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昆侖系
擴展閱讀
買一百萬的車險多少錢 2025-04-16 17:02:20

昆侖系

發布時間: 2023-04-09 04:41:19

1. 昆侖山所在具體位置

昆侖山位於中國新疆與青海、西藏交界。

昆侖山脈是橫貫中國西部的高大山脈。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大信廳,東到柴達木河上游谷地,於東經97°~99°處與巴顏喀拉山脈和阿尼瑪卿山(積石山)相接,全長2500餘千米;南北最寬處在東經90°,達350千米,最窄處在東經81°附近,為150千米。

昆侖山脈北部與盆地的高差3500~4500米,南部與高原的高差500~1500米。昆侖山脈與塔里木盆地和柴達木盆地間均以深大斷裂相隔。昆侖山脈的新構造運動極其強烈,晚第三紀以來上升大約4000~5000米。

昆侖山北坡瀕臨最乾旱的亞洲大陸中心,屬暖溫帶塔里木荒漠和柴達木荒漠,年降水量隨山地海拔增高而略增,暖溫帶荒漠被高山荒漠所取代,由特有的墊狀駝絨藜與西藏亞菊組成。源於昆侖山脈北坡諸河流,源遠流長,匯流於塔里木盆地與柴達木盆地內流水系。

(1)昆侖系擴展閱讀

昆侖山的山脈分段:

昆侖山脈西高東低,按地勢分西、中、東3段:位於西昆侖山海拔在7000以上的山峰有3座,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7座,平均海拔為5500~6000米;中昆侖山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8座,平均海拔5000~5500米,北坡雪線5100~5800米;東昆侖山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4座,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8座,平均海拔4500~5000米,積雪分布在5800米以上的山峰。

昆侖山脈西段從喀拉喀什河上游的賽圖拉與葉爾羌河上游的麻扎通過的新藏公路,構成昆侖山脈西、中段的分水界。中段位於新藏公路與車爾臣河九個大坂山即東經77°~86°,主脈向南略呈弧形;克里雅山口和喀拉米蘭山口是該段聯系新疆-西藏通道。

東段向東略呈扇形展坦尺開,分為3支:北支祁漫塔格山,其南隔以阿牙克庫木盆地,東延為唐松烏拉山、布爾汗布達山;中支阿爾格山,東延為博卡雷克塔格、滾隱唐格烏拉山與布青山,地形上與阿尼瑪卿山相接;南支為構成青南高原上的主體山脈,東延與相接。

2. 34.《山海經》記載的就是地球上盤古大陸的四大部洲的風土人情。

文章節選自 《創造宇宙說明書》

《山海經》源於《山海圖》,這是全球性大洪水災難以後的地球使用說明書、全球藏寶圖。

《山海經》證明,三皇五帝建立上古中國統治盤古大陸全世界。上古中國的首都在盤古大陸中心。

那時的月球離地球非常近,像地球同步衛星一樣懸停在盤古大陸上空的外層空間。月球中的神級外星人為了方便對地球進行管理,把盤古大陸按東、南、西、北的方向劃分為四大部洲,每個大部洲由兩個小州組成,算上中心小州,盤古大陸共由九個小州組成,因此當時的人類遵循外星人的設定把全世界稱為九州。其實地球上原本有十州,盤古大陸旁邊還有一巨島(大西洲,也叫亞特蘭蒂斯),也算一州,但在三皇五帝時代之前就沉沒了。

盤古大陸的中心小州就在如今的東非(非洲東部),處於月球正下方,人類世界的統治者把全球政治中心(聯合國總部)設置在這里,因此這里被稱為「地中之都,中土之國」,後人稱之為「上古中國」。月球在堯的時代遠離地球,導致盤古大陸解鉛做體並劇烈地漂移,引發的大洪水使整個人類文明受到重創,上古中國的輝煌文明也隨之沒落,在夏朝末年降到谷底。商朝取代夏朝成為上古中國的正統傳承者以後,統治者遷都五次,把全球政治中心(聯合國總部)逐步遷移到中原地區。周朝取代商朝成為正統的統治者後,無暇顧及地球的其他地區,只在中原地區重新劃分九州,仿製黃帝時代的規章制度進行管理。

從此以後,只有中原地區系統地進行了上古中國的正統傳承!(傳承,是正統的權利、義務和責任。其他地方不是正統,也不用操心傳承的事兒,因此出現文明中斷、文化斷代的情況,從而只有正統保持了文明的先進性。)

