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韓新以之後,亞洲下一個發達國家會是誰
日本,韓國,新加坡之後,亞洲下一個發達國家應該是印度。因為印度近些年的發展極其迅速,亞洲的首富也是在印度,所以從資源上和發展速度上印度都有望成為下一個亞洲的發達國家。印度是亞洲的一個古老國家,印度和我們中國是接壤的,也是近些年來和中國相比,發敏指展最快速的,最有競爭力的國家之一。印度是一個自信的國家,印度擁有他們認為亞洲最強的部隊和最優秀的人才。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印度這個國家會成為亞洲下一個發達國家的理由。
三、印度擁有最強的民族自信和信仰我們可以在網上或者新聞上看的出來,印度的民族是一個非常自信的民族,是一個非常有信仰的民族,如此有自信和信仰的民族,將力量凝聚起來發展的話,告遲他們會迅速的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印度將會成為亞洲下一個發達國家。
2. 未來十年中國經濟大致風向主流經濟體又是哪些
中國經濟超越美國的時間大致出現在2025年至2030年的某一個時刻。該等結論是...再假如至今尚未完成價格體系改革的中國未來物價上漲水平超過了年均2.8%(過去...
3. 亞洲下一個發達國家可能是誰
聯合國至今也沒有一個標準定義發達國家,綜合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美國中央情報局等國際機構的榜單,全世界現在一共有24個無可爭議的發達國家。歐洲的發達國家數量最多,有法國、德國、英國、荷蘭、義大利、愛爾蘭、瑞士、盧森堡等16個國家;亞洲有4個發達國家,分別是日本、新加坡、韓國、以色列;美洲發達國家有2個,分別是升褲輪美國與加拿大;大洋洲也有兩個發達國家,分別是澳大利亞與紐西蘭。
一般認為發達國家有三個標准:第一,科學技術水平非常發達,人均GDP在20000美元以上,工業發達,第三產業佔GDP比例在60%以上。第二,市場經濟體系完善;第三,經濟國際化程度高,對外貿易發達,有大量跨國企業,金融國際化程度高。在亞洲,除了日本、韓國、以色列、新加坡等四個國家以外,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中國台灣也都是發達地區。那麼,亞洲最有可能成為發達國家的是哪一個呢?
中東的沙特、卡達、阿聯酋、科威特等國家,人均GDP都在20000美元以上,但是都是以石油出口為主的國家,工業基礎薄弱, 科技 水平也不高,更不要提市場經濟體系;印度、越南、印尼等國,近年來經濟增長速度非常快,印度經濟一度出現7%以上的高增長。但是,基礎太薄弱,印度人均GDP不到2000美元,與20000美元還差900%的距離。那麼,亞洲下一個發達國家最有可能是哪一個國家呢?我國、馬來西亞與巴林。
我國現在GDP總量已經高達12.24萬億美元,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國的工業基礎雄厚,是世界第一大工業國。此外,我國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投入不斷加大,2017年的科研投入超過1.72萬億,僅次於美國。市場經濟體系不斷完善,服務業、金融業快速發展。唯一制約我國成為發達國家的就是人均GDP,2017年,我國人均GDP剛剛超過8500美元。
馬來西亞也非常有潛力發展成為發達國家。馬來西亞地理位置優越,毗鄰馬六甲海峽。馬來西亞目前的人均GDP為9945美元,在2011年-2014年期間,曾經超過10000美元。馬來西亞被譽為亞洲四小虎之一,是全世界純吵非常重要的新興經濟體。目前,馬來西亞依斯干達、北部經濟走廊、東海岸經濟區、沙巴發展走廊及砂拉越再生能源走廊等大型經濟發展計劃都在穩步進行。在東南亞,馬來西亞是僅次於新加坡的第二發達經濟體。
巴林是海灣石油富國中唯一一個進入後石油化的國家。巴林是世界上石油開采最早的國家之一,由於開采時間早、領土面積小,巴林的石油已經開采殆盡。但是,巴林的人均GDP依舊保持在2.3萬美元的水平。這是因為巴林在石油資源枯竭以後,積極發展多元化經濟,煉油、石化及鋁製品工業快速發展,大力發展金融業。目前,巴林已經成為海灣地區銀行和金融中心。
歡迎大家討論,您認為哪一個國家會成為亞洲下一個發達國家?
