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rdna2
擴展閱讀
交通銀行股票最高價位 2025-02-05 00:38:40
國內可以買茅台股票嗎 2025-02-05 00:35:38

rdna2

發布時間: 2023-05-14 12:17:35

① 3A平台加成,獨享RDNA 2強大性能:ROG魔霸5R游戲本首發評測

對於資深的DIY用戶尤其是AMD的鐵粉來說,3A平台絕對是最值得稱道的組合。包括AMD的CPU、採用AMD晶元組的主板以及AMD的顯卡,更有發燒友在某些渠道拿到了AMD的內存和SSD,構成5A平台。而近年來得益於AMD銳龍處理器所取得的巨大成功,3A平台重新獲得玩家們的認可。

當然在移動領域,想要實現3A平台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圖形設備,搭載AMD新顯卡的移動終端算得上罕見,自然玩家想要購買到3A平台顯然是困難重重。而在台北電腦展上,AMD宣布將會為玩家打造全新的Radeon RX 6000系列顯卡,也推出了全新的筆記本標准,似乎標志著3A平台重回發燒級平台,而RDNA 2的加入也讓AMD的粉絲們品嘗到了光追 游戲 帶來的出色體驗。

而在AMD筆記本陣營中,ROG一定算得上是鐵粉,旗下的筆記本也在第一時間搭載AMD最新的GPU,而喚孝這一次我們為大家帶來的是ROG魔霸5R 游戲 本,搭載AMD銳龍9 5900HX處理器以及Radeon RX 6800M移動顯卡,可以說是為AMD粉絲們准備的最優秀的禮物。

外觀

魔霸5R與ROG之前發布的魔霸5有許多相同的地方,總體給人以高端與霸氣的感覺,這也和ROG所面向的發燒友群體有很大的關系。筆記本的A面印刻著ROG最為人所知的ROG LOGO,同時還印刻著AMD的LOGO。如果你仔細看的話,還可以在筆記本上看到「ROG」三個字母以及2006年的成立時間,ROG 游戲 本的細節還是相當精緻的。

不過ROG在魔霸5R上為AMD的粉絲們特別打造了專屬的信仰徽章,徽章上顯示著「IIIR」也就是3R,代表著ROG X Ryzen X Radeon,向玩家們宣示這是一款採用3A平台的獨一無二的旗艦 游戲 本,並且ROG還表示信仰徽章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隨意更換,彰顯 游戲 玩家的個性化需求。

我們拿到的這款魔霸5R 游戲 本採用斗埋的是一塊15.6英寸的屏幕,解析度為1920X1080,為了讓消費者享受到更加出眾的 游戲 體驗,ROG也將屏幕刷新率提升至300Hz,屏幕響應時間也僅有3ms。得益於全新的流線型與超窄邊框的設計,15.6英寸的魔霸5R 游戲 本的屏佔比達到了85%,體積也減少了7%。

我們使用專業的SpyderX Elite較色儀測試了魔霸5R 游戲 本,發現它擁有99%的sRGB色域,同時平均色准精確度只有0.48,與專業筆記本不相上下。

盡管筆記本的尺寸大小為常規的15.6英寸,不過ROG並沒有為魔霸5R配備了全尺寸鍵盤,而是增加了按鍵之間的間隔,讓其更像是台式鍵盤的布局,鍵程也達到了1.8mm。當然在標準的鍵盤布局之外,ROG魔霸5R還准備了五個專用 游戲 按鍵,可以讓玩家一鍵切換筆記本狀態,訪問Armoury Crate 奧創智控中心,全鍵無沖突的設計更是讓格鬥玩家享受流暢的體驗。

ROG魔霸5R的鍵盤支持4 區 RGB 背光設計,用戶在Armoury Crate之中就可輕松進行RGB燈光的設置。除了鍵盤之外,魔霸5R也對空鏈螞觸控板進行了強化,面積提升了85%,啞光飾面的玻璃層讓玩家的使用手感更加舒服,ROG魔霸5R的RGB燈效除了在鍵盤上體現地淋漓盡致外,在筆記本的底部還單獨設立了RGB的燈帶,也採用了U型的設計,讓燈光顯得更加精緻,也讓筆記本更加酷炫。

