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順豐和菜鳥網路矛盾聚焦, 都是大數據惹的禍!
6月1日下午2點半,菜鳥網路發微博:關於順豐暫停物流數據介面的聲明。稱6月1日,順豐關閉了物流數據介面,關閉了整個淘寶平台物流信息回傳。在這件事發生之前,為了保護消費者的隱私,電話數據的安全,對全網物流數據信息進行安全升級,而順豐和豐巢卻拒不配合。在此期間建議商家暫時停止使用順豐發貨。
這次,矛盾就爆發了,主要是因為大數據之爭啊,菜鳥網路的野心那麼大,肯定是尺氏需要各物流公司的核心數據的。而物流行業的老大順豐卻不想給,因為數據也是自己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啊。這場硝煙,不知道會如何收場,如果處理不好的話,對淘寶和菜鳥網路都是有比較大的影響的。
歡迎大家積極吐槽和訂閱,我會認真回復的。
『貳』 菜鳥順豐起爭議,「無端」牽扯兩大雲計算
6月1日菜鳥發聲表示:5月31日晚上6點,菜鳥接到順豐發出的數據介面暫停告知。6月1日凌晨,順豐就關閉了自提櫃的數據信息回傳。6月1日中午,順豐又進一步關閉了整個淘寶平台物流信息的察慶鏈回傳。菜鳥方面也感到對此很突然,正在於順豐緊急溝通。據悉,順豐暫停數據介面後,淘寶上順豐包裹的物流詳情無法正常回傳,商家無法確定買家是否已經收貨,買家也不能跟蹤商品的實時信息。在此期間,為保證消費者和商家利益,菜鳥建議商家暫時改用其他快遞公司發貨。而順豐方面也確實在6月1日凌晨突然宣布了對菜鳥的數據介面。
2013年5月,菜鳥網路成立,順豐出資5000萬元,占股1%。
菜鳥在聲明中強調,與所有物流夥伴是合作關系,而不是競爭。菜鳥不碰具體物流配送,沒有一輛快遞車,沒有一個快遞員。自成立以來,我們贏得了絕大多數物流合作夥伴的支持合作,共同提升了中國的快遞物流效率。
「中國的快遞物流市場,未來必定每天有十億個包裹,不是我們的市場夠不夠大,而是我們的能力夠不夠的問題。」菜鳥方面稱,一些物流夥伴希望更加深入到電商等領域,菜鳥一直給予歡迎和支持敗孫,但也希望合作夥伴始終堅守客戶第一,不能因為自己的商業決策,影響商家和消費者的切身利益。
而順豐方面則表示:
1、菜鳥6月1日0點下線豐巢介面信息;
2、本次菜鳥暫停豐巢數據介面,表明以信息安全為由,其實根本是一場有針對性封殺行動,除豐巢外,其他平台均未關閉數據介面;
3、菜鳥之所以封殺順豐,背後的原因是阿里方面一直希望順豐從騰訊雲切換至阿里雲。
對此菜鳥再次發聲:
1、我們長期以來和所有物流合作夥伴合作的都很好,共同促進信息安全和消費者隱私保護。但順豐、豐巢因為各種原因推脫,令人難以理解。
2、任何事情都可以談,但信息安全不能有任何折扣,這一點菜鳥不會有任何讓步。
3、菜鳥是整個物流行業的合作夥伴而絕非競爭者,確保信息安全、提升效率、迎接每天10億包裹是我們共同的目標。
順豐在今日傍晚也對此事件再次進行了最新回應:
一、『客戶第一』是順豐一向秉承的理念。目前,客戶依然可以從順豐官方渠道(微信、APP、官方網站等)及其他第三方信息查詢平台查詢物流信息;
二、阿里系平台已將順豐從物流選項中剔除,菜鳥同時封殺第三方平台介面,已對商家發貨造成困擾,我們對此不顧消費者體驗和商家權益的行為深表遺憾;
三、菜鳥於5月基於自身商業利益出發,要求豐巢提供與其無關的客戶隱私數據,此類信息隸屬於客戶,豐巢本著『客戶第一』的原則,拒絕這一不合理要求。菜鳥隨後單方面於6月1日0點切斷豐巢信息介面;