四大部洲的方向也是地球反方向自轉前的方向。(大致來看,現代的北美洲、南美洲的少部分和太平洋上的諸小島屬於東勝神洲運激巧,亞洲、歐洲屬於南贍部洲,南極洲的大部分、印度地區、澳大利亞地區和大西洲(後沉沒)屬於西牛賀洲,南美洲的大部分、南極洲的少部分和非洲南部屬於北俱蘆洲。)

東勝神洲也叫「東勝身洲」,因為此洲的人類的身材比其他洲的人類要高大。此洲土地極廣、極大,橫跨當時的南北半球,氣候囊括熱帶、溫帶、寒帶三大溫度帶,共八種氣候,氣溫、降水的多樣性造就了極為奇妙的自然景觀。北美洲和中美洲在上古時期屬於東勝神洲,古時的扶桑國就是現在的墨西哥,是中美洲瑪雅文明所在地。漢朝時講,向東兩萬里可以到達扶桑,這是因為地球大致是個圓球,亞洲一直向東當然就是北美洲!這是一種巧合,同樣的巧合還出現在印度地區。印度大陸本來在盤古大陸西北面(史前方向)的西牛賀洲,後來經過漂移,與亞洲大陸擠壓合並到了一起,出現在了中國的西面。《西遊記》里如來說東勝神洲的人,敬天禮地、心爽氣平,瑪雅人確實如此。

南贍部洲,沿著邊界線來看,這個洲大致呈梯形,四個邊里有一個邊最長,其他三個邊的長度相當,後來的佛教典籍中記載了這個形狀。此洲名稱中的「部」和四大部洲中的「部」同為量詞。這里的人民勤勞且有著精微復雜的思維,這里有復雜的人情世故及社會關系,是聖星人登錄(投胎、附體)、遊玩體驗的好去處。後來的中國、北歐、古希臘、古羅馬等地區都屬於南贍部洲(亞歐地區)。《西遊記》里如來說南贍部洲什麼人都有,人多事非多,什麼是非都有,確實如此。

西牛賀洲,盛產牛、羊、珠、玉,人民以牛羊為貨幣,所以此洲也叫西牛貨洲。一直到現在的21世紀,原屬西牛賀洲的澳大利亞的畜牧業依然非常發達,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牛肉和奶粉出口國。珠、玉主要指集各種寶石的色彩於一身的「澳寶」,這是一種絢麗多彩的寶石,具有星光效應和變彩效應。在希臘神話中,它是宙斯的眼淚所化。在盤古大陸分裂前,此洲的形狀旁鍵像滿月,此洲人民的臉形也像滿月一樣圓。印度也屬於西牛賀洲,牛也很多,牛像人一樣劃分等級。最高級的是白牛,受人供奉。中級的是奶牛。最低級的是黃牛和水牛,為人勞作。21世紀初,印度是世界上牛的存欄量最多的國家,佔全球牛的總數25%以上,而這些牛里,大多都是水牛,世界上半數以上的水牛都在印度。《西遊記》里如來說西牛賀洲的人很佛系,不貪心、不殺生,很多印度人確實如此。

北俱蘆洲,「俱」意為全部,「盧」意為黑色,即這里的人全是黑種人(主要指南非這一帶的人,當時人們主要集中在此地。南美的人很少,所以就忽略了)。從地理環境上講,這里有種種美妙的山、林、河、池、園等。此洲黃金滿地,分布著許多露天金礦,聖星人開采後還剩餘很多。一直到20世紀,南非一帶依然以盛產黃金和鑽石而聞名全球。此洲的人臉形大致為方形,面色相同,都是黑色,生活平等安樂,無憂慮。器物大多由金銀、天然玻璃、天然水晶等製成。《西遊記》里如來說北俱蘆洲的人,殺生只是為了糊口,情商智商都不怎麼高,很多黑人確實如此。

在四大部洲看到的「天」是什麼樣子的呢?傳說:東勝神洲金作天,西牛賀洲銀作天,南贍部洲琉璃作天,北俱蘆洲玻璃作天。這是因為從不同的地理位置看到的月球是不一樣的。這時,地球已經反方向自轉了(和今天相同),人們在東勝神洲經常看到的是月球反射的下午時的金黃色陽光。人們在西牛賀洲經常看到的是月球反射的上午時的亮白色陽光。人們在南贍部洲和北俱蘆洲經常看到的月球差不多都是藍綠色。

