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科技北京 人文北京 綠色北京的詩歌
第一次的茉莉花呵,
這些茉莉花,這些白的茉莉花!
我彷彿記得我第一次雙手滿捧著這些茉莉花,這些白的茉莉花的時候.
我喜愛那日光,那天空,那綠色的大地;
我聽見那河水淙淙的流聲,在黑漆的午夜裡傳過來;
秋天的夕陽,在荒原上大路轉角處迎我,如新婦揭起她的面紗迎接好的愛人.
但我想起孩提時第一次捧在手裡的白茉莉,心裡充滿著甜蜜的回憶.
我生平有過許多快活的日子,在節日宴會的晚上,我曾跟著說笑話的人大笑.
在灰暗的雨天的早晨,我吟哦過許多飄逸的詩篇.
我頸上戴過愛人手織的醉花的花圈,作為晚裝.
但我想起孩提時第一次捧在手裡的白茉莉,心裡充滿著甜蜜的回憶.
Ⅱ 請您結合自身經歷,談談您對「科技北京、綠色北京和人文北京」三個北京建設的意見和看法
人文奧運是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核心理念,它提出了將奧林匹克精神和中國五千年的文化精髓相融合,展示一屆「和諧、交流與發展」的人文主題的奧運會,達到促進世界和平、友誼與進步的發展目標。在北京奧運會籌辦期間,人文奧運理念將始終貫穿在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主題和實際運作的始終,並終將成為一種獨特的奧運遺產,對北京的城市未來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要適應我國社會的深刻變化,把和諧社會建設擺在重要位置,注重激發社會活力,促進社會公平和正義,增強社會的法律意識和誠信意識,維護社會安定團結。「人文奧運」將成為以人為本,歌頌人、尊重人,塑造和諧發展的個人和城市形象的人文舞台,這一理念將對北京建設和諧社會產生重要的影響。 一、 人文奧運的內涵及其意義 「人文」是一個意義多變的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是總的來看,中、西方對「人文」一詞的理解都包含著兩方面的意思:一是「人」,一是「文」。一方面指關於理想的「人」、理想的「人性」觀念,其強調的是以人為本的價值觀;另一方面是指為了培養這種理想的人(性)所進行的文化、教育,也就是目前大家普遍認同的人文奧運「以文化人」。 北京2008年奧運會提出了綠色奧運、科技奧運和人文奧運三大基本理念,其中,人文奧運是三大理念的核心。近年來社會各界對人文奧運的內涵及意義的討論十分熱烈。目前多數學者贊同把北京奧運會定位為「文化的奧運」,即:它是「東、西方文化的廣泛交流和借鑒融合的盛會,奧林匹克精神、奧林匹克文化與中華文明相互豐富和相互發展的盛會,東、西方人文思想與和諧精神在體育領域以及整個人類生活中的充分貫徹和深刻體現的盛會,『更快、更高、更強』與『和平、和諧、友愛』的統一的盛會。」[1] 應該說,人文奧運理念包含了豐富的文化理念和精神價值,其核心理念在於「和諧」,體現為以奧運促進國與國之間的和平、家庭鄰里關系之間的和睦、人與人之間關繫上的和愛。人文奧運理念的提出將有助於弘揚體育的人文精神,以體育文化促進我國社會轉型過程中人的現代化轉型,以體育文化促進中西文明的交融與互動。人文奧運的提出,不僅是北京對世界的一個庄嚴承諾,也為北京構建和諧社會的城市發展提供了積極的精神動力。 人文奧運理念也包含了體育對人本身的關心,這就是以人為本的奧運發展理念。人是一種文化的存在,體育對人而言不僅僅是「身」的需要,而且也是「心」對價值和意義的追求。體育作為人的一種對象化的活動,承載著人對於自身自然、客觀自然以及人化自然(社會)的體認、改造和思考。奧運會不僅僅是金牌的競爭,更是文化的競爭,它體現了體育運動對人的精神教化,體現了人的文化屬性和體育的文化功能。人文奧運的提出,彰顯了體育關注的對象從物轉向人,強調了人文文化與科學文化相融合的人文認識論。人文奧運的提出,是北京奧運順應了「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的社會發展趨勢,從人自身、人的生活世界、意義世界出發對人與體育的關系最有力的詮釋。 二、北京建設和諧社會的主要問題 和諧社會是一個系統的概念,理論上說,是一個社會各階層和睦相處,社會成員各盡其能、各得其所的社會;是人們的聰明才智、創造力得到充分發揮和全面發展的社會;是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社會;是人與人、人與自然協調相處的社會。[2] 簡而言之,和諧社會是一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功能互補,良性互動的社會。構建和諧社會,就是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建設一個以人為本、經濟社會相互協調、全面和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社會主義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涉及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等方面的關系,其最終目的在於為人的全面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 北京建設和諧社會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首先,社會發展滯後於經濟發展。和諧社會應該是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並進的社會。