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金馬股份
擴展閱讀
買股票交易費計算 2025-04-23 09:59:34
惠輪晶體股票行情 2025-04-23 09:53:57

金馬股份

發布時間: 2023-03-17 20:56:05

㈠ 永康首富,把眾泰汽車搞死了

眾泰 汽車 ,進入了多事之秋。曾經的網紅山寨車,如今走到了生死的邊緣。

2021年3月8日,眾泰 汽車 發布公告:其董事長金浙勇、董事及實控人應建仁、馬德仁,全部辭去公司所有職務。

一次性三個最高領導全部辭職,眾泰 汽車 上演了一幕高管大逃亡

這意味著,眾泰 汽車 的幕後老闆,曾經的創始人——應建仁,正式從眾泰 汽車 出局。

應建仁的建立起來的資本帝國,已經分崩離析。眾泰 汽車 的二級子公司——眾泰新能源,已正式宣告破產;應建仁的控股平台——鐵牛集團,也資不抵債,已經宣告破產。

僅在4年之前,應建仁剛剛走上人生巔峰。那時,他的個人財富高達140億元,位居胡潤排行榜239名;他掌握的鐵牛集團,旗下兩家上市公司,還有多元化的房地產項目。

如今,鐵牛集團及旗下的子公司崩盤,應建仁家族卻早已套現離場,只剩下堅守的中小股東,成了最悲情的高位接盤俠。

應建仁如何起高樓?又如何樓塌了?如何把眾泰 汽車 搞死?又是如何薅中小股東羊毛?


一、


1962年4月,應建仁在浙江金華的永康縣出生。

永康縣自古以來,就和金屬冶煉結下了不解之緣。改革開放以來,永康縣非公有制經濟迅猛發展,五金行業自然成為了其支柱產業。

1992年,中國 科技 五金城在永康縣開業,全國的經銷商都匯聚於此。

也正是那一年,30歲的應建仁,東拼西湊了8萬元,創辦了永康市長城機械五金廠。

應建仁此前一直從事五金生意,通過自主創業,他進入了 汽車 零配件生意。

他的長城機械五金廠,正是生產 汽車 沖壓件和模具的。

彼時,中國商品經濟剛剛興起,完全還處於一個賣方市場。

只要膽子足夠大,開廠生產出來產品,就沒有賣不出去的。

僅僅經過幾年的打拚,應建仁就賺到了第一桶金。

1996年,34歲的應建仁將長城機械五金廠更名為鐵牛集團,注冊資本擴充到1億元。

當時注冊公司資金需要實繳,如果應建仁確實繳納了這么多注冊資本,說明那個時候他已經是個億萬富翁了。

那個時候,國產車最出名的是昌河 汽車 。昌河 汽車 雖是國產車,但幾乎所有的關鍵零配件,都是從日本進口而來。

作為其中一個小供應商,應建仁實在看不下去。其中的利潤空間,也讓應建仁垂涎三尺。

於是,應建仁花重金,請來專家進行研究。

終於在1999年,鐵牛頂蓋板面市,不但拿到了國家的重點新產品獎,更是獲得了昌河 汽車 的大量訂單。

在 汽車 配件行業浸淫多年之後,應建仁不再滿足於只做 汽車 配件。

他萌生了一個更大的夢想——造車,而與造車的同時,應建仁下了一盤長達十幾年的資本大棋。


二、


2003年,眾泰控股集團正式成立,應建仁把曾在國企做高管的姐夫吳建中請來,做眾泰控股的董事長。

吳建中站在台前,應建仁站在台後。

應建仁以個人身價控股眾泰,而鐵牛集團只是以一個小股東的身份出現。

當時,應建仁頗有眼光,讓眾泰控股集團控制兩家全資子公司,其中眾泰 汽車 製造公司主營傳統 汽車 ,眾泰新能源 汽車 則主要生產新能源 汽車 。

那一年,應建仁從台灣,買回了豐田特銳的生產線。連同設備以及模具,還有一大批技術人員及管理人員,都被應建仁帶回了永康。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應建仁開始了他在資本市場的首次表演。

2003年4月25日,應建仁通過鐵牛集團和永康模具兩家公司,受讓了ST金馬62%的股權。

金馬股份是安徽黃山歙縣財政局的一家國有企業,主要生產摩托車和 汽車 的儀表。

2000年上市之後,金馬股份業績變臉,業績虧損之後,戴上ST的帽子。

為了不被退市,金馬股份一直尋求重組的方案。

應建仁藝高人膽大,承接了金馬集團2.9億的債務,以及國企員工身價轉移的費用,接盤了金馬集團。

這是應建仁收購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它將會在13年後,大派用場。

眾泰 汽車 並沒有整車生產的許可證,但這並不是問題。

2006年初,眾泰 汽車 借道成都新大地 汽車 公司,迂迴實現了整車生產的願望。

2006年1月10日,眾泰的第一款車「眾泰2008」正式面市。在吳建中的帶領下,眾泰 汽車 的造車速度,不可謂不快。

就在這個時候,應建仁又開始了他在資本市場的第二次表演。

2006年10月,安徽的另外一家上市國企——銅峰電子,在管理層收購(MBO)失敗之後,控制股東銅峰集團一直在尋求戰略投資者進行資產重組。

應建仁以鐵牛集團出資8000萬元的代價,拿下了銅峰集團60%的股權,進而成為了上市公司銅鋒電子的實控人。

至此,應建仁在A股市場上,通過強力的手腕,拿到了兩個殼公司。

應建仁並沒有操之過急,而是在資本市場蟄伏起來,耐心地等待一個點石成金的機會。

在此之前,應建仁還是把精力放在了修煉內功上,打造集團內部的產業。但一個龐大的資本棋局已經布好,應建仁就是那個高明的棋手。


三、


2008年,應建仁又成立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是鐵牛集團的一個子公司,名叫卓誠兆業。

