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1962年中印戰爭打到印度哪裡
1962年中國軍隊打到了距離新德里也就幾百公里的地方,先遣部隊更是到了外圍五十公里的地方,只是最終我方主動退到實際控制線20公里。
1962年爆發的這場戰爭,中方那時候的實力還並不強大,而印度還有美國和蘇聯的支持,差距不是一般大。有這兩大強國在背後兜底,印度的自信心一下就膨脹起來,在邊境地區不斷挑事,我國忍無可忍發起了反擊,這場戰爭結束得很快,我國再有優勢的情況下主動宣布停戰。這場戰役我方邊防部隊陣亡722人,受傷697人,殲滅了印軍3個旅,斃傷准將以下就有3968人。
中印戰爭的爆發並不是偶然性,在英國殖民時期就埋下了隱患。雙方各有各的理,印度在大國的慫恿下想要用武力解決也能理解。只是印度睜擾軍隊的紀律散漫,他們採用的戰術不合理,我軍認真分析了對手,採用穿插戰術,分小隊對印軍實施包圍,就連他們的王牌部隊都無一倖免。可能大家會很疑惑,蘇聯和美敬爛國不是支持印度么?它怎麼會還是這么不經打?
美國和蘇聯確實援助了印度武器,還派遣了軍事顧問幫助印軍,他們都希望印度可以贏,可是印度失敗後這兩國並未出手。一是很不劃算,他們支持也只是幕後,要是擺在明面上就是地區性戰悉稿旦役,沒有真的和中國打這個打算。況且中國贏了之後主動停戰,選擇和談還歸還了俘虜和繳獲的武器,這種行為在國際上贏得好感,美蘇再發難也不合適。二是美蘇兩國還在忙著較勁,也沒有多餘的功夫再去招惹一個大國,所以印度說到底還是在孤軍奮戰。
㈡ 一九六二年中印戰爭給我們留下了哪些財產
在對印自衛反擊戰前,印度已經多次越過中印邊境並逐步侵犯中國領土。雖然中印展開多次協商交涉,但都無疾而終。後來沖突擴大,兩國邊防軍更是展開激烈交火。忍無可忍、無需再忍。1962年,中國決定對印展開自衛反擊戰。這場戰爭只持續了不到半年,但對兩國都意義重大,更是給中國留下了寶貴的財產。
基辛格說過:中國總是被他們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和平不是等來的、不是求來的,是靠抗美援朝、對印自衛反擊戰打出來的;是靠兩彈一星、大飛機、航空母艦守衛出來的。我們相信,如果有下一次中印邊境沖突的話,勝利的還是中國。
㈢ 62年中印戰爭中為什麼中國在大獲全勝下撤兵
1、特別是當時戰略環境十分險惡,居然也敢打。當時國內自然災害剛結束,台灣在東南沿海叫囂要反攻大陸。國際上,中蘇開始交惡,蘇聯、美國兩個超級大國都站在印度一邊,英國自不別說是在印度一邊;印度作為不結盟運動領導人,第三世界國家都站在印兄蠢度那邊。
2、時機選擇得當。隆冬將至,搶在大雪封山,後勤和軍隊便於交通之時。最重要的是在美蘇兩國熱衷於古巴導彈危機之間。古巴導彈危機一結束,我便見好就收,充分適應現代局部戰爭有限性的特點。
3、打得好。法國人、以色列人等西方國家高聲贊嘆:「內行人的戰羨薯陪爭!」、「瀟灑至極的戰爭!」。俘虜印軍准將以下7000多人,而我無一人被俘;幾乎吃掉了印軍的主力,卻主動撤軍。
62年發生的中印戰爭,是中國軍隊軍力的一個頂峰,中國僅以邊防部隊3萬餘人就重創了印軍手肆主力,佔領全部爭議土地,逼得印度全國動員並乞求美國干預,在全世界丟盡了臉面,而中國威名大振,還落下一個好名聲,極大的改善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形象。
㈣ 一九六二年中印戰爭給我們留下了哪些遺產呢
1962年中印自衛反擊戰正式打響,中國在短短30天內就擊潰印軍,大捷取勝!而後僅僅過了5年,印度「另起事端」在1967年再次挑釁我軍,我軍乘勝逐北即刻回擊,再次將印軍攻回老巢,不敢再犯!
據資料顯示,在1967年的中印自衛反擊中,印軍被擊斃數為195人、多處工事被摧毀。兩次軍事挑釁均以失敗告終!
