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楊振華先生的相聲是什麼水平
楊振華先生的相聲是什麼水平?瀏覽網頁的時候看到了這個提問,太好了!我有幸親臨現場聽了他的相聲表演!那是1979年的元旦,我在沈陽第二地面炮兵學院當兵時,和我中隊學員被推薦參加了沈陽市為了慶祝元旦活動,在遼寧 體育 館舉行了盛大演出,遼寧各個演出團體表演了精彩的節目,沈陽雜技團表演了雜技,沈陽曲藝團劉蘭芳表演了評書《岳飛傳》選段,楊振華先生與搭檔金炳昶二人合說了相聲《下相棋》,有聲有色,令人捧腹大笑,特別是楊振華渣亂先生利用日本電影(追捕)的插曲音樂,啦...呀...啦...詼諧幽默風趣的表演,贏得了觀眾雷鳴般的掌聲,經久不息的掌聲中,二人再次返場又表演了一段更讓人百聽不厭的段子,(時間鉛盯久遠忘記名了)《大褲叉子》以諷刺直接的手法,揭露了 社會 現實,楊振華先生與搭檔金炳昶合說的相聲,在當時那個年代,在百姓心中是最棒的,百聽不厭!當下的相聲與其無法相比,楊振華先生和金炳昶先生可稱得上是相聲大師,名副其實,不可否認!
楊振華 男,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1936年出生在遼寧沈陽,愛好音樂、能歌善舞。1957年拜楊海荃為師,1961年調入解放軍公安部隊遼寧總部政治部文工團。1962年在沈陽鐵西區曲藝團任相聲隊隊長,1966年5月調入沈陽市曲藝團。1960年演出《合家歡》獲全國公安系統文藝會演一等獎。1962年演出《北大倉》獲遼寧省文藝會演創作、表演一等獎。1963年演出《新居》獲遼寧省文藝會演創作、表演一等獎。1964年演出《掃馬路》獲遼寧省文藝會演一等獎。1978年演出《假大空》獲文化部主辦的慶祝建國三十年獻禮演出創作、表演一等獎,全國短篇曲藝作品評比一等獎。2000年表演相聲《你以為你是誰》獲中國曲藝牡丹獎。他表演的相聲內容多以諷刺為主,先後合作過的演員有金炳昶、崔福祥、楊瑞庫等。《下棋》、《一封家書》、《動物世界》、《如此大款》等在廣播和電視中播出後,在觀眾中引起強烈反響。2000年被授予「沈陽百位曲藝名家」稱號。2001年獲中國曲藝家協會頒發的新中國曲藝五十年特別貢獻曲藝家稱號。2004年《楊振華表演相聲精品集》一書影像製品《楊振華百集傳統相聲》出版發行。
楊振華相聲豁達暢亮,別具一格。給人的感覺開心爽快。是有特點風味,新穎的,稱相聲如激檔大師一點也不為過。但現在很少能聽到他的相聲。其搭檔金炳昶已過世。年輕人對他的印象不深,能聽到他的幾段,就會喜歡上他的。
他的相聲設及電影,結合時代,年輕人聽到後肯定喜歡。但很少能聽到,何等原因,確不知曉。只有期待,真感無奈。
楊振華先生今年已經84歲高齡,不過前段時間他還參加了嘻哈包袱鋪的雲演出,可謂老當益壯,他也是而今在世的僅有的幾位寶字輩相聲演員之一。現在的年輕觀眾對楊振華並不熟悉,他們可能想像不到在七八十年代,他在相聲界尤其是東北演出有多麼火。
楊振華的相聲與時代非常貼近,具有非常強的諷刺性,「假大空」這個固定說法,最早就是從他的相聲《假大空》中來的。 他還具有十分超前的創新性,八十年代初首開吉他相聲的先河,引發年輕觀眾的強烈響應。
