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飲鴆止渴什麼意思啊
1、飲鴆止渴,漢語成語,拼音為yǐnzhènzhǐkě,比喻用錯誤的辦法來解決眼前的困難而不顧嚴重後果。出自《後漢書·霍_傳》。
2、成語故事
「飲鴆止渴」敏培典出《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卷四十八·霍_傳第三十八》:「光衣冠子孫,徑路平易,位極州郡,日望徵辟,亦無瑕穢纖介之累,無故刊定詔書,欲以何名?就有所疑,當求其便安,豈有觸冒死禍,以解細微?譬猶療飢於附子,止渴於鴆毒,未入腸胃,已絕咽喉,豈可為哉!」
東漢時,有人於大將軍梁商之前,誣告霍_之舅父宋光,私自刪改朝廷詔書,光為此而入獄。時年僅十五歲之霍_上書予商,為光辯白。書曰:「光位極州長,素來奉公守法,無纖介之罪,縱於派含詔書有所存疑,亦不敢冒死而擅改。猶如人在飢時,以毒草來充飢;而於渴時,飲鴆酒以解渴,甫一沾唇,未入腹中,已告命喪,焉可為哉?」商閱書後,甚覺有理,呈於皇上。未幾,光免罪獲釋。
霍_是東漢人,他自幼發奮讀書,從小就顯露出與眾不同的才華,年紀輕輕便精通四書五經,並通過了明經科的考試。他在當地是有名的「小才子」,長大以後,曾為河南尹,後做過廷尉。
霍_有個在郡里當官的舅舅,叫宋光。由於他為人正直、秉公執法,所以成了一些權貴的眼中釘。後來,權貴們聯合起來誣告宋光篡改詔書,皇帝信以為真,就把宋光逮捕,押到京都洛陽,關進了監獄。這時,霍_才十五歲。
霍_不相信舅舅會篡改詔書。宋光入獄以後,霍_十分著急,日夜思考解救舅舅的方法。最後,他決定給當時掌管朝廷大權的大將軍梁商寫一封信,為舅舅申冤。
他在信中說:宋光出身官宦之家,仕途平穩順利,現已位居地方首長的高位。他為人正直、秉公守法,從而得到了朝廷的重用。這樣的一個人,即使對於皇上的詔書有所疑慮,也會採用一種穩當的方式來解決,怎麼可能冒著死罪私下更改詔書?這樣的行為好比是一個人為了充飢而去吃附子,為了解渴而去飲鴆(「鴆」的羽毛塵拿笑泡過的毒酒)。這樣的話,食物還沒進到腸胃裡,剛到咽喉人就已經斷氣了,怎麼可能會有人這樣做呢?
梁商讀了這封信,覺得霍_說得很有道理,又聽說他只有十五歲,對他的膽識頗為贊賞。後來,梁商不僅重審此案,還親自到皇帝那裡替宋光辯白。案件終於真相大白,宋光也被無罪釋放。從此以後,霍_的名聲傳遍了整個洛陽城。
❷ 飲鴆止渴什麼意思
飲鴆止渴的意思是:比喻用錯誤的辦法來解決眼前的困難而不顧嚴重後果。
1、拼音:yǐn zhèn zhǐ kě
2、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3、粗敏近義詞:急功近利、漏脯充飢、揠苗助長、飢不擇食
4、反義詞:從長計議、高瞻遠矚、深謀遠慮、登高望遠
5、出處:南朝宋·范曄編《後漢書·霍_傳》:譬猶療飢於附子,止渴於鴆毒,未入腸胃,已絕咽喉。(白話文:這正好比為了充飢而去吃附子,為了解渴而去喝毒酒呢?如果這樣的話,東西還沒有進入腸胃,到了咽喉處就已經斷氣了。)
(2)飲鴆止渴擴展閱讀
一、近義詞:飢不擇食
1、拼音:jī bù zé shí
2、釋義:指如果肚子餓了,就不再挑揀什麼東西,不管什麼都吃。
3、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三十:如何是和尚家風?旅枯師曰:飢不擇食。(白話文:什麼是和尚應守的規則,師父說:指如果肚子餓了,就不再挑揀什麼東西。)
二、反義詞:高瞻遠矚
1、拼音:gāo zhān yuǎn zhǔ
2、釋義:站得高,看得遠。比喻眼光遠大。
3、出處:漢·王充《論衡·別通篇》:夫閉戶塞意,不高瞻覽者,死人之徒也哉。(白話文:閉目塞聽,不思不想,不站得高,看得遠的人,和死人是一類的。)
