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知屋漏者在宇下
擴展閱讀
億通科技股票價格 2025-04-22 15:39:48
谷歌股票代碼為啥有兩個 2025-04-22 15:36:58
股票軟體數據錯誤 2025-04-22 15:26:54

知屋漏者在宇下

發布時間: 2023-03-22 07:22:05

Ⅰ 知屋漏者在宇下出自哪裡

知屋漏者在宇下出自:王充的《論衡》。《論衡》一書為東漢思想家王充(27年-97年)所作,大約作成於章和二年(88年)。現存文章有85篇(其中的《招致》僅存篇目,實存84篇)。
王充(公元27年—猜掘約公元97年)穗虧核,字仲任,會稽上虞(今屬浙江紹興)人。東漢思想家、文學批評家。出身「細族孤門」,自小聰慧好學,博覽群書,擅長辯空碰論。不慕高官,不貪富貴。晚年漢章帝下詔派遣公車徵召不就。永元(漢和帝年號)年間,病死家中。

Ⅱ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出自哪裡

出自漢朝王充的《論衡》。

譯文:知道房屋漏雨的人在房屋下,知道政治有過失的人在民間。

王充的話給為政者一個巨大的啟示:

為政者要走出廟堂,到草野和江湖中去觀察、聽取群眾的意見。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一個環節就是向群眾收集意見和問題。有的幹部下基層以後,遇見農民,談不下去;遇見學生,談不進去;遇見老幹部,給頂了回去。

這反映出來的,不僅是溝通方法問題,更是更深層的作風問題,能反映出幹部是否真正了解基層情況,是否按照群眾思維思考和辦事。

歷史評價

《論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國歷史上一部不朽的無神論著作,現存文章有85篇(其中的《招致》僅存篇目,實存84篇)。該書被稱為「疾虛妄古之實論,譏世俗漢之異書。」

東漢時代,儒家思想在意識形態領域里占支配地位,但與春秋戰國時期所不同的是儒家學說打上了神秘主義的色彩,摻進了讖緯學說,使儒學變成了「儒術」。而其集大成者並作為「國憲」和經典的是皇帝欽定的《白虎通義》。王充寫作《論衡》一書,就是針對這種儒術和神秘主義的讖緯說進行批判。

《論衡》細說微論,解釋世俗之疑,辨照是非之理,即以「實」為根據,疾虛妄之言。「衡」字本孫肆義是天平,《論衡》就是評定當時言論的價值的天平。

它的目的是「冀悟迷惑之心,使知虛實之分」(《論衡·對作》篇)。因此,它是古代一部不朽的唯物主義的哲學文獻。正因為《論衡》一轎鄭書「詆訾孔子」,「厚辱其先」,反叛於漢代的儒家正統思想,故遭到當時以及後來的歷代封建統治階級的冷遇、攻則帆轎擊和禁錮,將它視為「異書」。

Ⅲ 知屋漏者在宇下,什麼意思

意思是知道房屋漏雨的人在房屋下。

出自:漢·王充《論衡》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經誤者在諸子。

王充的話啟示著為政者要走出廟堂,到草野和江湖中去觀察、聽取意見。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一個環節就是向群眾收集意見和問題。

這反映出來的,不僅是溝通方法問題,更是更深層的作風問題,能反映出幹部是否真正了解基層情況,是否按照群眾思維思考和辦事。

(3)知屋漏者在宇下擴展閱讀嘩租指

論衡的哲學思想

王充認為天和地都是無意志的自然的物質實體,宇宙萬物的運動變化和事物的生成是自然無為的結果。

認為萬物是由於物質性的「氣」,自然運動而生成的,「天地合氣,萬物自生」,生物間的相勝是因為各種生亂配物筋力的強弱、氣勢的優劣和動作的巧便不同,並非天的有意安排,天不是什麼有意志能禍福的人格神。

充認為人有生即有死。人所以能生,由於他有精氣血脈,而「人死血脈竭,竭而精氣滅,滅而形體朽,朽而成灰土,何用為鬼」他認為人死猶如火滅,火滅為何還能有光?他對於人的精神現象給予了唯物的解釋,從型掘而否定鬼的存在,破除了「善惡報應」的迷信。

Ⅳ 知屋漏者在宇下出自哪個朝代

漢朝。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晌早政失者在草野」出自漢朝王充的《論衡》。

意思是知道房屋漏雨的人在房屋下,知道政治有過失的人在民間。

出處介紹:

《論衡》一書大約匯編成於章和二年(公元88年),現存文章有85篇(其中的《招致》如輪僅存篇目,實存84篇)。

《論衡》細說微論,解釋世俗之疑,辨照是非之理,即以「實」為根據,疾虛妄之言。「衡」字本義是天平,《論衡》就是評定當時言論的價值的天平。

它的目的是「冀悟迷惑之心,使知虛實之分」(《論衡·對作》篇),是古代一部不朽的唯物主宴橡雀義的哲學文獻。

Ⅳ 知屋漏者在宇下出自什麼

出自王充《論衡》。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經基首明誤者在諸子。釋義:知道房屋漏雨的人芹豎在房屋下,知道政治有過失的人在民間,知道經書有錯誤的人在諸子。

王充思想雖屬於道家卻與先秦的老莊思想有嚴格的區別,雖是漢代道家思想的主張者但卻與漢初王朝所標榜的黃老之學以及西漢末葉民間流行的道教均不同。《論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國歷史上一部不朽的唯物搏告主義哲學著作。

Ⅵ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出自什麼政論家王充的論衡

「知屋則銷皮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出自東漢的政論家王充的《論衡》,含義是知道房屋漏雨的人在房屋下,知道政治有過失的人在民間,說明為政者要走出廟堂,到草野和江湖中去觀察、聽取意見。孫差
這反映出來的不僅是溝通方法問題,更是更深層的作風問題,能反映出幹部是否真正了解基層情斗握況,是否按照群眾思維思考和辦事。《論衡》細說微論,解釋世俗之疑,辨照是非之理,即以「實」為根據,疾虛妄之言,是古代一部不朽的唯物主義的哲學文獻。

Ⅶ 「知屋漏者在雨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知道房屋漏雨的人在房屋下,知道政治有過失的人在民間。

出自:漢朝王充《論衡·卷二十八·書解篇》

解析:王充的話啟示著為政者要走出廟堂,到草野和江湖中去觀察、聽取意見。

(7)知屋漏者在宇下擴展閱讀:

「知屋漏者在雨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的現實意義

「知屋漏者在雨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告訴執政者,要了解政績有何缺失,要深入民間之意,受民監督。必須堅持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下基層,向群眾收集意見和問題,真正了解基層情況,按照群眾思維思考和辦事。

做到突李消出重點、聚焦問態緩題,領導帶頭、以上率下,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從嚴從實,層層壓緊、上下互動,相信群眾、敞開大門。讓群眾滿意是執政者做好一切工作的價值取向和根本標准,群眾意見是一把最好的尺子。

不管做什麼工作,只有打開大門、依靠群眾,讓群眾來監督和評判,才能做到不虛不空不偏,真正讓群眾滿意。

Ⅷ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出自哪裡

出自《論衡·書解》。「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這句話出自東尺亂漢哲學家王充的《論衡·書解篇》。

《書解篇》的主要內容,就是替儒家之外的諸子百家進行辯護。其相對完整的上下文是:「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經誤者在諸子。」

意思是:知道房屋漏雨的人在房屋下,知道政治過失的人在民間,知道經書錯誤的人在諸子。作為哲學家,王充的話是落在「知經誤者在諸子」的。

啟示:

王充的話啟示著為政者要走出廟堂,到草野和江湖中去觀察、聽取意見。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第一個環節就是向群眾收集意見和問題。有的幹部下基層以後,遇見農民,談不下去;遇見學生,談不攔困進去;遇見老幹部,給頂了回去。

這反映出來的,不僅是溝通方法問題,更是更深層的作風問題,能反映出幹部是否真正了解基簡困念層情況,是否按照群眾思維思考和辦事。

Ⅸ 知政失者在草野 知屋漏者在宇下,怎麼理解

知政失者在草野,知屋漏者在宇下指的意思是知道房屋漏雨的人在房屋下,知道政治有過失稿拍的人在民間,且該句出自漢朝王充《論衡》,啟示著為政者要走出廟堂,到草野和江湖中去觀察、聽取意見。另外在《論衡》諸篇中,比較重要的有《命義》、《率性》、《本性》、《物勢》、《問孔》、《刺孟》、《談天》、《說日》、《自然》乎鎮、《論死》、《訂鬼》等,是東漢時期著名的無神鍵頃羨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