四大部洲的名稱中,第一個字表示部洲所在的方位,後面三字表示部洲的特徵。

位於四大部洲中心的是須彌山,緊鄰西牛賀洲的印度大陸,「須彌山」這個名字就是後來佛教對蘇美爾文明(包含了古印度文明)資料中的「蘇美爾山」的音譯。此山高約六千米,就是後來非洲的乞力馬扎羅山,這是世界上最大的獨立式山脈。「乞力馬扎羅」之意即「閃亮的山」或「明亮美麗的山」,被稱作「非洲屋脊」和「上帝的殿堂」,峰頂終年積雪,在陽光下五彩繽紛,形成了赤道雪山奇觀,親臨者猶如置身仙境。很多原始部落都對此山敬若神明。在上古時代,山頂有連通天地的天柱(太空電梯),自從天柱(太空電梯)斷掉後,這山就不完美、不周全了,因此改叫不周山(人們傳說不周山也是終年飄雪,凡夫俗子徒步不能到達,這里是通向天界的地方),後來在昆侖系神話中又把此山稱為昆侖山(人們傳說昆侖山也是雪山,昆侖山上有昆侖宮,也叫玉虛宮,是神仙首腦所在)。須彌山(蘇美爾山)、不周山、昆侖山都是一座山,它們特徵都一樣,只是在不同時空(不同的時間及地點)的傳說中的名字不同而已。

佛經上說:「須彌藏芥子,芥子納須彌。」以前人們不明白,那麼高大的山怎麼會在芥子一樣的世界中?現在人們看了旅行者號探測器拍的照片就懂了,地球在照片中就像芥子一樣微小,須彌山(蘇美爾山的音譯)就是地球上古時期最高大的山峰。芥子是非常小的植物種子,圓球形顆粒,這句話也透露出地球是圓球形的。佛經《楞嚴經》里也講過:「觀世界如庵摩羅果。」庵摩羅果,印度水果,圓而略扁。這就像在五十萬千米外看地球一樣。

「昆侖山」這個名字起源於《山海圖》。蘇美爾人建立了商朝以後,把《山海圖》帶到了中原地區,並依據《山海圖》創造了昆侖系神話。後來中原人把東非肯亞及其周邊地區(Kenland)音譯為「昆侖」,把非洲的乞力馬扎羅山(Kilimanjaro)簡稱為「昆侖山」,把「天柱」毀壞後的昆侖山頂稱作「昆侖之墟」。昆侖之墟(昆侖山頂)由一圏玉石圍欄環繞,圍欄上分布著九個門,每個門口都有開明神獸(智能機器人)看門。這里有很多高大的建築(高約100米,類似33層左右的高層樓房),最大的建築就是昆侖宮(這其實是一艘巨大的金字塔狀飛船,高約150米)。昆侖宮是眾神的辦公場所,天帝(神級外星人精神領袖)的辦公室就在這里,人們稱其為「帝之下都」。那麼,「帝之上都」在哪兒呢?當然是在懸停於盤古大陸上空的月球中啊!當時大陸還沒有漂移,希臘的奧林匹斯山屬於《中山經》范圍,叫青要之山,這里建有眾神樂園、黃帝的行宮(叫「帝之密都」)。黃帝和眾神還有飼養珍稀動物的動物園,叫「帝之平圃」,在《西山經》范圍的南極洲,現在已被冰封。

昆侖之墟(昆侖山頂)是伊甸園所在之處。《聖經》中稱伊甸園是以上帝為首的神級外星人在地球上的大本營。以前,神所創造並投放到地球上的人類,先要在這里實習,給神端茶倒水、劈柴掃地,練習生活技能。等他們熟悉地球的生存環境以後、有了自我意識以後,就派他們去地球的其他地方發展。《聖經》里講,亞當夏娃等人類最開始在伊甸園中生活,當他們產生了自我意識以後,就被攆出伊甸園了。為了防止有自我意識的人類回到伊甸園亂動其他東西,神級外星人在伊甸園外面布置智能機器人和智能武器進行把守。

有人說伊甸園在中國的四川一帶,要知道,這時四川盆地的大部分是被水淹沒的,就是一個大湖,後人在重慶的高山上還發現了碼頭。盤古大陸分裂後,印度大陸嵌入亞洲後才擠壓生成了四川盆地,地勢抬高了,湖水流走了,島嶼才變成了高山。

