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拆扦房沒有房產證
擴展閱讀
大眾劉堅 2025-02-05 03:56:19
買股票不如買彩票 2025-02-05 03:56:16
公司股票解禁公告嗎 2025-02-05 03:43:34

拆扦房沒有房產證

發布時間: 2023-05-13 16:41:23

『壹』 農村拆遷沒有房產證怎麼辦

農村房屋拆遷沒有房產證只要屬於合法建築,仍然需要進行賠償。農村房屋是在集體所有的土地上建築的,房屋所有人沒有國家房管局發放的房屋產權證,但是如果能證明自己是房屋合法的使用權人和所有權人就享有房屋物權。
農村房屋拆遷時房產證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農村房子的拆遷有房產證和沒有房產證的補償是不一樣的。一般房屋應該有兩證,即房產證和土地證,兩證齊全,說明蓋房是經過了批準的,兩證不齊,有可能是違章建築,如果是違章建築,即使不屬於建設需要拆遷的房屋,也有可能被強拆,如果是這親,強拆沒有補償,更不存在標準的問題。
但是大多數的農村房屋兩證都不齊全。有房產證,確實是拆遷補償的有力證據之一,在城市這是主要依據,如果在農村的話,就應該區別對待了,因為大部分地方者沒有辦房產證的,現在的房產證政策只有《城市房屋權屬登記管理辦法》,這是建立在具有國有土地性質的政策。而農村的土地現在還是集體土地,國家還沒有出台過集體土地上的房產一定要辦房屋權屬登記的政策。
所以,農村房屋在國家還沒有出台農村或集體土地上的房產辦理房產登記的辦法之前,農村集體土地使用證就成了唯一可證明擁有該處使用權的證明材料之一。所以,只要你擁有土地使用證的前提下,那麼和當地同時擁有房產證的產權所有人的權利是一樣的,神譽房屋如果要求被拆遷也享有同持有房產證的農戶具有同等的權利。
規定補償方式
1、貨幣補償。通俗來講就是你被拆遷的物業及附屬物市場價值是多少,拆遷方按照相關法律法規支付補償款,及補償錢給你。
2、產權置換。若被拆遷方要求補償房子而不是物業,這時候會根據有專業評估機構對你的房屋市場價值進行評估,拆遷方會以同等價值的房子來交換。
3、綜合型補償。結合以上兩種方式進行補皮帶差,這種補償方式主要發生在被拆遷方所需房屋價值低於原房地產價值,或者拆遷方提供選擇的房地產價值低於被拆遷房地產價值的情況下。在目前土地供給被國家壟斷的行情下,土地越來越值錢,房屋也在不斷升值,被拆遷房屋價值大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光靠產權置換或者貨幣補償已經無法得到土地使用權,故只能結合以上兩種方式進行補償。
農村房屋是不是合法建築
農村房子沒有房產證,在拆遷時能不能拿到賠償,這個要看情況的。首先要看是不是合法建築了,有很多的房子時間比較久遠了,那時候建房子是經村委會批準的,但是沒有宅基證,也沒有房產證或土地證燃瞎蘆,只有村委會開具的證明信,這種情況由於房屋本身是合法的,只是由於歷史遺留問題而沒有取得宅基地證,如果被拆遷人長期在此居住,是可以得到合理補償的。但是,如果是在耕地上建的房子,且沒有相關的證件,這樣的房子是違法建築,是得不到任何補償的。我國法律有明確的規定,禁止在農業用地上建造房屋。
法律依據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十七條
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徵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
(一)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
(二)因徵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
(三)因徵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貳』 老房子拆遷沒有房產證怎麼辦

法律主觀:

沒有房產證的房帆笑子拆遷的,如果各類證照手續齊全,只是尚未辦理,則當事人可以請有關部門進行合法性認定後補償;如果房屋產權存在爭議的,當事人可以通過民事訴訟後,要求其渣茄按訴訟結果進行補償。

法律客觀:態梁含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十七條 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徵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 (一)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 (二)因徵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 (三)因徵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徵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

『叄』 農村房屋拆遷沒有房產證怎麼辦

農村房屋拆遷沒有房產證只要屬於合法的建築,仍然需要進行賠償。農村房屋是在集體所有的土地上建築的,房屋所有人沒有國家房管局發放的房屋產權證,但是如果能證明自己是房屋合法散檔的使用權人和所有權人就享有房屋物權。
房屋拆遷賠償標准具體如下:
1.房屋補償費,以被拆遷房屋的結構和折舊程度劃檔,按平方米單價計算;
2.周轉補償費,以臨時居住條件劃檔,按被拆遷房屋住戶的人口每月予以補貼;
3.獎勵性補償費,由當地人民政府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和國家有關法律政策加以確定,拆建單位必須嚴格執行,不得任意更改。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條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已經分別屬於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經扮掘帶營、廳蘆管理;已經屬於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由鄉(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