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有哪些靈貓科,鼬科,鬣狗科的動物
你好!洞改啟
中國有五種靈貓科動物:大靈貓、小靈殲中貓、花面狸(果子狸)、食蟹獴和爪哇獴。
鼬科就有很多種了:如黃鼬(黃鼠狼)、水獺、紫貂、狗獾、豬獾和鼬獾,等等。
鬣狗科的沒有,只有化石的。
補充納如:我國還有兩種原本分布范圍小而且已瀕危的兩種靈貓科動物:熊狸和縞靈貓,現只在雲南有。
如果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⑵ 大斑靈貓的靈貓介紹
靈貓科(拉丁文學名:viverridae):食肉目的一科。體型較大細長,後足僅具4趾,四肢短,具腺囊,臼齒2/2,上臼齒橫生,其內葉較外緣為狹。共35屬72種。主要分布在非洲和亞洲南部的熱帶和亞熱帶。其中非洲靈貓、大靈貓和小靈貓及大斑靈貓以產靈貓香聞名世界。
中國產5種靈貓,其中大靈貓和小靈貓已有人工飼養,並獲取靈貓香。大靈貓身體大肆行小似家犬,體長67-82厘米,體重5-8千克;尾細長,約37-47厘米;吻長而尖;全身灰棕色,背中央有1條黑色長鬣毛形成的背中線;頸下有3條黑白相間的頸紋;塵碧四肢極短,呈暗褐色;尾上有6個黑白相間的尾環。雌雄性在會陰部均有發達的芳香腺囊分泌靈貓香,雄性的靈貓香產量比雌性多1倍以上。大靈貓在活動中經常舉尾把腺囊的泌香擦抹在小樹樁或石塊稜角上,作為它所佔據領域的標志。
靈貓香的主要化學成分是17巨環酮──靈貓酮,是配製高級香精必不可少的定香劑。小靈貓身體裂兄嘩小,僅及大靈貓之半,類似家貓;全身棕黃,遍體具棕黑色斑點,尾上亦有環。小靈貓亦具發達的芳香腺。靈貓類動物生活在熱帶、亞熱帶森林邊緣,以岩洞和樹洞為巢。夜行性,白天多卧伏在灌叢中休息,清晨和黃昏常到溪旁、村邊或耕地覓食。捕食小鼠、小鳥、青蛙、魚、蟹、昆蟲,兼吃植物果實。大靈貓每年春天交配,懷孕期約70天,每產2-4仔。小靈貓在春季和秋季交配,夏末或冬初產仔。
⑶ 靈貓科動物有哪些種類
靈貓科屬於食肉動物,它以捕獵而聞名。這些像貓一樣的動物通常在夜間出來活動,捕食昆蟲、蠍子和小型脊椎動物。
小靈貓
食肉目靈貓科,全身棕色,背部有5條連續或斷續的黑色縱紋或斑點。四肢和足深褐色,尾棕黃色,有6~8條棕黑色尾環。雌性有乳頭3對,多在5~6月產仔,每胎產4~5仔。我國分布於長江以南各地。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小靈貓別名「香狸」、「筆貓」。因它的針毛堅挺,富有彈性,適於制筆,故而有「筆貓」之稱。棲息於茂密的山林、平原、灌叢和農田。過獨棲生活,常晝伏夜出,以地面活動為主,但也善於攀緣。活動時十分機警,以鼠類、鳥、蛇、蜥蜴、蛙和昆蟲等為食,也吃野果,有時還會盜吃家禽。它的會陰部香腺發達,其分泌物即「靈貓香」,是上等的香料,在葯用上具有開竅、行氣、止痛、安神等作用,可作興奮劑和鎮痛劑。
大靈貓
食肉目靈貓科,全身呈棕灰色,頭、額及唇灰白色,頸側至前肩有3條黑色橫紋,背中央至尾基部有1條黑色鬣毛,兩側自背中部各有1條白色細紋,體側有黑色斑點。腹部毛色淺灰,四肢黑褐色。尾毛為白色狹環和黑色寬環相間,尾端黑色。妊娠期2個月左右,每胎產2~4仔。我國分布於長江以南各地。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大靈貓別名「九節狸」。生活於林緣灌木叢或草叢中。過獨棲生活,晝伏夜出,食性雜,以小型獸類、小鳥、魚、蛙、蟹及昆蟲和野果為食。雌性大靈貓的會陰部以及雄性的睾丸與陰莖間有隆起的分泌腺,其分泌物為「靈貓香」。這種分泌物在未經處理前具有一種惡臭味,當它們遇到敵害時,就大量分泌用於御敵。靈貓香經過人工精煉,即成為昂貴的香料,而且,靈貓香在醫葯上的功用與珍貴的麝香相似,具有開竅、舒經通絡、活血化淤等作用。