作者批註:在伊甸園,穿衣服的,要麼是上帝,要麼是另類。比如有一年,單位組織大家去泡溫泉,就我一個人穿著衣服沒下水,我就像一個另類。這讓我想到一句話:一個人脫光裸(奔)就是精神病人,大家一起脫光裸(奔)就是行為藝術。我還想到一個問題:精神病人和藝術家都是瘋瘋癲癲的,在外人看來有些行為也是不可理喻的,那他們之間有什麼區別?答案:一個藝術家可以理解另外一個藝術家,一個精神病人無法理解另外一個精神病人。我們可以和別人不一樣,也可以做任何特立獨行的事。但是我們如何確定自己是藝術家而不是精神病人?找到可以理解自己的人,找到能達成共識的人,找到和自己想法差不多的書。

在商周封神大戰之後,眾神(神級外星人)乘昆侖宮(金字塔狀飛船)離開昆侖之墟後,乞力馬扎羅山(昆侖山)的山頂就像拆遷後的工地一樣平整,兩個大洞就像兩根柱子的柱基,山頂還有停機坪的痕跡……一直保留到了公元21世紀。後來人們從航拍圖片中看到,這座山的山頂就像經歷過人為的修整似的,透露著蹊蹺。

在往後的時代,似乎有很多山都符合對昆侖山的描述,有很多山被人們認為是昆侖山,這其實是上古人類遷徙後產生的異地重名現象。《山海經》里有大量的異地重名情況,那是因為後來商朝及周朝統治者到了中原以後,為了紀念和便於記憶,用舊名字命名了新地方。比如韓國是中國湖北人(楚國人)建立的,韓國也有異地重名的城市和地名,如:漢陽(湖北省會武漢最開始叫漢陽,韓國首都最開始也叫漢陽,後來改叫漢城,最後改叫首爾)、丹陽、襄陽、江陵、黃州、漢江(湖北漢江源頭在太白山,韓國最大的江也叫漢江,源頭也叫太白山)等。

不在一個地方,不是同一座山,名字卻一樣。這個道理和很多城市中都有「解放路」或「五一商場」一樣,只是為了紀念而已。真正的昆侖山就是東非的乞力馬扎羅山!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明明是同一座山,被不同地方的人或者不同時代的人流傳為不同的名字,因此昆侖山又叫不周山,也叫須彌山(蘇美爾山),這樣就把後人給弄暈了。各宗教也是一樣的,本來都在講同一件事,但用了不同的說法。其實只要明白了本源,就不會亂。(現在中國西部的那座昆侖山是漢武帝命名的,因為當時找不到正宗的昆侖山,不想再勞民傷財地找了,就按史書記載的特徵重新命名了一個。)

《河圖括地象》中記載:「昆侖距嵩山五萬里也,地之中也。」明確地說明了昆侖山離嵩山有五萬里遠,昆侖山是盤古大陸中心最高的山。嵩山是中原地區最高的山(中原另外還有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和中嶽嵩山合稱五嶽)。請注意,這里的五萬里約為後來的兩萬五千里左右,也就是一萬兩千五百公里左右。因為當時一里約為三百步,差不多是後世的250米左右,當時的一里僅為後世一公里的四分之一左右。

現代,中國北京到埃及開羅的直線距離約7000公里,乞力馬扎羅山和嵩山的直線距離約是9000千米(公里)。在盤古大陸分裂、陸地漂移之前,乞力馬扎羅山和嵩山相距8000千米(公里)左右。由於地球表面是球面,從陸地上走過去,還要經過很多山、很多河,繞來繞去,差不多就是12500千米(五萬里)。同理,上古時,如果沿陸路從南贍部洲的行政中心走到西牛賀洲的行政中心的話,要在盤古大陸上繞大半圈,這曲折的路程就是十萬八千里(約為後世的兩萬七千公里)。吳承恩只是沿用了上古的說法,並不是後來「長安」和「西天」的距離。(需要注意的是,盤古大陸時代,印度不在亞洲,從東亞到西亞只能從現在的印度以北地區繞行。)

吳承恩參考的是陸路繞行的方式。《山海經》中經常有去岸十幾萬里的說法,那是指海路繞行。哪怕就是到了大航海時代,歐洲人到東方,也要繞過非洲好望角,以海路的實際路程為參照,而不會說直線距離。