楊振華是沈陽人,1936年出生,自幼喜愛相聲藝術,少年時代就經常到沈陽北市場看相聲大會的演出,並開始學習表演。1953年中學畢業後,楊振華分配到沈陽市公安局交警大隊任民警和文書,其間先後在遼寧省公安部部隊文工團、沈陽市交警大隊文工團任相聲演員。
1957年,楊振華拜楊海荃為師。1962年,楊振華進入沈陽市鐵西區曲藝團任相聲隊隊長,與楊金聲創作表演《北大倉》等新相聲,被稱為「二楊」。 1966年,楊振華調入沈陽市曲藝團隨即下放勞動,1973年回到曲藝團開始與金炳昶合作,他們隨後也成為全國人們熟悉的黃金搭檔。
十年非常時期結束之後,楊振華和金炳昶迎來了屬於兩個人的黃金時代,他們創作表演了《假大空》、《特殊生活》、《好夢不長》等演出效果火爆的相聲,快速在全國掛起東北相聲風。
當時他們的演出火到什麼程度呢?我聽另外一位相聲演員說起過。
當時楊振華和金炳昶在唐山演出,沈陽曲藝團連演八場。觀眾給楊振華鼓掌長達五分鍾,返場的時候楊振華坐台幕里邊邊喝水邊等觀眾的掌聲落下去,金炳昶就站旁邊等著。
正是與這種受歡迎程度直接相關,楊振華做出了一個在當時看來極為大膽的決定,辭去公職。
1981年,楊振華辭去曲藝團的職務趕往張家口,在全國率先成立以個人名字命名的相聲團體楊振華相聲藝術團,率先實現傳統藝術市場化。就是在當年,他彈著吉他上台表演相聲《笑語歡歌》,引發了轟動效應,尤其得到年輕觀眾的青睞。 在他之後,劉偉、馮鞏,王謙祥、李增瑞,戴志誠、鄭健等很多演員也紛紛效仿,掀起了吉他相聲的熱潮。
楊振華藝術團經濟上自負盈虧,全團共有十個人,楊振華任團長。因為人員精幹,節目質量高,到很多地方演出都大受歡迎。 巡演期間,他們表演了《下棋》、《富起來好》等相聲。尤其是《下棋》,借著當年日本電影《追捕》熱映之勢,引發現場觀眾極為強烈的響應。 1984年,藝術團因故解散。
1991年楊振華回到沈陽,與金炳昶重新合作,到1993年他們兩人還登上央視春晚,合說了相聲《八字迷》。
楊振華的表演,可以說是基本功扎實,表演熱情火爆,抖包袱兒乾脆利落。他的相聲諷刺鋒芒畢露,關注 社會 生活,緊扣時代脈搏,幾乎每一段作品都能記錄或反映一段時期的 社會 樣貌。
楊振華是東北相聲的典型代表。東北相聲尊重傳統,大膽突破,符合東北人的性格,並且恰當加入了二人轉表演外放的特點,無論作品還是表演都具有持續的創新表現,而且表演效果火爆,動作幅度大,書坊賣派。
曾幾何時,東北相聲曾經涌現出一批優秀的相聲演員,這十幾年來的表現不如京津地區,已經不復當年的盛況。
娛樂 答不休,我是鄭捕頭。歡迎關注。
楊振華先生的相聲才叫真的諷刺!其犀利程度無人能及!現在聽也頗具針對性,針針見血!同比,他比郭先生要坎坷多了。
他沒感上好年代,吉他相聲受同行抵制和排擠,而諷刺的對象又對他驅逐打壓!
那個年代很多方面是受限制的,那怕說的全對。他受打擊報復也就不足為奇了。
祝福他,才華橫溢的「大褲衩子」!謝謝他製造的令人替他擔心的驚險的笑聲!
楊振華老先生久站東北,非常優秀水平非常高。他說的下棋風靡一時。
楊振華,現在的年輕人都不認識了,唯一健在的幾個寶字輩相聲演員之一!怎麼說呢?就是八十年代初的郭德綱,沈陽人,師傅是東北相聲四大荃之一的楊海荃,搭檔金炳昶(鞏漢林夫人金珠的師父,寶字輩,鞏漢林的師父是唐傑忠,文字輩,細思極恐[呲牙])!
八零年就自己創建曲藝表演隊全國巡演,票房火爆!一年後卻解散!為啥?受到嚴重打壓,那時還是計劃經濟,到哪還要糧票,介紹信呢!原單位要整你,可以說是寸步難行!
