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是什麼意思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比喻要使小樹成為木料需要很長的時間。而培養一個人才則需要更多的時間,是個長久之計,並且十分不容易。
因此,這句話寓意著國家、民族、家庭只有做好人的培育,才能得以接續、繁衍、傳承。古人雲:江山代有後人出,一代新人換舊人。這樣人類才能永續繁衍、生生不息。
原文文白對照:
出處: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一樹一獲者,谷也;一樹十獲者,手閉木也;一樹百獲者,人也。
翻譯:(做)一年的打算,沒有什麼比得上種植莊稼;(做)十年的打算,沒有什麼比得上栽植樹木;(做)一生的打算,沒有什麼比得上培養選拔人才。一經培植收獲一倍的,是莊稼;一經培植收獲十倍的,是樹木;一經培植收獲百倍的(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是人才。
(1)朴槿惠清華大學演講擴展閱讀:
使用實例:
正在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的韓國總統朴槿惠今日上午在清華大學以「韓中心信之旅,共創新20年」發表演講,她在演講開始時用漢語發表開場白。
朴槿惠說,尊敬的陳吉寧校長,各位教職人員,以及親愛的各位清華學子們:大家好!今天很高興來到中國名牌學府清華大學與各位見面。
我見到各位清華大學的學子們,就想起了中國古諺《管子》中的一段句子:「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百年之計,莫如樹人。」 據我所知,清華大學的校訓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就像這個校訓一樣,不斷進取,涵養品德的結果,清華大學培育出了包括習近平主席在內的許多政治領導人,並培養出中國數位諾貝爾獎獲獎者。我相信,今後各位的想法和熱情將會給中國開啟美好的未來。今天我很高興和大家一起談談韓中兩國要共同開啟的未來。
朴槿惠在演講時表跡薯茄示,希望中國和韓國的年輕人通過文化和人文交流,使兩國關系得到進一步密切發展。
無獨有偶,2011年1月19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為當時姿察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舉行盛大國宴。奧巴馬也引用了「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百年之計,莫如樹人。」這句諺語,表明美中友誼會不斷向前發展。
B.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比喻要使小樹成為木料薯搭需要很長的時間。而培養一個人才則需要更多的時間,是個長久之計,並且十分不容易。
樹:培植,培養。比喻培養人才是長久之計。也表示培養人才很不容易。比喻:培養教育一個人才,靠學生自己努力,卜手敬培養要經過老、中、少三代人的參與才能將一人培養成功,比喻培養人才過程。也比喻培養人才才是長久之計。還表示培養人才很不容易。
(2)朴槿惠清華大學演講擴展閱讀:
朴槿惠清華大學演講
朴槿惠說,尊敬的陳吉寧校長,各位教職人員,以及親愛的各位清華學子們:大家好!今天很高興來到中國名牌學府清華大學與各位見面。我見到型慎各位清華大學的學子們,就想起了中國古諺《管子》中的一段句子:「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百年之計,莫如樹人。」
奧巴馬國宴接待
2011年1月19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為當時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舉行盛大國宴。奧巴馬也引用了「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百年之計,莫如樹人。」這句諺語,表明美中友誼會不斷向前發展。
C.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什麼意思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比喻要使小樹成為木料需要很長的時間。而培養一個人才則需要更多的時間,是個長久之計,並且十分不容易。因此,這句話寓意著國家、民族、家庭只有做好人的培育,才能得以接續、繁衍、傳承。出自《管子·權修第三》。
《管子·權修 第三》:「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一樹一獲者,谷也;一樹十獲者,木也;一樹百獲者,人也。我苟種之,如神用之,舉事如神,唯王之門。」