以今天的肯亞一帶為中心的昆侖地區,在三皇五帝時代包括中非、北非、東非和西亞等地,是盤古大陸的中心地區。當時的昆侖山是「帝之下都(天帝在人間的大本營)」。後來盤古大陸分裂了,唐朝人才把「昆侖」的含義引申為非洲全境,把整個非洲統稱為昆侖,把非洲黑人統稱昆侖人,把黑奴統稱為昆侖奴,後來就將膚色較深的外國奴隸都稱為昆侖奴了。唐朝首都長安是國際化大都市,上層貴族豪門流行的奢侈品叫「昆侖奴、新羅婢」,日常炫富就用這個。當時昆侖奴主要指非洲的馬賽人,這些黑人性情溫良、踏實耿直,特長是可以勇斗虎獅、獅口奪食。有視頻為證:在他們老家非洲,一家獅子正在吃飯,遠遠地看到他們來了,獅子全家都趕緊放下碗溜了,原來早已經產生了血脈壓制、基因記憶。新羅婢主要來自於今天的韓國一帶,受過專業訓練,乖巧能幹,廚藝高超、醫術高明、精通葯膳、持家能手、頂級醫護,比今天的菲佣還牛百倍。在唐朝時,新羅大致位於現在的韓國地區,朝鮮地區則大致屬於高句麗。唐朝以後出現的高麗和之前的高句麗的領土差不多重疊,但高麗和高句麗沒有傳承關系。

講上古地理、歷史、人文思想的《河圖括地象》中記載:「地中央曰昆侖,昆侖東南,地方千里,名曰神州,是謂偏域。」這里的神州就是指東勝神洲,在昆侖(非洲)的東南。《河圖括地象》這個書名的意思就是河圖中顯示的地理環境,由漢代學者收集整理而成。

「昆侖之丘」指的是東非的金字塔所在的高地(吉薩高地),位於赤水和黑水之間,「赤水」本來是「紅河」,盤古大陸分裂以後形成了紅海。同理,「黑水」是「黑湖」,盤古大陸分裂以後形成了黑海。「流沙」就是現在的撒哈拉地區,在月球遠離時,海水大量湧上岸,將近二十年沒有退去,當時形成了一片巨大的流沙地區,後來才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山海經》記載,流沙的西北(史前方向)是昆侖山和昆侖墟。

作者批註:很多教授、專家、學者都說:「赤水是虛構的」。為什麼說赤水是虛構的?因為中國國內找不到,找了3000年,找不到。

「昆侖南淵」就是非洲的「維多利亞湖」,是地球第二大淡水湖。維多利亞湖面積很大,平均水深為40米,最大水深為82米。「昆侖南淵」又叫「弱水之淵(源)」,「弱水」就是「尼羅河」,維多利亞湖就是尼羅河的源頭。西漢時的司馬遷沒有見過非洲的風土人情和野生動物,所以他在《史記·大宛列傳》中說:「《山海經》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為什麼司馬遷不敢說?因為有關《山海經》的真相即使在開明的21世紀說出來,也會被一些庸人當作瘋言瘋語。其實,「方向」就是破譯《山海經》秘密的關鍵鑰匙,只要把方向搞清楚了,一切都會迎刃而解。但是,由於認知水平太低,人們怎麼會相信地磁翻轉、地球反方向自轉、盤古大陸分裂引發陸地劇烈漂移及地軸傾斜之類的事呢?

《山海經》的四山經與四大部洲一一對應,《東山經》對應東勝神洲,《南山經》對應南贍部洲,《西山經》對應西牛賀洲,《北山經》對應北俱蘆洲。《山海經》是記錄真實歷史地理情況的史書,只不過人們無法理解當時的情況。其實,要解讀《山海經》並不難,只需遵循以下要領:

1、《山海經》講的是全球地理。

2、當時地球上只有一塊整體陸地,即盤古大陸。

3、地球曾經反方向自轉,史前文明資料中記錄的方向與現在相反。

如果司馬遷看到這樣一段文字:「有巨鳥,誘人而食,飽食後,翅不動而上九霄,其嘯聲千里可聞。」他也許會把「千里」理解為虛數,但他不會認為這是飛機載客後轟鳴上天。要知道,古人只能用他們那個時代的文字、詞彙和寫作習慣作記錄。

四大部洲是聖星人在地球上設定的行政區,其實,任何世界中都有四大部洲。四大部洲就是東南西北這四個方位設定,不光地球上有四大部洲,一粒沙中也有四大部洲,銀河系內也有四大部洲,宇宙中也有四大部洲。地球屬於銀河系的南贍部洲,現在的中國屬於地球上的南贍部洲。

《山海經》不但是物質財富,更是精神財富,它可以證明上古中國曾經統一全世界,而現在的中國是上古中國的正統傳承。《山海圖》解讀以後就可以建立一個「上古中國曾經統一全世界」的理論,使上古中國的正統傳承者——現代中國利用文化實現偉大復興,再次統一全世界,讓全人類攜手進入新紀元。《創造宇宙說明書》就是完美解讀《山海圖》的書,比《山海經》更寶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