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城村漢城遺址的地理位置
城村漢城就迅頌位於武畝亮鄭夷鍵閉山市興田鎮城村西南的一處山間盆地。
B. 武夷山主要景點是哪些
1、城村漢城遺址
武夷山城村漢城遺址坐落於武夷山閩越王城遺址北側,傍閩越王城而建,也因王城而得名。城址呈長方形,南北長860米,東西寬550米,總面積48萬平方米。城的東、西、北三面,崇溪環繞,依山傍水,風景優美。城村漢城遺址不僅是福建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古城遺址,也是全國保存最完整的漢代古城遺址之一。1999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是全國唯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漢代王城遺址。2006年被列入國家100處重要大遺址名單。
2、福建武夷山國家森林公園
武夷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福建省武夷山風景區九曲溪上游生態保護區的北部,距武夷山國家旅遊度假區20公里。地處武夷山風景區和武夷山國家自然保護區之間。2004年11月,經國家林業局批准,原武夷山森林公園和武夷山原始森林公園合並成為國家森林公園。公園總面積7418公頃,其中核心景區規劃面積3085公頃,全部為國有生態公益林,是一個集多種景觀、融山水之靈氣的原始森林公園。2013年,公園被評為中國首家「中國生態旅遊示範實驗基地」。
3、南平武夷山茶博園
武夷山茶博園位於大王峰對面,總渣扮體分為景觀園區、地下廣場、山水實景演出觀賞區、茶博館和遊人服務中心等五個部分。茶博園設有南北兩道入口,北入口以仿漢代子母闕鏤雕景牆為標志,而南入口則以仿清式牌坊為大門。景觀園區茶魂廣場平面呈葉片形,邊緣用暗紅色花崗岩鑲嵌,寓意大紅袍的「三紅七綠」。廣場前端一座茶樹狀屏風上書有著名辭賦家雪川所作的「大紅袍賦」,屹立於後部的是「武夷三聖」--神謹梁慶農、彭祖、武夷君。
4、南平市武夷山大安源生態旅遊區
大安源森林生態旅遊區可謂是一個天然的森林氧吧。如果在武夷山停留的時間較長,可以考慮來這里吸氧。走走峽谷中平坦的道路,運氣好的話,說不定能看見幾只猴子。涉水祥握玩耍則可去泰平洋水上廣場,最好在夏日前來,夏天的水量大,溫度也適合涉水。其景區面積逾28平方公里,由黃崗山大峽谷、茶馬古道、龍歸源、泰平洋、龍井、峽谷漂流等6大景觀構成。域內自然生態原始綺麗,是一處前鋒披翠、萬水盈碧四季常青的世外桃源,享有「植物王國」、「動物世界」、「天然氧吧」、「親水樂園」等美譽。
5、武夷山市齊雲峰景區
九曲溪景區起於武夷山市星村鎮筏游碼頭,止於九曲溪的終點――一曲溪畔的武夷宮。因景區內有九曲溪縈繞、貫穿而得名。九曲溪的源頭來自武夷山國家自然保護區的黃崗山。從這座華東大陸最高峰流下的涓涓細流穿峽匯成溪流,全長62.8公里,流域面積534平方公里,年平均徑流量7億立方米。兩岸植被良好,樹綠竹翠,碧水長流。流淌到武夷山市星村鎮時,進入風景區,在武夷山景區的群山中盤旋縈繞。
C. 城村漢城遺址的起源
1959年,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對城村漢城遺址進行首次發掘,發掘面積864平方米,發現大型建築基址1座,灰坑10個,陶器、鐵器、銅器391件,還有大量陶片、瓦片。1980年,福建省博物館為全面了解城址年代、建築布局和文化內涵,對城址進行全面鑽喚尺探和發掘。發掘工作自1981年起,迄今仍在持續進行。鑽探發掘表明,城址的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城牆大部分建在起伏的山丘上,依山脊修建,就地取土,夯築而成。
城村漢城由三組東西走向的山崗和高胡坪組成。城牆南北約860米,東西寬550米,周長2896米,面積約48萬平方米,方向北偏西25度。城牆寬約6至8米。牆外少數地段地形陡削,大部分有護城壕。城門4個,分別位於東城牆南段(即東門),南牆中段(南門),西牆南段(西門),東牆北段(北門)。東城門外和頃高左、右兩側,有兩個人工築成的小土崗,當地俗稱「南崗」和「北崗」。北崗經發掘證明,是廟、壇基址。地面保存著較好的夯土城牆,牆外除天然深谷和窪地外,一般都有牆壕遺跡。城門兩座,位乎山於城址南部,東西遙望,直道相通。城內大型建築群基址4處、冶鐵作坊遺址5處、居住區15處,以及烽火台、排水系統、古道路等多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