第一,遏制住了印度的擴張。
別看印度這個國家實力不強,但擴張主義卻深入到骨子裡面。可以印度這個國家,有帝國主義思想,只是沒有帝國主義實力的國家。如果印度有一天變強,變成超級大國,絕對會四處侵略。1962年中印戰爭,中國取勝,徹底遏制住了印度的狼子野心,使得印度折服到現在都不敢跟中國再起戰端。縱然印度很想報仇,但心裡可以說被中國打怕了,沒那個信心打贏中國。印度的怕,為中國邊境和平,國家發展提供了一個和平的發展環境。
第二,再次向世界證明了中國軍隊敢戰能戰。
1962年,中國經濟困難,再加上中蘇關系破裂,美國圍堵中國,是新中國非常艱困的一年。而印度又在美蘇的支持下挑釁中國,測試中國軍隊能不能戰。不過結果好的是中國邊祥啟防軍勝利了,這也就打破了世界兩個超級強國的陰謀,保護了新中國。
㈤ 62年中印戰爭殺了多少印度俘虜
一個帆扒也沒有。
㈥ 62年中印之戰各自的參戰兵力是多少
1962年10月至11月,中印邊境戰尺吵爭在中印藏南邊境地區爆發。在短暫的作戰過程中,中國軍隊在西段清除了印軍全部入侵據點。據可查資料,中國軍隊全殲印軍3個旅,另殲滅印軍5個旅各一部,總計殲滅入侵印軍8900餘人。
參戰兵力:1962年中印戰爭始末——4萬解放軍擊敗30萬印軍,直逼印度首都
中國軍隊:
戰績:
在整個自衛反擊作戰中,中國軍隊殲滅印軍3個旅(第7旅,第62旅、炮兵第4旅),基本殲滅印軍3個旅(第112旅、第48旅、第65旅),另殲滅印軍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斃傷印軍第62旅旅長霍希爾.辛格准將以下4885人,俘印軍第7旅旅長季.普.達爾維准將以下3968人(其中校官26名、尉官29名)。
傷亡:
中國邊防部隊陣亡722人(其中軍官82名、士兵640名),負傷697人(其中軍官173名、士兵524名)。
繳獲:
飛機5架、坦克9輛、汽車437輛、88mm加農炮13門、88mm榴彈炮36門、75mm山炮12門、106.7mm迫擊炮27門、106mm無後座力炮6門、81mm迫擊炮142門、51mm迫擊塵襲炮144門、輕重機槍631挺、派困兄長短槍5,772支、火箭筒112具、槍榴彈發射器(擲彈筒)32具、槍彈4120591發、炮彈79720發、手榴彈16921枚、地雷14848枚,電台(報話機)520部,炮兵觀測儀等其他器材735部(具)。
消耗:
炮彈22976發、槍彈701342發、手榴彈7080枚、爆破筒64節、炸葯2050kg,噴火油料677L,損壞122mm榴彈炮1門、機槍18挺、長短槍81支、40mm火箭筒2具、電台(步話機)5部、汽車12台。
參考:中印戰爭
http://ke..com/view/76323.htm
㈦ 1962年中印戰爭中方將領是哪位
1962年中印戰爭中方總指揮是時任國防部長的林彪元帥。
㈧ 一九六二年中印戰爭給我們留下了哪些遺產呢
如果說新中國建立之後,抗美援朝是立國之戰,那麼中印戰爭就是國運之戰。此一戰對中印兩國都有極大的影響,對印度來講,此戰的戰敗,印度睜凱稱霸南亞的雄心破滅,走向世界大國的夢想也隨之破滅;對於我們中國來說,這一場戰役卻是保住了西藏邊疆五十年的和平與穩定。
同時在戰爭中,由於我國軍事實力的強大,凡是與我國接壤的國家,都會對中國保持尊敬的態度。最為重要的是,我國改善了國際外交環境,獲得了很好的國際聲望與口碑,為國家建設贏得了獨立發展的空間。
㈨ 1962年中印戰爭中方將領是哪位
1962年中印戰爭的前線最高指揮官、西藏軍區李祥備司令員哪毀——張國華將軍。
張國華(1914.10.22—1972.2.21),曾用名張福桂、李亞霖,江西省永新縣懷忠鎮人。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宴稿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開國中將。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軍軍長,西藏軍區司令員、軍區黨委第一書記,成都軍區政委、軍區黨委第一書記,中共中央軍委委員等職。
㈩ 62年中印戰爭總指揮是誰
62年5月林彪不再過問軍隊日常事務,6月中國開始布置中印戰爭
這期間林彪應該是專門負責對印戰爭了,10月調4野王牌54軍進藏參戰,如果不是林彪指揮的戰役,是沒有必要從重慶掉4野的王牌參戰的。林彪的活動從中印關系緊張開始,就從中央的視野中消失了,理禪旦閉由是生病,能打的將帥,彭被批倒了,粟裕也靠邊了,只有林是最合適的指揮官了,所以林一養病為由調動軍隊指揮了中印戰爭。
62年羅瑞卿是總遲瞎參謀長,也參與指揮賀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