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西三角經濟圈和珠三角經濟圈的不足
缺乏自主創新能力。珠三角經濟的產業層次低、國際競爭力不強,產業鏈處於國際分工的低端環鎮櫻節,後勁不足,缺乏自主創新能力。經濟圈,又稱大城市群、城市群集合、凳爛大經濟區、大都會區、以特大御粗叢或輻射帶動能力強的大城市為核心多個城市集合或都會區集合。
⑵ 西三角經濟圈的誕生
學者劉斌夫2004年在寫作《中國城市走向》(中國經濟出版社2007年4月出版)專著時,最先提出「西部大三角經濟圈」概念。
2007年8月,學者楚漢不約而同地在上海提出了「西三角經濟區(重慶-成都-西安)」構想,初繪了「西三角」藍圖;2008年5月,蘭州學者賀應欽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將狹義「西三角」概念擴展為廣義的「西部川陝渝隴金三角經濟圈」,簡稱「西三角經濟圈」,並對其基本概念、戰略意義、宏偉藍圖、發展綱要等進行簡要論述; 2009年全國「兩會」上,重慶代表團提出川陝渝共建「西三角經濟區」的設想,當即引發社會各界的熱議。
「大西三角經濟圈」概念的提出,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轉變雀氏拆的需要,是西部省區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解放思想、開闊視野的創新思維,是西部省區發展內陸開放型經濟,加快推進西部大開發戰略提出的全新命題,是西部省區著眼於統籌利用兩個市場、兩種頃棗資源的深層次回答。我國的西部,是一個地域十分遼闊、資源比較豐富、經濟發展相對滯後、人民生活水平比較低下的地區。經過近10年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目前,這個區域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轉折時期。一方面,西部地區12個省區市整體上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另一方面,西部地區與東部發達地區相比,兩個地區的差距不但沒有縮小,反而還在擴大。另外,伴隨均衡發展而出現的各地重復建設、爭奪和浪費資源的現象日益突出,不利於資源的有效聚集和高效利用,不利於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順利實施。因此,採取非均衡發展模式,打造西部最大增長極的「大西三角經濟圈」,將有利於西部大開發戰略思路和途徑的調整,有利於發揮佔西部經濟總量40%的「西三角經濟圈」的聚集、輻射、帶動的作用,從而加快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步伐,早日在西部地區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西南和西北一旦貫通,就會形成本部統一的大市場、統一的網路,通江達海、連接四方的優勢就會顯現」核李這表明,「西三角經濟圈」具有廣泛的民意和社會基礎,這一命題一提出,就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大西三角」各方的積極響應。
⑶ 西三角經濟圈和珠三角經濟圈的優勢和不足
西三角經濟圈和珠三角經濟圈相比,西三角經濟圈的優勢和不足如下:
西三角經濟圈的優勢如下:
1、經濟圈內礦產資源豐富,尤其是煤炭和石油等化石能源豐富,能為經濟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和動力。
2、以成都、重慶和西安三地為核心的小城市群,有良好的經濟和產業帶動作用和凝聚力,而且科教實力強大。
3、西三角經濟圈全部屬於此敏悶中國西部經濟帶,西部大開發戰略為經濟圈的騰飛提供了政策支撐。
4、重慶已劃入國家直轄市,扶持力度舉足輕重,西安屬航空、院校西部重要城市。川陝渝人口優勢明顯,發展後勁足。
5、經濟圈內大多屬於平原地區(成都平原、渭河谷地),地形平坦,氣候較濕潤,有利於進行經濟發展和吸引人才。
6、三地古都文韻,旅遊資源豐富,西安更是十三朝帝都,川渝巴蜀文化盛行。奇山美景,人傑地靈,將星人物輩出,國人神往之地,本地人堅毅之性,皆對當地發展有利。
西三角經濟圈的不足如下:
1、起步較晚,還不像長三角處在當年開放的前沿。
2、基礎薄弱,特別川渝輕工業發展相對滯後,本地這方面還是零起點。
3、觀念待變,發展不能靠喊,重點靠干,靠變,靠向現代的思想、模式、理念等學習,取長補短。
西三角經濟圈
「大西三角」的全稱是「西部渝川陝隴金三角」,可稱為「新西三角」、「西三角森彎」,包括以重慶為中心的重慶成都城市群、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城市群、以蘭州為中心的西蘭銀城市群。總面積38萬平方公里,人口1.3億,包含60座城市,GDP總額佔全國的7%,整個西部的40%。