❸ 飲鴆止渴什麼意思
鴆:傳說中的毒鳥,用它的 羽毛 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喝毒酒解渴。 比喻 用 錯誤 的辦法來解決眼前的困難而不顧嚴重後果。
成語出處: 《後漢書·霍諝傳》:「譬猶療飢於附子,止渴於鴆毒,未入腸胃,已絕咽喉。」
成語例句: 楊嗣昌的加征練餉辦法是使朝廷 飲鴆止渴 。
繁體寫法: 飲鴆止渴
注音: ㄧㄣˇ ㄓㄣˋ ㄓㄧˇ ㄎㄜˇ
飲鴆止渴的近義詞: 飢不擇食 由於飢餓,顧不上挑選食物。比喻情況緊急時,顧不上考慮選擇 急功近利 急於求得成功,只圖近期得利,形容目光短淺、胸無坦畢啟大志
飲鴆止渴的反義詞: 從長計議 暫緩決斷,再作商酌;把時間放長些,多加考慮和商量皇叔且休煩惱,與 孔明從長計議。《三國演義》
成語語法: 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成語故事: 東漢的霍諝,從小就很有膽識。他十五歲時,他舅舅宋光由於秉公執法,得罪了一些權貴,被他們誣告篡改詔書,關進了監獄。霍諝知道舅舅為人正直,不可能幹這種事,就給大將軍梁商寫信,為舅舅辯白。信中說:「宋光身為州郡的長官,一向奉公守法,以便更好地為朝廷效力。他怎麼會冒著死罪去篡改詔書呢?這不就是人為了充飢去吃附子(一種草葯,有劇毒),為了解渴去飲鴆(「鴆」的羽毛泡過的毒酒)一樣嗎?如果這樣的話,還沒有進入腸胃,到了咽喉處就已經斷氣了。他怎麼可能這樣做呢?」 梁商讀了信,覺得說得有道理,把信拿給皇上看。不久,宋光被無罪釋放。 「飲鴆止渴」比喻只顧眼前利益,而不顧其嚴重的結果。。 (《後漢書•霍諝傳》)
常用程度: 常用成語
感情.色彩: 貶義成語
成語結構: 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英語翻譯: stop thirst by drinking poison senseless measure
俄語翻讓如譯: утолять жáжду ядовитым зельем
日語翻譯: 毒酒(どくしゅ)を飲(の)んで渇(かわ)きをいやす。後(あと)の禍(わざわ)いを考(かんが)えず危(あぶ)ない橋(はし)を渡(わた)る
其他翻譯: <德>gift trinken,um den rst zu stillen<法>
讀音注意: 鴆,不能讀數沒作「hè」。
寫法注意: 鴆,不能寫作「鳩」。
❹ 飲鴆止渴什麼意思
飲鴆止渴什麼意思如下:
成語出處
編輯播報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霍諝傳》:「譬猶療飢於附子,止渴於鴆毒,未入腸胃,已絕咽喉,豈可為哉!」[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碰彎「飲鳩止渴」。[1]
成語故事
編輯播報
霍諝是東漢人,他自幼發奮讀書,從小就顯露出與眾不同的才華,年紀輕輕便精通四書五經,並通過了明經科的考試。他在當地是有名的「小才子」,長大以後,曾為河南尹,後做過廷尉。[2]
霍諝有個在郡里當官的舅舅,叫宋光。由於他為人正直、秉公執法,所以成了一些權貴的眼中釘。後來,權貴們聯合起來誣告宋光篡改詔書,皇帝信以為真,就把宋光逮捕,押到京都洛陽,關進了監獄。這時,霍諝才十五歲。[2]
霍諝不相信舅舅會篡改詔書。宋光入獄以後,霍諝十分著急,日夜思考解救舅舅的方法。最後,他決定給當時掌管朝廷大權的大將軍梁商寫一封信,為舅舅申冤。[2]
他在信中說:宋光出身官宦之家,仕途平穩順利,現已位居地方首長的高位。他為人正直、秉公守法,從而得到了朝廷的重用。這樣的一個人,即使對於皇上的詔書有所疑慮,也會採用一種穩當的方式來解決,怎麼可能冒著段者死罪私下更改詔書?這樣的行為好比是一個人為了充飢而去吃附子,為了解渴而去飲毒酒。這樣的話,食物還沒進到腸胃裡,剛到咽喉人就已經斷氣了,怎麼可能會有人這樣做呢?[2]
