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家政務服務平台什麼
是全國一體化平台的總樞紐。國家政鋒瞎務服務平台官方信息顯示,該平台是全國一體化平台的總樞紐。國家政務服務平台是國務院辦公廳給廣大群眾提供在線政務服務辦培蠢理的軟體,主要為全銀中空國各地區各部門提供統一政務服務門戶、統一政務服務事項管理、統一身份認證、統一電子印章、統一電子證照、統一數據共享,實現政務服務的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
❷ 國家政務服務中心電話號碼
政務服務中心服務熱線:
服務台:5160309
司法窗口:5182468
人社窗口:5162009
稅務窗口:5160913、5169989、5160028
醫保窗口:5069629、5069838
交通窗口:5160338
城管窗口:5180605
統一受理:5160282、5160345
不動產窗口:5081605
企吵敗橡業登記窗口:5160336
生態環境分局窗口:5160326
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窗口:5160381、5182182
簡介:
政務服務中心是人員相對密集場所,人員構成相對復雜,因此存在一定的疫情傳播風險,建議您合理選擇辦理方式,倡導選擇河北政務服務網、手機客戶端等相關網上平台進行在線申請辦理,也可採取預約方式辦理。如必須到現場辦理業務,請您按照中心防疫防控要求,在公共區域全程佩戴口罩,自覺配合做好體溫測量、登記、出示枯螞健康碼等升旁防控措施。中高風險地區返峰人員暫時謝絕進入中心辦理業務。
❸ 國家政務服務如何用戶口本登錄
輸入姓名,身份證號。
打開網路app,搜索:國家政務服務平台,點擊國家政務服務睜虧平台智能小程序進入,點答早賣擊右下角未登錄進入登錄頁面,點擊立即登錄進入實名認證頁面,輸入姓名和身份證即可,清逗不知道身份證號的請查閱戶口本。
國家政務服務平台,是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的總樞紐。
❹ 國家政務投訴熱線電話
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簡稱12345熱線),指各地市人民政府設立的由電話12345、市長信箱、手機簡訊、手機客戶端、微博、微信等方式組成的專門受理熱線事項的公共服務平台,提供「7×24小時」全天候人工服務。12345熱線可以提高為民服務水平,推進依法行政,創新社會治理,維護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2016年12月,歷時3年由山東省濟南市熱線牽頭起草的《政府熱線服務規范》國家標准通過國標委審批正式面向全國發布,12345熱線正式上升為國家標准。
2021年1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皮猜亂步優化地方政務服務便民熱線的指導意見》印發,進一步兆卜優化地方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提高政府為企便民服務水平。 2021年6月1日,北京市12345未成年燃檔人保護熱線正式開通, 上海12345未成年人保護熱線開通 。4月2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推動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與110報警服務台高效對接聯動的意見
❺ 怎麼上國家政務網站申訴
下面是國家政務網站申訴的方法:
首先,打開微信,在搜索欄中輸入「國家政務服務投訴與建議」,並點擊「國家政務服務投訴與建議」。點擊「國家政務服務投訴與建議」,出現小程序歷和的首頁,如果肢掘盯要對政務投訴或者建議的話,要登錄自己的賬號散帆。如果首次登錄,需要先注冊並進行實名認證,實名認證完成以後,再點擊左下角的「返回首頁」留言。在該頁面輸入相關信息,填寫完了以後點擊「提交」即可。
❻ 國家政務平台
國悔搜家政務服務平台由國務院辦公廳主辦,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公室負責運行維護。
截至2021年1月31日,國家政務服務平台總瀏覽量達133億次,注冊總數為2.02億人。
國家政務服務平台作為全國政務服務的總樞紐,重點發揮公共入口、公共通道、公共支撐等三大作用,為全國各地區各部門政務服務平台提供統一政務服務門戶、統一政務服務事項管理、統一身份認證、統一電子印章、統一電子證照、統一數據共享等「七個統一」支撐服務,實現支撐一網通辦、匯聚數據信息、實現交換共享、強化動態監管等四大功能,解決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政務服務中信息難以共享、業務難以協同、基礎支撐不足等突出問題。
統一身份認證服務
實現「一次登錄,全國漫遊」,解決群眾在不同平台反復注冊豎族、重復登錄,進多站、跑多網等問題。
統一證照服務
支撐跨地區跨部門電子證照互認共享,解決辦事中需要重復提交紙質證照等問題,為群眾辦事減證明、減材料、減跑動提供有力支撐。
統一事項服務
推動全國政務服務事項名稱、編碼、依據、類型在國家、省、市、縣「四級四同」,支撐不同地區服務事項無差別辦理和全國范圍內「一網通辦」。
統一投訴建議
統一受理和處理全國用戶對政務服務工作相關的實名和匿名投訴和建議。
統一好差評
讓群余前弊眾對各地方部門提供辦事服務的滿意度進行在線評價。
統一用戶服務
為企業和群眾建立專屬的個人空間,實現用戶證照、辦件、投訴、評價等信息的一網匯聚。
統一搜索服務
便於精準定位用戶需辦理的事項服務,實現全國范圍內政務服務資源的「一鍵查找」。
❼ 為什麼國家政務服務平台登錄不了
國家政務服務平台登錄不了的原因有:
1,如果之前改過名字的話,這樣的情況解決方法如下:
a,在應用商店下載「國家政務服務平台」APP,在我的頁面點擊登陸,選擇注冊新用戶。
b,輸入現在的名字和身份證號後刷臉就好了,注冊成功後返回登陸,用戶名是身份證號、選擇刷臉驗證。
c,這時應該會讓你完善更多的信息,身份證有效期、手機號、密碼之類的。很大概率還會碰到身份信息不正確的提示,但這時可以選擇開通網證CTID,好像是電子身份證之類的東西,反正按照頁面提示操作就好啦,輸入身份證上的信息後刷臉驗證... 一通操作之後,就發現可以登陸了。
d,然後再回到微信或支付寶的小程序頁面,就會發現自己的信息被接受了!