斑靈狸
食肉目靈貓科,體灰棕色或黃褐色,體背有棕黑色大小不一的圓斑,頸側有2條黑色頸紋。尾部有8~10個黑色環紋。尾尖白色。灶老閉前足4趾,均具爪鞘,後足爪有皮膚瓣保護。每年4~5月產仔,每胎產2~3仔。分布於我國四川、廣東、廣西、貴州和雲南等地。目前數量稀少,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斑靈狸別名「斑林貓」、「彪」。棲息於亞熱帶闊葉林中,常夜間單獨活動,行動敏捷,善於在樹上攀爬,也能在地面上疾走。主要以鼠類、蛙、蜥蜴和昆蟲為食。斑靈狸毛皮的針毛短而細,呈絨毛狀,斑點明顯,輕柔而美觀。
果子狸
食肉目靈貓科,頭部、頸背黑色,由鼻端向後至前背有1條白紋。眼下及眼後具1小塊白斑,下頦黑色。體背、體側、四肢上部及尾部的前方呈暗棕黃色。腹部毛色含帶稍淡,呈灰白色,4足及尾端黑色。妊娠期70~90天,每胎一般產2~3仔,幼仔全身被毛、肛門腺不發達。分布於我國山西、陝西、河南、河北、湖北、江蘇等地。
果子狸別名「花面狸」。體形略大於家貓,棲息在森林中,特別是野果豐富的環境中。穴居在岩石縫隙和樹洞中,善於攀爬,常在樹冠上活動,也到地面覓食。常晝伏夜出,主要在晨昏活動。食性較雜,夏季主要以各種植物的野果為食,也吃鼠類、蛙、蛇和昆蟲等小動物。果子狸的皮毛細而軟,色澤光闊,絨毛制裘。它的肉味鮮美,是傳統的美味佳餚。
椰子狸
食肉目靈貓科,全身毛色棕黃、頭部黑色,眼下、眼後有1小塊白斑。下頸和喉黑褐色,體背有3~5條黑色縱紋,體側有黑色斑點連成斷斷續續的縱紋。腹部棕灰色,四肢和尾黑色。具肛門腺,雌性具3對乳頭。全年都能繁殖,每胎產2~4仔,幼仔產在樹洞中或石縫中的巢內。分布於我國雲南、廣西、廣東和海南等。
椰子狸別「棕櫚貓」、「椰子貓」。棲息於多樹的山地,喜棲生活,善於攀緣。晝伏夜出,喜單獨活動,常隱匿於樹干間或樹洞中,很少下地面活動。遇敵時,會從肛門腺射出難聞的分泌物,作為御敵武器。主要以鼠類、小鳥、鳥蛋、蜥蜴和昆蟲為食,也吃植物果實等。毛皮可制裘,針毛可制筆。
熊狸
食肉目靈貓科,全身黑色,雜有淺標色,體毛濃密而長,頭、吻、眼周、前額和下頦呈暗灰色。耳前緣白色,耳背有黑色長毛組成的簇毛。腹部黑褐色稍帶棕黃色。尾黑色,雜有淡棕色,尾尖有纏繞和把握的功能。每年5月中旬產仔,妊娠期84~99天,每胎產1~6仔。我隱裂國僅分布於雲南南部和廣西。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⑷ 中國有哪些靈貓科,鼬科,鬣狗科的動物
中國缺晌困有五種靈貓科謹告動物:大靈貓、小靈貓、花面狸(果子狸)、食蟹獴和爪哇獴。
鼬科就有很多種了:如黃鼬(黃鼠狼)、水獺、紫貂、狗獾、豬獾和鼬獾,等等。
鬣狗科的沒有,只有化石伏念的。
補充:我國還有兩種原本分布范圍小而且已瀕危的兩種靈貓科動物:熊狸和縞靈貓,現只在雲南有。
⑸ 浙江紅外相機拍到消失30年的小靈貓,這是種什麼動物