譯文:作一年的打算,最好是種植五穀;作十年的打算,最好是種植樹木;作終身的打算,最好是培育人材。種谷,是一種一收;種樹,是一種十收;培育人材,則是一種百收的事情。如果我們注重培養人材,其效用將是神奇的;而如此舉事收得神效的,只有王者之門才能夠做到。
(3)朴槿惠清華大學演講擴展閱讀
春秋時期政治家管仲任齊國丞相40多年,幫助齊桓公在經濟、政治、軍事等方面進行改革,使齊國成為「春秋五霸」之首。他的人才觀是:「消扒早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管仲(約前723或前716—前645),姬姓,管氏,名夷吾,謚曰「敬仲」,漢族,中國春秋時期齊國潁上(今安徽潁上)人,史稱管子。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周穆王後代,少拿雀時喪父,老母在堂,生活貧苦,早承家擔,維持生計,與鮑叔牙合夥經商後從軍,至齊國。
幾經曲折,經鮑叔牙力薦,為齊國上卿(即丞此模相),被稱為「春秋第一相」,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霸主,是故有「管夷吾舉於士」。管仲的言論見於《國語·齊語》,另有《管子》一書傳世。
管仲學派認為,精氣是構成萬物的最小顆粒,又是構成無限宇宙的實體,說明了世界的物質性。
《管子》在唯物主義的方向上樸素地解決了物質和精神的關系,認為,有意識的人,是由精氣生成的。他說「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氣道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這是把物質擺在第一位。
《管子》沒有否定鬼神,但它認為鬼神也是由精氣生成的。說精氣「流於天地之間﹐謂之鬼神」。把鬼神視為普通一物,否認它是超自然的存在,反映出唯物主義的泛神論思想。
《管子》認為,認識的對象存在於認識的主體之外。它說:「人皆欲知,而莫索其所以知,其所知,彼也;其所以知,此也」。又認為,在認識過程中,主體要舍棄主觀臆斷,以外物為認識根據,要反映外物的真實情況。
它稱這種認識方法為「靜因之道」,說:「是故有道之君,其處也若無知,其應物也若偶之,靜因之道也」。這在認識論上屬於唯物主義。
《管子》的精氣論在中國唯物主義宇宙觀發展史上有重要意義,對中國唯物主義的發展產生過深遠影響。後來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如王充、柳宗元等,都受過它的影響。
D. 如果事與願違,一定是上天另有安排
我們都有美好的願景,但是生活是現實的、殘酷的,骨感的,那些虛無縹緲的理想生活在現實面前不堪一擊。但是,我們並沒有因此而灰心喪氣。相反,我們越挫越勇,我們每天都在努力,努力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也許生活很難如願,但我們從未放棄努力
還記得我們都曾坐在炎熱的教室裡面,沒有空調,沒有風扇,我們做著沒有盡頭的卷紙和作業,夜以繼日地備戰高考,每當模擬試卷發下來以後,錯題連篇,那種無力感,感覺像是被全世界拋棄。
但是為了父母和老師的期盼,為了日後那份大學錄取通知書,我們一次又一次拾起筆,咬牙堅挺。
我們曾揮灑過的汗水,留下的眼淚,熬過的夜,都以錄取通知書的形式還給我們。
所以,請不要懷疑,生活絕對不會辜負努力的人。你的努力,終有回報。
今天的我們,生活無論艱辛還是美好,都要傾盡全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無限接近理想的生活。
只要真正努力過,成功就不會缺席
我們之所以努力,是為了自己有資本做自己喜歡的事;是為了遇見自己喜歡的人時,不會因為自卑而錯失;為了讓自己面對生活時,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活。
我們可以選擇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做喜歡的事,過喜歡的日子,把每天都過成生命中最美好的日子。
有句話說得好:「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一旦事與願違,請你保持初心,一定會有美好的回應
因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有一年,韓國前總統朴槿惠在清華大學演講。
她講述了她作為一個女人奮斗的一生。
她說:「在人生低谷,我受到的啟發是,人生一笑尺世,終歸塵土,就算有一百年光陰,也不過歷史長河中的漣漪。
因此,人要活得正直和真誠。無論遭受多大考驗,只要視真誠為道路上的燈塔,絕望也能鍛煉我。」
人生不可能永遠都處於痛苦和悲傷的邊緣
有時,可能會問,我們為什麼無法開心起來?為什麼我們總被生活中的種種痛苦困擾?為什麼我們總是事與願違呢?