在介面上,ROG魔霸5R與其他的魔霸5系列 游戲 本一樣,將主要的介面放置到筆記本的背後,僅有左側保留兩個USB以及3.5mm耳機介面,筆記本的背後則是Type-C、Type-A、RJ45、電源以及HDMI介面,魔霸5R如此的介面布局可以讓桌面顯得更加簡潔,此外Type-C介面還可以支持100W的充電,讓玩家外出的時候不用攜帶磚頭大的散熱器即可正常運行。

魔霸5R的D面則採用了大面積的散熱設計,為筆記本的散熱提供了充足的保證,另外魔霸5R還支持SMART AMP揚聲器,支持ROG雙向降噪,為玩家帶來一個真實環繞聲體驗。魔霸5R還特備配備了紅色的裝飾塑膠貼,顯示「Back On Top」,說明這是一款為發燒級玩家所准備的產品。

拆解

我們對魔霸5R進行了簡單的拆解,魔霸5R內部的元器件便一覽無遺,整體採用的是黑色的布局,看起來十分地高端大氣。

魔霸5R採用了真空腔均熱板,其面積達到了354mmX259mm,完全覆蓋了CPU、GPU以及供電三個發熱大戶,均熱板的採用可以最大程度地提升散熱效率,從而降低空間內的溫度。並且在均熱板上我們還看到了R9-5900HX以及Radeon RX 6800M這兩塊XPU的具體位置。

我們在測試魔霸5 Plus筆記本的時候,發現其採用的是三星的DDR5-3200內存,而魔霸5R則採用美光的DDR4內存,當然無論是三星和美光,它們都可以提供極其出色的內存性能。

性能測試

ROG為魔霸5R准備了多種模式,包括Windows、靜音、性能、增強以及手動模式,其中在增強模式下,魔霸5R能夠讓硬體發揮出最佳的性能,因此我們下列的測試均在增強模式下進行。此外我們也將BIOS更新至309版本,顯卡驅動更新至21.6.1。

CPU

關於魔霸5R所採用的Ryzen 9 5900HX處理器,相信大家已經十分熟悉了,擁有8核16線程規格,基準頻率3.3GHz,最高可以達到4.6GHz,同時L3緩存為16MB,TDP為45W,是AMD為發燒級玩家所打造的一款高端處理器。

CineBench 23

CineBench R20

我們使用CineBench R20以及R23這兩款渲染測試軟體來測試Ryzen 9 5900HX的性能,在R20的測試中,CPU單核分為577分,多核分為5376分,而在R23中,單核分數1483分,多核分數達到了13728分,相比較上一代,單線程性能提升十分明顯,「AMD YES!」的口號也隨著銳龍5000系移動處理器的推出愈發深入人心。

Radeon RX 6800M顯卡

除了這顆處理器之外,AMD的粉絲應該更加關心的是Radeon RX 6800M移動顯卡,在光追特效已經成為3A大作宣傳重點之後,AMD終於在6000系顯卡上加入了硬體光線追蹤,從而趕上了光追 游戲 這班車。在桌面版Radeon RX 6000系列顯卡推出之後,AMD也將全新的RDNA 2架構帶入到移動平台之中,而ROG魔霸5R就是首批搭載Radeon RX 6800M移動顯卡的筆記本。

作為AMD旗下的旗艦級顯卡,Radeon RX 6800M採用最新的RDNA 2架構,AMD也表示這款顯卡能夠在1440P的解析度下流暢運行3A大作,並且光線追蹤處理單元的加入也可以讓AMD顯卡實現光追特效的展示。

具體到參數上,AMD Radeon RX 6800M顯卡擁有40個CU也就是2560顆流處理器,單精度性能為11.78 TFLOPs,擁有64個紋理單元,而台積電7nm製程的應用又可以讓RX 6800M顯卡擁有2300MHz的超高頻率,此外搭載的12GB GDDR6顯存也可以讓 游戲 不會因為顯存的不足而導致速率下降。

AMD Radeon RX 6800M移動顯卡也支持AMD GPU的諸多特徵,包括AMD SmartShift 技術,可以根據GPU以及CPU之間的負載自由切換頻率,實現筆記本在 游戲 、3D渲染等不同場合下發揮最大的作用。而AMD SAM技術可以充分壓榨GPU顯存的潛力,利用PCIe匯流排的超高速帶寬打破顯卡的部分瓶頸,進而提升圖形的性能。