浙江紅外相機拍到消失30年的小靈貓,這是一種靈貓科、小靈貓屬的動物,同時它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是屬於一個瀕危的物種,它曾經廣泛存在於浙江的山區里,但是由於人們破壞大自然的行為,使它們賴以生存的地方在逐漸減少,同時臘源由於人們的大量捕殺,小靈貓最終就成為了這樣一個瀕危的物種,從1989年開始,到目前為止,我們始終都沒有見到過小靈貓,無論是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在相機當中都是如此,而這次小靈貓的出現是30年來的首次出現。
對於這次紅外相機能輪前態夠拍到小靈貓,大家都是非常的興奮,也非常的激動,因為小靈貓實在是消失太久了,我們都以為它可能是滅絕了,但是在30年後,它就這樣突然出現了,這就像大自然給我們的禮物一樣,我們真的是要感謝大自然的饋贈,同時悔游也奉勸大家不要再捕殺野生動物了,它們是和我們共存的,沒有了它們對我們的生活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因為大自然講求的是生態平衡,缺少任何一個物種都是不可以的。
⑹ 靈貓科獛屬的五個種分別是什麼
靈貓科Murioidea擁有貓型類2/3的種類,是食肉目的最大頌者漏一科,也是貓型類中比較原始,習性相對較多樣化的一科。靈貓科可以劃分成多個亞科和族,這些成員可以分成靈貓和獴兩大類,靈貓和獴在較早就開始分化,現在獴常被單劃分為獴科Herpestidae。靈貓科成員基本限於亞洲南部和包括馬達加斯加島在內的非洲,是那一地區最常見的食肉動物。靈貓類在亞洲南部和非洲種類均較多,而獴在非洲種類特別多,亞洲種類較少,但比較常見,此外(小斑)Genetta gentta和埃及獴(非洲獴)Herpestes出現在南歐,花面狸Paguma larvata可出現在我國華中甚至更北的地區,是靈貓科分布最北的成員。靈貓科成員多數陸棲和樹棲,其中靈貓類多樹棲而獴類多地棲,東南亞和我國雲南南部的熊狸Arctictis binyutong有可以纏繞的尾巴,是食肉目僅有的兩種尾巴可以纏繞的成員之一。靈貓科有少數半水棲的成員,包括赤道非洲的水Osbornictis piscivora,東南亞的獺狸(獺靈貓)Cynogale bennettii和非洲的沼獴Atilax paludinosus(左圖)等,它們是貓型類中水棲性最強的成員。靈貓科中包括一些食性較雜的成員,如花面狸比較喜歡吃果實,又稱果子狸,這些成員是貓型類中吃植物性食物最多的成員。靈貓科成員多數獨居,但也有些為群居,特別是細尾獴(貓鼬)Suricata suricata(右圖)等一些非洲的獴為非洲群棲性最強的哺乳動物之一。細尾獴生性警惕,群體中常有一些站立起來負責警惕的「哨兵」。靈貓科成員通常動作敏捷,其中一些獴類體型雖小,但可以用敏捷的動作戰勝毒蛇,是最著名野爛的食蛇動物,而一些靈貓屬於在樹上最敏捷的食肉動物之列。靈貓和獴是馬達加斯加島上食肉目的唯一代表,共8種,置於3個特有的亞科中,在島上占據多種生態位。隱肛狸Cryptoprocta ferox是馬島體型最大的食肉動物,也是靈貓科體型最大的成員之一,為樹棲性,爬嫌亂樹技術高超,外形和生態地位均略似貓科動物,是狐猴的主要天敵。馬島的另外兩種靈貓是馬島縞狸Fossa fossa和食蟻狸Eupleres goudotii,和東南亞的縞狸比較接近。馬島的獴有5種,其中紋背獴Galidia elegans是島上最常見的食肉動物
貓型總科
獴科
鼬型獴亞科(馬達加斯加島特產的5種獴,4屬5種)
獴亞科(其餘各種獴類,14屬34種)
