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未名醫葯為什麼跌得這么厲害
未名醫葯股集體大跌的一個原因是,機構對於第三輪葯品帶量采購即將啟動的消息持謹慎態度;對於葯企而言,雖然這個行業很賺錢,但葯品要進入醫保目錄,其意義值得探討。老百姓顯然希望葯品進入醫保目錄,這樣大家都用得上便宜的好葯。
但對葯企而言,葯品如果不能進入醫保目錄,這是一個利空,但要讓葯品進入目錄,又要讓利於民,所以這確實是一件比較矛盾的事情。所以帶量采購導致葯品價格下跌,正是本輪醫葯股大跌的主因之一。
拓展資料1、市場仍需要理性看待此次葯品集中采購結果,從醫保資金的收支角度看,2018年1~10月醫保結存率依然有19.97%(去年同期23.86%,全年19.17%),總體仍較為良性。葯品集中采購更多是推動醫保資金的騰籠換鳥,需要關注醫保資金的結構性紅利。考慮到政策的情緒性影響,短期可以繼續關注非葯板塊投資機會。但中長期而言,行業依然值得看好。實際上,去年醫葯股也因這件事出現階段性調整,但時間拉長來看,並不妨礙醫葯股的長期趨勢。
2、未名醫葯方面,依舊是散戶博弈的格局,買賣雙方總計十個龍虎榜席位中,東方財富拉薩營業部占據六席,沒有較為常見的游資席位現身。10月19日晚間,未名醫葯在回復函中表示,對於參股公司北京科興參與科興中維合作開發研製新冠疫苗項目的事項,至今仍未得到北京科興的有效答復。
3、有機構投顧分析認為,疫苗板塊普漲的行情已經接近尾聲,從研發進度來看只有康希諾等少數幾家上市公司有望在新冠疫苗面市後受益,疫情階段機構資金抱團疫苗板塊防禦的時點已經過去,近期市場表現來看,游資正在最後的炒作階段把籌碼倒給散戶接盤,即便近期疫苗板塊有所反彈,也已經到了行情的「魚尾」階段。
⑵ 2022年未名醫葯股票會退市嗎
未名醫葯股票可能會退市。
因對外咨詢電話多次無人接聽,未名醫葯(002581.SZ)近日收到深交所關注函。3月21日,深交所網站顯示,多次接到投資者投枯乎遲訴,未名醫葯對外咨詢電話無頃腔人接聽。同時由於公司年報發布在即,卻仍未聘請到2021年年審計會計師,深交所表示,若未在法定期限內披露經審計的年度報告,公司股票將存在終止上市風險。
在1月26日,未名醫葯公布多名高管集體辭職的信息,到其中包括時任副總經理王立君、時任董事兼董秘張一諾、時任財務總監賴聞博、時任證券事務楊怡忱因個人原因離職。現公司總經理、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財務總監和證券事務代表等崗位空缺。沒李
⑶ 淄博未名醫葯有限公司怎麼樣
好。
1、淄博未名醫葯有限公司的工作環境好。每天有清潔人員打掃衛生,裂鬧地板干凈整潔,空氣清新,有飲水機,有空調等基本設施。
2、福利待遇好。員工工資月5000元,此戚還有績效獎,全勤獎,森源陵每個節假日都有單獨的禮品,淄博未名醫葯有限公司好。
⑷ 未名醫葯(002581)最新消息公告
1. 為適應公司戰略發展需要,不斷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未名醫葯公司決定成立「全球生物安全與創新研究院」為主體部門,負責制定、監督和實施子公司及工藝流程的生物安全體系。並建立生物安全屏障,馬麗女士被任命為全球生物安全與創新研究所總裁兼戰略顧問。
2. 未名醫葯公司成立全球生物安全與創新研究院,旨在使公司中長期戰略目標服務於國家生物安全戰略,夯實生物安全基石,構築公司生物安全屏障,在全國發揮引領作用。與全球生物技術創新與發展,構建人類生命健康的共同命運。作為國內外生物醫葯市場_的重要企業,公司各子公司承擔著病毒株接收與儲存、疫苗滅活處理、病細胞提取、儲存與擴增等重要工作,掌握國家疫情等重要生物安全信息。預防和控制計劃。公司成立了獨立的「全球生物安全與創新研究院」,負責公司業務、生產質量和安全運營的必要要求,對公司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具有重要意義。
拓展資料
公司及董事會全體成員保證所披露信息的真實、准確、完整,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為適應公司戰略發展需要,不斷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山東偉明生物醫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或「公司」)決定成立「全球生物安全和創新研究院」作為制定、監督和實施各子公司和流程的生物安全體系,構建生物安全屏障的主要部門,馬麗女士被任命為全球生物安全與創新研究所的總裁兼戰略顧問。詳細情況如下:
一、成立背景及職能
1. 生物安全是國家整體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將生物安全納入國家安全戰略,頒布實施生物安全法,發布國家生物安全政策和國家生物安全戰略,積極應對重大生物安全風險。當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繼續蔓延。傳統生物安全問題與新的生物安全風險疊加,外來生物威脅與國內生物風險交織。全球生物安全治理正在進入新的變革時期。作為一家生物醫葯企業,公司擁有研發和生產能力。 D、神經生長因子、干擾素、疫苗、生物醫葯cro/cdmo(抗體、細胞、基因)、山參栽培及醫葯中間體的生產經營。公司成立全球生物安全與創新研究院,旨在使公司中長期戰略目標服務於國家生物安全戰略,夯實生物安全基石,構築公司生物安全屏障,在全國發揮引領作用。與全球生物技術創新與發展,構建人類生命健康的共同命運。
2. 公司業務涉及菌株、疫苗、細胞等重要生物資源的採集、滅活、制備、使用、儲存、運輸等全過程管理。為此,公司成立了「全球生物安全與創新研究院」專門部門,制定完整、符合國家生物安全戰略和生物安全風險防控體系、管理辦法和操作規程,有效監督、防控所有生物資源利用的環節。作為國內外生物醫葯市場__的重要企業,公司各子公司承擔著病毒株接收與儲存、疫苗滅活處理、病細胞提取、儲存與擴增等重要工作,掌握國家疫情等重要生物安全信息。預防和控制計劃。公司成立了獨立的「全球生物安全與創新研究院」,負責公司業務、生產質量和安全運營的必要要求,對公司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具有重要意義。
二、馬麗女士簡介及職責
1. 馬麗女士在擔任公司全球生物安全與創新研究院總裁兼戰略顧問期間,在生物安全與生物技術領域開展戰略研究和政策研究,推動研究成果產業化和建設生物安全系統。馬力,碩士,研究員。原國務院參事、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委員。民主人民建設中央人口醫葯衛生委員會主任。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理事,中國人口學會常務理事,聯合國人口基金項目專家。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清華大學公共管理研究所、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力資源研究中心研究員。
⑸ 未名醫葯為什麼跌得這么厲害
因為從股價走勢看,未名醫葯生物大股東質押股票極大概率已經爆倉,但是大股東手持的是限售股,機構只能靜待限售解禁才能強平。請參見解禁通告,是在9月25日解禁。 大股東股票質押的一部分是10月到期,解押需要償還的十多億資金,還不上就是強平,再質押的話,當前股價估計融資額不到前期的30%,仍然需要十多億,按照未名集團的資金鏈狀況如果無法還錢,結果還是強平。科興特別委員會對未名團的私有化方案,最大的質疑是未名沒有現金支持收購,特別委員會是有道理的,為名集團的現金流及資產負債率情況大家了解一下。
拓展資料
1.公司簡介山東未名生物醫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 稱「未名醫葯」或「公司」)是未名集團控股的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公眾公司,證券簡稱:未名醫葯,證券代碼:002581。公司於2015年10月19日經重大資產重組「原淄博萬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名而成。公司擁有未名生物醫葯有限公司(廈門)、天津未名生物醫葯有限公司、北京科興生物製品有限公司、山東未名天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未名西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北大未名生物制葯有限公司等下屬企業或生產基地。未名集團三大夢想之一是「解決中國健康問題」:通過發展生物醫葯產業,建立健康產品供給體系;通過發展現代中醫葯,建立中國特色的健康服務體系;通過實施GHP計劃,建立生命健康管理體系。