我們使用3DMark進行理論圖形測試,相信 游戲 玩家對於3DMark這款軟體那是相當熟悉,在3DMark的光柵測試中,Radeon RX 6800M顯卡的實際性能和NVIDIA GeForce RTX 3070 Laptop相差不大,互有勝負,不過在Port Royal也就是光追測試中,RX 6800M顯卡和RTX 3070 Laptop相比還是有大約13%的性能差距,這也和6000系顯卡首次使用硬體光追單元有一定的關系。

有光線追蹤

無光線追蹤

對於玩家以及 游戲 廠商,光線追蹤的加入讓 游戲 顯得更加地真實,尤其是在例如水面、鏡子、霓虹燈等需要模擬真實世界光線的 游戲 場景中。通過《賽博朋克2077》的 游戲 場景可以看到,在打開光線追蹤特效下,建築的玻璃能夠十分完美地反射天空與對面的建築,而關閉光線追蹤之後就沒有了這樣的特效。

然而光線追蹤的加入對於顯卡的性能消耗也是成倍提升,我們測試了《賽博朋克2077》、《邊境》、《光明記憶》以及《堡壘之夜》四款光追 游戲 ,在這四款 游戲 中,假如開啟全特效的光線追蹤,那麼 游戲 幀率均在25幀上下,距離流暢遊玩還是有一定的距離,此外這幾款 游戲 也暫不支持FSR技術,沒有類似於DLSS技術的加成,Radeon RX 6800M遊玩光追 游戲 還是比較吃力的,此外一款著名的光追 游戲 《Control》似乎不能准確識別Radeon RX 6800M,導致光線追蹤無法開啟。未來AMD也需要跟廠商合作,共同優化基於光線追蹤下的 游戲 表現。

假如 游戲 採用的是傳統的光柵化特效,那麼Radeon RX 6800M顯卡的表現還是相當不錯的,在1080P的解析度下,每一款 游戲 在全特效下均能保持60幀以上的成績,而在《CS:GO》中,更是取得了258幀的成績,再配合300Hz刷新率的屏幕,魔霸5R在FPS 游戲 中可以取得相當流暢的電競體驗。

內存和SSD

魔霸5R採用了美光的DDR4-3200內存,組成雙通道,時序為22-22-22-52,在AIDA 64的測試中,內存的讀取為43887MB/s,寫入為32482MB/s,復制為38661MB/s,而延遲為79.5ns,還是相當不錯的。

在SSD上,魔霸5R採用的是三星的NVMe SSD也就是PM991a,使用CrystalDiskMark 8.0進行測試,PM991a的順序讀取速度為3146MB/s,寫入速度為1517MB/s,比較符合這款SSD的標定性能。

散熱

對於新一代的筆記本來說,無論是CPU還是GPU,它們的發熱量均有所提升,這就要求筆記本廠商在散熱上需要多下苦功夫,而魔霸5R採用的便是ROG最新研發的冰川散熱架構 2.0增強版,配合真空腔均熱板創造更大的散熱區域,以快速有效的方式降低小空間內的溫度。

在散熱介質上,魔霸5R也採用了暴力熊的液態金屬化合物,和上代相比散熱性能提升10%,進而使AMD的這顆GPU降低14攝氏度的溫度。那麼採用最新散熱 科技 的魔霸5R在重壓環境下的散熱究竟如何呢?我們使用AIDA 64以及Furmark兩款拷機軟體對魔霸5R進行重壓測試。

經過大約20分鍾的FPU拷機之後,AMD Ryzen 9 5900HX的溫度在94攝氏度附近徘徊,頻率則保持在4GHz,魔霸5S出色的散熱架構讓5900HX即使在重壓下也可以保證優秀的CPU性能。使用FLIR紅外散熱儀進行測試,魔霸5S的整機最高溫度為44.6攝氏度,鍵盤溫度為36.3攝氏度,溫度控製得相當不錯。

我們也對魔霸5R進行雙拷測試,和單拷CPU相比,雙拷顯然對散熱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此時CPU的溫度達到了95度,而GPU的溫度也為87攝氏度。使用紅外成像儀監測,整機最高溫度為49.9攝氏度,鍵盤溫度也為41.4攝氏度。

