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異鸚鵡螺
擴展閱讀
公司股票解禁公告嗎 2025-02-05 03:43:34
買股票限價是什麼 2025-02-05 03:33:13

異鸚鵡螺

發布時間: 2023-05-13 17:52:14

⑴ 鸚鵡螺號與現代潛水艇的異同是什麼

鸚鵡螺號與現代潛水艇的相同點是:都是潛艇。不同點如下:

1、外形不一樣。現代潛艇是水滴型,鸚鵡螺號是圓柱形,頭部是圓錐形。

2、動力不一樣。鸚鵡螺號可以無限航行,現代核潛艇也做不到。鸚鵡螺號是一艘雙殼體、全電推進的常規動力潛艇。

3、設備不一樣。鸚鵡螺號裝有和現代深潛探測器接近的一些光學觀測和採集設備,但沒有雷達和聲吶系統,也沒有任何遠宏彎纖程武器鬧粗。

設計特點

潛艇之所以能夠發展到現代,是因為它具有以下特點:能利用水層掩護進行隱蔽活動和對敵方實施突然襲擊。

有較大的自給力、續航力和作戰半徑,可遠離基地,在較長時間和較大海洋區域以至深入敵方海區獨立作戰,有較強的突擊威力;能在水下發射導蔽仿彈、魚雷和布設水雷,攻擊海上和陸上目標。

⑵ 異鸚鵡螺的物種概述

鸚鵡螺有近於脊椎動物水平的發達的腦,循環、神經系統也很發達,並螞眼構造簡單;無墨囊;心臟、鎮寬卵巢、胃御蔽亮等器官生長在靠近螺壁的地方,保護的很好。雌雄異體,有著很大的卵。

⑶ 鸚鵡螺滅絕了嗎

沒有。

鸚鵡螺是海洋軟體動物,屬頭足類(與章魚、烏賊是同一類),最早出現在5億多年前的奧陶紀,它們具有汪行輪與脊椎動物接近的發達的腦、循環系統和神經系統,是最聰明的無脊椎動物之一。因為鸚鵡螺的螺旋外殼光滑如圓盤,形狀很像鸚鵡嘴,所以得名「鸚鵡螺」。

↑鸚鵡螺外殼截面,最外側最大的隔斷是動物體居住處

鸚鵡螺擁有敏銳的嗅覺,能對外界刺激及早做出反應。另一方面,鸚鵡螺繁殖後代是在水下數十米產卵的,這也能使鸚鵡螺免收外界的帶含干擾,生活在自己的「世外桃源」中。

——以上內容參考米萊童書《生命簡史》

⑷ 異鸚鵡螺的發現情況

1984年,美國華盛頓大學生物學家彼特·沃德和同事布魯斯·桑德 斯一起,第一次發現了異鸚鵡螺。
2015年年8月初,彼特·沃德前往巴布亞紐幾內亞,試圖再去尋找異鸚鵡螺的蹤跡。團塵沃德和同事們找到了它們襲辯,在海底拍到了其活體狀態的數字圖像,還成功設置了跟蹤裝置,這將有助揭開一些關於異鸚鵡螺生存的最古老和最深邃的秘密。塌禪禪

⑸ 船蛸和鸚鵡螺的區別

船蛸和鸚鵡螺的主要區別是,科目分類不同、形態特徵不同、棲息環境不同,具體如下:

一、科目分類不同

1、船蛸

船蛸,是八腕目、船蛸科、船蛸屬動物。

二、形態特徵不同

1、船蛸

體囊狀,外套壁薄,但肌肉強健,眼大,無水孔。雄性個體小,胴長一般小於塌祥20毫米無殼,雌性體大,第一對腕極膨大,具有很寬的腺質膜,用以分泌和抱持貝殼;雄性體小沒有外殼。身體左右對稱。頭部發達,兩側有一對發達的眼。

2、鸚鵡螺

鸚鵡螺具捲曲的珍珠似外殼,殼光滑,捲曲,貝殼最大可為26.8厘米,頭部的構造同烏賊十分相近,口的周圍和頭的前緣兩側生有許多觸手,但觸手上面沒有烏賊所具有的吸盤。

三、棲息環境不同

1、船蛸

船蛸是暖水性種類,棲息在開放水域,在熱帶或亞熱帶海洋中均有分布。

2、鸚鵡螺

鸚鵡螺基本上屬於底棲動物,平時多在100米的深水底層用腕部緩慢地匍匐而行。也可以利用腕部的分泌物附著在岩石或珊瑚礁上。在暴風雨過後,海上風平浪靜的夜晚,鸚鵡螺浮游在海面上,貝殼向上,納襪殼口向下,頭及團茄搏腕完全舒展。這類動物有夜出性。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船蛸、網路-鸚鵡螺

