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卡地亞展覽
擴展閱讀
股票財務表怎麼看 2025-02-05 16:43:36
股票軟體如何畫趨勢線 2025-02-05 16:28:07

卡地亞展覽

發布時間: 2023-05-10 10:44:37

① 暑假,來博物館看展吧

展覽:

有界之外:卡地亞•故宮博物院工藝與修復特展

坐標:北京

博物館:故宮博物院

展覽時間:2019年6月1日 - 7月31日

門票信息:不單獨售票,持故宮博物院門票即可免費參觀

繼2009年「卡地亞珍寶藝術展」成功舉辦十年後,故宮博物院與卡地亞再度攜手,展現雙方友誼,讓藝術靈感與精湛工藝在古老的紫禁城中精彩碰撞。展覽名稱——「有界之外」通過詩意的語言和哲學的含義展現了本次展覽的策展理念。

這一名稱來源於故宮博物院鍾表修復團隊在與卡地亞進行合作交流時的真實感悟,正是在雙方對鍾表技藝的切磋 探索 中,回溯時間和 歷史 的脈絡,激發出彼此轎掘對傳統的領悟,也讓雙方的合作不斷突破本來的界限。

無論是鍾表藝術、裝飾藝術或造型藝術,本次展覽的展品也呈現出跨越時間和技藝的界限,及跨越文化的重塑力和藝術的創造力。

本次展覽共設三個展廳,以「精湛技藝」為主軸,沿著時間和主題兩條主線,進行多元視角的解讀。展覽集結了800餘件藝術作品,最早的展品可追溯至明代。

這些閉棗核展品分別來自卡地亞、故宮博物院、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澳大利亞國立美術館、卡達博物館、瑞士拉夏德芳國際鍾表博物館等。

展覽:釉彩國度 —— 葡萄牙瓷板畫500年

坐標:北京

博物館:故宮博物院

展覽時間:2019年6月12日 - 10月7日

門票信息:不單獨售票,持故宮博物院門票即可免費參觀

這是故宮博物院首次與葡萄牙國立瓷板畫博物館合作舉辦的展覽,共展出16世紀至21世紀50餘幅葡萄牙瓷板畫精品。由於每幅瓷板畫都是由數塊瓷板拼接而成,因此,用於本次展覽的瓷板多達5000塊左右。

葡萄牙是「瓷板畫王國」,其瓷板畫藝術具有悠久的 歷史 ,體現出濃郁的地方特色。葡萄牙瓷板畫融合東西方多個文明的元素,堪稱葡萄牙 歷史 與文化的縮影。

作為大航海時代的先驅,葡萄牙是較早與中國發生聯系的歐洲國家,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也隨著貿易往來而頻繁不息。中國的制瓷工藝和審美情趣傳播到歐洲後,對葡萄牙瓷板畫產生過重要影響。

特別是在18世紀,葡萄牙瓷板畫生產出現一股「中國風」潮流,青花畫面和中國題材成為風尚。很多葡萄牙瓷板畫具備中國青花瓷器淡雅、婉約、質朴的特色,同時也帶有鮮明的西方文化烙印,堪稱中西文化合璧的產物、海上絲綢之路連通的結果。

本次展覽展品貫穿葡萄牙瓷板畫500餘年 歷史 ,通過不同時代的作品,觀眾不難看出瓷板畫風格的變遷。

這些作品頗具代表性,可謂異彩紛呈、精妙絕倫。以「裸展」方式呈現給觀眾,可為觀眾帶來直觀的視覺享受。

展覽:

亞洲文明聯展 之 大美亞西亞

坐標:北京

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

展覽時間:2019年5月14日 - 8月11日

門票信息:免費

亞細亞洲是亞洲的全稱,意為「太陽升起的地方」。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廣袤、人口與民族最多的大陸,也是人類古老文明的重要發源地,兩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文明和中華文明等都誕生於亞洲。

亞洲各國各地區人民,在 探索 人與自然、人與 社會 、現實與未來的關系中,描繪了博大精深、絢麗多彩的文明畫卷。

「大美亞西亞」匯集了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全部47國及希臘、埃及兩個文明古國夥伴,共400餘件組文物。

展覽以「多元文明並置,古今文明相通」為主線,共分四個單元:「美成在久 日出東方」「美在通途 行久致遠」「美美與共 天下大同」「美人之美 禮尚往來」。

展覽:

心靈的暢想 —— 梵高藝術沉浸式體驗

坐標:北京

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

展覽時間:2019年6月22日 - 9月22日

門票信息:60元起

「心靈岩嫌的暢想——梵高藝術沉浸式體驗」由國博(北京)文化事業中心與皕博國際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由世界一流聲光創意團隊參與設計。

本次體驗擁有比利時 Exhibition Hub SPRL 授權超過200幅西方後印象派藝術天才梵高畫作的全息視頻影像作品,利用360度全息全景超高清激光投影設備、VR逼真虛擬現實技術,重建梵高的藝術作品。

1500平米的超大體驗空間分設9大區域(藝術家生平、沉浸式主廳、星空沉浸式廳、花瓶投影廳、梵高卧室、紀錄片放映廳、VR虛擬現實廳、互動繪畫體驗廳、衍生品商店),全方位多角度調動多感官沉浸式體驗感與觀眾參與熱情度。

展覽:殊方共享 —— 絲綢之路國家博物館文物精品展

坐標:北京

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

展覽時間:2019年4月1日 - 7月14日

門票信息:免費

古代絲綢之路綿亘幾萬里,延續數千年,積淀形成了跨越時空、超越國界、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絲路精神,即「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

中國國家博物館聯合「一帶一路」沿線的柬埔寨、日本、哈薩克、拉脫維亞、蒙古、阿曼、波蘭、韓國、羅馬尼亞、俄羅斯、斯洛維尼亞、塔吉克等12個國家博物館共同舉辦這次展覽。

展覽就是要通過精挑細選的各個時期、不同門類的234件(套) 歷史 文物,實證絲綢之路沿線國家豐富多樣的文化交流,包括人口遷徙、經貿往來、 科技 交流、宗教傳播以及生產生活方式、文化藝術的相互影響等等。

這次展覽的主題是「殊方共享」。「殊方」一詞源出中國漢朝班固所著《西都賦》,意為遠方異域,唐朝詩人王維詩「人作殊方語,鶯為舊國聲」即本其義。

「殊方共享」就是要讓世界人民共享人類文明之光,共同將「一帶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共享人類文明成果。

這次展覽的結構是陸海統籌。展覽通過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兩個板塊來表現和展示主題,並按照地理方位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納入人類文明交流互鑒的宏觀視野之中來觀察和思考。