總結:綜合性能出眾,光追還需打磨

對於AMD的忠實粉絲,ROG魔霸5R的出現讓他們振奮不已,畢竟這是 歷史 上為數不多的3A平台,通過AMD銳龍9 5900HX處理器、Radeon RX 6800M移動顯卡以及AMD晶元組,3A平台帶給消費者強勁且出色的 游戲 體驗,此外魔霸5R的散熱性能也足夠出色,即使在重壓之下也可滿速運行,並不會為此損失性能,筆記本底部的RGB燈光也讓其絢麗多彩,充滿可玩性,是市面上不可多得的發燒級筆記本產品。

當然由於Radeon RX 6800M是AMD第一代採用硬體光追的顯卡,因此在光線追蹤 游戲 中的表現與傳統光柵化 游戲 有著比較大的差距,特別是目前AMD缺少類似於NVIDIA DLSS一樣的獨家技術,開放的FSR也處於襁褓之中。在遊玩光追 游戲 的時候就顯得比較尷尬,如何與 游戲 廠商進行合作,將FSR技術早日加入到3A大作,或許是AMD在提供出色硬體之後亟需解決的事情。

② adreno680相當於什麼顯卡

adreno680gpu相當於NVIDIAGeForceMX550顯卡,adreno680gpu採用了最新的RDNA2架構,680m是gpu最新的核顯,擁有768個處理單元,主頻2.4GHz,實際游戲中性能等於NVIDIAGeForceMX550,開啟FSR性能接近gtx1650maxq。在1080p解析度下,鬧喚adreno680gpu可以高特效此斗運森彎磨行各種網游,熱門的絕地求生和永劫無間中低特效暢玩無壓力。

③ amd4300/4500顯卡渲染好用嗎

還好。
如果是說集成顯卡的話,A卡的驅動是比intel差一核蘆派點點的。雖然現在這嘩握個問題越來越小了。

如果是說獨立顯卡的話呢,A卡跟N卡個人認為是各有千秋。

A卡Linux驅動更穩定,MacOSX上A卡也比N卡好用。A卡的視頻與游戲渲染的色彩風格與N卡不同(個人感覺就是A卡略鮮艷一些N卡略淡雅一些,或者說A卡略偏紅N卡略偏綠)。

A卡優勢是大部分3A游戲與A卡搭配好,原因在於三大主機:XSX是RDNA2的A卡,PS5是RDNA2的A卡,只有NS是N卡而且能玩的3A不多。顯然3A大作是需要優先為A卡優化的。因此游戲性能方面是A卡優勢,尤其RDNA2架構的A卡,應該算是本世代3A游戲的標配。(當然,少數那幾個A卡黑游戲經常被當作游戲性能評測指標這種事就不好多說啥了)

而N卡優勢是應用支持更好,有CUDA框架,有DLSS(雖然個人玩的游戲恰好全都不支持),視頻編解碼的硬體支持接N卡也不錯,深度學習(煉丹)改賀的也是用N卡的居多,應該說工作科研生產力用的卡確實是N卡居多。

另外一點需要注意:本世代的RDNA2之A卡在AMD平台有特別加成,所以如果配A卡的話就建議走5600X-5900X這樣的平台。而配N卡就可以自由一些,選I家A家平台都可以。由於很多同學的CPU還是喜歡選擇 intel 平台,所以這反而導致了 A 家顯卡銷售受到了一定影響。

④ 能夠以假亂真、媲美實時光線追蹤的AMD顯卡新技術—動態全局光照

媲美實時光追的動態全局光照

我們知道,實時光線追蹤是沿著光線路徑追蹤光源,以此來渲染出 游戲 和特效中的光哪數線效果。雖然光線追蹤在 游戲 中還是技術有待優化,但是它確實能給我們帶來逼真的 游戲 畫質體驗。

不過這也僅僅是N卡特有的技術,AMD顯卡似乎還沒有。實際上,AMD顯卡也有自己的圖形技術,那就是動態全局光照,它能夠以假亂真、媲美實時光線追蹤的AMD顯卡新技術。

動態全局光照到底是什麼

動態全局光照是一種新型的圖形技術,它可以讓你的 游戲 畫面做到絢麗多彩的實時光線反彈,與光線追跡模擬真實效果不同,動態全局光照表現了直接照明和間接照明的綜合效果。

