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度有多少人口和面積
印度人口:13.24億,國土面積:約2980000km²。
印度共和國(印地語: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英語:The Republic of India,India),簡稱「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
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
地形地貌:
從喜馬拉雅山向南,一直伸入印度洋,北部是山嶽地區,中部是印度河——恆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及其東西兩側的海岸平原。平原約占總面積的40%,山地只佔25%,高原佔1/3,但這些山地、高原大部分海拔不超過1000米。
低矮平緩的地形在全國佔有絕對優勢,不僅交通方便,而且在熱帶季風氣候及適宜農業生產的沖積土和熱帶黑土等肥沃土壤條件的配合下,大部分土地可供農業利用,農作物一年四季均可生長,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印度
㈡ 印度有多少人口
印度人口有13.24億。
印度的人口為13.26億人(2016年),是世界上僅次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二人口大國,人口數世界排名第二。其中男性人口6.237億,女性人口5.865億。
根據普查結果,過去十年,印度人口增長率為1.764%,較2001年人口普查時的2.115%出現明顯下降。普查結果還顯示,印度擁有自獨立以來的最低兒童性別比例,即男女比例為1000:914。
B.s.古哈於1935年,將印度的種族劃分為五個主要類型:尼格羅人(the Negroids)、原始澳大利亞人(the Proto-Austroloids)、地中海人(the Mediterraneans)、迪納拉人(the Alpoinarics)以及印度土著人。
印度的民族及人口佔比:
1、印度斯坦族(HINDUSTANI)
該族佔印度總人口的46.3%,主要分布在印度北方邦、中央邦、哈利亞納邦、比哈爾邦和拉賈斯坦邦等地。多數人信奉印度教,部分人信奉伊斯蘭教、佛教、基督教和耆那教等。大部分操印地語,少數人說烏爾都語。主要以務農為業。
2、泰盧固族(TELUGU)
該族佔印度總人口的8.6%,又稱安得拉族。主要分布在安得拉邦。大多信仰印度教,其次是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安得拉人嗜吃辣椒,喜歡喝茶。
3、孟加拉族(BENGALI)
該族佔印度總人口的7.7%,主要分布在西孟加拉邦、比哈爾邦和奧里薩邦等,操孟加拉語,大多數人信印度教。主要從事農業。
4、馬拉地族(MARATI)
該族佔印度總人口的7.6%,主要分布在馬哈拉施特吵畢拉邦。主要信奉印度教和佛教。馬拉地人喜歡摔跤,還善於打板球、曲棍球和羽毛球。
5、古吉拉特族(GUJARATHI)
該族佔印度總人口的4.6%,主要分布在古吉拉特邦。操古吉拉辯碰旁特語,多數人信仰印度教,少數人信伊斯蘭教和耆那教。主要從事農業,手工業也較發達。
6、加拿達族(KANNADA)
佔印人口3.87%,說加拿達語,分布在卡納塔卡邦。
7、馬拉亞拉姆族(MALAYALAM)
佔印攜橡人口3.59%,說馬拉亞拉姆語,分布在喀拉拉邦。
8、旁遮普族(PUNJABI)
該族佔印度總人口的2.3%,主要分布在印度旁遮普邦,大部分人操旁遮普語,少數操印地語和烏爾都語。信奉錫克教和印度教。多數人從事農業,少數人從事畜牧業和手工業。旁遮普人能歌善舞。
9、阿薩姆族(ASSAMESE)
主要分布在印度的阿薩姆邦,操阿薩姆語。信奉濕婆神。多從事農業、畜牧業。以大米為主食,尤其喜歡喝茶。
10、奧里薩族(ORISSAI)
主要分布在奧里薩邦。奧里薩人主要信奉印度教,奧里薩一向被譽為印度教之鄉,素有印度教聖地之稱。奧里薩人以米飯為主食,衣著簡單樸素。
㈢ 印度有多少人口和面積是多少
印度國土面積約是298萬平方公里,人口是13.24億人。
印度是南亞地區最大的國家,面積為298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7位,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與巴基斯坦交界。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
印度是世界上僅次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二人口大國,人口數世界排名第二。其中男性人口6.237億,女性人口5.865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官網2021年2月更新顯示印度人口13.24億人。
工業
在英國殖民者統治期間,印度工業以紡織和采礦為主。獨立以後,鋼鐵、機械、電力、化學等工業都有所發展,工業已形成完整體系。印度的紡織、食品、精密儀器、汽車、軟體製造、航空和空間等工業發展迅速。
㈣ 現在印度人口是多少億
據有關資料顯示,印度人口普查的周期是7年一次,據了解上一次人口普查是2013年,人口為12.67億,人年均增長率為1.2%。按平均增長率計算2017年底人口將達到13.29億。
拓展資料:印度人口的結構主要以語言、宗教以及種姓來劃分,最為著名的就是印度的種姓制度,講人口等級嚴格劃分,高低貴賤不等。2011年3月31日公布的人口普查的初步結果是12.1億。至2016年終,印度人口已經達到13.26億,佔世界總人口的18%,也就是說全球5分之一的人口都來自印度,可見人口之多。印度人口年增長率為1.2%。同樣作為人口大國,可見人口之壓力。如何優化人口借口,成為印度最為急切的問題。
㈤ 現在印度有多少人口
截至2022年,印度人口為14億1200萬人,雖然仍少於中國的14億2600萬人,但差距已經很小。
㈥ 印度有多少人。實際人口!!!