楊老先生代表作有《假大空》《保險不保險》《下棋》等等,段子特點諷刺性太強,電視台都不愛播!據說因為大褲衩子這個人物形象,涉及諷刺某省某個領導而受到打壓!楊振華在相聲界內部也受打壓,據說侯寶林在一次會上提到楊振華單干就說:沈陽有個楊振華一年賺了五萬元,其間多有不屑!姜寶林在八十年代搞得收徒儀式上也說:有的人說不會吉他不敢說相聲,都是楊振華鬧得雲雲(具體內容大家上喜馬拉雅FM搜相關音頻),由此可看出相聲屆對楊振華也是羨慕嫉妒恨,也看出楊振華的能耐水平!楊老自己也說當初我上台吉他一拿出來,有的同行轉身就走,但那也沒用觀眾喜歡[大笑],哇哇鼓掌!
吉他相聲創始人,單雙口俱佳,單口在遼寧電視台錄有《單口相聲一百集》,裡面有《碩二爺》《康熙私訪月明樓》等,先生的康熙私訪還帶點神話色彩,不同於王玥波,郭德綱,李菁的版本!
先生是八九十年代最火相聲演員之一,大概同高英培,馬季地位想當,據李金斗講有次在遼寧演出,由他們老三位輪流攢底!在他的帶領下,沈陽相聲在八九十年代同天津,北京,三足鼎立!
望先生 健康 長壽,多培養學生。先生相聲水平地位等同馬季,高英培,但培養學生方面稍差,學生里好像就有個穆岩有點小名聲,其他均泯然眾人,可惜先生的藝術!
對我這個年歲的人,楊振華先生是我青少年時期最喜歡的相聲演員之一,他與金炳昶先生合說的相聲一直是我們那個時代歡樂的源泉,印象中在80年代初這位紅極一時的相聲演員,突然消失在電波中,幾經傳聞說楊先生單干去了,從此我就很少聽相聲了,再見到楊先生,是在電視銀屏里,不知道為什麼?再聽楊先生說相聲,感覺不到他原來那種銳利,新潮。隨著相聲的不景氣,他也開始演小品,說評書,再後來逐漸消失在人海中。現在的年輕人沒有聽過他說的相聲,也不了解這位大師,我覺得很可惜,總結一下,我覺得楊先生是一位知識面很廣,腦子很靈的相聲表演者,他善於學習,勇於創新,表演幽默卻不失莊重,能編能演才華橫溢 ,極具表演天賦 ,不足之處,可能就是不會隨波逐流吧!
楊振華和金炳昶相聲是七十年代未八十年代初相聲傳奇人物,紅遍大江南北,代表作,假大空,追捕,大蓬車,下象棋等使收音機前不論男女老少笑聲一片,絕對是聽眾最受歡迎相聲演員,楊振華金炳昶相聲緊跟時代創作,絕對中國相聲界一線人物!
B. 楊振華十大經典相聲
楊振華十大經典相聲有《特殊生活》、《好夢不長》、《假大空》、《油水大》、《下象棋》孝迅態、《碩二爺》、《計劃生育》、《八字謎》、《一封家書》、《動物世界》。
楊振華深受遼寧乃至全國人民歡迎。某段時間是其人生低谷,仍然在寂靜中為沈陽人民奉獻精彩演出。後收到錦旗無數,其中惹眼的當數諸多無署名者。「卓別林的演出,彭德懷的精神」便是其中一枚。以「平凡觀眾」落款,堪稱平民藝術家。
一提起楊振華,人們就會想到他的經典名篇《假大空》和《特殊生活》,其實楊振華的作品很多很多,網上能聽到的只不過是冰山一角。仔細研究你會發現,楊振華的相聲藝術,不僅獨樹一幟,而且博大精深。
楊振華
楊振華1936年生於沈陽,自幼喜歡相聲,1957年拜楊海荃為師,62年進公安部的文工團搞專業,因機構精簡66年轉業到沈陽曲藝團,文革中被下放到甘肅的天水當工人,72年回到重新組建的沈陽曲藝團,粉碎"四人幫"之後放開手腳挽起袖子大幹了一場。
《特殊生活》、《假大空》、《好夢不長》、《油水大》、《春回大地》、《砍主任》等佳作昌知迭出,一發而不可收拾。看到這里也許您會覺得這樣的經歷很平常,不錯,新中國成長起來的相聲名家大都經歷了這樣的曲巧源折之路,跟高英培、劉文亨藝術之路十分相似,再往下看就不一樣了,楊振華的經歷非常傳奇。
以上內容參考自鏈接:網路-楊振華
C. 楊振華為什麼開除壬樂天
楊振華開除壬樂天的原因是打著楊振華的旗號,招搖撞騙。根據查詢相關信鬧鋒息顯示,壬樂天是楊振華公司里的一名員工,卻以權謀私,楊振華一怒之下液慶晌,開除了這差枯名員工。
D. 楊振華是誰藍豐生化董事長