有了動態全局光照技術, 游戲 開發者做 游戲 時就不必再受到世界必須是靜態的束縛,同時還能夠以更快的速度來迭代它,這個新的技術系統稱之為Lumen。

全動態、全局光照的解決李坦首方案Lumen

Lumen是一套全動態、全局光照的解決方案,能夠對場景和光照變化做出實時反應,並不需要專門的光線追蹤硬體來支持。Lumen系統能在宏大而精細的場景中,輕輕鬆鬆地渲染間接鏡面反射和可以無限反彈的漫反射;小到毫米級、大到千米級,對於Lumen來說都能應付自如。

因此,藉助Lumen美術師和設計師們可以構建出更逼真的動態場景。例如改變白天的日照角度,打開手電筒或在天花板上開個洞,系統會根據情況調整間接光照來達到最真實的效果。Lumen的出現將大大縮短美術師的創作時長,大家無需因為在虛幻編輯器中移動了光源,而再等待光照貼圖烘焙完成,也無需再編輯光照貼圖UV。同時光照效果將和在主機上運行 游戲 時保持完全一致。

基於AMD的RDNA架構,首次出現在 PlayStation 5和Xbox Series X

實際上,如今已經發布 PlayStation 5和尚未發布的Xbox Series X 中的顯卡使用的A卡是RDNA2架構的,它可以支持動態全局光照。在2019年E3大會上,AMD首次展示它的RDNA架構,如今已經是RDNA2。

可以這么說吧,RDNA2架構是AMD比較看好的架構,是為 游戲 主機和電腦 游戲 顯卡同時打造的新架構。不出差錯的話,這次的全局動態光照技術大概是為了用來媲美老黃的信拆實時光追技術,並且試圖從某種層面上超越。

雷聲大雨點小的光追差強人意,RDNA2架構加油

不管怎麼說,老黃整天鼓吹的實時光線追蹤技術,實際效果還是差強人意。支持光追的顯卡價格貴到飛起先不說,即便是RTX2080Ti這樣的 游戲 卡皇,在絕大數支持光追的 游戲 中還不能保持高幀率運行。

這真是雷聲大雨點小啊,這樣讓消費者買單,似乎當我們是肥羊!不過話說回來,歸根到底就是競爭對手AMD的實力還未到分體抗衡、與之五五開的地步,N卡才可以為所欲為。真心希望RDNA2架構能夠發生質的飛躍,多麼盼望AMD下一代新顯卡能夠像銳龍那樣來波大反殺,打得N卡措手不及,價格瞬間腰斬!

這里提前祝賀一聲「AMD,Yes!」,AMD加油哦!

⑤ rdna2核顯相當於gtx什麼水平

dna2核顯相當於gtx1080。

2016年5月7日,英偉達(NVIDIA)正式發布了新一代旗艦顯卡GeForce GTX 1080。採用讓扒帕斯卡(Pascal)、16nmFinFET製程的GTX 1080要比GTX 980Sli甚至是Titan X還要快。

GeForceGTX1080擁有2560個CUDA處理器,核心頻率1607MHz,boost頻率1733MHz,等效顯存頻率10GHz。顯卡位寬為256bit,帶寬320GB/s。公版顯卡最高溫度94℃,採用單8pin供電,TDP180w。

Simultaneous Multi-Projection引擎

僅支持帕斯卡架構顯卡,在VR應用下開啟該引擎可以提升30%的幀率,其實就跟前段時間就推出了的的游旦「非同步時間扭曲」相類似,是一種補償幀的技術,在生坦磨昌成幀的時候預估你下一瞬間的幀,在中間插入預先設定的畫面來提高幀率。但是缺點就是假如你在游戲中高速移動的話,就會出現殘影的問題,因為預估的幀跟你實際運動的不一致。

⑥ 7600x比5700g提升大嗎

從參數上來看,銳龍5 7600X的RDNA2核顯供配備了2個計算單元,共提供128個內核,主頻設定在2.2GHz,單精度性能約為0.563 TFLOPS,這樣的性能僅僅相當於游戲掌機Steam Deck的GPU的1/3,基準性能可想而知並不會太強。


相比之下,前代中端甜品APU銳龍5 5600G,搭載的Radeon RX Vega核顯採用的是「超長待機」的GCN架構,但它配備團罩態了7組計算單元,頻率設定也達到了1.9GHz。根據以往的測試經驗來看,