這是繼眾泰 汽車 之後,應建仁傾力打造的一個多元化地產業務,主要是在永康、杭州和安徽銅陵開發一些房地產。

同樣的,卓誠兆業將和眾泰 汽車 一樣,在8年之後,會在資本市場掀起一波風風浪。

也是在這一年,眾泰 汽車 的董事長吳建中開始謀劃上市,他的目標是2011年能夠IPO,並且募集數十億元資金。

為了達成這一目標,吳建中大力發展眾泰 汽車 的經銷商;然而,應建仁比他還要著急。

為了擴大銷量,2010年,一個奇葩的眾泰直營體系應運而生。

直營店都是應建仁的永康老鄉和親友投資,可以直接向鐵牛集團匯報,根本不受眾泰的銷售部門管理。

直營店能拿到更好的政策支持,讓眾泰 汽車 的經銷商叫苦不迭。

如何平衡經銷商和直營店的利益,成為了眾泰 汽車 銷售部門最頭大的問題。

到了2011年,眾泰 汽車 依然沒有達到單獨上市的體量。

為了迅速提升銷量和利潤,應建仁把比亞迪銷售公司的總經理——夏治冰挖了過來,企圖讓他再造一個比亞迪的神話。

2012年,夏治冰成了眾泰集團的總裁,新官上任第一把火,就是砍掉了不賺錢的車型和項目。


當夏治冰的第三把火,燒向眾泰的直營體系時,家族企業的風格,開始讓夏治冰水土不服。

夏治冰大刀闊斧的改革,並沒有在短時間內帶來銷量的增長,觸碰到原有利益集團時,反而傷害到了自己。

僅僅半年的時間,夏漢冰就黯然出走眾泰。這在此時,應建仁的侄子金浙勇接替了他的位置。

當時,國內的 汽車 品牌,掀起了一股山寨之風,在外觀設計方面,模仿國外知名 汽車 的設計。

本身開發設計能力比較弱的眾泰,沖到了最前面,模仿山寨能力體現出一流水平。當然,眾泰內部並不認為這是山寨能力,而是逆向設計開發能力。

眾泰T600抄襲大眾和奧迪,SR7模仿奧迪Q3,SR9模仿保時捷,既被一車友鄙視和調侃,又被一些沒錢但迷戀豪車外觀的車友追捧。

這些車型的成功,給眾泰帶來了一波銷量的增長。

與此同時,應建仁早期布局的新能源 汽車 ,隨著國家啟動新能源 汽車 補貼政策,也有這個時候,到了收獲的季節。

2014年,眾泰 汽車 營收達到了66億元,凈利潤有1.81億元;2015年,眾泰 汽車 的營收翻倍,達到了137.45億,凈利潤增長到了9.09億元。

數字看起來非常亮眼,但難掩其背後的危機。

這兩年,眾泰 汽車 獲得的新能源補貼,分別高達4.43億和11.41億元。

如果把政府補貼去掉,這兩年眾泰 汽車 都是虧損的。

這樣的業績成色,要單獨IPO是不可能,這輩子都不可能的了;顯然,應建仁失去了耐心,他布了十幾年的資本棋局,終於要迎來高潮了。


四、


2015年9月29日,應建仁終於扣動了扳機,他掌控的銅鋒電子和金馬股份,突然在同一天停牌。

2016年,應建仁祭出了兩個大手筆。

2016年1月13日,銅峰電子的重組預案出爐,作價45.3億元,收購鐵牛集團旗下的卓誠兆業100%的股權,並非公開募集資金不超過20億元。

當時,卓誠兆業的總資產評估為43.32億,收購價45.3億,看起來溢價率並不高。

但是,在並購消息公布之前,卓誠兆業以18.8億元突擊購買的6塊土地,加價12.67億元,評估價成了31.55億。

表面看起來良心收購,背地裡卻藏著一把大鐮刀,不得不佩服應建仁的手段高明。

眾泰 汽車 這一邊,應建仁的鐮刀手則更加耀眼。

應建仁乾的第一件事,就是讓眾泰集團的董事長,也就是姐夫吳建中淡出了眾泰。取而代之的,是更為貼心的舅侄金浙勇。

隨後,3月27日,金馬股份發布公告,作價116億元,通過發行股份和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金浙勇和鐵牛集團等股東所持有眾泰 汽車 100%的股權。

當時,金馬股份的市值只有32.74億,一下要收購116億的眾泰 汽車 ,無異於蛇吞大象。

而眾泰 汽車 的凈資產只有22億元,溢價429%收購,也引起了巨大的爭議。

按照收購方案,金馬股份要給金浙勇支付20億現金,同時金浙勇也成為金馬股份的大股東。

這個完美的借殼方案,不僅套現出了20億的現金,又可以將虛增的商譽,變成實打實的上市公司股份,可謂是一石二鳥。

金浙勇是應建仁的一致行動人,收購方案就是從左手倒到右手,還從上市公司套出了現金,簡直就是天才設計。

讓應建仁始料未及的是,這個完美收購方案,撞到了證監會「史上最嚴借殼新規」的槍口上。

但應建仁沒有就此罷休,馬上想到一個新的方案,以此規避借殼。

先是鐵牛集團以60億的價格,收購了金浙勇等人手上的股份,讓鐵牛集團坐上了眾泰集團大股東的寶座。

然後仍然以116億元的估值,將眾泰集團裝入上市公司,由於鐵牛集團本身就是金馬股份的控制股東。交易完成之後,控制股東並不發生變化,就不構成借殼,自然就不受借殼新規約束。

這個新方案的高明之處,不僅繞過了監管約束,還讓金浙勇套現了50億的現金,比之前的收購方案,還多30億元。

眾泰集團注入上市公司之後,金馬股份更名為眾泰 汽車 ,隨著新能源 汽車 概念大火,再加入116億資產的注入,眾泰 汽車 的市值飆升到了290億元。


金馬股份更名眾泰 汽車

2017年,應建仁走上了人生的巔峰,個人財富達到了140億元,位列胡潤排行榜239位。

但應建仁並非沒有代價,為了眾泰 汽車 ,他不得不放棄當時祭出的另外一筆收購案;銅峰電子收購卓誠兆業的方案,最後不了了之。

大筆套現之後,應建仁似乎還不滿足。

2018年3月,鐵牛集團以1.1億元的價格,拍下了永康市的一塊土地。3個月之後,這塊地就以2.7億元的價格,轉賣給了眾泰 汽車 。

左手往右手一倒,應建仁就從上市公司薅走了1.6億。

當時,這個方案為了獲得證監會有條件通過,鐵牛集團做出了利潤補足承諾。

2016年、2017年和2018年三年,眾泰 汽車 要完成12.1億、14.1億和16.1億的對賭利潤,如果沒有達到,鐵牛集團要用眾泰 汽車 的股份,如數補足。

這基本算得上鐵牛集團自殺式的對賭,也成為其倒下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


五、


2017年,眾泰 汽車 的凈利潤13.4億元,差了7000萬利潤,鐵牛集團用1000萬股眾泰 汽車 的股份補償。

2018年,眾泰 汽車 非但沒有盈利,還虧損了4.19億元。與利潤承諾相比差了20億元,鐵牛集團應當賠償4.68億股。

說白了,這些賠償的股票,都是通過虛增的商譽獲得的,即便賠出去,依然是穩賺的。

但應建仁可沒這么干,他精準踩點,提前將鐵牛集團持有的眾泰 汽車 80%的股份,拿去質押了。

這就導致剩下的股份不夠賠償,這事就一直耽擱了沒有執行,相當於一直賴著。

被眾泰 汽車 對賭壓著喘不氣來的鐵牛集團,其實早已千瘡百孔,沒有造血的業務支持其運營。

2020年,眾泰 汽車 幾乎雪崩,新能源補貼斷糧,沒有國六標準的車滿足市場,鐵牛集團也因此拖累,陷入了欠薪和欠債的風波。

8月份,鐵牛集團就嚴重資不抵債,進入了破產重整的程序。

市場傳出此負面消息時,鐵牛集團還死不承認,進行了強力辟謠。

然而,僅僅4個月之後,也就是2020年12月,法院就裁定:鐵牛集團嚴重資不抵債,而且沒有持續經營能力,失去了挽救的可能性,終止鐵牛集團重整的程序,正式宣告破產。

所有債務一筆購銷,欠上市公司的那20億對賭利潤,全部給賴掉了。

應建仁多年布下的資本棋局全部崩盤,鐵牛集團破產,意味著他要從上市公司銅峰電子和眾泰 汽車 出局。

於是,就出現了文章開頭那一幕:眾泰 汽車 董事長金浙勇和實際控制人應建仁,辭去所有職務,上演了清倉式大逃亡。

這是應建仁苦心經營的一盤大棋,其實,沒有人比他更了解鐵牛集團和眾泰 汽車 的情況。

或許,他早就已經料到會有今日,於是在資本市場上狂飆猛進。

他將鐵牛集團缺乏流動性的資產,通過高溢價注入上市公司,進行了資產的套現。為了達到目的,讓鐵牛集團做出不了可能實現的對賭利潤;眾泰 汽車 的雪崩,加速了鐵牛集團崩盤的速度;但應建仁通過高超的財技,以及強大的收割手腕,榨幹了眾泰 汽車 的最後一滴血。

一言以蔽之:鐵牛跌倒,建仁吃飽。

㈡ 黃繼宏的汽車帝國

重整龐大集團尚未走出經營困境,深商控股再度出手「接棒」*ST眾泰,兩塊「殘破」拼圖如何湊出一個完整的 汽車 「帝國」?