陸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展品中,既有俄羅斯國家 歷史 博物館藏的葉形矛頭、波蘭華沙國家博物館藏中國風格的伊朗瓷盤,也有哈薩克國家博物館藏的黃金武士。

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展品中,既有柬埔寨國家博物館藏銅鼓、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藏唐三彩三足罐,也有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突線鈕銅鐸、阿曼國家博物館藏哈德拉毛語雕刻飾板,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這些精 美文 物充分展示了「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在 科技 藝術的融合互鑒、交匯碰撞的廣度和深度,深刻揭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世界未來發展方向的 歷史 必然性。

展覽:灼爍重現 ——— 十五世紀中期景德鎮瓷器大展

坐標:上海

博物館:上海博物館

展覽時間:2019年5月28日 - 9月1日

門票信息:免費

上海博物館與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聯合舉辦此次大展,以上海博物館收藏品和大量窯址考古發掘瓷器及標本為主,並向包括故宮博物院在內的海內外26家博物館和收藏機構借展藏品和出土器物。

其中除了正統到天順的皇家官瓷外,還有這一時期與分封藩王相關的產品和民窯瓷器。從品種和質量看,很多產品並不遜於宣德、成化朝的瓷器。 值得指出的是,把國內外15世紀中期官民窯代表性器物大批量集中展出的情況尚屬首次。

希望通過此次藝術性、學術性、 探索 性兼具的展覽,對正統、景泰、天順三朝景德鎮瓷業發展情況和具有時代特點的產品,有一個總體的認識和客觀的評價,較為系統而真實地還原這一階段的瓷器發展史。

展覽:熠熠千年 ——— 中國貨幣史中的白銀

坐標:上海

博物館:上海博物館

展覽時間:2019年4月26日 - 7月28日

門票信息:免費

在中國的 歷史 長河中,白銀的冶煉和使用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至唐代中期出現了最早具備貨幣功能的白銀——鋌。

兩宋時期白銀的使用范圍擴大,逐漸成為政府在政治、經濟活動中十分重要的支付手段。白銀成為主流貨幣的時間大致在明代中葉以後。

明清時期完成了中國貨幣制度步入銀本位制的 歷史 進程,白銀貨幣在中國貨幣金融和 社會 生活中的意義影響深遠。

歐洲大航海時代的開啟打開了全球貿易的大門,源源不斷的白銀通過貿易途徑進入中國,極大滿足了中國市場上的白銀需求。

白銀的富足促進了明清手工業、出口貿易的發展。中國白銀時代的來臨,是大航海時代和國際貿易的必然結果,白銀是連接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紐帶。

清代中期以後白銀漸向外輸出,尤其鴉片戰爭以後白銀大量流失、外商紙幣流通於市,迫使清政府創立國家銀行發行中國自己的紙幣。

但是,這並沒有促使中國的貨幣制度由銀本位向更先進的信用貨幣制度轉變,中國的貨幣市場呈現出傳統銀兩、新式銀元、銅錢、紙幣並存的復雜局面,這一局面終結於法幣的實行。

盡管白銀貨幣在中國的發展被動地受到外來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但客觀上促進了中國國內生產力和 社會 的發展與前進,提升了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影響力。

本次展覽旨在通過對白銀貨幣和相關器物的展示,希望能讓公眾比較直觀地了解到貨幣史中的白銀的發展 歷史 ,白銀在經濟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白銀聯結下的中國和世界。

此次展覽還分別由中國財稅博物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海一號考古隊為展覽提供了珍貴的展品,相信一定會為大家帶來獨特的體驗。

展覽:浮槎於海 ——— 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藏太平洋藝術珍品

坐標:上海

博物館:上海博物館

展覽時間:2019年5月16日 - 8月18日

門票信息:免費

本次展覽由上海博物館群島藏品主管康斯坦斯•德•蒙布里森策劃,展覽並不是將看似缺乏聯系和背景交待的展品進行簡單的羅列。

恰恰相反,這些被集中到一起的展品,其本身便反映著大洋洲中人與人、文化與文化之間的關系,也反映著這片區域的運轉、交流與聯系——包括有形與無形之物之間的聯系、生者與他們的祖先之間的聯系,以及土地與海洋之間的聯系。

本次展覽的150件作品具有非凡的美學和人類學價值,它們共同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絕佳的視角,讓我們認識到一個廣袤的文化區域是如何的豐富多彩、包含著怎樣的多元身份與超越地理距離的多樣關系。在那些復雜的、有時甚至稱得上是嚴酷的環境中,人們依舊表現出了驚人的創造力。

展覽:大海道——「南海I號」沉船與南宋海貿

坐標:廣州

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

展覽時間:2019年5月18日 - 8月25日

門票信息:免費

大海道——「南海I號」沉船與南宋海貿》展覽由廣東省博物館、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共同主辦。

展覽以400餘件「南海I號」沉船文物及館藏相關南宋時期文物為載體,文物類別涵蓋了陶瓷器、金銀寶石、金屬器、碑拓、動植物標本等。

本次展覽的主角——「南海I號」沉船,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海上沉船中年代較早、船體巨大、保存較完整的遠洋貿易商船。

「南海I號」沉沒於廣東下川島西南海域,1987年8月被發現,經過二十年的調查及相關考古工作,2007年12月整體打撈出水,並移駐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相關考古發掘和保護工作持續進行。

本次展覽是「南海I號」沉船文物第一次在廣州進行大規模展示,展覽籌展組親赴現場挑選展品,力圖將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帶來廣州。

本次展覽,文物類別豐富,出水的瓷器、各類別金屬器、金銀器、硃砂、果實、動物骨頭、水晶、骨頭製品、石質文物等都被涵蓋。

其中,既有1987年第一調查發現搜集的第一批代表性器物,也有2019年最新發現的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粵博參加中央電視台《國家寶藏》(第二季)的宋金項飾,都將在展覽中呈現。

展覽:越王時代 —— 吳越楚文物精粹展

坐標:杭州

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

展覽時間:2019年6月6日 - 9月6日

門票信息:免費

百越,泛指我們東南和南部地區眾多的民族。其中的於越是世居在江、浙一帶的土著,是百越部族中最古老、最發達的一支,活動范圍在今浙江的杭嘉湖平原、寧紹平原和金衢丘陵地帶。

他們依水而居,漁獵農耕,形成了自己獨有的越地文化,並建立了越國,而越王句踐更是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傳奇霸主。