我們不能接受生活中種種不能如願的事情,不敢直面生活、直面自己、直面痛苦,這些正是我們不能快樂,慢慢失卻自我的原因。
我們往往總是看到了生活的負面,以至於抑制了我們的心情,讓我們不快樂。
作家饒雪漫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也許有那麼一個時候,你忽然會覺得失望,覺得全世界都背棄了你,活著就是承擔屈辱和痛苦。這個時候你要對自己說,沒關系,很多人都是這樣過來的。
人生不可能一直都是快樂的,我們也會處於逆境,處於低谷,但關鍵是看我們如何對待。即使生活不像你想的那麼好,但也絕對沒有你想的那麼糟。你要相信:你承受的一切,都將成為未來的禮物。
我們都有美好的願景,但是生活是現實的、殘酷的,骨感的,那些虛無縹緲的理想生活在現實面前不堪一擊。但是,我們並沒有因此而灰心喪氣。相反,我們越挫越勇,我們每天都在努襲升氏力,努力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也許生活很難如願,但我們從未放棄努力
還記得我們都曾坐在炎熱的教室裡面,沒有空調,沒有風扇,我們做著沒有盡頭的卷紙和作業,夜以繼日地備戰高考,每當模擬試卷發下來以後,錯題連篇,那拍散種無力感,感覺像是被全世界拋棄。
但是為了父母和老師的期盼,為了日後那份大學錄取通知書,我們一次又一次拾起筆,咬牙堅挺。
我們曾揮灑過的汗水,留下的眼淚,熬過的夜,都以錄取通知書的形式還給我們。
所以,請不要懷疑,生活絕對不會辜負努力的人。你的努力,終有回報。
今天的我們,生活無論艱辛還是美好,都要傾盡全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無限接近理想的生活。
只要真正努力過,成功就不會缺席
我們之所以努力,是為了自己有資本做自己喜歡的事;是為了遇見自己喜歡的人時,不會因為自卑而錯失;為了讓自己面對生活時,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活。
我們可以選擇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做喜歡的事,過喜歡的日子,把每天都過成生命中最美好的日子。
有句話說得好:「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一旦事與願違,請你保持初心,一定會有美好的回應
因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有一年,韓國前總統朴槿惠在清華大學演講。
她講述了她作為一個女人奮斗的一生。
她說:「在人生低谷,我受到的啟發是,人生一世,終歸塵土,就算有一百年光陰,也不過歷史長河中的漣漪。
因此,人要活得正直和真誠。無論遭受多大考驗,只要視真誠為道路上的燈塔,絕望也能鍛煉我。」
人生不可能永遠都處於痛苦和悲傷的邊緣
有時,可能會問,我們為什麼無法開心起來?為什麼我們總被生活中的種種痛苦困擾?為什麼我們總是事與願違呢?
我們不能接受生活中種種不能如願的事情,不敢直面生活、直面自己、直面痛苦,這些正是我們不能快樂,慢慢失卻自我的原因。
我們往往總是看到了生活的負面,以至於抑制了我們的心情,讓我們不快樂。
作家饒雪漫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也許有那麼一個時候,你忽然會覺得失望,覺得全世界都背棄了你,活著就是承擔屈辱和痛苦。這個時候你要對自己說,沒關系,很多人都是這樣過來的。
人生不可能一直都是快樂的,我們也會處於逆境,處於低谷,但關鍵是看我們如何對待。即使生活不像你想的那麼好,但也絕對沒有你想的那麼糟。你要相信:你承受的一切,都將成為未來的禮物。
E.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理解是什麼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比喻要使小樹成為木料需要很長的時間。而培養一個人才則需要更多的時間,是個長久之計,並且十分不容易。這句話寓意著國家、民族、家庭只有做好人的培育,才能得以接續、繁衍、傳承。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出自《管子·權修》:「一年之計,游滲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意思是如果作一年的打算,沒有比種植穀物更恰當的;作十年的打算,沒有比培植果木更恰當的;作終身的打算,沒有比培育人才更恰當的。
(5)朴槿惠清華大學演講擴展閱讀:
管仲的人才觀對於現代的影響:
管仲是齊桓公的宰相。他當宰相的期間,實施了一系列的強國政策,使齊國成為春秋時代最富足、最強盛的大國,稱霸諸侯。他在《管子》一書的「形勢篇」中,詳述了他獨特的人才鑒定法。他的人才觀,在數千年之後的現代企業里,仍然可以借鑒。
當裁員成為企業應神讓脊對不景氣的不二法寶之時,企業領導應該反思,要明白員工的重要性,把握總體原則。《管子·立政篇》還認為,企業的領導應該做到三本、四固和五事。滑擾
三本就是「君之所審者三:一曰德不當其位,二曰功不當其祿,三曰能不當其官。此三本者,治亂之原也」。意思就是說企業領導必須對員工的德行與地位不相稱,功勞與薪酬不相稱,能力與職位不相稱這三點相當慎重,這三條原則,也是企業能否成功的根本。