⑹ 異鸚鵡螺的介紹

異鸚鵡螺殼薄而碼態輕,呈螺旋形盤卷,殼的表面呈白色或者乳白色,生長紋從殼的臍部輻射而出,平滑細密,多為紅褐色。整個螺旋形外殼光滑如圓盤狀,形似鸚鵡嘴,故此得名「鸚鵡螺」遲神源。鸚鵡螺已經在地球上經歷了數億年的演變,但外形、習性等變化很小,被稱作海洋中的「活化石」。外殼由許多腔室組成,內約分36室,最末一室為軀體所居,即被稱為「住室」的最大殼室中。其他各層由於充滿氣體均稱為 「氣室」。外套位於外殼內。各腔室之間有隔瞎旦膜隔開,室管穿過隔膜將各腔室連在一起,氣體和水流通過室管向殼外,生物體由此控制浮力。鰓2對;具63~94隻腕,但無吸盤,雌性較雄性多。眼簡單,無晶狀體;無墨囊,漏斗兩葉狀,具運動功能。

⑺ 鸚鵡螺化石也叫菊石嗎

不是,菊石和鸚鵡螺是兩種不同的動物。

鸚鵡螺是海洋軟體動物,屬頭足類(與章魚、烏賊是同一類),最早出現在5億多年前的奧陶紀,它們具有與脊椎動物接近的發達的腦、循環系統和神經系統,是最聰明的無脊椎動物之一。因為鸚鵡螺的螺旋外殼光滑如圓盤,形狀很像鸚鵡嘴,所以得名「鸚鵡螺」。

↑鸚鵡宏茄螺的縫合線(左)和菊石的縫合線(右)

最後,整體判斷,鸚鵡螺的殼比菊石的殼厚,而且菊石更加扁平。

——以上內容參考米萊童書《生命簡史》

⑻ 鸚鵡螺的該科物種

鸚鵡螺科(2屬、6種)中文名稱 拉丁學名 一、 異鸚鵡螺屬 Allonautilus 1. 穿孔異鸚鵡螺 Allonautilus perforatus 2. 異鸚鵡螺 Allonautilus scrobiculatus 二、 鸚爛臘鵡螺屬 Nautilus 1. 大臍鸚鵡螺 Nautilus macromphalus 2. 珍昌鬧珠鸚鵡螺 Nautilus pompilius 3. 白斑鸚飢迅滑鵡螺(窄鸚鵡螺) Nautilus stenomphalus 4. 帛琉鸚鵡螺 Nautilus belauensis

⑼ 烏賊會吃鸚鵡螺嗎

不會吃
現生的鸚鵡螺共分為2屬5種,包括異鸚鵡螺屬的異鸚鵡螺(Allonautilus scrobiculatus),以及鸚鵡螺屬的4種:大臍鸚鵡螺(Nautilus macromphalus)、珍珠鸚鵡螺(N. pompilius)、白斑鸚鵡螺(N. stenomphalus)和今天日歷的主角帛琉鸚鵡螺(N. belauensis)。與成千上萬種的螺、蛤蜊相比,鸚鵡螺家族實在是少得可憐,哪怕是把章魚、魷魚塌散和烏賊都加在一起,整個頭足綱家族現生也不超過800種。即便如此,頭足綱也在我們這顆藍色星球上生存了超過5億年。
自大約晚寒武紀時,頭足類便在地球上出現了。在早期的古生代,鸚鵡螺類幾乎霸佔整個運衫閉頭足類,腦補一下當時的大海中全是這樣呆頭呆腦的動物,真是蠢萌蠢萌的。不過,或許是它們對於環境的變化過為敏感,又或是這種蠢萌的樣子讓捕食者過於容易得逞,到旁裂了新生代階段時,頭足綱家族轉為章魚、烏賊等十腕目、八腕目更為繁盛,而曾經遍及海洋的鸚鵡螺類現在只局限於西南太平洋一小塊區域

⑽ 全部螺的圖片和名字分別是

螺的種類有福壽螺、鸚鵡螺(鸚嘴螺)、花螺(東風螺、東風螺)、泥螺(泥螄、梅螺)、香螺(馬螺、響螺)、田螺(中國圓田螺)、雞心螺(芋螺、芋頭螺)、織紋螺(麥螺、烏螺)、唐冠螺(冠螺)、錐螺(尖尾螺、筍錐螺)、木瓜螺(油螺、椰子渦螺)、豎琴螺(楊桃螺、蜀江螺)、水字螺(六腳螺)、長鼻螺(長笛螺、長嘴鳳凰螺)、貓眼螺(貓眼蠑螺)。

一、福壽螺

貓眼螺是常見的食用型螺類,因爬行時頂著一個顏色酷似貓眼的口蓋而得名,學名貓眼蠑螺,在生物學分類上屬於動物界、軟體動物門、腹足綱、原始腹足目、蠑螺科、蠑螺屬軟體動物,廣泛分布於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熱帶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