亞洲下一個發達國家是誰?
毫無疑問,相信每個人心中已有答案。
亞洲發達國家日本,韓國,新加坡,以色列已率先走向現代化發達國家。下一個發達國家是誰呢?
中東國家沙特,阿聯酋,伊朗,伊拉克,卡達無不以石油起家致富,但是其工業底子弱,輕工業產品全依賴進口,囯民經濟結構不平衡,貧富懸殊。如果石油價格下跌,將重創其外匯收入,引發其國內經濟危機,所以說以石油天然氣主導的國家不足以成為發達國家的。
中亞國家哈薩克,烏茲別克,塔吉克,土庫曼位於中亞內陸,其中哈薩克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但中亞四國均已石油天然氣出口創匯,產品結構單一,所依賴輕工產品全依賴進口,中亞四國還處於發展階段,離發達國家相差甚遠。
南亞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尼泊爾等國家還處於發展階段。印度教派林立,黨派爭斗不已,印度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國,新德里,孟買等大城市一邊是高樓大廈林立,吵信另一邊是低矮簡陋的貧民窟,污水橫流生活垃圾亂放臭氣熏天。印度農村貧民地區是沒有衛生間的,大小便亂排放極不文明。印度人食飯不用筷子,是用手抓的,左手小解後,右手抓飯食。如果印度人吃火鍋,則無從下手。
印度政府連民眾生存條件都搞不好,其生活水平相當於中國五六十年代生活水平,要想成為發達國家談何容易,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巴基斯坦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雙方關系是鐵桿關系。巴基斯坦與尼泊爾,斯里蘭卡還處於發展關系。
東南亞十國越南,柬埔寨,泰國,寮國,緬甸,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新加坡。新加坡已率先踏入現代化發達國家。柬埔寨,寮國,緬甸,印尼,菲律賓還處於發展階段。泰國與馬來西亞均以 旅遊 業為主,輕工產品結構單一,不足已成為發達國家。
越南自1989年革新開放後,走上市場經濟發展道路,以低地價低薪酬吸引世界各地投資者到越南各地投資。戰後越南百廢待興,經濟發展持續增長,海防,河內,峴港,西貢一帶經濟高速增長。但北部山區諒山還處於發展階段,由於越南產品結構單一,自身還沒有高 科技 產品,一切依賴進口。越南國內生活水平相當於中國九十年代生活水平,要想趕上中國生活水平,還要數十年,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中國自古代以來,文化政制 科技 引領世界,中華文明領先世界。由於近代史的屈辱史,令到中華文明落後於世界,落後便要挨打,知恥而後勇。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主席審時度勢,大力興建重工業基地和輕工業基地。兩彈一星奠定中國為軍事大國。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國內經濟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越來越好,安居樂業蓋起新樓房買車子。過上富裕的安逸舒適的幸福生活。
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以每年8%增長,2018年GDP以12萬億美元生產總值跨入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僅處於美國。
要想成為現代化發達國家,人均GDP必達到發達國家標準的20000美元,但中國2018年人均GDP平均為8500美元,要想成為經濟發達國家,還要經濟高增長持續發展。
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產品自主品牌,自主創新。中國創造引領世界潮流,產品享譽世界。
不出數年,中國率先進入發達國家,富國強兵而引領世界潮流,偉大的民族復興即將到來。
西方人憂心患患,不怕中國踏入經濟發達國家,而是怕的是中國上下五千年文明史,五千年的中華文明才是西方人恐怖的原因。