2.未名醫葯將重點發展葯物製造、新葯研發、產品配送三大系統,建成完善的健康產品供給體系,通過實 施「百千萬億工程」,到2030年實現以下目標:未名醫葯佔中國醫葯市場總銷售額的1 0%、占生物醫葯市場總銷售的50%、上市公司(002581)市值超過一萬億;通過建立新葯高速公路,未名醫葯將每年獲得25張新葯證書;通過國際化的企業重組並購,未名醫葯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醫葯企業集團。 主營業務 醫葯製造及CDMO生物醫葯代研發、代生產 服務。
⑹ 天津未名生物醫葯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嗎
是上市公司。
2015年9月,未名醫葯重組上拆攜市(證券簡稱:未名醫葯,代碼:002581)。公司旗下擁有天津未名生物醫葯有限公司、北京科興生物製品有限公司等生物葯品和疫苗生產企業。
天津未名生物醫葯有限公司於19921027在天津困嫌市濱海新區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丁學國,公司經營范圍包括研究、開發、生產和銷售基汪御手因工程生物製品及其中間體等。
⑺ 判決來了!北京科興電閘被拉,疫苗損失1540萬元,未名醫葯稱「正在制定追索方案」
未名醫葯與科興控股就北京科興的股東控股權爭奪戰又有新進展。近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就未名醫葯方面因為拉閘斷電給北京科興造成的疫苗產品損失事件,判決未名醫葯全資子公司廈門未名、時任未名醫葯董事長潘愛華向北京科興連帶賠償損失人民幣1540.4 萬元,同時,未名醫葯對廈門未名上述賠償所負債務承擔連帶責任。此判決為終審判決。
未名醫葯董秘辦向記者表示,目前法務部門正在制定追索方案。
據悉,未名醫葯與科興控股的交惡爆發於2016年,彼時正值在美上市的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啟動私有化,以潘愛華為代表的未名醫葯與以尹衛東為代表的科興控股為在私有化中取得控制權,引發了多次劇烈沖突。
而後,隨著北京科興新冠疫苗面世,巨大利益下,這場股權爭奪戰越來越激烈。
法院判決
未名醫葯近日披露,公司全資子公司廈門未名收到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送達的《民事判決書》。判決書顯示,維持北京四中院判決,對於未名醫葯方面因為拉電閘給北京科興造成的疫苗產品損失,賠償1540.4萬元。此判決為終審判決。
該事件發生於2018年4月17日,北京科興位於北京市海淀區上地西路39號的辦公樓及廠房的電源,被通過位於同一地址的北京北大未名生物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總配電室的總控開關人為切斷,造成北京科興事件當天在產品(疫苗)和事件前已結束生產但需於2018 年4月17日在線生產的產品(疫苗)損失,共計市場價值1540.4萬元。
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於2020年9月17日出具《民事判決書》,認為事件起因是未名生物全資子公司廈門未名與科興控股關於北京科興控制權存在爭議,潘愛華是由廈門未 名委派擔任的北京科興董事長,羅德順是由廈門未名委派擔任的北京科興監事,判決廈門未名、潘愛華向北京科興連帶賠償損失人民幣1540.4 萬元。
