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成敗蕭何什麼意思
成敗蕭何的意思是:比喻事情的成敗都出於同一個人。蕭何指西漢初期政治家,漢高祖劉邦的丞相。
【發音】chéng bài xiāo hé
【釋義】比物滲芹喻事情的成敗都出於同一個人。
【出處】出 處 : 宋·洪邁《容齋續筆·蕭何給韓信》
【原文】「信之為大將軍,實蕭何所薦,今其死也,又出其謀。故俚語有『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之語。」
【譯文】「我相信他為大將軍,實際上蕭何所推薦,現在他死了,又把他的計劃。罩畢所以俗話有「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話。」
(1)成敗蕭何擴展閱讀:
主要成就
1、助平天下
早期追隨劉邦的蕭何就不予餘力的支持和擁護劉邦,楚漢戰爭期間,劉項在滎陽一線相持二十八個月。
這段時間,劉邦將整個關中都交給蕭何管理(上以此專屬任何關中事),這一舉措賦予蕭何極大的權力,當然,蕭何也幹得極有成效。後漢朝建立後劉邦把蕭何推舉到丞相的職位,也可以說明蕭何在劉邦心中的地位。
2、制定漢律
蕭喊沒何原是沛縣「主吏掾」,熟悉秦帝國的法令制度。劉邦入關後曾頒布過法令:「約法三章」,廢除了無理的秦朝苛法,而維持社會秩序的法令制度都一律保留。
這都是在蕭何的意見下進行的,而後來根據秦律又制定了漢律,從出土「睡虎地秦簡」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到,秦法基本完整地被沿用於漢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