靈貓科
隱肛狸亞科(隱肛狸,1屬1種)
食蟻狸亞科(食蟻狸、馬島縞狸,2屬2種)
縞狸亞科(縞狸等,4屬4種)
雙斑狸亞科(雙斑狸,1屬1種)
棕櫚狸亞科(棕櫚狸、熊狸、花面狸、椰子狸等,5屬
7 種)
靈貓亞科〔各種靈貓、斑林狸、獛(也稱麝貓)等,7屬 20種〕
⑺ 靈貓是幾級保護動物
靈貓是一級保護動物。
靈貓從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提升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靈貓,是哺乳綱靈貓科動物,靈貓類是長江流域以南比較常見的中小型食肉動物。它們是食肉目中比較繁雜而又原始的一個類伏中配群。全世界約有34屬,75種左右。我國有9屬11種。
本科動物身體瘦長、四肢短、顏面狹長而吻鼻向前突出。體軀上常有斑塊和條紋,不少種類具尾環。頭骨吻部窄長。前臼齒之間具齒間隙。聽泡內分隔成前後2個小室,外面僅見一斜淺溝,代表前後兩部的分界。
地理分布
靈貓科是舊大陸特有科。不見於大洋洲和新大陸。在第三紀末和第四紀初時,歐洲、亞洲和非洲的大部分地區都有它們的蹤跡。但現生培前種類目前僅分布在非洲、地中海沿岸和亞洲南部。
我國古代的靈貓化石,曾在內蒙古通古爾地區發現。但絕大多數的缺指現生種類現在只生活在秦嶺、長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區。靈貓科屬種在我國的分布,無論種類和數量均是西部多於東部、北方少於南方,同一地區內低海拔地帶多於高海拔地帶。
處於我國西南隅的雲南南部和廣西西南部低海拔地區,種類最多,數量最大,我國的所有靈貓科屬種幾乎都有。其中,小齒狸、熊狸、長頜帶狸和大斑靈貓只見於這一地區。
⑻ 香狸是幾級保護動物
香狸是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又名小靈貓,七間狸、烏腳狸、斑靈貓,主要棲息與高山,森林和平原地區。
⑼ 果子狸屬於什麼生肖動物
果子狸一般指花面狸,是靈貓科、花面狸屬食肉動物,俗稱果子狸春培。頭體長400-690毫米;尾長350-600毫米;後足長65-120毫米;耳長40-60毫米;顱全長100-130毫米扒寬唯;體重3-7千克。
花面狸可見於多種森林棲息地,從原始常綠林到落葉次生林,它們還經常光顧農業區。它們主要吃果實巧兄,也吃鳥類、嚙齒類、昆蟲和植物根。在農田它們會攻擊家雞和水禽。樹棲性、獨居、夜行性,白天在樹上的洞穴中睡覺。也居住於地洞,並組成2-10的小家庭群。
⑽ 靈貓科分為哪幾個亞科和屬
靈貓科完全體系
隱肛狸亞科游談亂
隱肛狸屬
隱肛狸
食蟻狸亞科
食蟻狸屬
食蟻狸
馬島縞狸屬
馬島縞狸
縞狸亞科
印支縞狸屬
印支縞狸
獺狸屬
獺狸屬
縞狸屬
縞狸
霍氏縞狸屬
霍氏縞狸
雙斑狸亞科
雙斑狸屬
雙斑狸
棕櫚狸亞科
棕櫚狸屬
棕櫚狸
褐棕櫚狸侍山
金棕櫚狸
熊狸屬
熊狸屬
小齒椰子狸神檔屬
小齒椰子狸
花面狸屬
花面狸
蘇拉維西島花面狸屬
蘇拉維西島花面狸
靈貓亞科
非洲靈貓屬
非洲靈貓
獛屬
衣索比亞獛
安哥拉獛
小斑獛
約氏獛
斑獛
藪貓獛
偽獛
大斑獛
大林獛
冠獛
水獛屬
水獛屬
非洲林狸屬
非洲林狸
西非林狸
林狸屬
林狸
斑林狸
靈貓屬
大斑靈貓
馬來靈貓
大靈貓
小靈貓屬
小靈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