分錢。疫情來臨時刻,她毫不猶豫地把攢了30多年的積蓄20萬元現金捐獻給了國家。當她要把這些錢捐出去的時候,社區人員再三勸阻,希望她慎重考慮,畢竟她年歲已高,自己也很需要錢。但她仍然堅持要捐,她堅定地說了這么一句話:「國家有難,我不能做旁觀者」。

國家有難,人人有責,還有無數個像倪素英老人一樣的無名人士,慷慨解囊捐款捐物。他們不留名不留姓,他們真正把這個國當成了家,不圖名利,只願家好國好。這背後太多的人我們無法知道他們的信息,見諸報端的少數幾位,像「咸陽老翁」、湖州83歲拾荒老人、海南屯昌縣捐款老人、山東東平縣捐款老人、無名環衛工等等等等。

7、陳德春

陳德春:武漢市公安局軌道分局三金潭派出所民警,疫情發生以來,陳德春一直堅守在一線。2月11日,陳德春接到哥哥電話稱老母病逝,他號啕大哭,正是疫情嚴重時期,無法回家奔喪。擦乾眼淚,陳德春朝老家孝感方向磕了三個響頭,表達悲痛和歉意。這一幕讓同事心碎,也讓網友動容。2月14日,楚天都市報聯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授予陳德春「戰疫英雄獎」,表達對他的敬意。

同一時間,還有無數民警像陳德春一樣奮戰在全國各個防控一線,他們舍小家為大家,沒日沒夜不辭辛勞。最新統計已經有40多位警務人員殉職在工作崗位上。我們不一一列出他們的名字。

8、最美騎行者-甘如意

甘如意:現為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金口中心衛生院血液檢驗科醫生。今年的春節,甘如意回到了距離武漢300多公里外的荊州老家過年。誰料到這場大的疫情突然爆發,甘如意每天看著疫情不斷惡化的消息,看到武漢不斷增加的患者,她已無心思繼續待在家裡陪父母過年,心裡在想著如何盡快趕回單位,幫助同事分擔繁重的工作。農歷大年二十九,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武漢實施了進出人員管控,當時的公共交通已經停運。在徵得父母的支持後,她無奈選擇了獨自騎自行車返回。她一路上遇到過下雨被淋濕受凍,找不到飯館就吃泡麵,有時迷路,晚上找不到旅館住宿等等困難。一路上她經歷了從騎自行車、步行、騎共享單車、到搭順風車。途經荊州市、潛江市、武漢市漢陽區,輾轉300多公里,歷時四天三夜。最終,95後女孩兒甘如意艱難返回到了工作位崗。

9、創造神山速度的建設者

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是參照2003年抗擊非典期間北京小湯山醫院模式建設,用來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兩所醫院從方案設計到建成交付使用都僅僅用了10天,被譽為中國速度。廣大建設者們身處疫區,不懼個人安危,不辭辛勞,晝夜不停,如期保質完工。這兩所醫院的建成為防控疫情換來了時間和空間,給當下緊迫的防控工作帶來了重大保障。

「神速」建成依靠的不僅是朴實善良的勞動者和建設者,還有來自全國的馳援建設和愛心洪流。來自全國各地的4000多車輛在工地上忙進忙出、3000多名建設者從五湖四海匯聚在武漢知音湖畔、社會各界紛紛捐贈建材產品、辦公椅、救護車等物資……全力以赴、全力推進、全力支持,他們來自全國各地,說著不同方言,為同一個目標而努力沖刺。火神山醫院建設的背後,是億萬人的並肩作戰,是眾志成城的英雄中國。

10、無名英雄

這場疫情來得突然、來得猛烈,當病毒無情的肆虐殘害著同胞們的軀體時,無數的醫護工作者響應國家號召,不顧被感染的風險,別家離子,逆向而行,從全國四面八方奔赴抗擊疫情第一線,投入到救治患者阻擊病魔的戰斗中去。在抗擊疫情工作中,一些同志不幸被病毒感染而離世,但活著的同志依然臨危不懼、舍我其誰。雖然我們不知道他們一個一個的名字,但他們這種不懼犧牲、勇往直前、勇擔使命的精神和情懷,值得每一個國人去敬仰、去尊重。他們每一個人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