社會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發展的失衡導致了價值觀的扭曲,成為社會發展存在的不和諧與不協調因素,不僅與和諧社會的目標相悖,而且經濟發展本身也受到了嚴重製約。社會轉型期的社會和文化發展與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和精神生活需要尚有一定差距。其次,城鄉社會的差異顯著,社會的開放性、流動性不足。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一個沒有身份歧視,每個社會階層之間相互開放,社會流動暢通的開放社會。第三,人與自然關系嚴重失衡。環境污染、資源破壞對社會發展和人民健康造成的不良影響日益嚴重。人文奧運對於北京構建和諧社會的意義在於,通過籌備和舉辦奧運會,切實提高人民物質和精神生活水平,提升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三、人文奧運對北京建設和諧社會的影響 人文奧運對北京建設和諧社會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對城市文明素質的整體提升;對城市文化建設的促進;對城市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的推動。 (一)人文奧運對北京城市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水平的整體提升 北京2008年奧運會將為提升北京城市文明素質,樹立北京良好的國際化大都市形象提供廣闊的發展平台,也對北京城市精神文明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城市文明水平的整體提升主要體現為市民文明素質、城市文明風貌等方面。北京奧運會的舉辦,給北京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加強城市文明建設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北京奧運會將成為展示現代中國人精神風貌的窗口,成功舉辦奧運會不僅取決於賽事的准備,更多地取決於是否具有一流的市民素質、一流的城市人文環境、一流的奧運服務水平和一流的社會風氣。人文奧運對市民文明素質的影響過程,是包括了禮儀教育、法制教育、誠信教育等內容在內的社會精神文明建設過程。人文奧運以其豐富的精神內涵,對北京城市現代化的各個主要方面產生著積極的影響:一是以經濟起飛、技術發展、體制完善等為主要內涵的社會層面的現代化;一是以素質提高、生存方式和文化模式轉型為主要內涵的人自身的現代化。我國社會轉型期的精神文明建設,在很大程度上有賴於社會的整體文化建構和以人的文化轉型為核心的人的自身現代化的發展。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不斷沖突和交融,構成了我國獨具特色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文化基礎。北京建設和諧社會,人文奧運作為一種體育文化發展理念,其「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觀念對北京的城市發展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影響到人的思想、道德觀念,精神風貌,價值觀念,社會公德,文明素養,為城市構建和諧社會提供高質量的軟環境平台。 (二)對城市文化建設的促進 文化是奧林匹克的靈魂。人文奧運作為一種文化理念對城市的文化建設產生著積極的促進和推動作用。隨著我國社會現代化進程的深入,人文體育的思想作為一種文化觀念形態對社會轉型和人的現代化轉型日益發揮著重要作用。體育文化在以人的文化轉型為核心的人的現代化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中介轉化作用。體育作為人類身體文化的組成部分,是促進人的發展的重要中介。在物化層面,體育通過各種運動形式、方法、手段滿足人們對身體運動的需要;在精神層面,體育以其文化形態滲透在人們的價值體系中,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精神世界。奧林匹運動克的文化價值在以文化轉型為核心的人自身的現代化的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潛移默化地促進著「中國民眾由憑借經驗、傳統、習俗、情感而生存的自在自發的傳統主體,向憑借理性、規則、法制而生存的自由自覺的現代主體的文化轉型」[3]。這是我國社會現代化轉型過程中體育發展的關鍵環節,對於北京建設和諧社會,提高國民素質和開發人才資源有著積極的影響。 (三)對城市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的推動 人文奧運不僅是一個文化理念,而且是一個具有實踐特性的可持續發展的文化發展戰略。[4] 其核心理念是和諧,其用意旨在以奧運促發展,以城市的發展帶動奧運的籌辦。它把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定位放在城市建設的硬體設施和軟體的優化相結合,經濟增長與市民人文素質、生活質量的提高有機結合起來。 人文奧運提出的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理念,與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強調指出的「要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更好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相契合。