本刊記者 王東岳/文

2022年1月5日,*ST眾泰(000980.SZ)發布《關於下屬子公司重整計劃執行完畢的公告》,公司旗下江南製造收到長沙中院送達的《民事裁定書》,確認江南製造重整計劃已執行完畢。至此,*ST眾泰及其下屬的8家子公司重整計劃均已經法院裁定批准並執行完畢,*ST眾泰的重整計劃告一段落。

重整完成後,江蘇深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江蘇深商」)及其一致行動人接替鐵牛集團正式成為*ST眾泰控股股東;通過表決權委託,江蘇深商法定代表人黃繼宏成為*ST眾泰新晉實際控制人。

兩年前,深圳市深商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深商控股」)及其掌舵人黃繼宏通過介入重整的方式取得龐大集團(601258.SH)實際控制權。將*ST眾泰「收入囊中」後,黃繼宏在短短三年時間里已通過破產重整「掌控」兩家上市公司。

兩次「高調」介入重整的背後,是黃繼宏對其 汽車 事業勾繪的宏偉「藍圖」。2019年,黃繼宏和他率領的深商控股承諾,三年時間(2020年至2022年)「助力」龐大集團實現累計不低於35億元歸母凈利潤的業績目標,深商控股和黃繼宏由此被投資者寄予厚望。

如今,承諾的三年之期已去其二,在經歷了大規模的縮減門店、降薪裁員、變賣資產等系列運作後,龐大集團的實際經營狀況依舊步履「蹣跚」。2021年前三季度,龐大集團實現歸母凈利潤6.13億元,但確認的投資收益為7.8億元;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龐大集團的扣非歸母凈利潤為-1.1億元,公司自身經營的虧損局面仍未得到明顯改善。與此同時,深商控股通過重整獲得的龐大集團股權已被系數質押和凍結。

8億元「撬動」眾泰

*ST眾泰的前身金馬股份於2000年6月在深交所正式上市。2017年,金馬股份以向鐵牛集團等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永康眾泰100%股權,公司更名為眾泰 汽車 (現為*ST眾泰),主營 汽車 整車研發、製造及銷售業務。

2019年起,因流動資金匱乏、有息負債全面逾期、生產經營停頓等諸多困難纏身,*ST眾泰及旗下8家子公司陷入債務危機,先後被法院受理破產。2020年10月,浙江永康農商行向浙江省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下稱「金華中院」)提出對*ST眾泰進行重整的申請。

2021年6月,金華中院根據債權人申請正式受理眾泰 汽車 重整一案。在經過兩輪意向投資人終止投資後,2021年7月,江蘇深商作為重整投資人接替開展針對*ST眾泰的重整事宜。

根據重整計劃,*ST眾泰以重整前的20.27億股總股本為基數,按每10股轉增15股的比例實施資本公積轉增股票,共計轉增30.42億股。轉增完成後,*ST眾泰的總股本由20.27億股增至50.69億股。

前述轉增股本不向原股東分配,其中10.14億股股份分配給*ST眾泰及眾泰系旗下8家子公司的債權人用於清償債務,剩餘20.28億股轉增股份中,財務投資人按照1.5元/股價格支付12億元重整投資款合計受讓8億股轉增股票,江蘇深商及其一致行動人以8億元重整投資款合計受讓12.28億股轉增股票,上述資金均用於支付重整費用、清償債務、補充公司流動資金。

重整完成後,江蘇深商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ST眾泰24.22%股權,接替鐵牛集團成為*ST眾泰第一大股東及控股股東;黃繼宏通過與江蘇深商、萬馳投資、眾富同人、力馳投資、國民數字、葉長青、金貞淑簽訂《委託協議書》,獲得以上7位股東授予行使其合計持有的*ST眾泰24.22%股份對應表決權,*ST眾泰實際控制人正式變更為黃繼宏。

7億元重整龐大集團

在本次「接盤」*ST眾泰前,深商控股及其掌舵人黃繼宏通過參與龐大集團的破產重整成為龐大集團的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

與*ST眾泰情況相近,2018年,龐大集團出現巨額虧損,因資金嚴重不足、財產不能變現等原因,公司無法清償到期債務且存在喪失清償能力風險。

2019年9月5日,河北省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龐大集團重整一案。

根據評估機構出具的《資產評估報告》,重整前,龐大集團本部賬面資產總額為302.08億元,按照清算價值法評估價值總額為50.17億元;負債總額合計約為272.8億元,其中包括經唐山中院裁定確認的債權總額169.71億元、經管理人審查確認尚需提交債權人會議核查並經法院裁定確認的債權總額5.06億元、職工債權5636萬元以及包含暫緩確認債權及未申報債權在內的97.47億元預計債權。

2019年9月13日,龐大集團對外發布消息,確定深商控股等3名為重整意向投資人;12月11日,深商控股、深圳市元維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元維資產」)和深圳市國民運力 科技 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民運力」)被正式確定為龐大集團的重整投資人。

根據重整計劃,龐大集團以公司重整前的65.38億股總股本為基數,按每10股轉增5.64股的比例實施資本公積金轉增股票,共計轉增36.89億股股票,轉增後龐大集團總股本增至102.27億股;上述轉增股票不向原股東分配,其中7億股由重整投資人及其引進的財務投資人受讓,並提供7億元用於支付重整費用、清償債務及補充公司流動資金,剩餘29.89億股用於根據重整計劃的規定清償債務。2020年8月,龐大集團實際控制人由龐慶華變更為黃繼宏。

變賣資產「注水」業績承諾

由於原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為龐大集團的經營虧損承擔主要責任,在龐大集團的重整中,龐大集團原實際控制人龐慶華無償讓渡了其所持的龐大集團21.06億股股票,交由重整投資人(深商控股、國民運力、元維資產)及其關聯方有條件受讓。

根據重整計劃,上述無償受讓股份共有三項前置條件,其一是按照深商所提出的經營方案,對龐大集團業務結構進行調整,提升龐大集團的管理水平及運營價值,確保龐大集團恢復持續盈利能力;其二是重整投資人承諾,龐大集團2020-2022年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不低於7億元、11億元、17億元,或2020-2022年的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合計達到35億元,若最終實現的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未達到前述標准,由重整投資人在2022年會計年度審計報告公布後三個月內向龐大集團以現金方式予以補足;其三是深商控股承諾三年內不向關聯方以外的第三方轉讓其所持有的龐大集團股票。

在三項對龐大集團的經營承諾中,凈利潤目標是深商控股有條件受讓中最核心的「考核」指標。此前,龐大集團連續多年徘徊在虧損邊緣,深商控股和黃繼宏做出的承諾讓投資者對龐大集團重整後的經營前景寄予厚望。

年報顯示,2020年,龐大集團實現營業總收入273.86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80億元。2021年1-9月,龐大集團營業收入211.56億元,歸母凈利潤6.13億元。

僅以歸母凈利潤看,深商控股接手後的龐大集團經營業績顯然是有所改善,但需要指出的是,由於承諾之初深商控股並未對歸母凈利潤的性質和條件進行約束,這恰好為公司後續的一系列「拋售」留下「操作」空間。

自深商控股入主以來,龐大集團開始大規模縮減經營網點、降薪裁員、變賣資產。數據顯示,峰值期的龐大集團在全國28個省擁有超過1100家經營網點,其中包括857家專賣店和122家 汽車 超市;重組前的2018年,龐大集團在全國的經營網點數是806家。

2019年和2020年,龐大集團的經營網點數分別降至402家和329家。截至2021年上半年,龐大集團擁有的經銷門店進一步降至317家,不及峰值的1/3。與網點規模縮減相伴,降薪、裁員接踵而至。重整前,龐大集團在全國有接近2萬名雇員,人均薪酬12萬元/年;截至2020年年末,公司雇員已降至1.28萬名,人均薪酬也降至9.94萬元/年。

同時,在深商控股主導下,龐大集團開啟「甩賣」模式,頻頻打包出售下屬子公司股權及旗下資產。2020年12月,龐大集團集中出售了公司持有的濱州市星辰 汽車 服務有限公司、淄博龐大霸龍 汽車 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秦皇島利星 汽車 銷售服務有限公司、青島中冀斯巴魯 汽車 銷售有限公司以及哈爾濱中冀 汽車 銷售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的100%股權,並處置了公司旗下內蒙古鵬順 汽車 銷售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名下土地及地上建築物,出讓金額合計6.35億元。

2021年4-12月,龐大集團又先後出售了公司旗下的中冀樂業(北京)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自貢 汽車 銷售有限公司、北京龐大巴博斯 汽車 銷售有限責任公司、保定冀東興重型 汽車 銷售有限公司4家公司的100%股權,出讓金額合計11.06億元。