「越王時代 —— 吳越楚文物精粹展」以越文化為主線,匯集了全國27家文博機構300餘件館藏精品,展示春秋戰國時期長江中下游地區三個最有影響力的諸侯霸主吳、越、楚之間相互征伐、文化融合的 歷史 片段。

此次展覽重量級文物雲集,其中一級品就有80件,涵蓋了代表吳越楚文化的青銅器、漆器、玉器、印紋硬陶和原始瓷精品。

展覽:蘇韻流芳 —— 2019首屆蘇州青年手工藝展

坐標:蘇州

博物館:蘇州博物館

展覽時間:2019年6月29日 - 8月20日

門票信息:免費

蘇州,一座兩千五百多年的古城, 歷史 的沉澱,不斷被發掘。文明如流水,在城市中靜靜地流淌,最終匯聚於一點——蘇州博物館。

蘇州的風物,自隋唐以來,便常見諸於唐詩宋畫中,手工藝品更遠銷海外,雖經千年,傳承未曾斷絕。

進入現代以來,經過數次大規模地恢復、搶救,聞名於世的蘇州玉雕、木雕、核雕、竹刻、緙絲、刺綉、織錦、制扇、金磚、泥塑、鑲嵌、雕漆、木刻年畫等技藝在曲折中得到繼承與發揚。

自工業化興起以來,城市化與全球化浪潮席捲每個角落,傳統手工藝也受到了外部環境與內部傳承的雙重考驗。而隨著傳統生活方式不斷地消逝,手工藝更能賦予人們歸屬感和文化認同感。

對手工藝的追求使我們與 歷史 、前人的審美與生活緊密相連。手工藝品的溫度獨一無二不可取代,是人們在速食生活中的理想庇護所。

手工藝是一種態度,技藝因時間而從容舒展。手工藝是一種身份,它因獨特的個性脫穎而出。手工藝也是一種意識,唯有堅守才能展現其間的精緻細膩。

手工藝如何通過青年人煥發新的活力與光彩?手工藝如何成為現代生活中的一部分?手工藝如何使傳統成為革新的要素?我們期待未來的答案。

在歷經歲月的忠王府楠木廳展示當代蘇州青年手工藝者的作品,讓它們浸潤在古人的氣息里,同樣也是融古會今的不懈努力。這種傳統與未來的相互交融,在蘇州博物館一定能得到完美的呈現,誠令人期待。

本次展覽共計展出57位藝人70餘件作品,包括織綉、玉雕、竹刻、木作、漆雕、石雕、泥塑、磚雕、泥塑、核雕、蟋蟀罐、制扇、金銀絲鑲嵌、銅器、桃花塢木版年畫等多個門類。

展覽:自在蘇杭 ——— 林海鍾中國畫作品展

坐標:蘇州

博物館:蘇州博物館

展覽時間:2019年7月2日 - 8月18日

門票信息:免費

天上天堂,地上蘇杭,早在宋代,范成大便在《吳郡志》中作如是說。此後近千年的口耳相傳,遂有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與杭州,是南宋以來文人最青睞的地方。

數百年裡,文人墨客往來其間,大抵並不匆忙,可無視車舟之勞,更多是在慢慢享受這段旅程。

蘇州、杭州之間的旅程,在舊時曾是一船的燈影槳聲,載著游思,或坐或卧,或讀詩,或觀畫,從晨光熹微中,一直到明月滿頭。

夢中想望著的是西湖,是虎丘,是太湖,是南山,悠然醒來,或形之詩詠,或付諸筆墨。如今一日雖可陸行千里,達則速矣,風景則殊,更難入畫了。

林海鍾對於蘇、杭的偏愛,盡管曾遍覽名山大川,但定居杭城西湖畔,自號錢塘後來生,亦復寄情吳中,時來問道。

忘卻一路的風塵,抻紙落墨,揮灑所及,成了他眼中的吳山、滄浪、西湖、白堤、太湖。一筆一劃,出於古人,若董玄宰輩,卻不落窠臼;有其自己的面目,而與古不相違。

林海鍾筆下所描繪的是蘇州、杭州,而不拘泥於蘇杭;偶爾他會徹底出離了蘇杭,不妨去徽州、過太行、訪武當,滌盪胸臆,然後再返觀蘇杭,經歷了不同的視野,可蘇杭依然,別有滋味,他這種根深蒂固的信念,留給了蘇杭。

這里有林海鍾的童年記憶與一生摯愛,毋寧說這是他的蘇杭,不如說這是蘇杭借著林海鍾的筆,用滿壁煙水,呈現自我。

展覽:琢·磨 —— 璞玉的成器之路

坐標:西安

博物館:西安博物院

展覽時間:2019年5月18日起

門票信息:免費

此次展覽由西安博物院與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共同舉辦,展覽遴選西安博物院和寶雞青銅器博物館珍藏的157組玉器,通過「璞玉渾金」、「琢玉成器」、「美玉如斯」三個單元展現玉器的製作工藝,講述璞玉成為美玉的蛻變之路。

玉石雖美,但在開鑿之初,卻仍與璞石無異,只有在經過能工巧匠的琢磨雕刻之後,才能華麗蛻變成美玉。

自史前的古樸拙稚到秦漢的雄渾豪放,發展至明清的玲瓏剔透,給世人留下了無數璀璨珍寶。

展覽:漫遊奇境 —— 動漫原畫特展

坐標:石家莊

博物館:河北博物院

展覽時間:2019年5月1日 - 7月16日

門票信息:免費

本次展覽選取了200幅世界動漫原畫,試圖通過原畫這種動漫藝術代表性實物的展示和還原,與大家一起感受和探討動漫藝術語言。

從迪士尼的白雪公主和小飛俠再到七龍珠、柯南、海賊王,近距離觀看大師原畫,身臨其境體驗賽璐璐的工作原理;從彩色概念畫到大師簽名版鉛筆手稿,趣味步覽動漫 歷史 。

本次展覽中,囊括了《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木偶奇遇記》、《愛麗絲夢遊仙境》、《睡美人》等7部迪士尼動漫原畫和珍稀賽璐璐。

日漫題材主要是《七龍珠》和仍在連載的《海賊王》,除了這兩部主宰兩個時代的宇宙級超王牌動漫原畫之外,還有《北斗神拳》、《名偵探柯南》、《鐵臂阿童木》等耳熟能詳的日漫原畫。

這些原畫生動展示了動畫製作的關鍵環節,甚至有部分原畫是動漫角色第一次在這個世界誕生的模樣。

展覽:冰河巨獸 —— 猛獁象—披毛犀動物群標本展

坐標:石家莊

博物館:河北博物院

展覽時間:2019年7月10日 - 10月13日

門票信息:免費

還記得《冰河世紀 Ice Age》系列電影中那頭心地善良的長毛象曼弗瑞德(Manfred)嗎?沒錯,它就是本次展覽的主角——猛獁象!