梁商讀了這封信,覺得霍諝說得很有道理,又聽說他只有十五歲,對他的膽識頗為贊賞。後來,梁商不僅重審此案,還親自到皇帝那裡替宋光辯白。案件終於真相大白,宋光也被無罪釋放。從此以後,霍諝的名聲傳遍了整個洛陽城。[2]
成語寓意
編輯播報
很多時候人們頭腦發熱時就像喝毒酒解渴一樣,對行為不加思考,直沖直撞,不顧後果,於是吃虧的人很多,嚴重的還會搭上性命。這則成語故事說明不管如何,都不能為所欲為做事不顧後果,否則自己不負責任的行為,只能讓自己吃盡苦頭。遇事應像霍諝一樣先平靜下來。找出事情的關鍵,然後想辦法解決。[3]
成握吵薯語運用
編輯播報
成文用法
「飲鴆止渴」指飲用鴆羽毛浸泡過的毒酒解渴;比喻用錯誤的辦法來解決眼前的困難而不顧嚴重後果。[1]
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1]
運用示例
作家·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楊嗣昌的加征練餉辦法是使朝廷飲鴆止渴」。[1]
作家·巴金《談〈憩園〉》:「他們裡面也有抽鴉片煙的,年紀大一點的轎夫多數抽大煙,因為他們的體力不夠,不得不用這種興奮劑來刺激,明知這是飲鴆止渴,但是也無其他辦法。」[1]
詞語辨析
編輯播報
飲鴆止渴—殺雞取卵
「飲鴆止渴」和「殺雞取卵」意義相近,兩者皆有隻顧眼前需要而缺少長遠眼光的意思;區別在於「殺雞取卵」偏重利的取捨,指為了眼前利益,而放棄長遠利益;而「飲鴆止渴」則在於害的輕重,指為了彌補或減少當前的損害,而不計嚴重後果。
❺ 飲鴆止渴是什麼意思
問題一:飲鴆止渴是什麼意思? 傳說中的一種毒鳥。把它的羽毛放在酒里,可以毒殺人。 原指以鴆羽浸制毒酒來解渴。後喻僅求解救目前之困境,而不顧將來之禍患;或但看眼前之利益,而不顧嚴重之後果
問題二:飲鴆止渴的意思 比喻只求解救眼前困難,而不顧將來的大禍患。
飲鴆止渴 yǐnzhèn-zhǐkě
晉・葛洪《抱朴子・嘉遁》:「咀漏脯以充肌,酣鴆酒以止渴。」。
喝鴆毒之酒以解渴,比喻只圖眼前,不顧後患。
問題三:飲鴆止渴用來形容感情是什麼意思? 5分 飲鴆止渴意思是喝毒葯來緩解口渴,在愛情中,比如你和你並不愛的人在一起,為了填補空虛
問題四:"飲鴆止渴,甘之如飴"是什麼意思? 飲鴆止渴
yǐn zhèn zhǐ kě
〖解釋〗鴆:傳說謹悉中的毒鳥,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錯誤的辦法來解決眼前的困難而不顧嚴重後果。
〖出處〗《後漢書・霍傳》:「譬猶療飢於附子,止渴於鴆毒,未入腸胃,已絕咽喉。」
〖示例〗楊嗣昌的加征練餉辦法是使朝廷~。 姚雪垠《李自成祥歲乎》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甘之如飴
gān zhī rú yí
〖解釋〗甘:甜;飴:麥芽糖漿。感到象糖那樣甜。指為了從事某種工作,甘願承受艱難、痛苦。
〖出處〗《詩經・大雅・綿》:「堇茶如飴。」鄭玄箋:「其所生菜,雖有性苦者,甘如飴也。」
〖示例〗背書背不出,「老師」往往大發嬌嗔,自然罵得人下不了台,而張曜~。 高陽《清宮外史》上冊
問題五:飲鴆止渴,甘之若飴什麼意思 比喻用錯誤的辦法來解決眼前的困難而不顧嚴重後果。鴆:傳說中的毒鳥,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喝毒酒解渴。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很高興為你解答!