其中,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進程中具有十分特殊的意義。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是保持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迫切要求,也是保證人類健康的生存環境、保證人的全面發展的迫切要求。在人文奧運的實施過程中,立足於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把人文奧運、綠色奧運作為北京城市、社區建設的首要目標,立足於「以人為本」這一結合點,加強城市環境建設、組織體系、社區服務、文化宣傳和體育活動等,以奧林匹克運動為紐帶,帶動城市社區建設,建立健康、文明的體育生活方式,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 四、結語 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成功,離不開一個和諧的、開放的現代化城市。人文奧運理念的提出與實施,對北京建設和諧社會將產生深遠的影響。人文奧運不僅僅是一種文化發展理念,它也是北京建設和諧社會的指導思想。北京作為奧運舉辦城市,離不開自然環境建設,更需要人文環境的塑造。人文奧運理念為北京建設和諧社會提供了建設高質量的城市人文軟環境的標尺,同時它塑造著市民的理性思考、開放心態、創新精神和包容胸懷等文明素養,為北京建設和諧社會的城市發展提供了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精神動力
Ⅲ 科技建言400字左右、建議方向包括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
筆者認為,推進「綠色北京」建設,主要涉及以下九方面內容:
一、建設綠色政府。建設「綠色北京」,政府的行為甚為關鍵,而建設綠色政府,則是全市各級政府努力實現的目標。在執政理念上,綠色政府不單純追求GDP的提高,而追求包括經濟、文化、政治、社會、城市建設等方面的和諧發展,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人口與資源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在自身行為和政策制定上,各級政府應當為廣大市民提供行為示範,以身作則,奉行綠色消費,節約行政費用,倡導資源的合理使用。此外,綠色政府也體現在對各級領導幹部的業績考核評價指標上。評價一個區縣、一個鄉鎮的發展,不僅要看經濟增長,而且要看經濟社會文化政治的整體發展、和諧發展。當然,綠色政府也要大力發展綠色經濟,設立綠色產業發展基金,創建生態城區,促進水資源的節約使用與再生利用,恢復並保持生態平衡,營造清潔衛生的居住環境等多項內容。
二、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之所以是「綠色北京」的重要內容,是因為不同的產業結構對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有很大的差異。統計資料顯示,每創造萬元GDP,重化工業需要7.8噸標准煤,而2007年北京的服務業,平均每創造萬元GDP只需要0.4噸標准煤,金融業只需0.04噸標准煤。
籌辦奧運會7年來,由於市委、市政府有意識地在政策上扶持和引導,首都的經濟結構得到優化和調整,三次產業實現合理和均衡的發展。主要表現在:適度發展第二產業,包括促進第二產業中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製造業的發展,同時對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產業,例如高耗能、高污染的行業,限制其發展,鋼鐵、化工等行業有計劃地搬遷,山區小煤礦整體關閉;在政策上鼓勵和引導與奧運有關的第三產業發展,形成以金融保險、商務服務、現代流通、信息傳輸、房地產、旅遊會展和文化體育等為主導產業的現代服務體系。2008年,北京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已從2002年的67%提升到73.2%。
2006年至2008年,北京連續3年完成節能減排目標,走在全國前列。一個基本原因是通過調整產業結構,使服務業發展快於工業增長速度,快於GDP增長速度。
三、加大環境治理步伐。建設「綠色北京」,應繼續加大北京的環境保護,並制定嚴格的生態環境標准和系統的保障制度,包括提高建築企業施工環保標准等。通過廣泛採用環保技術和手段,大規模多方位地推進環境治理、城鄉綠化美化和環保產業發展,進一步提高首都環境質量。加大環境治理步伐,還包括嚴格執行國家環保、節能標准,完善符合首都功能的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嚴格落實產業政策,提高產業准入「門檻」,加大「五小」企業等落後生產能力和「三高」企業的淘汰力度等多項內容。