財務數據顯示,2020年和2021年1-9月,龐大集團確認的投資凈收益分別為4.03億元和7.8億元,分別占公司當期營業利潤的66.72%和110.01%。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公司的扣非後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87億元和-1.11億元。

以合計數計,2020年至2021年9月期間,龐大集團累計實現歸母凈利潤11.93億元,占重整業績承諾的66.28%;但同期,公司扣非凈利潤合計數為7542萬元,僅占重整業績承諾的4.19%,公司實際經營狀況遠不及重整預期。

資源整合皆成「空」

根據深商控股無償受讓股份所提出的經營方案,接手龐大集團後,深商控股應從「存量業務的調整與優化」和「增量業務的引進與發展」兩方面幫助龐大集團提升的管理水平及運營價值,確保龐大集團恢復持續盈利能力。

在存量業務上,深商控股曾承諾引入民生銀行為龐大集團提供不超過10億元共益債務融資;同時,公司還承諾通過提升資產流動性及資金使用效率、優化品牌及經營網路結構,積極推進新能源與新零售業務。但實際上,公司所謂的共益債務融資並未引入成功,優化品牌網路也衍變成了不斷拋售旗下資產。

在增量業務上,深商控股的運作同樣收效甚微。按照經營計劃,深商控股承諾將依託重整投資人之一的國民運力的資源和優勢,快速形成增量業務,進入核心城市的商用車服務市場,從交通的電動化裝備入手,擴展到交通管控,推動龐大集團從客戶端的銷售服務到城市公共交通運營商的轉變;同時,依託「城市公共交通服務商」模式,龐大集團將獲得新能源 汽車 消費全生命周期的收益。

根據國內媒體的此前報道,2019年,深商控股曾向上交所提交一份名為《龐大2020-2022發展規劃》(下稱「發展規劃」)。發展規劃中,深商控股表示,「預計2020年,龐大集團將在天津市和吉林省市場計劃投放新能源公交車3500輛,計程車6000輛,環衛車2300輛, 旅遊 及通勤巴士1000輛,建設車輛配套充電樁2300個,實現業務收入58.5億元,凈利潤7.67億元。」

事實完成情況是否如此?

在對上交所問詢函的回復中,龐大集團表示,2020年,公司承接了唐山市358台公交車電動化業務,成交金額為4.41億元。與公司提交的發展規劃數據相比,龐大集團在問詢函中披露的成交數量和成交金額顯然是遠遠不及規劃預期的。至於環衛、出租、 旅遊 及通勤巴士、充電樁等新能源信息,公司在回復函中更是鮮有提及。

資產「虛實」難測

根據重組計劃書,本次直接參與*ST眾泰重整的江蘇深商是一家成立於2020年9月的新公司,由於成立至今未開展實質性業務,江蘇深商尚無最近三年的財務數據。向上溯源後,江蘇深商由深商控股100%持股。

盡管已是兩家上市公司背後真正的控股股東,深商控股經營資產的真實情況卻十分難以捉摸。

根據深商控股官網介紹,深商控股成立於2011年7月,注冊資本10.22億元,公司系由79家深圳市重點民營企業共同投資成立的一家從事金融服務類、大型項目投資和高新技術開發與生產的大型民營企業,目前股東的總資產近萬億元。

*ST眾泰披露的未審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年末,深商控股的總資產為282.09億元,總負債為161.12億元,公司凈資產24.76億元,當年實現營業收入128.66億元,凈利潤4.64億元;2019年年末,深商控股的總資產為67.52億元,總負債為19.06億元,公司所有者權益48.46億元,當年的營業收入為52.06億元,凈利潤為1.42億元。

根據Wind數據,截至2020年年末,深商控股的從業人數僅有43人。同時,Wind數據還顯示,2014年,深商控股的營業收入僅為4668萬元,凈利潤也只有109萬元。很難想像,短短數年時間,深商控股的收入規模能由千萬級別突破至百億,而同期公司的從業人數卻不足50人。

更需指出的是,根據國內媒體此前獲得的深圳大公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深商控股2019年合並會計報表審計報告》,2019年年末,深商控股總資產21.29億元,合並總資產21.75億元,所有者權益12.90億元,合並所有者權益12.57億元;當年的營業總收入為324.43萬元,合並營業總收入為563.55萬元,凈利潤為虧損3.25億元,合並凈利潤為虧損3.34億元。

與深圳大公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相比,深商控股所提供的未審計數據差距顯而易見,公司的真實經營情況實屬難測。

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在於,2020年4月,龐大集團發布了《關於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股份的公告》(下稱「回購計劃」)。根據回購計劃,龐大集團擬以不超過1.78元/股價格,使用不低於5億元且不高於10億元回購公司2.75%-5.40%股份用於股權激勵,回購期限為2020年5月14日-2021年5月13日,後延長至2021年11月14日。

最終,龐大集團實際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股份數為1.85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81%,支付的資金總額為2.5億元,僅為原回購計劃總額下限的一半。

不僅如此,2021年7月12日,北京金融法院判決,因保全需要龐大集團控股股東天津深商北方有限公司(下稱「深商北方」)持有的公司股份7.9億股被司法凍結。截至2021年9月末,深商北方(深商控股100%持股)持有的龐大集團股份16.45億股股份近乎全部質押和凍結。

「倒賣」里的往事

與資產相應,深商控股的組織架構同樣有如迷霧。根據*ST眾泰披露,由於深商控股的股權較為分散,截至目前,深商控股仍處於無控股股東和無實際控制人的狀態。

按股權佔比計,深商控股的第一大股東是深圳市國民運力 科技 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民運力」),其持有深商控股25.34%股權。向上穿透後,黃繼宏持有國民運力99.46%股權,是國民運力持股比例最大的自然人股東。在公開資料中,黃繼宏的官方身份是深商控股總裁。

需要指出的是,直到2019年,黃繼宏控制的國民運力才一躍成為深商控股的第一大股東。

根據公開信息,黃繼宏生於1974年,1993年至1997年曾就讀於中國人民解放軍 汽車 管理學院,1997年至2005年任解放軍駐港部隊裝備技術部幹部。

2005年起,黃繼宏開始擔任廣東省綠色家園環保 科技 公司(下稱「綠色家園」)董事長,並在2013年和2014年陸續擔任深圳市一體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和深圳市一體數科 科技 有限公司董事長。

在官方信息中,綠色家園似乎是黃繼宏「創業」故事的起點。但事實上,在黃繼宏控制的數十家公司中,最早成立的是一家名為深圳市盛大光明 科技 有限公司(下稱「盛大光明公司」)的企業。

工商資料顯示,盛大光明公司成立於2003年10月,截至目前,黃繼宏持有盛大光明95%股權,並身兼執行董事和總經理職務。在盛大光明公司的旗下,有一家名為深圳市漢玉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現已更名為深圳市漢玉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漢玉文化公司」)的控股子公司,2014年以前,盛大光明公司持有漢玉文化公司96%股權。

根據公開信息,2008年,漢玉文化公司曾先後與寶安區政府和沙井街道辦簽訂《合作意向書》及《沙井漢玉博物館建設合作協議》,策劃由漢玉文化公司負責在深圳沙井市民廣場東南側地塊處建設沙井漢玉博物館。

資料顯示,沙井漢玉博物館是以建設「中國現代漢白玉雕塑文化產業基地」為初衷的公益性博物館。按照規劃,漢玉博物館建成後,將通過開展博覽、交易等文化活動,吸引全國雕刻藝術等文化企業聚集沙井,以至於把沙井漢玉博物館建設成深圳出名的文化產業示範基地。

2010年5月,漢玉博物館搖身一變成為沙井義烏商貿城(二期),並由一家名為漢玉義烏商貿城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漢玉義烏商貿城公司」)的公司負責招商。工商信息顯示,漢玉義烏商貿城公司成立於2009年9月,公司由黃繼宏100%持股。

據當時的報道,按照審批正規手續,漢玉文化博物館的審批流程需要花費3-4年時間,但恰逢2008年漢玉文化博物館負責舉辦一場展覽會,所以在手續都還不齊全的情況下提前開工建設。不僅如此,由於涉及地塊的土地性質為文化用地,該地塊由寶安區沙井街道免費給予漢玉文化公司使用。