印度有多少人口?
據印度最新的人口統計數據顯示,印度人口總量目前已經超過12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17.5%,成為當今世界人口第二多的國家。2013年,印度人口已達12.5億,僅比人口數量13億握運核的中段掘國少不到一億。並且2014年印度人口持續增長,勞動力不斷擴大,人口相對年輕。而有關機構預計,到2025年,中悄塵國65歲以上的人口將占總人口的13%至14%左右,印度則僅為8%左右。
㈦ 印度人口數量有多少
印度的人口為13.26億人(2016年),是世界上僅次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二人口大國,人口數世界排名第二。其中男性人口6.237億,女性人口5.865億。
根據普查結果,過去十年,印度人口增長率為1.764%,較2001年人口普查時的2.115%出現明顯下降。普查結果還顯示,印度擁有自獨立以來的最低兒童性別比例,即男女比例為1000:914。
印度是一個聯邦制國家,總統是國家元首,但其職責是象徵性的,實權由總理掌握。國家的總統及副總統任期5年,由一個特設的選舉機構間接選舉產生。
總統職位因去世、辭職或罷免等原因而出缺,印度憲法第65條規定由副總統代行總統職務。當新總統被選出及就職後,副總統恢復原有職務。
㈧ 印度人口數量是什麼
印度人口數量是:13.9 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官網2021年8月更新顯示) 。
印度:
印度共和國(印地語:भारत गणराज्य,英語:The Republic of India,India),簡稱「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東北部同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東部與緬甸為鄰,東南與斯里蘭卡隔海相望,西北與巴基斯坦交界。
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海岸線長5560公里。也是一個由100多個民族構成的統一多民族國家,主體民族為印度斯坦族,約佔全國總人口的46.3%。
人口
印度是世界上僅次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二人口大國,人口數世界排名第二。其中男性人口6.237億,女性人口5.865億。根據普查結果,過去十年,印度人口增長率為1.764%,較2001年人口普查時的2.115%出現明顯下降。普查結果還顯示,印度擁有自獨立以來的最低兒童性別比例,即男女比例為1000:914。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官網2021年2月更新顯示印度人口13.24億人。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印度
㈨ 印度的總人口居世界第幾位
截止2021年,印度的總人口居世肢察基界第2位。
印度共和國簡稱印度,人口數量有13億左右,位於亞洲的南亞部分。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大部分印度夫妻沒有避孕的意識,選擇不停的生,三分之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間接依靠農業維生。
印度也是金磚國家之一,印度的經濟產業多元化,涵蓋農業、紡織業以至服務業等,近歷謹年來服務業沒租增長迅速,已成為全球軟體、金融等服務業最重要出口國。
人種
關於人種的劃分,歷來聚說紛紜。受到學術界普遍公認的劃分方法,是由B.s.古哈於1935年提出來的。
將印度的種族劃分為五個主要類型:尼格羅人(the Negroids)、原始澳大利亞人(the Proto-Austroloids)、地中海人(the Mediterraneans)、迪納拉人(the Alpoinarics)以及印度土著人。
民族
印度斯坦族(HINDUSTANI)該族佔印度總人口的46.3%,主要分布在印度北方邦、中央邦、哈利亞納邦、比哈爾邦和拉賈斯坦邦等地。多數人信奉印度教,部分人信奉伊斯蘭教、佛教、基督教和耆那教等。大部分操印地語,少數人說烏爾都語。主要以務農為業。
㈩ 印度有多少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官網2021年2月更碼散新顯示印度人口13.24億人。
印度是世界上僅次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二人口大國,人口數世界排名第二。其中男性人口6.237億,女性人口5.865億。根據普查結果,過去十年,印度人口增長率為1.764%,較2001年人口普查時的2.115%出現明顯下降。
印度是一個聯邦制國家,總統是國家元首,但其職責是象徵性的,實權由總理掌握。國家的總統及副總統任期5年,由一個唯模姿特設的指絕選舉機構間接選舉產生。
印度的經濟:
印度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經濟增長速度引人矚目。由於印度人口眾多,平均國民生產總值很低,2011年,印度平均國內生產總值(購買力平價)為3,694美元,列世界的第129位;美元匯率則為1,389美元,為世界第140位。
1991年以前,受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影響,印度政府過分干預勞工及金融市場並監管商業活動,由於1991年印度經濟危機,加上蘇聯解體,新國大黨政府使印度開始實行經濟自由化改革,藉由外國貿易及直接投資,逐步轉型為自由市場,印度的經濟規模獲得了較快速度的增長。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