四、大力發展綠色產業。所謂綠色產業,就是低能耗、少污染和資源利用率高、科技含量高的產業,也就是有利於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有利於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產業。發展綠色產業:一是鼓勵綠色產品開發;二是除了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還要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環保產業、健康產業;三是引導和建設一批有一定成熟技術為基礎的綠色工程,包括循環利用生態工程、可再生能源及能源清潔利用工程等。
五、制定首都生態文明建設中長期發展規劃。要制定首都生態文明建設中長期發展規劃,明確各區縣、各相關職能部門的具體任務,落實各區縣功能定位,特別是要加快生態涵養發展區的發展。
六、頒布北京市生態文明公約。應在廣大市民中頒布北京市生態文明公約,通過宣傳和普及使其家喻戶曉,積極鼓勵廣大市民參與「綠色北京」建設,進而使生態文明公約成為每個市民必須遵循的行為規范。市政府可設立專門獎項鼓勵市民積極參與。
Ⅳ 「綠色北京」用英語怎麼翻譯
來,給個標準的。
環保組織「綠色北京」英語翻譯為:Greener Beijing Institute。
「綠色北京」作為對綠色城市環境的願景,英語翻譯為:Greener Beijing。環保志願者組織「綠色北京」(Greener Beijing Institute,簡稱GBI)最早翻譯就是:Greener Beijing。
「綠色北京」也被翻譯為環境友好的北京:Environment-friendly Beijing。
綠色北京,最早提出是在1998年,綠色北京是當年通過互聯網發起的國內最早的網上環保志願者網路,1998年建立了「綠色北京」網站,發表了《綠色北京宣言》,並採用了「Greener Beijng」的英文翻譯,用「Greener」是為了表示對更加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城市的不斷追求。當然綠色北京概念提出後的這個時期,綠色北京也偶見被翻譯為:Green Beijing。後來,綠色北京作為國內最早發源於互聯網並基於網路的環保志願者組織被翻譯為:Greener Beijing Institute (GBI)。
2000年初,聯合清華大學環境系博士生班發起「建綠色北京 迎綠色奧運」倡議,並舉辦徵文活動,得到社會關注,相關建議得到時任北京市長劉淇(後兼任北京奧運會組委會主席、並升任北京市委書記)批示,被北京市採納。綠色奧運被作為2008北京奧運的三大重要方針(人文奧運、科技奧運、綠色奧運)之一,並在後奧運時代轉化為北京城市三大定位(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之一:「綠色北京」,也被翻譯為:Environment-friendly Beijing。
Ⅳ 有誰知道人文北京 綠色北京 科技北京的含義嗎
作為奧運會結束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精神指引,北京在金融危機最盛之時提出了「綠色北京、人文北京、科技北京」。
不提奧運是不可能了,本來就是奧運衍生出來的。
「三個北京」是北京在奧運會結束後的發展方向,其中「人文北京」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為本,真正實現「發展惠及人民,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回首半年間,北京市在部署經濟發展、財力分配以及城市建設等各項工作時,無不是將「以人為本」的理念置於首位。
根據「科技北京」行動計劃,北京未來三年內將集中力量在電子信息、生物醫葯等8大產業集中支持一批產學研用項目,努力在重大關鍵技術上形成突破。同時建設「12項科技支撐工程」,推廣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並能帶動形成新的市場需求、改善民生的成熟技術和產品,提升科技惠民能力。
Ⅵ 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市什麼時候提出的哪年
2009年1月北京市委書記劉淇在一個正式會議上說,「三個北京」是北京在奧運會結束後的發展方向。
在2008年就有了綠色北京的萌芽概念。
作為奧運會結束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精神指引,北京在金融危機最盛之時提出了「綠色北京、人文北京、科技北京」。
「三個北京」是北京在奧運會結束後的發展方向,其中「人文北京」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為本,真正實現「發展惠及人民,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回首半年間,北京市在部署經濟發展、財力分配以及城市建設等各項工作時,無不是將「以人為本」的理念置於首位。
根據「科技北京」行動計劃,北京未來三年內將集中力量在電子信息、生物醫葯等8大產業集中支持一批產學研用項目,努力在重大關鍵技術上形成突破。同時建設「12項科技支撐工程」,推廣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並能帶動形成新的市場需求、改善民生的成熟技術和產品,提升科技惠民能力。
Ⅶ 組織開展美麗中國、綠色北京、潔凈空氣藍天行動等專題活動,以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為主題與相應的實踐活動有
你們好!我們共同生活的地球,碧海藍天,鳥語花香,美麗極了!可是地球母親卻在哭泣。因為,在她的身上已經傷痕累累,遍布污染。親愛的人們,讓我們做保護地球的小衛士,讓地球母親綻開燦爛的笑容吧!