如有不懂,請追問。 謝謝!
問題六:飲鴆止渴的鴆難道不念jiu?念什麼怎麼解釋? 樓主一定把這兩個字弄混了。關關雎鳩裡面這個字是讀「jiu」,但是飲鴆止渴這個字讀「zhen」.樓主再仔揣看一下,這兩個字的確非常相似,但是是不同的兩個字。至於解釋的話,樓上已經說的很詳細了。
問題七:飲鴆止渴是什麼意思 飲鴆止渴 [yǐn zhèn zhǐ kě]
釋義
鴆:傳說中的毒鳥,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 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錯誤的辦法來解決眼前的困難而不顧嚴重後果。
貶義
詳細釋義
【解釋】:鴆:傳雀喊說中的毒鳥,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錯誤的辦法來解決眼前的困難而不顧嚴重後果。
【出自】:《後漢書・霍傳》:「譬猶療飢於附子,止渴於鴆毒,未入腸胃,已絕咽喉。」
出處
晉・葛洪《抱朴子》:「咀漏脯以充飢;酣鴆酒以止渴。」
例句
我們現在毫無計劃地濫采自然資源,無異於~,最終必然遭到自然界的報復。
❻ 飲鴆止渴什麼意思
飲鴆止渴的意思是比喻用錯誤的辦法來解決眼前的困難,而不顧嚴重後果。
出處:譬猶療飢於附子,止渴於鴆毒,未入腸胃,已絕咽喉,豈可為哉。
選自:南朝·宋·范曄《後漢書·霍諝傳》。
成語用法:飲鴆止渴指飲用鴆羽毛浸泡過的毒酒解渴,多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示例:楊嗣昌的加征練餉辦法,是使朝廷飲鴆止渴。
成語辨析:飲鴆止渴和殺雞取卵意義相近,兩者皆有隻顧眼前需要而缺少長遠眼光的意思卜簡。區別在於殺雞取卵偏重利的取捨,指為了眼前利益,而放棄長遠利益。而飲鴆止渴則在於害的輕重,指為了彌補或減少當前的損害,而不計嚴重後果。
飲鴆止渴成語故事
霍諝有個在郡里當官的舅舅,叫宋光。由於他為人正直、秉公執法,所以成了一些權貴的眼中釘。後來,權貴們聯合起來誣告宋虧弊缺光篡改詔書,皇帝信以為真,就把宋光逮捕,押到京都洛陽,關進了監獄。這時,霍諝才十五歲。
霍諝不銷辯相信舅舅會篡改詔書。宋光入獄以後,霍諝十分著急,日夜思考解救舅舅的方法。最後,他決定給當時掌管朝廷大權的大將軍梁商寫一封信,為舅舅申冤。他在信中說,這樣的行為好比是一個人為了充飢而去吃附子,為了解渴而去飲毒酒。這樣的話,食物還沒進到腸胃裡,剛到咽喉人就已經斷氣了。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飲鴆止渴
❼ 飲鴆止渴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喝毒酒族棚衡解渴。比喻用錯誤的辦法來解決眼前的困難而不顧嚴重後果。
一、拼音
飲鴆止渴[ yǐn zhèn zhǐ kě ]
二、出處
東漢·班固《後漢書·霍_傳》:「譬猶療飢於附子,止渴於鴆毒,未入腸胃,已絕咽喉。」
釋義:
這正好比為了充飢而去吃附子,為了解渴而去喝毒酒呢?如果這樣的話,東西還沒有進入腸胃,到了咽喉處就已經斷氣了。
三、例句
1、事實證明,那種靠毀林擴大耕地的做法,無異於飲鴆止兆做渴。
2、依靠服用安眠葯才能入睡,活像飲鴆止渴,還是想想別的法子吧!