四、我們將繼續捍衛自身核心競爭力,希望所有快遞行業同仁警惕菜鳥無底線染指快遞公司核心數據行為。
順豐一貫認為:公平、公正、合作、共贏是商業合作的基礎。我們不會因為任何商業利益或脅迫而損害任何用戶利益,繼而阻礙政府大力倡導的數字經濟發展。
兩方一來一往的回應讓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看的一頭霧水,順豐在申明中表示,公司做此決定完全是由於阿里方面以信息安全為由,要求順豐、豐巢等退出騰訊雲加入到阿里雲。我們都知道現在雲計算的兩大服務商最前的便是阿里雲和騰訊雲,雖說名次上差別不大,但是阿里雲以及騰訊雲在市場規模的差別比較大,同移動市場的支付不一樣,阿里雲占據了40%,而騰訊雲僅僅佔了3%,阿里雲的市場規模相當於十多個騰訊雲。說實在的,現在騰訊雲和阿里雲根本就不在同一水平線上,是沒有辦法相差罩提並論的,只是因為阿里巴巴和騰訊之間的各種較量,才會把騰訊雲和阿里雲拿出說,馬雲在2009年就看到了未來對於雲端概念的趨勢,如果晚幾年再看到這個趨勢,阿里雲現在不一定會成為雲計算服務商的老大,只有敢為人先,才能伺機爆發,現在就是阿里雲在爆發的時候。
對此有分析人士指出,關閉介面事小,雙方對於數據權的爭奪恐怕才是爭執的根本。
更多娛樂資訊、周邊新聞、游戲資訊、視頻等請關注電娛時代
GT電娛時代(www.gtshidai.com)貼近人與人,與世界一起互動娛樂!
瀏覽器搜索:GT電娛時代或電娛時代,了解網站最新動態。
『叄』 順豐菜鳥之爭 本是經濟亮點的快遞業怎麼了
1.菜鳥的說法
截至6月1日中午,順豐已經停止給所有淘寶平台上的包裹回傳物流信息。據了解,此次摩擦源於順豐旗下的「豐巢」與菜鳥網路推出的「菜鳥裹裹」存在業務競爭,導致雙方合作出現破裂。
菜鳥對外發布的聲明中稱,事情發生很突然。5月31日晚上6點,菜鳥接到順豐發出的數據介面暫停告知。6月1日凌晨,順豐就關閉了自提櫃的數據信息回傳。6月1日中午,順豐又進一步關閉了整個淘寶平台物流信息的回傳。
菜鳥同時稱,為保護消費者隱私、電話信息安全,菜鳥根據安全團隊的建議正在對全網物流數據進行信息安全升級。菜鳥將加強對海淘、快遞櫃等物流數據的多重交叉驗證,但順豐及豐巢等出於各種原因並不配合。
2.順雹磨伍豐回應
針對此事,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公關游芹總監陳歡對央視財經獨家回應稱:出發點為信息安全,介面可能存在非法查單和敏感信息的外泄。並且,這不是突然做得決定,是昨天下午六點左右以郵件的方式正式通知了對方。事實是並非順豐關閉數據介面,而是菜鳥在6月1日下線豐巢介面信息。菜鳥之所以封殺順豐,背後原因是阿里方面希望順豐放棄使用騰訊雲改用阿里雲。
此外,順豐還向記者表示,淘寶業務占順豐比重不大,據順豐市場定位更加致力於淘寶客單價較高的高端商家、垂直電商平台和品牌商。
3.國家郵政局出言
昨晚深夜,國家郵政局回應順豐、菜鳥「數據介面」之爭:對此事高度重視,已與當事雙方高層進行溝通,強調要講政治,顧大局,尋求解決問題的最大公約數,切實維護市場秩序和消費者合法權益,決不能因企業間糾紛產生嚴重的社會影響和負面效應。
本是經濟亮點的快遞業怎麼了
我國快遞業已經連續六年保持50%左右的高速增長,在全球每年約700億件的快遞量中,中國佔了其中的40%。快遞業能否一直保持這樣的增長速度?