2,未改名字的話,可以這樣解決:
如果一直顯示信息校驗不通過的話,這時候你需要上網頁,用瀏覽器搜索國家政務服務平台,然後注冊登錄。
右上角顯示不是我的名字而是某晨,點名字進去,有一個修改證件信息,進去把名字改成自己的然後保存就可以了。
3.先清除緩存並退出再登錄;手機內的緩存清除了,更省手機內存,釋放出來的內存可以使手機運行更快,如伺服器較繁忙也會導致此提示,可以暫時不要再進行登錄,更換一個時間段後再嘗試。
4.伺服器的正常運行,是基於正常數量的訪問量和使用量,如果當前伺服器的訪問,使用已經超負荷,伺服器就會短時間出現宕機狀態,造成用戶訪問時出現"伺服器繁忙"的系統提醒。
5.網路狀態異常會有如此提示,切換一下4G網路或者無線網路,由於運營商及用戶,所在環境的原因造成網路信號偏差,需要切換為更流暢的,4G網路或者無線網路進行操作。
法律依據:
新華社北京4月30日電國務院關於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第一條為了全面提升政務服務規范化、便利化水平,為企業和群眾(以下稱行政相對人)提供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優化營商環境,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國家加快建設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台(以下簡稱一體化在線平台),推進各地區、各部門政務服務平台規范化、標准化、集約化建設和互聯互通,推動實現政務服務事項全國標准統一、全流程網上辦理,促進政務服務跨地區、跨部門、跨層級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並依託一體化在線平台推進政務服務線上線下深度融合。
一體化在線平台由國家政務服務平台、國務院有關部門政務服務平台和各地區政務服務平台組成。
第三條國務院辦公廳負責牽頭推進國家政務服務平台建設,推動建設一體化在線平台標准規范體系、安全保障體系和運營管理體系。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和國務院有關部門負責本地區、本部門政務服務平台建設、安全保障和運營管理,做好與國家政務服務平台對接工作。
第四條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或者涉及國家秘密握芹等情形外,政務服務事項應當按照國務院確定的步驟,納入一體化在線平台辦理。
政務服務事項包括行政權力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
第五條國家政務服務平台基於自然人身份信息、法人單位信息等資源,建設全國統一身份認證系統,為各地區、各部門政務服務平台提供統一身份認證服務,實現一次認證、全網通辦。
第六條行政機關和其他負有政務服務職責的機構(以下統稱政務服務機構)應當按照規范化、標准化要求編制辦事指南,明確政務服務事項的受理條件、辦事材料、辦棗滾理流程等信息。辦事指南應當在政務服務平台公布。
第七條行政相對人在線辦理政務服務事項,應當提交真實、有效的辦事材料;政務服務機構通過數據共享能夠獲得的信息,不得要求行政相對人另行提供。
政務服務機構不得將行政相對人提交的辦事材料用於與政務服務無關的用途。
第八條政務服務中使用的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規定條件的可靠的電子簽名,與手寫簽名或者蓋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九條國家建立權威段岩畢、規范、可信的統一電子印章系統。國務院有關部門、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使用國家統一電子印章系統制發的電子印章。
電子印章與實物印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加蓋電子印章的電子材料合法有效。
第十條國家建立電子證照共享服務系統,實現電子證照跨地區、跨部門共享和全國范圍內互信互認。
國務院有關部門、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按照電子證照國家標准、技術規范製作和管理電子證照,電子證照採用標准版式文檔格式。
電子證照與紙質證照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十一條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電子證照和加蓋電子印章的電子材料可以作為辦理政務服務事項的依據。
第十二條政務服務機構應當對履行職責過程中形成的電子文件進行規范管理,按照檔案管理要求及時以電子形式歸檔並向檔案部門移交。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電子文件不再以紙質形式歸檔和移交。
符合檔案管理要求的電子檔案與紙質檔案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十三條電子簽名、電子印章、電子證照以及政務服務數據安全涉及電子認證、密碼應用的,按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四條政務服務機構及其工作人員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履行職責過程中知悉的個人信息、隱私和商業秘密,或者不依法履行職責,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第十五條本規定下列用語的含義:
(一)電子簽名,是指數據電文中以電子形式所含、所附用於識別簽名人身份並表明簽名人認可其中內容的數據。
(二)電子印章,是指基於可信密碼技術生成身份標識,以電子數據圖形表現的印章。
(三)電子證照,是指由計算機等電子設備形成、傳輸和存儲的證件、執照等電子文件。
(四)電子檔案,是指具有憑證、查考和保存價值並歸檔保存的電子文件。
第十六條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