正是如此一塊免費的文化用地被「空手套白狼」用於招商。當時的媒體報道稱,漢玉博物館在建設之初並非漢玉文化公司單獨出資,而是另外找了數名出資人一同建設博物館,「共有魏、黃、呂3個股東,黃繼宏出資1500萬元,佔33%股份,魏、呂出資超5000萬元,佔67%股份,在建博物館之初,3人關系很好,因魏、呂兩人年紀較大,就交給了黃繼宏打理,平時參加會議簽合同都是黃繼宏負責。」

博物館建成後,其他出資人堅持將漢玉博物館打造成「中國現代漢白玉雕塑文化產業基地」,漢玉文化公司則擔心短期難以看到收益,堅持將漢玉博物館打造成義烏商貿城快速收回資金。多方膠著之下,黃繼宏另起爐灶,成立漢玉義烏商貿城公司,對外發售「使用權」。

頗具戲劇性的是,在銷售漢玉義烏商貿城(二期)項目之前,僅一街之隔的對面早已有一家名為沙井義烏商貿城的項目存在。盡管名稱相近,但漢玉義烏商貿城所謂二期項目與馬路對面的沙井義務商貿城實際並無關系,是完全分屬兩家不同公司的開發項目。

時至今日,當年的漢玉博物館和漢玉義烏商貿城早已改名換姓,「倒轉騰挪」之間的真實收益也無從為外人知曉。但按照媒體當年的測算數據,漢玉義烏商貿城的招商回報不止億元。

重整後的「未來」

在*ST眾泰的重整計劃中,江蘇深商表示,公司將以眾泰 汽車 重整為契機,對公司實施市場化改革,推動改革脫困和轉型升級工作,同時結合重整投資人所處行業的資源優勢,以恢復優化傳統業務和升級拓展新業務為戰略導向,實現業績快速回暖。

按照重整計劃,江蘇深商為受讓眾泰 汽車 轉增股票做出9項承諾,包括8億元資金用於支付重整費用、清償債務、補充公司流動資金;協助眾泰 汽車 恢復整車製造產業;向眾泰 汽車 提供優質產業資源,引進高端技術開發團隊,全球范圍內遴選車型;利用產業協同優勢,幫助眾泰 汽車 盡快恢復全國性的銷售網路等諸多內容。

然而,細心的投資者或許能夠發現,在*ST眾泰的股權受讓條件中,深商集團已不再對公司未來的經營業績和營運指標做出具體的數據承諾。

相較於龐大集團,*ST眾泰所面臨的經營局面是更為復雜的。2021年前三季度,*ST眾泰的營業收入為6.12億元,歸母凈利潤為-9.9億元,公司仍處於巨額虧損狀態。在評估機構對*ST眾泰資產清算價值的評估中,眾泰 汽車 的資產評估總值僅為3.1億元,其中流動資產評估值為1.95億元,非流動資產評估值為1.15億元。

在過往的對外宣講中,黃繼宏曾構想通過一種「基金」模式來完善 汽車 全產業供應鏈,從另一個角度推動 汽車 消費、運營、服務,乃至由此協力打造世界級 汽車 整車及零部件研發、生產和後市場服務基地,讓 汽車 的核心零部件回歸,帶動中國 汽車 產業定製。

但龐大集團的「失諾」和「迷茫」猶在眼前。深商控股和它的掌舵者能否打造出構想中的 汽車 「帝國」?抑或龐大和眾泰都僅僅是黃繼宏們的另一座「漢玉博物館」?

針對文中所涉問題,《證券市場周刊》記者已向*ST眾泰發送采訪函,截至發稿未收到公司回復。

㈢ 「獨家」武漢睿通致和私募產品未兌付背後:「當代系」魅影閃現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老盈盈 3月4日,經濟觀察記者接到投資人爆料,一家名為湖北武漢睿通致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睿通致和」)的私募產品到期未能兌付,其前身天風睿通(武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曾是天風證券旗下私募公司的子公司,而穿透睿通致和股權後顯示實際控制人為湖北「當代系」掌門人艾路明,持有睿通致和18.34%的股份。

3月5日,經濟觀察網記者郵件聯系當代集團投資關系處,對方回復稱睿通致和系獨立、專業化、市場化運營的私募基金管理人,針對項目情況,當代集團需進行了解核實。同日,記者聯繫上了睿通致和的法定代表人馮曉明,他回復「具體情況找時間電話溝通」後便再無下文。

3月8日上午,投資人告訴經濟觀察網記者,睿通致和於3月8日上午十點召開臨時投資者會議,天風證券副總裁呂英石出席針對項目情況進行通報。本網記者將作進一步跟進報道。

基金投向了哪裡?

投資人陳先生在2015年中購買了由天風睿通(武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後更名為武漢睿通致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一款名為「睿金1號」的私募產品,認購了兩千萬元,封閉期是五年,目前分文未獲兌付。天風睿通(武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風睿通」)成立於2015年3月,注冊資本1000萬元,法定代表人為馮曉明。

根據陳先生向經濟觀察網記者提供的一份名為「天風智信投資中心(有限合夥)合夥協議」的資料顯示,2015年12月,武漢天風智信投資中心(有限合夥)(以下簡稱「天風智信」) 設立,明確了各方的出資義務和出資金額,GP睿金眾合(武漢)股權投資中心(以下簡稱「睿金眾合」)認繳1000萬元,天風睿通認繳4.9億元,湖北中經中小企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北中經」)認繳19.42億元。

根據陳先生向經濟觀察網記者提供的另一份名為《天風智信項目投資情況的說明》(以下簡稱《說明》)顯示,天風智信募集金額為20億元,當時投向了兩個項目,合計對外投資金額19.85億元,其中9.85億元投向卓誠兆業項目,10億元投向永康眾泰項目。

其中2016年1月,天風智信以9.85億元對價受讓鐵牛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鐵牛集團」)持有的浙江卓誠兆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以下「卓誠兆業」)21.74%股權。

2016年1月12日,上市公司銅峰電子(600237.SH)發布發行股份購買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預案。根據預案,銅峰電子擬向鐵牛集團、天風智信、嘉興熙峰、杭州紅旭泰、杭州金鋒、杭州金葵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購買其持有的卓誠兆業100%的股權,該次發行價格為5.2元/股。交易完成後,天風智信將持有1.89億股上市公司股票,三年鎖定期滿後,將通過二級市場實現退出。

由於銅峰電子聘請的重大資產重組獨立財務顧問——西南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於2016年6月23日收到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通知,在立案調查期間,中國證監會暫不受理西南證券作為獨立財務顧問出具的文件。

2016年7月5日,銅峰電子第七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審議並通過了《關於終止重大資產重組事項的議案》,正式決定終止該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截止2020年9月,天風智信仍持有卓誠兆業21.74%股權。

對於另一個項目,2015年12月,天風智信以10億元對永康眾泰 汽車 有限公司(下稱「眾泰 汽車 」)增資,增資完成後持有眾泰 汽車 9.09%的股權。2016年10月11日,上市公司金馬股份(000980.SZ)發布《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報告書(草案)》。根據草案,金馬股份擬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鐵牛集團、長城長富、天風智信等22名交易對方合計持有的眾泰 汽車 100%的股權,並募集配套資金。眾泰 汽車 100%的交易對價為116億,上市公司將以發行股份方式支付全部交易對價。該次發行價格為8.91元/股。交易完成後,天風智信將持有1.18億股上市公司股票,一年鎖定期滿後,將通過二級市場實現退出。

2017年3月1日,金馬股份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事項,或證監會有條件通過,三個月後,金馬股份啟用新證券簡稱「眾泰 汽車 」。 截止2020年9月,天風智信持有眾泰 汽車 5.84%股權

投資項目「難產」

然而,天風智信投資的這兩個項目及其控股股東都出現了無法清償債務需要進行債務重組的情況。眾泰 汽車 接連虧損在2020年6月24日,眾泰 汽車 被處以退市風險警示,簡稱為「*ST眾泰」。根據《說明》,2020年7月20日,永康市人民法院啟動了對卓誠兆業的司法預重組程序,浙江京衡律師事務所為其預重整管理人。