與現有平台相比,銳龍5 7600X的I/O晶元支持更快的DDR5-5200 JEDEC內存規格,這也為其RDNA2核顯共享顯存提供了性能增益。IOD還支持多達28個PCIe Gen 5通道,供下一代 GPU 和存儲解決方案使用。


但相信各位看官還是想看看銳龍5 7600X核顯的游戲性能究竟如何吧!我們也裝了一套主流配置,測試了數款熱門電競游戲以及3A大作進行測試


面對電競大作,這款核顯的表現又會如何呢?事實證明,表現其實是還可以接受的。在720p低畫質下,《CS:GO》有176幀,《DOTA2》也有70幀左右。而在1080p高畫質下,《CS:GO》幀率也依舊悶正保持在126幀。可見在1080p或720p低畫質下,通過7600X的核顯應付一下主流網游還是綽綽有餘的。


有了經典網游測試結果給我們的底氣,接下來我們嘗試了一下《地平線5》、《F1 2022》和《絕地求生》,結果在1080P解析度畫質全關的情況下,兩款賽車游戲能維持在30幀左右,而《絕地求生》跑圖則維持在24幀。看來,如果要享受精緻的游戲體驗,那麼一張RX6700以上等級的顯卡,還是很有必要的。

從規格上便可以看出,AMD配備核顯並不是出於游戲性能的考量,而是讓日常辦公用戶能夠運行在運行Office、Photoshop等主流應用時能夠流暢運轉。集成顯卡也更方便維護排障,不需要獨顯也能開機運轉,實現開箱即用。


此外,銳龍5 7600X的RDNA2核顯實際上是支持HDMI 2.1、DisplayPort 2.0和 Type-C DP等顯示輸出模式的,應對各類主流顯示設備都能充分兼容。

RDNA2核顯還具備強大的硬體編解碼功能,它支持H.264 和 H.265的解碼和編碼,還支持AV1硬解碼。目前嗶哩嗶哩、油管等主流流媒體平台均已提供AV1解碼選項。作為一種開源、免版權費的視頻編碼格式,AV1的編碼效率也比主流的VP9和HEVC更高,這也將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流媒體巨頭著力推廣的一種編解碼格式。

同時,銳龍5 7600X的核顯是支持與AMD獨顯進行混合輸出的,不僅能夠在流媒體以及本地媒體播放中減輕CPU壓力,在有獨顯的情況下,也可以藉助核顯減輕獨顯的解碼工作壓力。


從兩個方面來看,銳龍5 7600X配備RDNA2核顯都是一件值得肯定和期待的事。首先,集成的核顯已經能夠滿足日常辦公解碼、輸出高清顯示器、玩轉主流網游所需,為商業用戶、教育用戶以及囊中羞澀的網遊玩家們等各類群體,提供了高性價比的集成解決方案。

同時,RDNA2架構核顯的性能表現在移動端的Radeon 680M已經有了足夠亮眼的表現,如果未塌源來AMD推出性能強大的中期改款APU,想必也能滿足更多HTPC、ITX玩家的胃口!而如果你現在就想嘗鮮裝機,那麼銳龍5 7600X無論是用來臨時過渡的網游神機還是打造高性能創作辦公主機,都已經綽綽有餘了!

⑦ AMD 下一代桌面處理器集成 RDNA2 核顯怎麼樣

還可以。

當然AMD依然會針對熱門型號推出類似i9-11900KF這類屏蔽核顯的版本,以照顧某些可能對成本敏感的DIY用戶。此外RDNA2核顯架構將和之前的Vega一樣被(ji)沿(ya)用(gao)多代,並不會像獨顯那樣又很快更新到RDNA3/4。

簡介

對比一下,去年的筆記本R7-4800U的核顯,Vega架構,也是8組512個流處理器,最高加速頻率要稍高達到1750MHz,TS跑分不到1200。可見RDNA2的架構還是比較優越的,同樣規模頻率還更低,卻實現了超過50%的提升——只是這個8CU最終還沒超過MX450,可能會讓一些人失望。

不樂觀也不悲觀估計的話,我認為RDNA2核顯最大規模可能是12CU,默頻經打磨後最終可能提升到大約2400MHz。考慮到堆核提頻帶來的邊際效應,最終性能差不多是Steam Deck這個8CU的1.7~1.8倍比較合理,那樣TS跑分可以有大約3200,能摸到D5版本GTX1650的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