此次展覽由河北博物院、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泥河灣博物館共同主辦,分為「它們生活的時代」「猛獁象」「披毛犀」「其它動物成員」「草原猛獁象的搖籃——河北泥河灣」五部分。

展覽介紹了冰河時期活躍在我國東北地區猛獁象—披毛犀動物群的生存環境以及動物群的主要成員,共展示化石標本、模型標本75件(具)。

配合標本、圖文,通過模型集中展示、科普視頻、觸摸屏、可觸摸化石等,多維度、深層次解讀展覽主題,在科普史前生物知識的同時,旨在傳達這樣的警示與啟迪:生存與環境是永恆的主題,珍愛我們生活的土地!

吾空空博物館

平台圖文內容版權歸吾空空博物館所有

謝絕任何形式的商業轉載、修改和使用

主辦

鄭 州 市 文 物 局

歡迎個人轉發、擴散。公號轉載、商務合作請聯系

[email protected]

② 法國代購卡地亞項鏈是正品么

法國代購卡地亞項鏈可能是正品,也可能不是,無法肯定的說代購就一定是正品或者一定不是正品。法國代購卡地亞項鏈是否正品需要從以下兩方面判定。如下:

1、價格。作為卡地亞的產品,最大的特點就是價格昂貴,這也是它品質較高的表現。不過,在市面上有的商販發出卡地亞項鏈不滿萬元等等之類的廣告語,那就要警惕了,因為正品卡地亞項鏈陸燃的價格絕對不會這么低的,如果偏離原價格太多,一般是假的。

2、證明書。正品卡地亞珠寶都有證書,項鏈也不例外。如果到一些店鋪購買該品牌的項鏈,商家告知沒有證書的話,那不用猶豫,絕對是假貨。而如果有證書,可以到卡地亞權威認證機構查詢,還可以拿著它做項鏈的保養和清洗,另陸悉虛一面還可檢驗產品的真偽和品質。

卡地亞項鏈真假辨別之鑽石項鏈

1、查看鑽石的切工:切工是決定鑽石品質和價值的唯一人為因素,它決定著鑽石的色彩和璀璨,被譽為鑽石美麗的第二次誕生——好的切工能把鑽石內在的璀璨光芒透過切割面的悉心排列而釋放出來。可見,切工的優劣不僅決定鑽石項鏈是否美麗,也直接影響了項鏈的價值。

2、檢查早燃鑽石的色澤:不同的鑽石有不一樣的天然色彩,鑽石的顏色以無色為最上品,隨著黃色的加深而逐漸次之。

③ 卡地亞高珠展為什麼不來北京

卡地亞高珠御梁展不來北京原因:疫情管控,卡地亞高珠展沒有對公眾開放。卡地亞每年新品都會開展珠寶展覽,卡地亞高級珠寶提供的不僅僅是珠寶本身,還有文化,滾漏更像是一件藝術品,彰顯佩戴者的品位,其特有的品牌故事和辨識性,具有社交屬性。卡地亞品牌的售價多會比珠寶商貴2-3倍,品牌在資源上的絕對優勢,其選擇的寶石多是相同等級里質量上乘,品相最好的。此外,品牌在鑲嵌工藝上也各有所長,作品非但美觀,佩戴舒適度鎮備運也非常好。

④ 2019北京故宮暑假展覽信息匯總

才到七月沒有幾天時間,北京故宮已經開始變得熱鬧起來。每天的故宮,你所能見到的組合都是那種,大人帶著小孩,學生背燃陵做著書包的組合。北京故宮是著實熱鬧的,在暑假裡面,故宮為大家帶來新驚喜。屬於暑假的展覽,一起來看看。

故宮梵蒂岡博物館藏中國文物展

時間

2019年5月28日至7月14日

地點

故宮神武門展廳

門票

本次展覽不單獨收費,觀眾憑故宮博物院門票免費參觀。

有界之外:卡地亞?故宮博物院工藝與修復特展

展覽時間

2019年6月1日-7月31日展期兩個月

展覽地點

故宮博物院午門展廳

展覽門票

本次展覽不單獨售票,觀眾持故宮博物院門票即可免費參觀。

此次特展自6月1日開始至7月31日結束,由故宮博物院和卡地亞聯袂呈獻,匯聚了卡地亞典藏、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品和全球眾多博物館、藝術機構以及王室、私人藏家的珍貴收藏等800餘件藝術珍寶。這場薈萃卡地亞臻品與故宮博物院藏品的盛會,旨在啟發參展者在領略美的藝術與創造精神和技術進步的同時,關注其背後中西交融的近代歷史及其意義。

展覽設有三個主題展廳,分別為西雁翅樓展廳「靈感中國」、午門正廳「風范見證」、東雁翅展「時間技藝」。以「技藝」為主線,展覽通過三個展廳鋪陳開三大主題,進行多元視角的解讀。展覽空間由法皮衡國著名形式設計師娜塔莉·克利尼埃設計,以書法筆觸為意象圖符,使整體格局呈現出嚴密結構與和諧內涵。

西雁翅樓展廳:靈感中國

在靈感中國展廳,你可以看到卡地亞對於中國文化和藝術的高度理解和把握,將中國傳統藝術完美融入現代審美精神和造型設計,成就了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一。雙龍戲珠、《西廂記》插圖等一系列蘊含中國文化底蘊的紋飾在卡地亞器物中的出現,便是佐證。

午門正廳:風范見證

這個展廳則以眾多精美絕倫的冠冕為主,在西方,冠冕始終是權利最雄辯的象徵,冠冕自卡地亞創立之初就深深融入它的基因,本次展覽匯聚了二十九頂精美絕倫的冠冕,代表了卡地亞冠冕不同時期的經典風格。

上圖未包含全部29頂冠冕

這頂太陽光芒冠冕是卡地亞「現代風格」的代表,幾何線條猶如光束向外放射,中央鑲嵌的一枚黃鑽,更令人不由得聯想到光芒萬丈的太陽。

東雁翅展廳:時間技藝

如果你喜愛鍾表藝術,那這個展廳相信會讓你不虛此行,汪納中國風格大量運用於西方鍾表造型工藝中,卡地亞1922年至1931年生產的13款以中國神話瑞獸、神話人物為主題的系列時鍾便是其中的經典代表。

