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四一二政變
擴展閱讀
四川山鼎股票交易 2025-02-05 08:09:43
博時睿遠的股票價格 2025-02-05 07:55:50
匯星國際股票行情查詢 2025-02-05 07:52:08

四一二政變

發布時間: 2023-05-12 16:26:26

①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的政變經過

在日本政府的督促下,蔣介石定下「整頓國民政府內部」的決心,即首先解除上海工人的武裝,然後以在滬的國民黨中央執、監委員「取代武漢派,奪取中央黨喊高部,排除共產黨」。同時,蔣介石向上海大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表示,在勞資問題上,「決不使上海方面有武漢態度」。大資產階肆滲閉級答應在財政上給他以全力支持,並立即為蔣提供300萬元資助。上海青紅幫頭目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等組織了秘密的中華共進會和公開的上海工界聯合會,充當蔣介石反共的打手。蔣介石為他們提供經費、武器,並派王柏齡、楊虎、陳群等軍官將他們編成隊伍。在帝國主義和大資產階級的支持下,蔣介石加緊准備發動反革命政變。首先將沒有完全受他控制的軍隊陸續調開或解決,而調集其嫡系部隊及新近投靠過來的軍閥部隊接防滬寧地區。從3月底開始,蔣介石連日召集秘密會議,策劃「清黨」反共。3月28日,吳稚暉在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會常委會上誣蔑加入國民黨的共產黨員「謀叛國民黨」,提出對共產黨「應行糾察」。隨後,吳稚暉致函國民黨中央監委,聲稱共產黨「逆謀昭著,舉凡中央執行委員會內叛逆有據之共產黨委員及附逆委員,應予查辦」。4月2日,蔣介石邀集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李宗仁、古應芬、黃紹竑、吳稚暉、李石曾、陳果夫等開會,向國民黨中央提出《檢舉共產分子文》,要求對共產黨作「非常緊急處置」。汪精衛於4月1日從國外回到上海。4月3日,蔣介石發表支持汪復職的通電,並與汪秘密會談。蔣介石主張立刻用暴力手段「清黨」,汪精衛因擔心這樣做會使權力全部由蔣獨攬,主張召開國民黨二屆四中全會來解決共產黨問題。4月5日,蔣介石發布總司令部布告,要工人武裝糾察隊與工會一律在總司令部的管轄之下,「否則以違法叛變論,絕不容許存在」。
4月8日,蔣介石指使吳稚暉、白崇禧、陳果夫等組織上海臨時政治委員會,規定該會將以會議方式決定上海市一切軍事、政治、財政之權,以取代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後成立的上海特別市臨時政府。4月9日,蔣介石發布《戰時戒嚴條例》,嚴禁集會、罷工、遊行,並成立了淞滬戒嚴司令部,以白崇禧、周鳳岐為正、副司令。與此同時,蔣介石又利用政治欺騙手段麻痹群眾。他剛到上海,對上海總工會交際部主任趙子敬說:「糾察隊本應武裝,斷無繳械之理,如有人意欲繳械,余可擔保不繳一槍一械。」他派軍樂隊將一面寫著「共同奮斗」4個大字的錦旗贈送給上海總工會糾察隊,以表示對上海工人的「敬意」。蔣介石在一切部署就緒後,離上海去南京,由白崇禧等監督執行其反革命政變的陰謀計劃。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前後,中共中央和中共上海區委對於蔣介石的某些陰謀活動是有警惕的,也採取過堅定的態度。但是,在蔣介石到上海後,共產黨的政策很快發生變化。共產黨領導人陳獨秀表現了嚴重的右傾麻痹。中共上海區委主席團會議宣讀了陳獨秀關於「要緩和反蔣」的信。之後,上海的反蔣斗爭開始放鬆。《汪精衛、陳獨秀聯合宣言》發表後,一部分共產黨員十分憤慨,但許多人卻誤以為局勢已經和緩下來。原來在武漢整裝裂裂待發的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十一軍不再東下,第六軍、第二軍的絕大部分服從蔣介石的命令,離開南京開往江北,使蔣介石得以控制南京。蔣介石發出「已克復的各省一致實行清黨」的密令,上海的形勢驟變。 罷工
4月13日上午,上海煙廠、電車廠、絲廠和市政、郵務、海員及各業工人舉行罷工,參加罷工的工人達20萬人。上海總工會在閘北青雲路廣場召開有10萬人參加的群眾大會。
要求
大會通過決議,要求:一、收回工人的武裝;二、嚴辦破壞工會的長官;三、撫恤死難烈士的家屬;四、向租界帝國主義者提極嚴重的抗議;五、通電中央政府及全國全世界起而援助;六、軍事當局負責保護上海總工會。 當天下午,反動軍隊佔領上海總工會和工人糾察隊總指揮處。接著,查封或解散革命組織和進步團體,進行瘋狂的搜捕和屠殺。在事變後3天中,上海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被殺者300多人,被捕者500多人,失蹤者5000多人,優秀共產黨員汪壽華、陳延年、趙世炎等光榮犧牲。4月15日,廣州的國民黨反動派也發動反革命政變。當日捕去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2000多人,封閉工會和團體200多個,優秀的共產黨員蕭楚女、熊雄、李啟漢等被害。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廣西等省也以「清黨」名義,對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進行大屠殺。奉系軍閥也在北京捕殺共產黨員。4月28日,李大釗和其他19名革命者英勇就義。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標志著中國階級關系和革命形勢的重大變化。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從民族資產階級右翼完全轉變為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代表。從此,蔣介石和他的追隨者完全從革命統一戰線中分裂出去。革命在部分地區遭到重大失敗。
1927年4月18日,蔣介石在南京建立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的國民政府,與保持國共合作的武漢國民政府相對抗。在北京,還存在奉系軍閥張作霖政權。全國出現3個政權互相對峙的局面。 1927年5月,共產國際向中國共產黨發出「五月緊急指示」,大意為:
(1)不進行土地革命,就不可能取得勝利;不進行土地革命,國民黨中央就會變成不可靠將領手中的可憐玩物。必須反對過火行為,但不能用軍隊,而要通過農會。
(2)對手工業者、商人和小地主作出讓步是必要的,同這些階層聯合是必要的,只應沒收大、中地主的土地,不要觸及軍官和士兵的土地。
(3)國民黨中央的一些老領導人會動搖和妥協,應從下面多吸收一些新的工農領導人加入國民黨中央,更新國民黨上層人士。
(4)動員2萬共產黨員和兩湖5萬革命工農,組建幾個新軍,組建自己可靠的軍隊。
(5)要成立以著名國民黨人和非共產黨人為首的革命軍事法庭,懲辦那些迫害工農的軍官。
這份文件被汪精衛從共產國際代表羅易手中得到。國民黨高層認為這是共產國際要武裝奪取政權,決心清黨。

