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中印戰爭前後領土變化
擴展閱讀
博時睿遠的股票價格 2025-02-05 07:55:50
匯星國際股票行情查詢 2025-02-05 07:52:08

中印戰爭前後領土變化

發布時間: 2023-05-12 15:12:46

⑴ 中印戰爭勝利後,中國為什麼控制西段而丟了面積更大的東段

勝利這個詞,是由兩個字組成。勝,就是戰勝對方。利,因戰勝對方而得到了巨大利益,最起碼也要比對方的利益大。

倘若雖戰勝了對方,卻跟對方得到的利益大體相當的話,那就是慘勝,即這次所謂的勝利,根本不值得炫耀或一提。

倘若雖打敗了對方,哪料卻損失的利益更大,那這還叫勝利嗎?關鍵看利益!

其四,從中印戰爭的時間點上就可發現,這一戰是在古巴導彈危機的全球大背景下展開的。

當時的美蘇,正在古巴導彈問題上頂牛,根本沒有精力對印度進行有效支援。這就是咱厲害的地方,就抓住了這個有利時機,即完成了陪禪戰略目標,同時也保證了自身的安全。

若不是在這個時間段,恐怕中印之戰也不會形成中國壓倒性的優勢。而當美蘇兩霸,解決完古巴導彈危機後,中印戰爭也結束了。中國占據了最有利的阿克塞欽地區,印度哪怕此刻再得到了美蘇支援,想打攻下阿克塞欽地區,必要付出沉重代價,甚至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

勝利,關鍵看利益!中國在那麼艱難的情況下,以最小的代價,拿回來這么巨大的利益,顯然就是一次完勝。

⑵ 為什麼60年代中印戰爭中國贏了卻還要失去大片領土

這就是毛主席的偉大之處了。大概世界上還從來沒有這樣的人,會有這樣的智慧,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這要從西藏的各種情況說起:
首先西藏地處青藏高原,海拔高,氣壓低,一般內地的人在那裡是太不適應的。
其次是交通不便。西藏和四川之間相隔一道橫斷山脈,交通十分不便,從青海或者新疆過去則距離太遠。所以雖然當時有了幾條公路(川藏、青藏、新藏),但運輸仍然是個瓶頸,加上運輸的途中消耗極大,對軍隊的給養供應造成很大的困難。
而從印度那邊交通相對要便利得多。
因滾蔽皮此,打仗對我們是非常不利的。
可以設想一下,如果毛主席當年沒有這樣做,會是個什麼情況?
印度肯定一天到晚地要「收回國土」,於是,我們的西藏邊境就會一直處於並罩戰爭的邊緣。
這對我們的經濟壓力極大,更何況我們當時正處在經濟最困難的時期,如果西藏的邊境不太平的話,對我們整個國家的經濟建設是非常不利的。
再有當年我們與美國是對頭,美國的飛機經常入境襲擾;而我們又與蘇聯因為意識形大差態等原因鬧翻。在與東、西兩個陣營的關系都不好的情況下,不宜與不結盟的領袖搞得太對立。
毛主席當年曾說,這一仗可以換來50年的和平。事實確實如毛主席所料,至今中印邊境還是比較太平的。
打勝了,教訓一下印度,讓他們不敢得寸進尺;退回來,讓他們不至心心念念地想「收回國土」,沒有再打仗的念頭。
這樣就可以保證中印邊境的安全了,當時這樣做是最符合我們國家的根本利益的。

⑶ 中印戰爭!當時領土為什麼沒有徹底解決

我們本來攻了也打贏了,並且奪回了那塊9萬平方公里大的爭議土地,只不過後來突然撤軍,結果反而比原先的爭議界限麥克馬洪線還要往北20公里。。。結果印度就官方聲明將其納入版圖,並建立了阿邦區,遷入了上百萬的移民。。。

至於中國在打勝的情況下,也不同印度談條件,就直接撤軍,推測理由如下:
1, 補給問題。因為當時的補給要靠氂牛從西藏往這邊運,我們的設備太落後,所以不能進行持久戰,風險太大。

2,當時中國剛剛度過3年困難時期,國力空虛,而在1962年中印戰爭期間,美蘇及其集團都公開站在印度一方反對中國,如果戰爭長期化,在美蘇集團的支持下,中國很難在中印邊境地區維持長期的戰爭,而且可旦握能面臨來自蘇聯的侵犯(當時蘇聯就重兵壓境使人不得不防)。因此通過主動後撤,不僅使印度失去了繼續戰爭液遲頌的借口,而且也讓蘇美集團無話可說,避免了陷入被動的局面。同時,中國當時正在全力以赴研製核武器,在這一過程中美蘇都在威脅要對中國「採取行動」,在這種情況鬧鄭下息事寧人,有助於核計劃在較小的風險下順利完成。

⑷ 中印戰爭中國收回多少國土

1962年中印戰爭,沒有收回土地。

迫於國際壓力等原因,撤軍到中印爭含鉛議地區中國一側,實際上丟了藏南地區(印在此地區設立行政區,稱「阿魯納恰爾邦」),面積12.5萬平方公里。

「阿魯納恰爾邦」印度非法佔領中國藏南地區後在當地建立的一個邦。此地區位於中國西南部、印度東北部邊界。中國政府宣稱對該邦的絕大部分地區都擁有主權,稱為藏南地區,並將該地區劃入西藏自治區的錯那、隆子、朗縣、米林、墨脫、察隅六縣的管轄范圍之內,也不承認印度擁有該地區的主權。