(7)飲鴆止渴擴展閱讀
一、近義詞:
剜肉醫瘡[ wān ròu yī chuāng ]
釋義:比喻只顧眼前,用有害的方法來救急。
出處:唐·聶夷中《詠田家》詩:「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
翻譯:二月蠶和仔未結繭,早成抵債之物;五月谷未成熟,也已忍痛賣出。這是挖掉心頭好肉,來補眼前爛瘡。
二、反義詞:
高瞻遠矚[ gāo zhān yuǎn zhǔ ]
釋義:瞻:視,望;矚:注視。站得高,看得遠。比喻眼光遠大。
出處:漢·王充《論衡·別通篇》:「夫閉戶塞意,不高瞻覽者,死人之徒也哉。」
翻譯:凡是閉塞視聽,思想僵化,不能高瞻遠矚博覽古今的人,就像死人一樣。
❽ 飲鴆止渴
昨夜好朋友來看我,兩人徹夜長談,有寬慰的溫暖,也有深深的感嘆。
《南朝宋·范悶皮曄·後漢書·卷四十八·霍諝傳第三十八》中有個成語叫「飲鴆止渴」,意思是說用喝毒酒的辦法來解決飢渴,最終不僅不能解渴,反而連性命都搭上去了。
婚外情就是「飲鴆止渴」。
有網友這樣說婚外情:斗行「哪有什麼真愛,不過是兩個不負責任的東西,打著愛情的幌子,荷爾蒙爆棚,害人害己,還要殃及自己的孩子罷了。」
真的是這樣。
( 一 )
心理學上有個「柯立芝效應」。科學家把一隻公鼠和四五隻母鼠放到封閉的盒子里。公鼠馬上會和所有母鼠親密。過後,盡管母鼠會繼續叫,公鼠不會再有響應。然而,如果放入新的母鼠,公鼠會再次警醒,興奮不已。
這種現象,在被測試的每一種哺乳類動物身上都有體現——雄性動物會對單一雌性動物厭倦,引入新的異性,他們才表現得更高亢、持久。
不難看出,引發柯立芝效應的一個因素,就是新奇。
現實生活中,一對男女步入婚姻幾年後,雙方的親密關系基本穩定,激情漸漸消退。在出軌者看來,婚姻就如一潭死水,毫無新奇可言。第三者就如落入潭水中的一顆石子,激起的漣漪足以引起出軌者的興奮。為了尋求刺激、新奇、新鮮,男人會大膽出軌。
在空虛和麻木被填補、激活的那一刻,陷入婚外情的人,會有重生般的幸福和愉悅,這種新鮮的痛快感,一下子就讓他們上癮了。
於是,他們很容易把這種他們欲罷不能的「癮」,當成是愛,並以真愛之名,將自己的出軌行為恬不知恥地做了最合理化的解釋。
然後心安理得,薄情寡義地傷害曾經最親近的人,扼碎孩子無限依戀的家庭,在孩子的心上,狠狠地劃上一道永遠無法癒合的傷痕。
米蘭.昆德拉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里寫道:「男人的下半身是成人,上半身是嬰孩,他用下半身做些成年男人的事,上半身卻像嬰兒一樣嗷嗷地吮吸女人的乳房。」他們的精神和肉體是分裂的,分成上下兩部分和左右兩邊。上面,是極度的自私,下面,是沆瀣的慾望;左邊,是貪婪的人心,右邊,是復雜的人性。
男人出軌的每一幀細節,對女人來說都是煉獄。手刃小三,不是最終的贏。在一個濫情的男人那裡,小三是滅不盡的。
女人不必以爭一個男人定成敗,不必以守一段婚姻論輸贏。壞質的東西趁早扔掉,為自己,痛痛快快去活一把,才是人生贏家!