② 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變的原因及影響是什麼

一、原因:
1、1926年,在國共雙方的共同努力下,北洋軍閥的統治遭到了嚴重的打擊。但是國民黨右派和中共以及國民黨左派沖突日益顯現。蔣介石是國民黨右派首領,手握兵權。1927年三月,北伐軍佔領了上海,蔣介石開始謀劃反革命政變。

蔣介石利用上海的流氓勢力騷擾上海工會,又組織親信奪取上海大權。蔣介石一面發布通告,限制工會活動。一面又給工人糾察隊送去錦旗,表示共同進退。此時的中共領導人陳獨秀沒有來得及應對。蔣介石就是在這樣一種情況下發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中國共產黨和革命人士。
2、1927年六月,羅易將共產國際的緊急指示拿給汪精衛,幻想得到他的簽字。汪精衛看到之後,對羅易說這件事很重要,要先徵得武漢國民政府主席團的同意。然後汪精衛將這份文件給武漢領導班子看。

幾天後,汪精衛策劃反共,加快了與共產黨分離的步伐。武祥友漢政府軍鎮壓了工農運動,開始到處搜帆棗捕革命人士。武漢政府也遣散了工人糾察隊,免除了共產黨人在國民政府中的職務。

1927年七月十五日,汪精衛在武漢召開擴大會議,決定在一個月內召開全體會議,討論分共。在全體會議沒有召開前,對共產黨人進行制裁。隨後不久,汪精衛政府對共產黨人士進行了瘋狂的大屠殺。
二、影響:

1、隨著蔣介石、汪精衛集團的叛變革命,國共兩黨的合作徹底破裂,1924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宣告失態宴拆敗。
2、汪精衛和蔣介石的叛變標志著國民黨的政權發生了根本變化。國民黨本來是各階層的聯盟,最終成為了資產階級的代言人。
3、中國共產黨要把中國革命進行到底的堅定立場,共產黨的目的是聯合願意革命的國民黨左派,揮師南下廣東,建立革命根據地,實行二次北伐。發動南昌起義,起義的目的是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政策,喚醒廣大中國人民。

③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是什麼

1927年4月12日,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新右派在上海發動反對共產黨的政變,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四一二」政變。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屠殺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共產黨的報刊一概被查封,國民黨左派報刊被查封或改組,反動報刊卻活躍起來。上海帝國主義勢力扶持的外報興高采烈。一度停刊的上海《民國日報》,游碰脊在國民黨右派的掌握下恢復出版。《時事新報吵雹》拿到蔣介石「准予照常出版」 的手諭。《醒獅》周報表示國家主義者和國民黨「為鏟除共同的敵人共產黨………應該站在同一條戰線上來」。這場血腥屠殺,也使中國大革命受到嚴重的摧殘,標志著大革命的部分失敗,是大革命從勝利走向失敗的轉折點。神滲同時也宣告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徹底失敗。

④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的時間和地點是什麼

1927年4月12日,四一二政變地點是在上海。

1927年4月12日,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新右派在上海發動反對國民黨左派和共產黨的武裝政變,大肆屠殺共產黨員、國民黨左派及革命群眾。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使中國大革命受到嚴重的摧殘,標志著大革命的部分失敗,是大革命從勝利走向失敗的轉折點。同時也銷升宣告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失敗。

(4)四一二政變擴展閱讀

四·一二事件對國民黨的組織發展造成了深遠的影響。清黨前,國民黨普通黨員人數(不含軍政和海外黨員)約121萬,其中有國民黨員身份的共產黨員不超過5萬。清黨一年後的1928年3月,國民黨員人數為22萬。

1929年12月回升到27萬,其中絕大多數黨員還是是軍隊或高級黨政機關的人員。這意味著清黨行動清掉了國民黨左派全部黨員的一半多,國民黨黨務系統大換血。北伐前後各省建立的縣、鄉國民黨基層組織,「清黨後基本瓦解,恢復得十分緩慢」。

到1933年,全國僅有17%的縣建立有縣黨部,浙江省建立縣黨部的縣份為69%。「喊哪只能在城市的上層可以看到,農村中是很難找到黨的勢力的微弱影響」;「不但在農民中很難找到國民虧滲老黨黨員,並且在一切農民運動負責人員中,在地方自治工作人員中,在農村文化教育負責人員中,以及農村經濟建設負責人員中,都不容易看到國民黨黨員的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