大西三角經濟圈,又稱「新西三角」經濟圈、「西三角」經濟圈、「新西三角」經濟區、拿吵「西三角」經濟區。包括重慶、陝西西安和四川成都及其周邊地區,總面積20~30萬平方公里。包含約50座城市,建立以重慶成都經濟圈和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城市群為核心的西部地區大經濟實體。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西三角經濟圈
⑷ 西三角經濟圈與長江三角經濟圈,珠江三角經濟圈,環渤海經濟圈在地理位置上最大的不同點是
西三角經濟圈地處如茄內陸地區,而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均在東部沿海地區。
「西三角經濟圈」是指重慶聯合成都和西安,建立以重慶經濟圈、成都經濟圈和以西安為中心兆謹的關中城市群為核心的西部地區大經濟實體。其區域大致包括重慶市、成都市和渣猜察西安市及其周邊地區,
⑸ 針對我國西部地區現狀,有全國人大代表提出了「西三角經濟圈」的區域發展戰略,以帶動西部地區的
(1)四川 陝西 |
(2)①西三角煤、鐵、天然氣資源豐富 ②西三睜察粗角沒謹水陸交通便利 ③西三角人口眾多,勞動力資源豐富。 |
(3)水土流失 酸雨 水污染 大悉鎮氣污染等 |
⑹ 西三角地區包括哪些城市 西三角地區的城市介紹
1、西三角經濟圈包括重慶返運、陝西西安和四漏旅梁川成都及其周邊地區鎮敏,總面積20-30萬平方公里,包含約50座城市。
2、建立以重慶成都經濟圈和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城市群為核心的西部地區大經濟實體。經濟圈經濟總量近1.2萬億,約佔西部經濟總量的20%。
⑺ 西三角經濟圈經濟發展的優勢條件
一,西三角經濟圈」是指重慶聯合成都和西安,建立以重慶經濟圈、成都經濟圈和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城市群為核心的西部地區大經濟實體
二,「大西三角經濟圈」科技實力雄厚,擁有三大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二十幾所國家級科研基地、100餘所普通高等院校,在航天航空、石油化工、機械裝備、電子通訊、軟體設計、光電、生物醫葯、軟體、新材料、環保、機電一體化等領域擁有強大優勢。
三,「大西三角經裂姿濟圈」產業關聯度大,帶動能力強容易形成龐大的產業鏈,能夠向西部派或其他地區進行產業輻射,其增長極的作用突出
四,「大西三角經濟圈」地處我國內陸,縱跨西南西北地區,覆蓋整個西部地區,對於維護我國國防安全,縮小區域差別、擴大內需、實現城鄉統籌發肆羨絕展,全面建設和諧富裕的小康社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⑻ 請問西三角經濟區包括哪些地區
四川盆地經濟圈,陝西關中盆地、漢中盆地經濟圈,隴西經濟圈三大區域。
⑼ 西三角經濟圈的概念
「大西三角」的全稱是「西部川陝渝隴金三角」,可稱為「新西三角」、「西三角」,包括以成都為中心的成渝城市群、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城市群、以蘭州為中心的西蘭銀城市群總面積38萬平方公里,人口1.3億,包含60座城市,GDP總額1.9萬億元,佔全國的7%,整個西部的40%。
「大西三角」經濟圈,又稱「新西三角」 經濟圈、「西三角」經濟圈、「新西三角」經濟區、祥培「西三角」經濟區,是指成都聯合重慶、西安和蘭州,建立以成都為中心的成渝城市群和以西安為中謹羨唯心的關中城市群、以蘭州為中心的西蘭銀城派首市群為核心的西部地區大經濟實體。其區域大致包括成都市、重慶市、西安市和蘭州市及其周邊地區,總面積30-40萬平方公里,包含約60座城市。目前經濟圈經濟總量近2萬多億,約佔西部經濟總量的40%。
中國區域經濟與城市發展學者劉斌夫2004年在寫作《中國城市走向》(中國經濟出版社2007年4月出版)專著時,最先提出「西三角」概念,指出以中國西部三個特大中心城市成都、重慶、西安為支撐點,將形成聯接大西部南北版塊的經濟合作區域,將成為中國西部經濟重心和中國西部經濟高地。
2009年全國兩會上,時任重慶市常務副市長的黃奇帆市長向國家提交西三角經濟圈發展提案。
2009年劉斌夫在其新著《策劃重慶,策劃四川——構築中國經濟第四增長極》(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再次提及西三角經濟圈。
西三角經濟圈,克服了成渝城市群兩點一線貌合神離的弊端,在更大范圍內形成區域經濟合作局面。隨著未來西安、成都相繼可能直轄,西三角經濟圈的內生力將更加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