2020年12月24日,眾泰 汽車 發布公告稱,其控股股東鐵牛集團由於已經嚴重資不抵債,且無繼續經營的能力,缺乏挽救可能性,已被法院裁定終止重整程序,並被宣告破產。

而其餘兩個項目仍處於重整階段。根據《說明》,天風智信表示,眾泰 汽車 方面首要目標是幫助眾泰 汽車 維持上市地位,同時尋求戰略投資者及優質資產注入等措施,重振上市公司股票市值。

2021年2月20日,根據浙江京衡律師事務所公告,2020年10月30日,卓誠兆業公司第一次債權人會議表決通過重整計劃,目前僅有一家意向投資人永康市智信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提交了符合條件的報名資料和報價文件,並足額繳納了報名保證金2億元,其提出重整投資報價為40億元。根據啟信寶相關資料顯示,永康市智信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於2021年1月20日成立,注冊資本100萬元,讓陳先生感到非常不理解的是「一個注冊資本100萬,剛成立的公司,投資40億對卓誠兆業重整,是正常的么?」

陳先生還告訴經濟觀察網記者,他們投資人認為,基金管理人在基金管理過程中涉嫌違規。2016年3月,久泰藍山(蘇州)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久泰藍山」)和湖北中經簽署協議轉讓了湖北天風智信的出資的收益權。2018年11月26日,天風智信完成股權變更,湖北中經從天風智信的股東中退出,久泰藍山成為天風智信的大股東。

根據天風智信與中誠信託簽訂的股票質押協議,2017年7月19日,天風智信將其10652萬股眾泰 汽車 提供質押擔保給中誠信託,借款3.89億元給久泰藍山。然而根據武漢天風智信投資中心(有限合夥)合夥協議8.4.3條款,明確約定不得對外擔保。

「2017年4月,我們取得上市股票,股票成本價8.91元/股,2018年4月10日,一年限售期滿,股價大約是10元/股。我們投資人作為基金的有限合夥人多次提醒基金執行合夥人轉讓眾泰 汽車 股權變現,基金遲遲沒有回應。後來才知道眾泰 汽車 股權股票質押影響了股票的流動性,在股價很好的時候無法出售。目前眾泰可能面臨退市,投資無收回,給投資人造成巨額損失,至今一分錢未兌付過。」陳先生說道。

當代系身影閃現

經濟觀察網記者查閱啟信寶信息發現,睿通致和、睿金眾合、天風智信和久泰藍山相互之間存在關聯關系或者交易擔保關系,這些公司的投資人、實際控制人之間也有密切的聯系。睿通致和是睿金一號的基金管理人,其法定代表人馮曉明同時是睿金眾合的執行合夥人。睿金眾合是天風智信的執行合夥人。久泰藍山的法定代表人薛嵛,同時是睿金眾合的股東,持有20%的股份。

根據啟信寶信息,睿通致和的大股東是武漢當代瑞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穿透其股權關系後顯示實際控制人為艾路明,持有睿通致和18.34%的股份。根據公開資料,艾路明1957年出生於湖北武漢,是千億資本 「當代系」的掌門人。在《2019年胡潤百富榜》上,艾路明以63億元排名第666位,由此被稱為「隱形富豪」。

當代集團成立於1988年,是湖北最大的民營高新技術集團公司,業務涉及醫葯、消費、文化等領域。當代集團坐擁4家A股上市公司,分別為人福醫葯(600079.SH)、當代文體(600136.SH)、三特索道(002159.SZ)和天風證券(601162.SH)。大手筆「買買買」並購擴張模式,使得當代集團巨額商譽高懸於頭頂,截至2020年一季末其商譽規模為80.89億元,占非流動資產的15%;而2014年以來投資性現金流共計流出超400億元。2018年,由於人福醫葯海外並購踩雷,產生巨額商譽減值業績巨虧,從而導致當代集團虧損3.86億。

值得注意的是,天風睿通的股東曾經是天風天睿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風天睿」),根據啟信寶信息顯示,天風天睿的大股東是天風證券,2018年2月5日,天風天睿從天風睿通股東中退出;同天,天風睿通更名為睿通致和。

根據公開信息,馮曉明2011.7-2013.7就職於天風證券,擔任並購融資部副總經理;2013.7至今就職於天風天睿投資有限公司,擔任投資總監。3月5日,經濟觀察網記者聯繫上馮曉明,他回復「具體情況找時間電話溝通」後便再無下文。

㈣ 嚴為民都持有哪些股票

圓通速遞600233股票。2021年7月28日,證監會並購重組委員會有條件通過了大楊創世...
申通快遞002468股票。2021年10月24日,艾迪西發布《浙江艾迪西流體控制股份有限...
眾泰汽車000980股票。2021年6月6日,金馬股份000980公告稱,7日開盤後金馬...
貝瑞基因000710股票。

㈤ 上市公司有什麼資產才能翻倍

Q1:公司一上市最低翻幾倍

公司上市跟翻倍沒有直接的關系,並不是說公司上市就一定會市值翻倍多少,而是根據具體的金融分析師的估值以及具體融資多少來決定的
Q2:公司上市市值會值多少?資產增值多少倍?可以根據什麼預估?

舉個 例子
太陽能級高純硅要求99.9999%,這玩意兒全世界超過一半是中國產的,早已經成了白菜價。晶元用的電子級高純硅要求99.999999999%(別數了,11個9),幾乎全賴進口,直到2018年江蘇的鑫華公司才實現量產,目前年產0.5萬噸,而中國一年進口15萬噸。
難得的是,鑫華的高純硅出口到了半導體強國韓國,品質應該還不錯。不過,30%的製造設備還得進口……
高純硅的傳統霸主依然是德國Wacker和美國Hemlock(美日合資),中國任重而道遠。
這個晶元領域,如果有哪家公司整出來上市了,資產增值可能是你幾輩子的花不完的錢。看懂了嗎?這個就是前景!我們都還有機會把握的機會
Q3:公司是怎麼上市的,新上市公司 股數多少 市值多少

1、股票經國務院證券管理部門批准已向社會公開發行;
2、公司股本總額不少於人民幣5000萬元;
3、開業時間在三年以上,最近三年連續盈利;原國有企業依法改建而設立的,其主要發起人為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可連續計算;
4、持有股票面值達人民幣1000元以上的股東人數不少於1000人,向社會公開發行的股份達公司股份總數的25%以上;公司股本總額超過人民幣4億元的,其向社會公開發行股份的比例為10%以上;
5、公司在最近三年內無重大違法行為,財務會計報告無虛假記載;
6、國務院規定的其他條件。 滿足上述條件可向國務院證券管理審核部門及交易所申請上市。
Q4:為什麼公司上市市值會增加