人們隨意拋棄的廢舊塑料包裝製品,飄掛在樹上,散落在路上,停留在草坪……這種隨處可見的污染的環境現象,成為「白色污染」。
現在時代進步了,人們環保意識越來越差,浪費現象越來越嚴重。比如:以前人們去市場買菜時,都是用籃子的,而現在人們為了貪圖方便,去到菜市場買菜時,用塑料袋裝菜。也有另一種現象:以前人們吃飯時,都是用瓷器的碗,現在人們也是為了貪圖方便,使用了一次性飯盒,,但這些一次性的飯盒埋在地下後,即使風吹雨打,日曬雨淋,它依然不會消失。如果用火去燒,但也會破壞環境。據測算,每生產5000雙一次性筷子需要一棵大樹的木材。如果一年(365天),那就要使用182500雙一次性筷子。多大的一個天然數字啊!人們使用後把飯盒放進垃圾桶還好,可是某些人更可恥,使用完一次性筷子.飯盒後,居然還把它們扔在小溪里。導致我國的母親河逐漸消失。但更可悲的是——某些人到森林去砍樹,人們每砍一棵樹,地球母親都在喊「疼」。知道嗎?每棵大樹一天可吸收0.1千克二氧化碳,產生0.75千克氧氣。瞧!樹的作用多大,可想而知我們失去樹的後果。
收手吧!人類們,地球母親在痛苦地哭泣!求求你們吧!難道你們沒有感受到地球母親的痛苦嗎?地球是我們唯一的住處,它是我們的家園。
消滅「白色污染」,從我做起!
地球是我家,凈化靠大家!
少用一個塑料袋,多盡一份環保心!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Ⅷ 綠色北京、現代北京、人文北京 的內涵
「綠色奧運,人文奧運,科技奧運」
內涵
體現環保意識的綠色奧運,體現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人文奧運,體現尖端科學的科技奧運。綠色奧運體現了對自然的一種尊重,人文奧運則體現了奧運的人性化,科技奧運則是現代化的體現。
1·綠色奧運
用保護環境、保護資源、保護生態平衡的可持續發展思想籌辦奧運會,廣泛開展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活動,促進北京和中國環保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生態環境的改善,倡導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
2·科技奧運
科技奧運――緊密結合國內外科技最新進展,集成全國科技創新成果,舉辦一屆高科技含量的體育盛會;提高北京科技創新能力,推進高新技術成果的產業化和在人民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使北京奧運會成為展示新技術成果和創新實力的窗口。
3·人文奧運
傳播現代奧林匹克思想,展示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展現北京歷史文化名城風貌和市民的良好精神風貌,推動中外文化的交流,加深各國人民之間的了解與友誼;促進人與自然、個人與社會、人的精神與體魄之間的和諧發展;突出「以人為本」的思想,以運動員為中心,提供優質服務,努力建設使奧運會參與者滿意的自然和人文環境。
Ⅸ 綠色北京,環保北京,人文北京
北京評選「當代十大建築」 城市規劃網(upla.cn)4月1日消息:舉辦2008年奧運會為北京留下了「鳥巢」「水立方」及國家大劇院等一批新穎、獨特的建築作品。從31日起,北京市將通過市民和專家投票的方式,選出「北京當代十大建築」。
北京曾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評選人民大會堂、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今中國國家博物館)等在內的50年代十大建築,成為當時古老北京城的地標。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又先後選出了當時的北京十大建築。
「北京當代十大建築」評選活動組委會秘書長荀永利表示,進入2000年,特別是北京申奧成功後,北京的城市建設進入大規模高速發展時期。眾多全球知名建築師雲集北京,參與北京城市建設的設計和施工,伴隨著各種建築作品的拔地而起,北京城幾乎成了一座「世界建築博物館」。
荀永利說,「評選『北京當代十大建築』旨在迎接新中國成立60周年,彰顯北京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樹立北京國際大都市的良好形象,增加北京市民的榮譽感和自豪感。」
據活動組委會介紹,參評建築必須是在2000年至2008年竣工投入使用的房屋建築工程。目前符合標准入選的建築有100多項,其中包括國家體育場(「鳥巢」)、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國家大劇院、北京首都國際機場3號航站樓、北京奧林匹克公園(B區)奧運村、中華世紀壇等。(責任編輯:e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