上訴人科興控股、上訴人廈門未名因與被上訴人未名醫葯、被上訴人潘愛華、被上訴人北京科興損害公司利益責任糾紛一案,不服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的民事判決,向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認為,2018年4月17日的斷電行為未名醫葯並未參與,未名醫葯並非共同侵權人,但在案涉侵權行為發生時,廈門未名的唯一股東是未名醫葯,並且廈門未名在二審中提供的財務報表審計報告存在保留意見,不能證明廈門未名財務獨立於未名醫葯,故根據公司法第六十三條,未名醫葯應對廈門未名的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未名醫葯表示,廈門未名、潘愛華向北京科興連帶賠償損失人民幣1540.4 萬元,同時,本公司對廈門未名上述賠償所負債務承擔連帶責任,預計將對公司本期利潤或期後利潤產生不利影響。公司將進一步收集證據,通過有關途徑追索損失。
而這對業績本就低迷的未名醫葯更是雪上核粗加霜。未名醫葯三季報顯示,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6445萬元,同比下降81.45%;營業總收入2.755億元,同比下降12.75%。
交惡已久
未名醫葯與科興控股就北京科興的股權爭奪已久,交惡開端或源於在美上市的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啟動私有化。
2003年,北京科興便啟動赴美上市計劃。為給公司赴美上市創造條件,潘愛華和尹衛東在海外成立了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2009年,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完成轉板後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但是市值僅僅4億美粗談元左右。2016年隨著中概股回歸潮的到來,尹衛東決定讓科興控股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從美國退市,期望公司回A能享受到更高的市值。
潘愛華和尹衛東的嫌隙從這時開始公開化。
2016年2月,總經理尹衛東聯合塞雷基金組成內部買方團,以6.18美元/股的報價,提出科興控股私有化要約。隨後,董事長潘愛華通過未名集團聯合中信集團、中金公司組成另一買方團提出競爭要約,報價7美元/股。競標一直持續到2017年底,尹衛東的總經理任期已到,潘愛華通過「一票否決權」拒絕續聘尹衛東,自認董事長兼總經理。
就此,兩人的爭斗白熱化,潘愛華要求尹衛東交出北京科興的財務資料,尹衛東將這些資料帶走並宣布潘愛華的董事會非法,自己要成立新董事會。潘改凳鎮愛華就此反擊,於是發生了上文中拉閘斷電,致使北京科興疫苗受損的事件。
而以上的爭斗發生在新冠疫情之前,隨著北京科興新冠疫苗面世,北京科興成為國內疫苗龍頭企業,斗爭也越來越激烈。
公開數據顯示,2021年北京科興的營收高達193.75億美元,約合1280億元人民幣,凈利潤144.6億美元,摺合956億元人民幣。
巨大利潤之下,北京科興的股權之爭吸引了更多人入局。
今年5月,嘉聯私募、深圳易聯通過淘寶拍賣平台拍得未名醫葯8.67%的股權,隨後深圳易聯與未名醫葯多名自然人股東及嘉聯私募簽署委託協議,獲未名醫葯13.97%的投票表決權,成為公司真正的控股股東。隨後,未名醫葯發布公告,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潘愛華正式卸任,岳家霖任公司董事長。
就在今年8月,杭州強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約29億元入資未名醫葯的全資子公司廈門未名,獲得廈門未名約34%的股份,廈門未名直接持有北京科興26.91%的股權。但是未名醫葯新管理層表示不知情,已經報案。
隨後,未名醫葯披露,董事會同意將公司全資子公司廈門未名持有的北京科興26.91%股權全部劃轉至未名醫葯。本次股權劃轉完成後,未名醫葯將直接持有北京科興26.91%的股權。並且,未名醫葯還宣布,免去潘愛華在北京科興的董事、董事長及法定代表人職務,委派未名醫葯現任董事長岳家霖擔任北京科興的董事、董事長和法定代表人;免去羅德順在北京科興的監事職務,委派欒偉寧為北京科興監事。
未名醫葯董秘辦向《華夏時報》表示,股權劃轉事宜還在進行中,完成劃轉後公告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