F. 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詩中名句)詳細資料大全
「一片冰心在玉壺」是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詩中的名句。意思是:請告訴他們我依然冰心一片,裝在潔白的玉壺中。冰在玉壺之中,比喻人的清廉正直。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 :一片冰心在玉壺
- 外文名稱 :A pure and noble character in jade
- 作品別名 :無
- 創作年代 :唐代
- 作品出處 :《芙蓉樓送辛漸》
- 文學體裁 :詩歌
- 作者 :王昌齡
出處
芙蓉樓送辛漸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作者簡介
王昌齡(690~756) 唐代詩人。字少伯。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開元十五年 (727)登進士第,任秘書省校書郎。曾與孟浩然交遊。開元二十二年,王昌齡又應博學宏信睜詞科登第,授汜水(今河南鞏縣東北)縣尉。開元二十七年,因事埋亂被貶謫嶺南,途經襄陽時,孟浩然有詩送他《送王昌齡之嶺南》。經湖南嶽陽,他有送李白詩《巴陵送李十二》。次年,他由嶺南北返長安,並於同年冬天被任命為江寧(今江蘇南京)縣丞。世稱王江寧。在江寧數年,又受謗毀,被貶為龍標(今湖南黔陽)縣尉。李白有《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詩,寄予深切的同情與懷念。安史亂起,王昌齡由貶所赴江寧,為濠州刺史閭丘曉所殺。注釋
①芙蓉樓:故址在今江蘇省鎮江市的西北角。辛漸:王昌齡的朋友。這首詩是王昌齡在芙蓉樓送別辛漸去洛陽時所作。 ②「寒雨」二句的意思是說:昨夜下了一場秋雨,水漲江滿;天亮時送你回洛陽,遠望你將行經的楚地,使我感到孤獨。寒雨:秋雨。連江:滿江。夜入吳:夜晚秋雨入鎮江。鎮江屬吳地,故說「夜入吳」。平明:天剛亮。客:指辛漸。楚山:指辛漸將行經的楚地。 ③「洛陽」二句的意思是說:如果洛陽的親友向你問起我的情況,你就告訴他們:我的心就象盛在玉壺的冰那樣潔白透明。 ④「一片冰心在玉壺」的意思說:冰在玉壺之中,比喻人的清廉正直。譯詩
昨夜,秋雨綿綿灑向吳地江天, 今晨,我在芙蓉樓送客面對孤獨的楚山。 洛陽的親朋好友如果詢問我的近況, 請告訴他們我依然冰心一片,裝在潔白的玉壺中。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首句從昨夜秋雨寫起,為送別設定了凄清的氣氛。二句中的「平明」點明送客的時間;「楚山孤」,既寫出了友人的去向,又暗寓了自己送客時的心情。三、四句,寫的是自己,仍與送別之意相吻合。因為辛漸是詩人的同鄉,辛漸返鄉,親友一定要問到詩人的情況,所以詩人送別辛漸時特別囑托他:「家鄉的親友如果問到我現在的情況,你就說,我的為人就象那晶瑩剔透的一塊冰,裝在潔白的玉壺之中。」表明自己不為遭貶而改變玉潔冰清的節操。構思新穎,委屈、怨恨之情含而不露。 「一片冰心在玉壺」是詩眼,但歷來人們都認為「玉壺」與「冰心」一樣,都指人的品德美好。全詩音調諧美,詩風沉鬱,又採用問答形式,別開生面。時事政治
「一片冰心在玉壺」是中國家喻戶曉的唐詩名句。29日在華訪問的韓國總統朴槿惠,獲贈學者馮友蘭題寫了這句詩的書法。這句詩也傳遞了中國人民對韓國女總統的情誼。 「這是馮友蘭先生的書法手跡,是他89歲時所寫。這首詩最後一句『一片冰心在玉壺』,常用來形容人的高潔品格。」29日,朴槿惠在清華大學演講結束後,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陳來將一幅書法贈予朴槿惠。 上午10點多,穿紫色西服的朴槿惠走進清華大學主樓演講廳,台下約500位師生報以熱烈掌聲。 通曉中國文化的朴槿惠,以一口流滑液歲利的漢語開場:「我見到各位清華大學學子們,就想到中國一句古話: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百年之計,莫如樹人。」 「清華校訓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清華大學培養出了很多政治領導人,也培養了數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我相信今後各位的想法和熱情將會為中國開啟美好未來。」朴槿惠說。 雖然之後約20分鍾的演講和回答3個提問,朴槿惠都使用韓文,但仍不時引用中國諺語詩句:「我以前去過蘇州,切身感受到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如管鮑之交、三顧茅廬等中國成語,韓國人在日常生活中廣泛使用。」 「為了克服那段艱苦時期,我在筆記本上抄滿了良言佳句,其中最難忘的是諸葛亮寫給兒子的話:『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 朴槿惠還分享了「韓國夢」和「中國夢」的相通之處。她說,正如韓國和中國的江河最終流入同一片海,中國正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勇前進,韓國也向著開啟國民幸福新時代的「韓國夢」邁進,韓國與中國共同分享的夢是美好的,韓中和諧相處一定會有光明的未來。「同學們,無論碰到什麼困難,我希望你們不屈不撓,讓每天都充滿希望和夢想,向更宏偉的未來和更寬廣的事業前進!」朴槿惠話畢,台下掌聲如潮。