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曾軍山認為,當前消費升級和產業升級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主流趨勢,為快遞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2016年,我國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接近65%,第三產業在GDP佔比超過50%,內需驅動和服務業領跑的格局已經確立,中等收入群體不斷擴大,消費升級持續進行,快遞行業仍將保持較高的發展速度。
雖然發展形勢不錯,但是快遞行業仍然面臨難點:發展快、問題多,亟須轉型升級。
當前我國快遞業迅猛發展,已經連續6年保持約50%的爆發式增速。但高速發展帶來了企業管理及行業治理源或能力水平跟不上行業發展速度的問題,離消費者的期望和現實需求尚有差距。比如,春節過後,圓通快遞公司在北京的個別末端網點出現運營異常、包裹積壓無人派送等情況,造成消費者不滿。
目前快遞發展過程中暴露的諸多問題,反映的深層次原因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末端服務問題有待系統性解決,快件延誤、投遞服務不規范等問題仍然存在;信息科技應用水平不高,智能終端、自動分揀、機械化裝卸、冷鏈快遞等技術裝備研發應用不足,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行業人才建設相對滯後,從業人員素質亟待提升,快遞員流動性大。
目前快遞業存在的問題還和快遞企業「加盟」模式有關。「由於電商快速崛起,網購人群激增,為了搶占市場份額,國內多數快遞企業實行的是成本較低、更利於快速擴張的加盟模式。這種模式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建立全程全網聯合作業所需的點、線、面資源,更大范圍地提供服務。但加盟模式下的低價競爭,使服務質量下降和產品同質化嚴重。此外,加盟模式導致的管理鬆散、准入門檻低,也增加了其違法違規的可能性。
快遞行業的競爭愈演愈烈,此次順豐菜鳥之爭便是其中一個縮影的表現,本是中國經濟亮點的行業,如今卻面臨問題不斷,今天有兩大快遞巨頭之爭,那麼明天又會上演什麼呢?
『肆』 順豐菜鳥之爭,他們到底在爭什麼
雖然雙方都在說為了數據安全或客戶利益等理由在為自己澄清余好,但要弄清順豐和菜鳥到底在爭什麼,首先要豎則鉛了解這件事情的經過:5月31日晚上6點,接到順豐發來的數據介面暫停告知。6月1日凌晨至中午這段時間,順豐接連關閉了自提櫃的數據信息回傳和整個淘寶平台物流信息的回傳。順豐回應,菜鳥6月1日0點下線該公司旗下的快遞櫃系統豐巢的介面信息,是一場有針對性封殺行動,背後的原因是阿里方面一直希望順豐從騰訊雲切換至阿里雲。劉強東則強烈支持順豐,把握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那麼這里核心競爭力究竟是什麼?從劉強東口中可以得知,順豐最核心的競爭力是大數據的獨立處理能力和擁有核心客戶信息的主動權,一旦順盯巧豐接入阿里雲,優勢將會被競爭對手逐漸侵吞。對於順豐來說爭得是商業利益,而對於廣大的順豐用戶來說,順豐爭得則是客戶信息隱私安全問題。客戶隱私對於一個企業來說重如生命,現在很多企業都在針對客戶隱私方面採取措施,比如出行行業、中介行業,在隱私通話安全方面都採用雲之訊的隱私通話保護,可以全方位的保障通話安全,對於客戶信息的保護也是能夠做到安保級別。這對一個企業來說,在提高自身業務的同時,也是樹立負責任、業務專業的形象。所以順豐在這方面決不能出現損害客戶利益的情況出現。
『伍』 菜鳥和順豐為什麼會起沖突
近日,快遞業爆出重大新聞,菜鳥網路與順豐快遞互相指責對方對自己關閉數據介面,這一事件使得阿里系的商家與買家無法在購物網站上跟蹤物流信息,菜鳥在阿里系電商強制下線了順豐,商家無法用順豐發貨。