楊振華:男,1949年出生,中國國籍,大學學歷,高級經濟師。1969年亮皮裂參加工作,先後擔任蘇州化工廠副廠長、廠長,蘇州化工農葯集團公司總經理、董事長握慎,現任本公司董事長敬閉、江蘇蘇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E. 楊振華做什麼行業的ST中安高級副總裁
楊振華:男,中悶世敬國返橘國籍,無境外永久居留權,中國人民大學碩士。2004年至2010年就職於中興螞慎通訊非洲地區,任納米比亞總經理等職務;2010年至2019年就職於中興通訊美洲地區,任南美總裁、公司副總裁等職務。楊振華先生與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持有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東、實際控制人之間不存在關聯關系,未受過中國證監會及其他有關部門的處罰和證券交易所懲戒。不存在《公司法》、《公司章程》中規定的不得擔任公司董事的情形。
F. 畫家楊振華——行雲流水 大氣磅礴
楊振華,號一塵,1963年生於濰坊, 自幼喜愛書畫,早年即拜鄉賢書畫名家鄭經五先生為師,學習傳統人物畫,稍長,又拜著名金讓清族石書畫家陳壽榮先生習畫。1986年考入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國畫系學習深造,期間,系統地對中國書畫美術發展史及各書畫門派,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在近四十年的藝坦弊術實踐中,拜山訪友,游學四方。選臨古賢名跡正腔、深深被傳統書畫藝術之博大精妙所吸引,置身其中,其樂無窮。
G. 《陽光下的法庭》楊振華結局如何
《陽光下的法庭》電視劇楊振華以勝訴最終。在艾瑞克專利侵權案中,天健公司最終勝訴,楊振華倍感欣慰。
在最高法巡迴法庭上張大年案再審後公開宣判,庭長鄭懷玉認為原判多處存疑,缺乏能夠鎖定申訴人張大年作案的客觀證據,張大年有罪供述的真實性、可靠性存疑,是否另有他人作案存疑。
原判既已定案的證據沒有形成完整的證據鏈,沒有達到證據激寬確實充分的法定證明標准,也沒有達到基本的事實清楚、基本證據確鑿的定罪要求,所以根據相關法律不能認定張大年有罪,當「張大年無罪,當庭釋放」的宣判聲響起,法槌敲下,全場眾人喜極而泣。
張大年在劉建業、鹿鳴、寧佳怡的簇擁搏鉛基下走出法院大樓,明媚的陽光照在他蒼白的臉上,看到未來的親家、當家的公訴人寧致遠,張大年心中百感交集。張大年來到鹿鳴母親的墓前,輕撫墓碑,痛不欲生。
鹿鳴策劃了浪漫的求婚儀式,讓寧佳怡激動不已,兩個年輕人在經歷諸多波折後,終於走到了一起。巡迴法庭上,審判長宣判張大年無罪,當庭釋放。張大年、劉建業、鹿鳴、寧佳怡一起走出法院大樓。
幕後花絮:
1、田牧宸透露,拍戲的時候自己提前把台詞抄寫成大字報,貼在宿舍牆上,用手機自己讀著台詞錄基謹音,然後邊放錄音邊看大字報,嘴裡再跟著說台詞。
2、為了詮釋好鹿鳴這個角色,田牧宸不僅請教了相關法官、律師,還參加了真實庭審,並到律師事務所去實習,「做足功課才敢上陣」。
3、演員顏丙燕選劇十分嚴苛,不僅要看劇本和角色,而且不能同期錄音的戲也一概不拍,這次收到《陽光下的法庭》劇本後只看了前十集就決定出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陽光下的法庭
H. 相聲界輩分最高的人
相聲界輩分最高的人有型逗楊振華、常寶豐塵鎮、常寶慶、馬志明、楊少華。
1、楊振華
楊振華,男,1936年4月4日出生在遼寧沈陽,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1953年畢業於沈陽鐵路中學。1957年拜楊海荃為師,1961年調入解放軍公安部隊遼寧總部政治部文工團。1962年在沈陽鐵西區曲藝團任相聲隊隊長,1966年5月調入沈陽市曲藝團。1960年演出《合家歡》獲全國公安系統文藝匯演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