股價天天在變,市值也天天在變,可以增加可以減少
Q5:上新三板掛牌公司最低市值多少

1000萬
Q6:上市公司市值四十億以下有多少

我列出來給您: 希望能幫助您,還有不明白請追問哦。
002420.SZ 毅昌股份
300305.SZ 裕興股份
002615.SZ 哈爾斯
002270.SZ 法因數控
002743.SZ 富煌鋼構
000798.SZ 中水漁業
002200.SZ 雲投生態
600810.SH 神馬股份
600540.SH 新賽股份
300084.SZ 海默科技
603009.SH 北特科技
000635.SZ 英力特
600448.SH 華紡股份
300472.SZ 新元科技
000678.SZ 襄陽軸承
600371.SH 萬向德農
002674.SZ 興業科技
002492.SZ 恆基達鑫
300320.SZ 海達股份
300402.SZ 寶色股份
002149.SZ 西部材料
600791.SH 京能置業
600293.SH 三峽新材
002652.SZ 揚子新材
300461.SZ 田中精機
600513.SH 聯環葯業
600679.SH 金山開發
002088.SZ 魯陽節能
002696.SZ 百洋股份
002513.SZ 藍豐生化
002112.SZ 三變科技
600774.SH 漢商集團
002026.SZ 山東威達
600385.SH 山東金泰
603022.SH 新通聯
600766.SH 園城黃金
000692.SZ 惠天熱電
000586.SZ 匯源通信
300483.SZ 沃施股份
603988.SH 中電電機
00.SZ 天潤控股
002598.SZ 山東章鼓
000702.SZ 正虹科技
600883.SH 博聞科技
600561.SH 江西長運
600128.SH 弘業股份
000707.SZ 雙環科技
300022.SZ 吉峰農機
600113.SH 浙江東日
600753.SH 東方銀星
600821.SH 津勸業
002040.SZ 南京港
002725.SZ 躍嶺股份
002591.SZ 恆大高新
000713.SZ 豐樂種業
002272.SZ 川潤股份
300308.SZ 中際裝備
300040.SZ 九洲電氣
300125.SZ 易世達
600696.SH 匹凸匹
002213.SZ 特爾佳
002265.SZ 西儀股份
000606.SZ 青海明膠
002645.SZ 華宏科技
600985.SH 雷鳴科化
300087.SZ 荃銀高科
300192.SZ 科斯伍德
300214.SZ 日科化學
300264.SZ 佳創視訊
600992.SH 貴繩股份
300132.SZ 青松股份
600367.SH 紅星發展
600051.SH 寧波聯合
300371.SZ 匯中股份
002409.SZ 雅克科技
300211.SZ 億通科技
600647.SH 同達創業
300283.SZ 溫州宏豐
000716.SZ 黑芝麻
600778.SH 友好集團
300200.SZ 高盟新材
600796.SH 錢江生化
300138.SZ 晨光生物
600230.SH 滄州大化
002199.SZ 東晶電子
600233.SH 大楊創世
002072.SZ 凱瑞德
600234.SH 山水文化
300121.SZ 陽谷華泰
000737.SZ 南風化工
300143.SZ 星河生物
002058.SZ 威爾泰
002365.SZ 永安葯業
300120.SZ 經緯電材
000923.SZ 河北宣工
002248.SZ 華東數控
002134.SZ 天津普林
300218.SZ 安利股份
600281.SH 太化股份
600421.SH 仰帆控股
000715.SZ 中興商業
002136.SZ 安納達
002105.SZ 信隆實業
000785.SZ 武漢中商
300391.SZ 康躍科技
002735.SZ 王子新材
600738.SH 蘭州民百
000004.SZ 國農科技
600593.SH 大連聖亞
300239.SZ 東寶生物
002125.SZ 湘潭電化
300069.SZ 金利華電
600980.SH 北礦磁材
600302.SH 標准股份
000668.SZ 榮豐控股
600228.SH 昌九生化
600710.SH *ST常林
002120.SZ 新海股份
600608.SH *ST滬科
002205.SZ 國統股份
600727.SH 魯北化工
002637.SZ 贊宇科技
000610.SZ 西安旅遊
600732.SH *ST新梅
002034.SZ 美欣達
002319.SZ 樂通股份
600781.SH 輔仁葯業
600241.SH 時代萬恆
300387.SZ 富邦股份
600898.SH 三聯商社
000711.SZ *ST京藍
002057.SZ 中鋼天源
300117.SZ 嘉寓股份
002352.SZ 鼎泰新材
600070.SH 浙江富潤
300241.SZ 瑞豐光電
600706.SH 曲江文旅
600605.SH 匯通能源
600731.SH 湖南海利
300405.SZ 科隆精化
002715.SZ 登雲股份
002627.SZ 宜昌交運
000611.SZ *ST蒙發
300035.SZ 中科電氣
600356.SH 恆豐紙業
000593.SZ 大通燃氣
600152.SH 維科精華
002606.SZ 大連電瓷
300313.SZ 天山生物
002453.SZ 天馬精化
600419.SH 天潤乳業
300174.SZ 元力股份
002608.SZ *ST舜船
600243.SH 青海華鼎
000980.SZ 金馬股份
600393.SH 東華實業
600719.SH 大連熱電
000153.SZ 豐原葯業
600802.SH 福建水泥
600714.SH 金瑞礦業
000803.SZ 金宇車城
002667.SZ 鞍重股份
600237.SH 銅峰電子
300330.SZ 華虹計通
300092.SZ 科新機電
600768.SH 寧波富邦
300344.SZ 太空板業
600506.SH 香梨股份
300106.SZ 西部牧業
000723.SZ 美錦能源
600301.SH *ST南化
002629.SZ 仁智油服
300046.SZ 台基股份
000985.SZ 大慶華科
600145.SH *ST新億
002679.SZ 福建金森
600444.SH *ST國通
300372.SZ 欣泰電氣
600265.SH ST景谷
600681.SH 萬鴻集團
002109.SZ 興化股份
600182.SH S佳通
002061.SZ 江山化工
600319.SH 亞星化學
300280.SZ 南通鍛壓
600671.SH 天目葯業
300260.SZ 新萊應材
000856.SZ 冀東裝備
300340.SZ 科恆股份
600423.SH 柳化股份
600099.SH 林海股份
600213.SH 亞星客車
600746.SH 江蘇索普
600689.SH 上海三毛
002015.SZ *ST霞客
600455.SH 博通股份
002193.SZ 山東如意
300029.SZ 天龍光電
000691.SZ 亞太實業
600539.SH *ST獅頭
002633.SZ *ST申科
300061.SZ 康耐特
300176.SZ 鴻特精密
300169.SZ 天晟新材
000520.SZ 長航鳳凰
000779.SZ 三毛派神
600817.SH ST宏盛
002082.SZ 棟梁新材
600603.SH 大洲興業
000929.SZ 蘭州黃河
002582.SZ 好想你
600306.SH 商業城
300466.SZ 賽摩電氣
002150.SZ 通潤裝備
000995.SZ *ST皇台
600242.SH *ST中昌

㈥ 2020年度汽車悲傷人物:眾泰教父應建仁該不該被「痛打」

道哥推薦理由:浙商,一個在19世紀推動中國工商業進程的強大商幫,與粵商、徽商、晉商一道,在 歷史 上被合稱為「四大商幫」。2020年,同為浙商的吉利 汽車 創始人李書福和眾泰 汽車 創始人過上了截然不同的生活。李書福帶領他的吉利在風浪中前行,甚至攻城略地,大肆擴張。而應建仁卻在2020年先後「痛失」銅峰電子、鐵牛集團等企業,他一手創辦的眾泰 汽車 也在半死不活中掙扎,重整進程暫時停滯在投資人盡調階段。這位浙商屢屢被當作失敗者炒作。



2020年,那個揚言「讓普通人開上豪車」,年銷量曾高達30萬台的眾泰 汽車 陷入了絕境,同年,銅峰電子回歸國資,鐵牛集團破產。放眼望去,浙商應建仁的鐵牛系帝國幾乎處處是失地。「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南唐後主李煜的這句詞不知能否形容這位浙商的心情。

「痛打落水狗」一直是人們樂於去做的事情,「失敗」的應建仁成為了人們「口誅筆伐」的對象。《道哥說車》編輯梳理他的事跡,1992年創辦五金廠,1999年讓鐵牛集團名聲大噪,2003年涉足整車製造,2007年手握兩家上市企業,商海沉浮幾十年的應建仁恐怕做夢也想不到自己在花甲之年境遇之糟。而他一手創立的眾泰也被認為活該失敗,甚至重整至今近半年也只是進展到了重整投資人盡調階段。至此,應建仁彷彿成了 汽車 圈內的笑柄,可應建仁真的應該被痛打嗎?