問題是快遞企業有沒有能力拒絕菜鳥的過分要求?菜鳥與快遞企業是上下游關系,菜鳥既掌握著最大的電商訂單(電商訂單占快遞行業總營收的七成,阿里系電商的市場份額超過50%),又是行業最大的數據處理和中轉平台(2016年快遞行業日均處理包裹8000萬個,其中菜鳥網路處理5700萬個),菜鳥已經壟斷了快遞行業的上游,尤其是中低端的普通包裹。普通的快遞公司根本無法拒絕菜鳥的要求。順豐的業務不依賴於阿里,是唯一有能力拒絕菜鳥的快遞。
對於互聯網平台來說,對產業鏈上下游的掌控力至關重要,更高的掌控力意味著平台可以藉此向上下游產業攫取更多的價值。回顧阿里系淘寶、天貓的成功莫不如此,平台上游連接店鋪、下游連接消費者,通過低價、免費的模式清理掉易趣等競爭對手以後,向店家收取直通車的費用、店鋪裝修費,新設天貓(原淘寶商城)向品牌商家收取技術服務費進行收入分成。阿里系電商確實成就了一批公司,但絕大多數店鋪都利潤甚微,淪為給阿里打工的供應商。順豐的不聽話,影響了菜鳥對產業鏈的掌控力,形成示範效應,容易讓其他公司效仿,自然需要敲打。
由此可以預測菜鳥聯盟中快遞企業的未來,隨著菜鳥大舉建設區域性倉儲,吸引商戶將其庫存存儲至這些倉儲,即使阿里系電商的市場份額降低,菜鳥也會牢牢地控制住中低端電商的訂單,大多數快遞企業會越來越依賴菜鳥,在數據處理與中轉方面,快遞企業也無法與菜鳥抗衡,它們最終會淪為菜鳥的配送中心。菜鳥網路總裁萬霖說「快遞公司越成功,菜鳥越成功」,這話並不準確,在菜鳥聯盟中,快遞公司的成功將依賴於菜鳥的「厚愛」,這恐怕並不是四通一達想要的結局。
『陸』 順豐菜鳥之爭落幕,再次握手言和,你覺得順豐和菜鳥屢起爭端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我覺得順豐和菜鳥起爭端的根本原因是:利潤,利益。
俗話說的好「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隨著近幾年電子商務行業的蓬勃發展,人民的消費水平和消費觀念以及消費方式的變化,給物流行業帶來了很大的利潤空間,使得物流行業是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一個行業,因為現在社會,電商離不開物流,人們的生活離不開物流,每天寄快遞,收快遞,已經成了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可以這么說電商平台是人么網上購物的入口,而物流這是購物環節的出口,為什麼騰訊,網易,新浪,搜狐這些網路公司掙錢?因為他們掌握著入口,他們是門戶網站,你要上網,總的用到他們的服務,有了用戶也就有了利潤,現在任何一個網站最珍貴的就是用戶量和用戶數據,在雲時代誰掌握了用戶,手裡有數據,誰就是主宰。
順豐和菜亂逗鳥起爭端,損害的是用戶的利益,綁架的永遠是用戶。這些互聯網大企業的斗爭已經屢見鮮了,就如當年的「360和qq大戰」「360和網路大戰」等等,爭奪的就是用戶數據和資源,損害的是用戶的利益。所以說今日的順豐和菜鳥之爭和他們是一樣的,為了「利益」而引發的對用戶不負責的一種行為。希望這些大的互聯網公司不要在以綁架用戶為籌碼去斗爭,我覺得應該相互分享利潤才是最大的共贏。
『柒』 順豐菜鳥之爭的原因是什麼
「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這句話用在商場再適合不過。6月1日凌晨,菜鳥發文稱順豐突然宣布關閉對菜鳥的數據介面,已經停止給所有淘寶平台上的包裹回傳物流信息,菜鳥網路在起官方微博上發表聲明,對此感到很突然,正在與順豐緊急溝通。
慧聰域名在阿里,2011年4月21日下午,慧聰網域名突然無法解析,導致長達4個小時內,慧聰網無法訪問,之後慧聰網與其域名服務商中國萬網進行溝通,得知系早在一個月前有國外客戶投訴慧聰網上存在侵權產品,但中國萬網一直未與慧聰聯系,進而直接於一個月後,停止解析慧聰網的域名,導致網站無法訪問,中國萬網回應稱,停止解析是依據相關規定而為,屬依法行事。封停的有理有據。互聯網壟斷是挺可怕的。
『捌』 為什麼順豐不願意共享數據
1、派改為保護消費者隱私、電話信息安全,順豐根據安全團隊的建議正在對全網物流數據進行信息安全升級。
2、數據共享是順豐與菜鳥之間矛盾的焦點,雙方也各有自己的理由。順豐認為,客沖肆戶數據、物流數據是順豐的私有財塵判判產,不能共享給菜鳥,這樣菜鳥就因為拿到了更多客戶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