同時卡地亞在1923年至1925
年間創作完成一套共六件「門廊」神秘鍾,作為其中的第一座——門廊神秘鍾,採用了8日動力儲存正方形機芯,雙發條盒,鍍金,13顆寶石軸承,瑞士杠桿式擒縱機構,雙金屬平衡擺輪,寶璣擺輪游絲。傳動軸位於橫貫時鍾上方的水晶梁中,巧妙地被凸圓形珊瑚隱藏。時鍾頂端福神像可移動,以便調節機芯,設有時間調校和上弦裝置。

「釉彩國度——葡萄牙瓷板畫500年」

展覽時間:2019年6月12日至10月7日

展覽地點:故宮博物院永壽宮

參觀方式:憑故宮博物院門票免費參觀

故事集:古建工程師的一甲子——於倬雲誕辰百年紀念展

展覽時間:2018/12/15-2020/05/31

展覽地點:故宮博物院東華門展廳

線上觀看入口:點擊進入http://quanjing.artron.net/scene///tour.html

⑤ 頂極鍾表展又來了這些百萬級腕錶真·有點東西

上個周,絕對可以說是腕錶界大事件~ 小颯受邀參加了 2021 「鍾表與奇跡」上海高級鍾表展。

繼去年九月第一屆「鍾表與奇跡」高級鍾表展亮相上海以後,這已經是第二次集合品牌來到上海,為鍾表愛好者們提供了盛會。

參觀者將有機會提前一睹專為中國市場推出的新品傑作和在早前於日內瓦線上展覽中發布的部分新作。同時,講演廳內也舉辦了多場由行業專家主持的訪談和座談會,參觀者對此次新品有更深入的了解。

在現場,小颯也見到了許多熟悉的面孔。凳搜

比如陳坤、辛芷蕾、李易峰、劉濤等,都前來打卡觀賞最新款式的腕錶。

本次高級鍾表展邀請了 19 家參展品牌。一進展廳,小颯就從裝修風格上get到了品牌們這次的主題~

IWC萬國表

萬國展廳被大型集裝箱包圍,集裝箱上印有經典腕錶「大飛」 THE BIG PILOT 的名字。

沒錯,飛行員系列就是這次IWC萬國表的重點。萬國表攜多款飛行員系列力作震撼亮相,包括大型飛行員腕錶43、飛行員計時腕錶41、兩款TOP GUN海軍空戰部隊系列新品及大型飛行員萬年歷腕錶。

BIG PILOT'S WATCH 43

這幾款在忠於原版設計的基礎上,用了更符合人體工學的表殼及更高級的系統。於IWC萬國表而言,即使是最基本的機芯,都至少需要運用到 逾200個精細部件,方寸之間必須連接緊密。所以新款腕錶在保證外觀的同時更能具實用性。

Roger Dubuis 羅傑杜彼

Roger Dubuis 羅傑杜彼這次的主題是依舊很符合品牌的風格——「桀驁不羈」與「奢華絢麗」。作為創新主義至上的品牌,這次展會它新推出了三種材質的 Excalibur 王者系列單飛行陀飛輪腕錶。

這款腕錶的機芯結構經過了徹底的調整,整體變得更加纖薄,透視感也更強,Roger Dubuis羅傑杜彼的星形裝飾自由地懸浮於發條盒上方,標志性的雙線條圖案創造出強烈的視覺識別。

該腕錶有三種款式可以選擇:深灰色 DLC 塗層鈦合金款、鈷鉻合金款以及嶄新的 EON 金材質。可以符合當代不同生活方式的年輕人。

Baume-et-Mercier 名士表

2021 年,名士把重心放在利維拉系列腕錶,作為名士表的永恆經典,誕生於 1973 年的利維拉系列腕錶今年重磅回歸,重振製表靈感不竭的時代精神。

新款利維拉系列腕錶滿滿的休閑運動風:直徑較大的精鋼表殼、配備四顆螺釘的十二邊形表圈、「瑞士製造」的自動上鏈機芯和石英機芯,以及可自行更換的一體式精鋼表鏈或柔性材質表帶。

不僅展現出老款的設計精神,也展露出適應當今時代的渴望。高品質+高性價比,是年輕人在入門款上不錯的選擇。

A. LANGE & SÖHNE 朗格

朗格的展廳一向簡約內斂,在素雅色調中帶領賓客回到1841年。

20年前,朗格推出首款配備萬年歷功能的腕錶——LANGEMATIK朗格自動上鏈萬年歷腕錶。展櫃專門展示了各個年代的限量款和停產表款,也是讓小颯大開眼界。

朗格這次發布的全新LANGE 1 萬年歷腕錶沿用了LANGE 1經典的偏心設計。月份環圍繞表盤一圈,配備日夜顯示月相盤、閏年指示功能。

這款腕錶限量發布。採用完美配色的18K玫瑰金或18K鍍銠黃金指針和嵌塊刻度為和諧的設計錦上添花,同時這款腕錶的指針和嵌塊刻度都碰埋設有夜光顯示,整體非常笑粗螞特別。

更多表款細節請戳視頻觀看~

JAEGER-LECOULTRE 積家

一進到積家展館,映入眼簾的就是展廳入口懸掛的大型翻轉裝置。為了紀念Reverso翻轉系列90周年,積家首次把這個裝置帶來中國亮相。

此次積家的新表款也是以Reverso系列為主。Reverso Hybris Mechanica Calibre 185 超卓復雜功能系列185型機芯四面翻轉腕錶歷經六年潛心研發,是積家專業技藝的重要領域與全新的天文顯示相結合的創新成果,也是世界第一款配備四面功能顯示的腕錶。

配備的11項復雜功能採用傳統機械結構和工藝製作,這款腕錶還可以擺放於桌面,作為座鍾使用。

Reverso One Precious Flowers翻轉系列珍稀花卉腕錶也十分吸睛,亮面鱷魚皮表帶搭配白色珍珠母貝表盤、白金錶殼,全鑲鑽表背鑲嵌626顆鑽石,非常適合精緻女生~

如果預算不夠,綠色款Reverso Tribute翻轉系列小秒針腕錶也是極好的,精鋼表殼、鑲貼刻度時標、太子妃式指針呈現品牌高超工藝,空白金屬表背可個性化定製~

更多表款細節請戳視頻觀看~

VACHERON CONSTANTIN 江詩丹頓

江詩丹頓今年五個系列一口氣推出12款新品。閣樓工匠、傳襲系列、藝術大師系列、 歷史 名作系列、縱橫四海系列都有更新,展館的每一處都是新意~

其中這款三問陀飛輪星空圖「獅子座」珠寶腕錶吸引到了全部來賓的目光,集陀飛輪、三問、旋轉星空圖三大復雜功能於一身,表盤上鑲嵌9顆鑽石,呈現出獅子座的迷人星象,表圈則鑲嵌100顆長階梯形切割藍寶石,重工打造絕對是大寫的奢華!