G.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句話的含義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比喻要使小樹成為木料需要很長的時間。而培養一個人才則需要更多的時間,是個長久之計,並且十分不容易。
因此,這句話寓意著國家、民族、家庭只有做好人的培育,才能得以接續、繁衍、傳承。古人雲:江山代有後人出,一代新人換舊人。這樣人類才能永續繁衍、生生不息。
樹:培植,培養。比喻培養人才是長久之計。也表示培養人才很不容易。
比喻:培養教育一個人才,靠學生自己努力,培養要經過老、中、少三代人的參與才能將一人培養成功,比喻培養人才過程。也比喻培養人才才是長久之計。還表示培養人才很不容易。
出自《管子·權修 第三》:「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一樹一獲者,谷也;一樹十獲者,木也;一樹百獲者,人也。我苟種之,如神用之,舉搜亮事如神,唯王之門。」
白話文:「一年之計,沒有什麼比得上種植莊稼;(做)十年的打算,沒有什麼比得上栽植樹木;(做)一生的打算,沒有什麼比得上培養選拔人才。
培植以後一年就有收獲的,谷啊;培植以後十年才有收獲的,樹木的;培育以後百年之後才有收獲的,人的。我如果種的,如果神使用的,行動像神,只有王的門。」
(7)朴槿惠清華大學演講擴展閱讀:
一、關聯介紹
春秋時期政治家管仲任齊國丞相40多年,幫助齊桓公在經濟、政治、軍事等方面進行改革,使齊國成為「春秋五霸」之首。他的人才觀是:「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
管仲(約前723或前716—前645),姬姓,管氏,名夷吾,謚曰「敬仲」,漢族,中國春秋時期齊國潁上(今安徽潁上)人,史稱管子。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
周穆王後代,少時喪父,老母在堂,生活貧苦,早承家擔,維持生計,與鮑叔牙合夥經商後從軍,至齊國,幾經曲折,經鮑叔牙力薦,為齊國上卿(即丞相),被稱為「春秋第一相」。
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霸主,是故有「管夷吾舉於士」。管仲的言論見於《國語·齊語》,另有《管子》一書傳世。
二、實例
正在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的韓國總統朴槿惠今日上午在清華大學以「韓中心信之旅,共創新20年」發表演講,她在演講開始時用漢語發表開場白。
朴槿惠說,尊敬的陳吉寧校長,各位教職人員,以及親愛的各位清華學子們:大家好!今天很高興來到中國名牌學府清華大學與各位見面。
我見到各位清華大學的學子們,就想起了中國古諺《管子》中的一段句子:「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百年之計,莫如樹人。」
據我所知,清華大學的校訓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就像這個校訓一樣,不斷進取,涵養品德的結果,清華大學培育出了包括習近平主席在內的許多政治領導人。
並培養出中國數位諾貝爾獎獲獎者。我相信,今後各位的想法和熱情將會給中國開啟衫漏哪美好的未來。今天我很高興和大家一起談談韓中兩國要共同或碼開啟的未來。
朴槿惠在演講時表示,希望中國和韓國的年輕人通過文化和人文交流,使兩國關系得到進一步密切發展。
無獨有偶,2011年1月19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為當時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舉行盛大國宴。
奧巴馬也引用了「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百年之計,莫如樹人。」這句諺語,表明美中友誼會不斷向前發展。
H. 一片冰心在玉壺的下一句是什麼
「一片冰心在玉壺」是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詩中的名句。意思是:請告訴滲畢脊他們我依然冰心一片,裝在潔白的玉壺中。冰在玉壺之中,比喻人的清廉正直。
原文: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譯文:
昨夜,秋雨綿綿灑向吳地江天,
今晨,我在芙蓉樓送客面對孤獨的楚山。
洛陽的親朋好友如果詢問我的近況,
請告訴他們我依然冰心一片,裝在潔白的玉壺中。
(8)朴槿惠清華大學演講擴展閱讀:
運用
一片冰心在玉壺」是中國家喻戶曉的唐詩名句。在華訪問的韓國前總統朴槿惠,獲贈學者馮友蘭題寫了這句詩的書法。這句詩也傳遞了中國人民對韓國總統的情誼。「這是馮友蘭先生的書法手跡,是他89歲時所寫。
這首詩最後一句『一片冰心在玉壺』,常用來形容人的高潔品格。朴槿惠在清華大學演講結束後,清華大數粗學國學研究院院長陳來將一幅書法贈予朴槿惠。穿紫色西服的朴槿惠走進清華大學主樓演講廳,台下約500位師生報以熱烈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