( 二 )
東野圭吾在《黎明之街》里說:只有傻瓜才會有婚外情。他們追求一時的快樂,卻破壞了好不容易得到的幸福家庭,是最傻的傻瓜。
婚外情有個魔咒:即便你和第三者結婚,也不可能長久!
網上有一組數據, 50.16%的離婚是由於第三者插足造成的。外遇者離婚之後,只有10%的人和第三者結婚;其中,80%的男性和外遇的第三者結婚後,會感到後悔。
當情人變成了老婆,才發現原來對情人的期許,最後也變成了婚姻里的瑣碎。
不善飛的鳥無胸骨,不善良的人沒胸懷。偷來的情感疑神疑鬼,彼此算計,永無寧日。
王陽明說,四十多欲,大勢已去;五十螞銷差多情,雞犬不寧。
一段感情先天就不光彩,從一開始就帶著自私和傷害,就算放棄家庭得到了它,也無異於飲鴆止渴,終究也會反噬自身。
為了婚外情,拋家棄子的男人,你說會有什麼樣的下場呢?
他想要小三的柔情,小三偏偏看中了他的錢。
他想要幸福的婚姻,卻偏偏把該珍惜的人一腳踹開。
這樣的男人,越想擁有什麼,老天爺越不給他什麼,這就是他們的下場。
( 三 )
一生遇到對的人的幾率很小,遇到了就要好好珍惜。永遠不要因為新鮮感,丟了那個想要陪你一生的人。
「終其一生,擇己所愛,愛己所擇」是一種人生態度。 前四個字是前半生,後四個字,便是餘下的歲月。
無論男女,在感情問題上都要保持理智,保持忠誠。
婚姻是一種選擇,對於自己的選擇應該去珍惜去經營,而不是吃著碗里的看著鍋里的。就像海邊拾貝,不要撿最大、最漂亮的,要撿自己最喜歡、最適合的,並且,撿到了就不要再去海灘了。
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盡力之後,就選擇隨緣。
❾ 飲鴆止渴是什麼意思
飲鴆止渴的意思是比喻用錯誤的辦法,來解決眼前的困難,而不顧嚴重後果。
宋光入獄以後,霍諝十分著急,日夜思考解救舅舅的方法。最後,他決定給當時掌管朝廷大權的大將軍梁商寫一封信,在信中說,宋光出身官宦之家,仕途平穩順利,現已位居虧弊缺地方首長的高位。這樣的一個人,卜簡即使對於皇上的詔書有所疑慮,也會採用一種穩當的方式來解決,不可能冒著死罪私下更改詔書。
這樣的行為好比是一個人為了充飢而去吃附子,為了解渴而去飲毒酒。這樣的話,食物還沒進到腸胃裡,剛到咽喉人就已經斷氣了,怎麼可能會有人這樣做。
飲鴆止渴成語寓意
很多時候人們頭腦發熱時就像喝毒酒解渴一樣,對行為不加思考,直沖直撞,不顧後果,於是吃虧的人很多,嚴重的還會搭上性命。這則成語故事說明不管如何,都不能為所欲為做事不顧後果。
否則自己不負責任的行為,只能讓自己吃盡苦頭。遇事應像霍諝一樣先平靜下來,找出事情的關鍵,然後想辦法解決。飲鴆止渴和殺雞取卵意義相銷辯近,兩者皆有隻顧眼前需要而缺少長遠眼光的意思。殺雞取卵偏重利的取捨,指為了眼前利益。而飲鴆止渴則在於害的輕重,指為了彌補或減少當前的損害。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飲鴆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