傳襲系列超薄雙追計時碼表鉑金限量版把計時+雙追+邊緣式擺陀結合在一起,體現了江詩丹頓卓越的製表工藝。

藝術大師系列推出了三款「探險家」腕錶,分別致敬葡萄牙航海家迪亞士、達·伽馬和卡布拉爾,琺琅表盤也蠻有意義~

歷史 名作系列「1921」就很有意思了,枕形表殼、傾斜時間顯示、錶冠設計位於1點與2點位之間,據說這樣的時間顯示是為了方便在駕駛時讀時。

經典的縱橫四海系列推出兩款超薄萬年歷腕錶,雅緻中帶著休閑氣質,一直是職場成功人士的不二之選。

更多表款細節請戳視頻觀看~

CARTIER 卡地亞

卡地亞這次四大標志性系列都有了更新,展館線條感十足,牆上的燈帶被做成是Tank、Pasha、Santos等腕錶的形狀,高級時髦~

Tank Must腕錶看似「平平無奇」,其實還挺有內容~其中一款搭載了全新太陽能機芯,核心在於羅馬數字時標上近乎隱形的精美鏤空細孔,太陽能可以穿過這些孔洞抵達表盤下方的光電電池。同時這款腕錶表帶中含有約40%的植物原料,絕對是環保愛好者的心頭好。

近幾年大熱的Pasha de Cartier,新出了一款41毫米計時碼表,合成藍寶石表玻璃底蓋以及全新錶冠大氣沉穩,可提供個性化鐫刻服務。

Cartier Privé系列的Cloche de Cartier系列限量臻品形狀更有趣味性,錶冠裝飾一顆凸圓形寶石,表盤通體鏤空,可取下放於桌面化身「微型座鍾」。

更多表款細節請戳視頻觀看~

CHOPARD 蕭邦

蕭邦展廳將茱莉亞·羅伯茨的Happy Diamonds全新廣告影片投影在大屏幕,代表著自由精神和樂享生活的態度,而這亦是蕭邦想要傳達的品牌理念。

Happy Diamonds珠寶腕錶由大溪地珍珠母貝表盤和15顆靈動鑽石點綴,華麗山葯,灰色磨砂帆布表帶也是美麗大方,輕易捕獲女性芳心。

全新L.U.C Perpetual Chrono腕錶結合萬年歷與計時功能,採用鈦金屬材質的腕錶,整體設計很有現代感,限量發行20枚。

L.U.C Flying T Twin Ladies腕錶也是小颯很喜歡的一款,限量25枚,玫瑰色18K金錶冠搭配鑲嵌鑽石的表圈和表框,上手輕薄,展露不經意的奢華。

更多表款細節請戳視頻觀看~

PANERAI 沛納海

沛納海展廳是這次最讓小颯「倍感舒適」的一個,中間是一個擺賣各種酒的意式吧台,專業調酒師會為客人們提供美味飲品。

展館門口放著義大利LUNA ROSSA船隊的帆船裝置,畢竟沛納海是數十年擔任義大利海軍供應商的品牌~

LUMINOR CHRONO GOLDTECH BLU NOTTE廬米諾系列紅金計時腕錶是代言人李易峰的同款。採用沛納海GoldtechTM紅金材質製成,防水性能達50米深。

PICCOLO DUE MADREPERLA廬米諾杜爾系列珍珠貝母腕錶更適合女孩子~品牌首次採用珍珠貝母表盤,搭配38mm直徑和藍寶石水晶玻璃視窗,小巧精緻。

更多表款細節請戳視頻觀看~

MONTBLANC 萬寶龍

萬寶龍今年的主題是「沙漠風暴」,整個展廳都採用了沙漠底色,復古中帶著冒險風格。

像是1858系列南北半球世界時腕錶這款表的靈感便是來自沙漠探險,表盤顏色也帶著「大漠色彩」,層次感十足。表背用激光雕刻出了戈壁沙漠景觀,為了紀念萊因霍爾德·梅斯納爾2004年的沙漠之行。

這款表作為世界時腕錶還分別設置了兩個旋轉立體半球,功能性也很強。

1858系列美耐華珍藏限量款腕錶的靈感來自1930年代的美耐華46毫米軍用單按鈕計時碼表,表背採用可以打開的「將官式」底蓋設計。

伯爵

伯爵這次的展廳依舊是掛飾的設計,金色掛飾輕盈靈動,猶如一顆顆鑽石般讓人印象深刻。

展館最中心的展出的是ALTIPLANO至臻超薄ULTIMATE CONCEPT腕錶,曾獲得有「表界奧斯卡」之稱的GPHG金手指獎。作為機械手動上鏈腕錶,厚度僅2毫米,是全球最纖薄的一款腕錶。

Limelight Gala系列Precious「彩虹」腕錶也很絕,5顆殷綠色沙佛萊石,37顆彩色藍寶石,在光下折射出不同光澤,真的不要太美!

這只Polo系列高級珠寶鏤空腕錶就更不用說了~錶冠鑲嵌玫瑰式切割鑽石,表殼鑲嵌不少於148顆明亮式切割鑽石及132顆長方形切割鑽石,機芯鑲嵌多達292顆明亮式切割鑽石及11顆明亮式切割藍寶石,光是外觀就閃瞎眼的節奏~

更多表款細節請戳視頻觀看~

TUDOR 帝舵表

為紀念首款帝舵計時腕錶問世五十周年,帝舵表隆重推出新款碧灣計時型(Black Bay Chrono)精鋼款腕錶,表殼經重新演繹,提供兩種表盤設計,並配備對比鮮明的副計時盤,彰顯運動型計時腕錶的純粹傳統。

帝舵表碧灣1958型18K(Black Bay Fifty-Eight 18K)得名自表殼所用的貴金屬材質,同時呼應1958這一重要年份。

碧灣1958型18K腕錶沿襲了初代潛水腕錶中歷久彌新的眾多美學特色,並搭配1950年代風靡一時的39毫米直徑表殼,啞光「金綠」色調表盤很適合手腕纖細的女生佩戴。

而925銀的新款也獲得了不少好評,灰褐色表盤,搭配同色調的外圈,進一步突顯白銀表殼的閃耀光澤,令表盤更顯精巧。

ULYSSE NARDIN 雅典表

雅典表這次的展廳也很好「擺拍」,星雲和海洋元素貼合此次主題——「時空無界、縱觀海天」 。

展廳入口處最吸睛的還數典表特別推出的175周年概念款UFO座鍾,悠然搖擺的機械構造,彷彿海面上不斷翻湧的波浪。三面設計的三地時顯示,寓意著過去、現在和未來。

Blast單問腕錶突破了傳統設計理念,把報時零件設置在了正面;這款腕錶還有飛行陀飛輪的設計,體現出高超製表工藝;而擴音金屬膜是與音響大牌帝瓦雷攜手研發,強強聯合~