一位踏在時代節拍上的浙商


同為浙商,吉利創始人白手起家的故事廣為傳唱,以至於人們忽略了同為浙商的應建仁在創業道路上留下的傳奇。


上世紀90年代,正值中國製造業發展的黃金階段。1992年,應建仁看準時代的機會,拿出全部積蓄和向親朋好友借的錢,湊足8萬元開辦了長城機械五金廠,開始生產拖拉機零部件,之後又涉足摩托車、 汽車 零部件生產。

當了幾年廠長的應建仁對當時市場上銷售火爆的昌河麵包車覆蓋件全部仰賴日本進口的情況感到不滿。

「我就想,我們能不能生產這樣的零部件呢?」就這樣,他在1996年了成立浙江鐵牛實業有限公司,把目光放在了麵包車鈑金件配套上。

1999年,鐵牛1018A 汽車 頂蓋板獲國家重點新產品獎,並最終取代日本產品,為昌河供貨。這時,應建仁的「鐵牛」開始在業內名聲大噪,紛沓而至的訂單也讓應建仁的財富越滾越多。


不甘心只做上游零部件的應建仁在2003年通過與人合夥買下了台灣的一條 汽車 生產線,眾泰 汽車 應運而生。眾泰從2005年首款車型上市到2016年站上33萬輛的銷量巔峰,這11年也是國產整車製造商發展的黃金階段。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大火的新能源 汽車 領域,應建仁早在2011年就開始布局,並著手建立了眾泰新能源。並且,應建仁在新能源 汽車 潮流出現的2015年上馬了君馬 汽車 以及「眾泰福特」等項目。

縱觀這位浙商的創業史,其也可稱之為踏在時代節拍上的民營企業家。


「用人唯親」是不是敗筆?


盡管應建仁的創業踏在了時代的節拍上,但其「鐵牛帝國」分崩離析的處境也是事實。

在眾泰 汽車 的發展史上,「用人唯親」一直是應建仁的標志之一。在眾泰 汽車 成立之初,應建仁特地從廈門請回來的吳建中成為了眾泰 汽車 的董事長。據報道,吳建中正是應建仁的姐夫。


在這之後的發展中,吳建中走出一條「拿來主義」的模式,通過模仿包括奧迪Q5等豪車的方式讓眾泰名噪一時。但也在消費者腦海中對眾泰這個品牌烙下「山寨之王」印象。

事實上,從發展規律的角度看,吳建中選擇的路並沒有什麼大錯,畢竟在工業基礎相對薄弱的國內,造車初期走模仿道路是大家共有的選擇,包括吉利等自主品牌車企的造車之路均走過這一階段。


而2015年吳建中出走後,應建仁找來的金浙勇仍沒有跳出「用人唯親」的這個「怪圈」。據報道,金浙勇是應建仁的外甥。在金浙勇執掌眾泰 汽車 後,眾泰 汽車 極力尋找「品牌重構」的良方,但結果我們也看到了,眾泰 汽車 終究走上了下坡路,並一步不慎陷入絕境。


「撈錢」的應建仁?


眾泰危機出現後,應建仁被傳成了最大的「吸血鬼」,認為應建仁造車為撈錢的不在少數。

2020年,眾泰 汽車 2019年百億虧損的財報出爐,根據財報,2019年度公司營業收入為29.86億元,同比暴跌79.7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11.9億元,同比下降1498.98%;基本每股收益-5.52元,同比大跌1515.38%。單一年度百億虧損,這在中國車企中實為罕見。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019年,眾泰 汽車 還拿到了浙江永康農商行等帶來的30億「救命錢」。

錢都去哪了?彼時,包括眾泰員工、媒體報道等都在說錢被應建仁及他的家族卷跑了。

當然,這種說法並非沒有道理,此前,深交所曾向眾泰 汽車 發來問詢函,要求眾泰說明公司對於解決鐵牛集團3.1億非經營性資金佔用已採取及擬採取的具體措施,上述佔用款項是否已歸還。眾泰在回復中表示,鐵牛集團3.1億元非經營性資金佔用,截止到目前仍未歸還公司(2021年2月9日)。


事實上,應建仁疑似從眾泰 汽車 身上「撈金」的做法並非第一次。2016年開始,應建仁籌劃眾泰 汽車 上市事宜,2016年3月,鐵牛集團旗下的金馬股份首次對外發布公告稱,擬收購金浙勇、長城長富、天風智信、鐵牛集團等23名股東合計持有的永康眾泰 汽車 有限公司100%股權,交易對價為116億元。而彼時眾泰 汽車 資產不過22億元,溢價超過400%。

公告發出不久,證監會對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之間的親屬關系,以及眾泰 汽車 高達116億元的高估值是否合理等諸多問題提出質疑。隨後,金馬股份對此作出調整,以金浙勇為首的眾泰 汽車 前兩大股東主動將44.69%和7.23%的股份轉讓給鐵牛集團,使鐵牛集團順利成為眾泰 汽車 第一大股東及實際控制者。

經過種種運作,最終鐵牛集團借殼金馬股份以116億元的對價收購眾泰 汽車 100%股權,至此,眾泰 汽車 上市成功,而這不過是一波「左手倒右手」的操作。天價的溢價以及新能源 汽車 的風潮讓上市後的眾泰市值一度飆升至300多億,應建仁的鐵牛集團也因此賺翻。

當然超高的溢價並不是白來的,根據借殼時簽訂的《盈利預測補償協議》及其補充協議,眾泰 汽車 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經審計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應分別不低於人民幣12.1億、14.1億、16.1億和16.1億元。如果眾泰 汽車 未完成業績承諾,那麼鐵牛集團優先用眾泰 汽車 的股份償還,由上市公司以1元回購並注銷,如果股份不夠再用現金償還。而盡管眾泰 汽車 業績很難完成目標,但在對賭中,應建仁的鐵牛似乎還是有的賺。


上市當年,眾泰 汽車 就沒能完成業績承諾,2017年凈利潤為13.4億元,只完成業績承諾的95.15%,鐵牛集團用1000萬股賠償,上市公司以1元回購並注銷。值得注意的是,鐵牛集團獲得的股份,是通過眾泰 汽車 入主上市公司交換得來的,注銷少量股份並不影響它的控股地位。

2018年,眾泰 汽車 非但沒能盈利還虧損了4.19億元,跟16.1億元的業績承諾相差20億元,根據補償協議,鐵牛集團需要補償4.68億股,並由上市公司注銷。

但是鐵牛集團後來又披露了一份跟金浙勇的協議,其中規定鐵牛集團即因眾泰 汽車 業績未達標而補償的股份,產生的損失由金浙勇以現金補償,以2018年最後一個交易日眾泰 汽車 的股價為基礎,最終金浙勇向鐵牛集團支付了合計20.28億元的補償款。

至於補償,應建仁「十分湊巧」地把鐵牛集團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中的80%,全部質押給銀行,導致所持有股份不夠償還。也就是說,鐵牛集團不僅沒有對眾泰 汽車 進行業績補償,反而從眾泰手中拿走了20億,且憑借股份質押獲得了一筆不菲的收入。

而鐵牛集團是應建仁的,錢自然也被認為是落到了應建仁的手裡。在這樣的背景下,應建仁吸血眾泰 汽車 套現幾十億的說法便出現了。


他真的沒有造車夢嗎?


「用人唯親」、「造車撈錢」,應建仁似乎就沒想過好好造車,可真的是這樣嗎?

眾泰 汽車 「皮尺部」的標簽雖然揮之不去,但自2017年開始,應建仁似乎就已經意識到眾泰 汽車 需要走上自研的道路上。自這一年起,眾泰 汽車 的研發投入逐年增加。2018年,眾泰 汽車 的研發費用比2017年提升了21.15%達到了7.12億元;而2019年的研發費用更增長至約8.76億元。


2017年11月,眾泰 汽車 還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了控股股東鐵牛集團有限公司通知,將在常州經濟開發區投資 汽車 動力總成等 汽車 核心系統製造項目。該項目建成後,也將優先轉讓給本公司(眾泰 汽車 )。

可以看到,應建仁似乎有意通過「砸錢」來讓眾泰 汽車 走上擁有「核心競爭力」的道路。

當然,時至今日,我們仍沒有看到眾泰 汽車 成為擁有「核心競爭力」的民營車企。曾經叱吒風雲的眾泰 汽車 目前正「待價而沽」,期待重整投資人早日完成盡調,開啟重整之路。至於應建仁,眾泰 汽車 無論是否重整成功,這位浙商的造車夢恐怕都要畫上句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