(4)中印戰爭前後領土變化擴展閱讀

藏南地區是中鎮兄華人民共和國固有的主權領土。位於東經92度至97度之間。世人盡知的是,這塊完全屬於中國的土地,其大部分仍被印度非法佔領著。

由於談旅好地處印度板塊和亞歐板塊俯沖的東北擠角,地質地貌多種多樣,藏南因而也被稱為「地質博物館」,世界第一大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便隱身其中。

藏南處於喜馬拉雅山脈南坡,終年溫暖濕潤,水熱條件優越,是世界上分布最北的熱帶地區。山地南麓的乞拉朋齊年平均降水在9000毫米以上,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大的地區之一。

它亦是中國水力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主要河流有雅魯藏布江、卡門河、西巴霞曲(蘇班西里河)、丹巴曲、察隅河等。雅魯藏布江全流域水能蘊藏量僅次於長江,單位流域面積和單位河長的水能蘊藏量居中國各大河之首。

⑸ 中印自衛反擊戰後,我國基本收復了多少被侵佔土地

62年梁敬中印戰爭中國收復爭議地區的中段約2000平方公里,西段約3.35萬平方公里。
中印邊境戰爭是1962年6月或10月至11月間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在藏南邊境戰爭,在中國被普遍稱為中印邊界自友敏衛反擊戰,印度則稱之為瓦弄之橡告慎戰(Battle of Walong)。

⑹ 1962前中印邊境地圖,中印戰爭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因為印軍侵佔中國歷屆源前政府從未承認過的「麥雹螞清克馬洪線」以南約9萬平方公里的英國殖民者所佔的領土。此外,在中段和西段,印度亦侵佔部分中國領土。1959年,印軍越過雙方實際控制線建立了43個據點。中國物做政府提出談判解決邊境問題,未得印度方面的接受。

⑺ 中印戰爭始末有誰了解

中國與印度的邊界約2000公里,分西、中、東三段。1947年印度立國後,繼承了部分英國殖民者占據的中國領土,到1951年前後,印軍侵佔中國歷屆政府從未承認過的「麥克馬洪線」以南約9萬平方公里的英國殖民者所佔的領土。此外,在中段和西段,印度亦侵佔部分中國領土。1962年6月,印軍向中國邊防部隊悶畝粗開槍,10月20日,印軍2萬多人在空軍的配合下從東段和西段向中國發起進攻,中國軍隊進行反擊。戰爭打響。

中國與印度的邊界約2000公里,分西、中、東三段。1947年印度立國後,繼承了部分英國殖民者占據的中國領土,到1951年前後,印軍侵佔中國歷屆政府從未承認過的「麥克馬洪線」以南約9萬平方公里的英國殖民者所佔的領土。此外,在中段和西段,印度亦侵佔部分中國領土。1959年,印軍越過雙方實際控制線建立了43個據點。中國政府提出談判解決邊境問題,遭到的印度方面的拒絕。1962年6月,印軍向中國邊防部隊開槍,打死打傷中國官兵幾十人。10月20日,印軍2萬多人在空軍的配合下從東段和西段向中國發起進攻,中國軍隊進行反擊。戰爭打響。

沖突起因
中國與印度的邊界約2000公里,分西、中、東三段。到1951年前後,印軍侵佔中國歷屆政府從未承認過的「麥克馬洪線」以南約9萬平方公里的英國殖民者所佔的領土。此外,在中段和西段,印度亦侵佔部分中國領土。1959年,印軍越過雙方實際控制線建立了43個據點。中國政府提出談判解決邊境問題,未得印度方面的接受。

中國觀點:由於麥克馬洪線是英國殖民政府強加於西藏南部的分界線,並且直到1951年之前,印度政府也未公開承認麥克馬洪線。因此,上述爭議領土應該屬於中國。

印度觀點:1947年印度立國後,認為他們有權利繼承英國殖民者占據的中國領土。因此,他們認為上述藏南地區屬於印度。
戰爭結耐歷果及影響
中國方面:從麥克馬洪線上,再向北撤退20公里。

印度方面:印度官方將藏南和達旺納入版圖。螞鎮

⑻ 中印戰爭我國收復多少領土

中印自衛反擊戰後我國基本收復了12萬平方公里侵佔土地。中印邊境旅戚自衛反擊戰卜鎮衡是一場規模、時間都很有限的邊界作戰。稱中印邊界反擊戰是一場「軍事政治仗,或叫政治軍事仗」,中國在獲得勝利後主動撤軍,表明了中方以和平談判解決邊界問題而反對以武力改變邊界現狀的一貫立場。

中印邊界分東、中、西三段,全長2000公里,雖未正式劃定,但存在著一條雙方歷史形成的傳統習慣線。 1951年,印度軍隊越過傳統習慣線向北推進,侵佔了「麥克馬洪線」以南9萬平方公里中國領土。

(8)中印戰爭前後領土變化擴展閱讀:

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歷時1個月型做,在東段,中國邊防部隊進到「麥克馬洪線」以南靠近傳統習慣線地區;在西段,清除了印軍設在中國境內的所有據點。共斃、俘印軍8700餘人,繳獲大量武器裝備和物資。

11月21日,中國政府發表聲明,宣布中國邊防部隊在中印邊境全線停火、後撤。12月1日至1963年3月1日,後撤至1959年11月7日中印雙方實際控制線中國一側20公里以北地區。

⑼ 中印戰爭,是不是現在還有3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被印度

不是,現薯孝在還有9萬爭侍察議領土數談稿被印度控制。

⑽ 中印戰爭後中國讓出了多少土地

9.2萬平方公里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