雅典表潛水系列DIVER X 鏤空腕錶表能夠承受海底深處200米的巨大壓力;同時表圈採用藍色碳正離子材料打造,是科學家迄今發明的最堅固耐用的材料之一,可降低40%的環境影響。

ROLEX 勞力士

今年是勞力士第一次參加鍾表與奇跡線下展,展館用三個主題劃分——勞力士與探險、表盤設計、鑽石華彩。

蚝式恆動探險家型腕錶此次用了新型勞力士3230型機芯,動力儲備可達70小時,同時這款表還配備了金屬隕石表盤,紋理細節處理很巧妙。

新款蚝式恆動女裝日誌型腕錶共鑲嵌有1089顆鑽石,鍾點標記運用PVD著色技術,無數女生為它瘋狂打call~

這款全新棕櫚葉圖案表盤的蚝式恆動日誌型腕錶也很有看點,雨林風格表盤生動有趣,適合佩戴於多個不同場合。

更多表款細節請戳視頻觀看~

看了這么多,你最種草那一塊表呢?

⑥ 冠冕,令人驚艷的奢華

冠冕,在珠寶界中就如同交響樂中的最高潮的樂章。現代歐洲王室雖然擁有眾多的冠冕,但也只是在重大場合,女人們才隆重地帶上冠冕。而此時,誰誰帶的什麼冠冕的來歷與傳承就會成為一段時間內談論的熱點。

由於冠冕的高端,即便是王室,也不是每個皇室成員都能擁有一件的。敏激在貴族或王室,它代代相傳,也代代傳遞了一種氣質。比如,伊麗莎白二世女王是眾多冠冕的擁有者,凱特在婚禮上佩戴的Halo冠冕是向女王借來的,它是麗莎白二世母親結婚周年的禮物;梅根婚禮佩戴的冠冕也是向借女王的,它原本屬於伊麗莎白二世的奶奶瑪麗王後。

有「皇帝的珠寶商」美稱的卡地亞,冠冕也是他們的高端製作。喬治五世為登基曾經一次訂制了19頂冠冕。

隨著時間慢慢推移,冠冕不再只是皇室專屬而發展成為一種 時尚 。但珠寶意義上的冠冕,並不是每個女孩都能擁有的。

卡地亞在故宮博物院做了一個自己珠寶的專題展覽 ,展出的重頭戲就是他們製作過的冠冕。傳統的、現代的能集聚一堂也算盛宴了。

這些代表西方首飾最高等級的冠冕,與故宮珍寶館中明代和清代的兩頂皇後的鳳冠相比如何?

俄羅斯冠冕,1908年,鉑金+15顆梨形鑽石(總重約19克拉)+圓形舊式切割鑽石+天然珍珠,「鈴蘭」造型鑲嵌部分和垂墜梨形鑽石靈活連接,營造出搖曳效果。冠冕造型借鑒了俄羅斯傳統卡柯史尼克冠狀頭飾。

1906年,特別訂制,鉑金+鑽石+天然珍珠,種子式鑲嵌,私人珍藏

1909年,鉑金+1顆重3.34克拉枕形舊式切割鑽石+舊式切割鑽石+天然珍珠,種子式鑲嵌

1914年,鉑金+圓形舊式切割鑽石+15顆天然珍珠+定製切割和花式切割縞瑪瑙+黑色琺琅,這頂在當時風格大膽前衛的冠冕是裝飾藝術風格的先鋒之作。

束發冠冕,1924年,特別訂制,鉑金+圓形舊式切割鑽石+2顆梨形鑽石+1顆天然珍珠(約重51格令),來源於多麗絲•杜克遺產。

緞帶冠冕,約1935年,鉑金+鍍銠金屬(支架)+圓形舊式切割和單式切割鑽石,私人珍藏

冠冕 1936年 鉑金+就是切割和單式切割鑽石+雕花綠松石

瑪麗•波拿巴公主

1907年,卡達博物館管理局藏,鉑金+鑽石,種子式鑲嵌,瑪麗•波拍喊拿巴公主與希臘喬治王子的婚禮訂制。

1907年,特別訂制,鉑金+圓形舊式切割鑽石+天然珍珠,種子式鑲嵌,來源於瑪麗•波拿巴公主。波拿巴公主是拿破崙之兄呂西安的曾孫女,嫁給了希臘喬治一世的次子。

印度冠冕,1923年,鉑金+鑽石+藍寶石+珍珠,格洛斯特公爵及公爵夫人殿下珍藏

光環冠冕,1934年,鉑金+圓形舊式切割、長階梯形切割鑽石,上半部分為蓮花形的花環,鋸齒形裝飾的下半部分可以摘下來當束發帶,曾售予阿迦汗三世王妃殿下。

摩納哥親王宮藏冠冕,鉑金+白金+鑽石+珍珠,來源蘭尼埃三世親王的母親摩納哥夏洛特公主。

1955年,摩納哥秦王宮藏,鉑金+白金+明亮式切割和長階梯形切割鑽石+3顆凸圓形紅寶石(總重約49克拉),3個固定夾可拆卸作為胸針佩戴,來源於摩納哥格蕾絲王妃。

卷軸式冠冕,1902年,特別訂制,銀+金+枕形切割、圓形舊式切割和玫瑰式切割鑽石,種子式鑲嵌

冠冕,1905年,特別訂制,鉑金+7顆梨形鑽石(總重約17克拉)+就是切割和玫瑰式切割鑽石,種子式橋賀襪鑲嵌

太陽光芒冠冕,1907年,阿勒薩尼親王珍藏,鉑金+黃金+鑽石(重約61.80克拉)+1顆32.58克拉濃彩黃鑽,種子式鑲嵌

冠冕,1908年,鉑金+圓形舊式切割、單式切割和玫瑰式切割鑽石,種子式鑲嵌,這頂冠冕也可作為三角胸衣胸針佩戴。

冠冕,1908年,特別訂制,L』ETOILE ROYALE收藏,鉑金+金+銀+鑽石,這項冠冕可轉換為一頂小型的冠冕和一個胸衣胸針,1908年10月艾達•伊斯梅與亨利•安東尼•山度士•波爾的訂婚訂制,而後代代傳承。

冠冕,1911年,特別訂制,鉑金+圓形舊式切割、單式切割和玫瑰式切割鑽石,種子式鑲嵌

冠冕,1912年,特別訂制,鉑金+圓形舊式切割和玫瑰式切割鑽石+雕花無色水晶,種子式鑲嵌

冠冕,1909年,阿勒薩尼親王珍藏,鉑金+鑽石

東方風格發箍,1911年,特別訂制,鉑金+2顆枕形鑽石+圓形舊式切割、單式切割和玫瑰式切割鑽石,種子式鑲嵌

1914年,特別訂制,鉑金+黑鋼+梨形、圓形舊式切割和玫瑰式切割鑽石+定製切割刻面紅寶石。

發箍,特別訂制,1029年;鉑金+圓形舊式切割和玫瑰式鑽石,種子式鑲嵌,3個六邊形圖案可拆卸,單獨作為胸針佩戴。這種表面平直,可變化的發箍風格是順應20世紀20年代時髦女性的新興短發風潮而設計的。

發箍,卡地亞特別定製,1923年;鉑金+枕形切割和圓形切割鑽石;通體鉸接結構,背空式鑲嵌,發箍可部分拆開,組成兩條手鏈。

頭飾,1924年,鉑金+白金+玫瑰金+1顆4.01克拉梨形鑽石+5顆水滴形切割鑽石(總重5.22克拉)+圓形舊式切割、單式切割和玫瑰時切割鑽石+羽毛;種子式鑲嵌

1937,金+鉑金+最大1顆八角形祖母綠切割深色黃水晶重62.36克拉+定製切割、長階梯形切割黃水晶+1顆六角形黃水晶;中心飾物可以從冠冕上取下,尖端向下作為胸針佩戴。

1937年,鉑金+圓形舊式切割鑽石+橢圓形和花式切割海藍寶石,中心飾物可以從冠冕上取下,尖端向下作為胸針佩戴;同年,卡地亞接到至少27份冠冕訂單,其中大多數都是用於應該國王喬治六世加冕儀式上佩戴。

【故宮珍寶館展品】

明孝端皇後鳳冠

清貂皮嵌珠皇後冬朝冠

推薦相關閱讀:

故宮翡翠與卡地亞翡翠放在眼前,你選哪一款

故宮半解之中式的、東方元素的和白金鑽石的手鐲,哪款是你的菜

東西方文化的碰撞,當卡地亞白金鑽石天堂鳥遇見乾隆皇後鳳紋吉服

⑦ 升表文為什麼會響

熱量釋放不出來,就好比炸葯散放就不爆炸,如果放在容器里就會爆炸。

這場展覽以對照比較的形式,展出卡地亞典藏的160多件作品,以及百餘件來自鮑氏東方藝術館的收藏。該展覽由漢學家李秋星(Estelle Niklès van Osselt)負責策劃,揭示了卡地亞與亞洲文化的不解情緣。

澳大利亞卡地亞珍藏展:

2018年3月30日至7月22日,位於堪培拉的澳大利亞國家美術館推出「卡地亞珍藏展」(Cartier: The Exhibition)。卡地亞典藏首次來到猜野澳大利亞,在當地最大規模的博物館對公眾亮相。這是大洋洲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卡地亞珍品展。御遲

2015年11月12日穗拆喊—2016年2月14日,日內瓦鮑氏東亞藝術博物館舉辦了「夢徊亞洲:鮑氏東方藝術館與卡地亞典藏」特展(Asia Imagined in the Baur and Cartier Collections)。

⑧ 卡地亞時間藝術展的展覽介紹



2014年6月10日,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宣布,7月19日至10月12日舉辦「瞬息·永恆—卡地亞時間藝術展」。作為紀念中法建交5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此次展覽以製表工藝為主題,邀請國際著名藝術家吉岡德仁先生擔任策展人,將展出跨越一個多世紀的180餘件珍貴時計傑作,其中包括近150件來自卡地亞典藏的傑作。
作為卡地亞典藏展覽的一部分,本次「瞬襪灶息·永恆——卡地亞時間藝術展」是其全球藝術之旅的第28站。如同一次跨越時光的旅行,展覽將以製表工藝為主題,通過跨越一個多世紀的180餘件珍貴時計傑作,全方位呈現東西方文化藝術在時間領域的追求。
從卡地亞典藏作品、大師工藝、製表精粹、復雜亮肢機芯、創新技術、多媒體影像以及製表師和工藝師的現場演示,展覽通過歷史傳承、風敬好世格演進、美學設計等多個角度,為廣大觀眾提供探索製表領域藝術與工藝的演進發展與文化影響的難得機會。
卡地亞敏銳認識到傳承的重要,將珠寶、鍾表及器物相整合,於1983年創立 「卡地亞典藏」每件典藏作品都由卡地亞通過私人藏家、交易所和拍賣會,依據風格、靈感、來源、材質以及技法和工藝等標准精心挑選。
這一精心構思的典藏匯集了冠冕、項鏈、手鏈、耳飾等珠寶藏品,以及包括17件「神秘」時鍾在內的時計作品。煙盒、化妝盒、粉盒、文具、書寫筆和硬岩小雕塑等珍貴器物,令這個豐富的典藏更臻完善。從最古老的1860年代,到1990年代晚期,這些作品不僅見證了卡地亞165年的悠久歷史,更廣義地來說,亦是自19世紀末以來的裝飾藝術的歷史。
卡地亞典藏一共收入了近1500件藏品,並且仍在不斷擴大。非凡的文化意義,使其獲得了眾多博物館的關注,從1989年在巴黎小皇宮的第一次大型展覽開始,卡地亞典藏已經在27個全球最頂級的文化藝術機構舉行了面向公眾的展覽,其中包括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倫敦大英博物館、里斯本卡洛斯特—古爾本金安基金會博物館、莫斯科克里姆林宮以及北京故宮博物院。

⑨ 卡地亞珠寶展覽四川成都詳情。

2015年4月18日至7月28日卡地亞典藏珍品蒞臨成都四川博物館
「藝境天工——中穗漏虧西方珍寶藝術展」將在中國中西部地區的中心城市——成都的四川博物館猜神亮相,一系列來自卡地亞典藏的古董珍品全方位展現品牌在珠寶工藝領域的深厚歷史和非凡造詣。四川博物館精心挑選陳列玉搜嘩石、漆藝和錦緞等藏品,與卡地亞典藏交相輝映:通過這一方式,主辦方聚焦卡地亞與中國源遠流長的情緣,彰顯品牌無盡創意和獨特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