成為發達國家的門檻是非常高的,但其中一個重要指標絕對不能少,那就是經濟實力,現時亞洲46個國家,發達國家僅有區區4個,分別是日本,韓國,新加坡和以色列,真可謂是鳳毛麟角,這些國家整體經濟水平都位居世界前列,比如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韓國是世界第十二大經濟體,以色列不僅經濟表現在西亞最出彩,而且綜合水平更是位居西亞最前列,新加坡是國際著名的金融中心,人均GDP位居亞洲第二。四國的人均GDP全部超過兩萬美元。
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洲,亞洲國家眾多,但在短期內有望邁入發達國家的還是非常少,不過有些國家已經具備或無限接近發達國家水平。
位於阿拉伯半島東南端的阿聯酋,被稱為是中東土豪國家,面積83600平方公里,總人口1014萬人,地理位置優越,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石油探明儲量約978億桶,天然氣探明儲量約6.09萬億立方米,均居世界第七位,石油,天然氣是阿聯酋的支柱產業,巨額穩定的石油收入是阿聯酋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盡管產業結構單一,但受惠於世界石油交易的高額紅利,阿聯酋一躍成為西亞地區最富有的國家之一,2017年阿聯酋實現GDP3786.56億美元,排名西亞第四位,人均GDP37346美元排名西亞第三位,經濟表現不俗。
阿聯酋人也認識到經濟結構單一化並不利於國家長遠發展,轉型對於這個中東土豪國家來說是必須要做出的選擇,近幾年來阿聯酋一直在致力於經濟多遠化,鼓勵創新發展,減少對石油的依賴,實現國家的可持續發展,而且成績有目共睹,目前阿聯酋已經逐漸成為西亞地區的金融,商貿,物流和 旅遊 中心及重要的商品集散地,阿聯酋非石油經濟在國家經濟中的佔比不斷提高,對經濟的貢獻已經超過了石油,比重也超過了六成,這種敏銳的改革眼光和貼合國情的經濟轉型,使阿聯酋實現了由石油經濟大國過渡到多遠經濟國家的華麗蛻變,伴隨著國家綜合水平的提高,阿聯酋成為了中東地區福利最好的國家之一,阿布扎比,迪拜一躍成為土豪城市的代名詞,已經漸漸找到了發達國家的感覺。
按照阿聯酋目前的各項經濟指數,阿聯酋已經是無限接近發達國家水平,但現時階段石油依然影響著這個國家的經濟大局,如何讓多遠經濟改變這個經濟結構單一的國家還需要時間的考驗,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阿聯酋一定可以實現質的變化躋身發達國家行列。
目前全球有200多個國家和組織,按照經濟的發展程度劃分的話分為兩種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目前世界上差不多80%以上國家都是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比較少。
截止2018年初,亞洲的發達國家只有有日本、韓國、新加坡、以色列四個。
按照目前的排名和發展速度,亞洲下一個發達國家很有可能是馬來西亞和中國大陸中間的一個,馬來西亞的可能性更高一些。
馬來西亞是新興的准發達國家,處於未來世界經濟最活躍的區域。它的經濟在1990年代突飛猛進,為「亞洲四小虎」國家之一,是資本主義國家。
雖然目前馬來西亞還未算是發達國家行列,但馬來西亞有個宏偉的計劃,就是要在2020年之前成為發達國家,被稱為「2020宏願」計劃。
根據這個計劃,馬來西亞2020年的人均GDP要超過15000美元,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
人均GDP是用來判斷一個經濟體是發達或欠發達的最常見指標。
目前在亞洲發達國家,日本、新加坡、韓國、以色列2017年人均GDP都已經突破了25000美元,可以稱之為發達經濟體。
英國金融分析機構IHSGlobalInsight表示,馬來西亞2016-2020年經濟平均增速將達5.2%;人均收入將從2015年的10000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21000美元,馬來西亞將於2020年如期實現高收入國家的目標。
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統計數據之後也宣布,2018年馬來西亞基於購買力的的人均GDP可以達到3萬美元,世界第50名,發達國家的水平。到2023年,人均GDP將達到4萬美元,全世界排名前44名。馬來西亞成為下一個發達國家似乎勢不可擋。
馬來西亞產業結構多元,在能源業, 汽車 業,鋼鐵業,紡織業,製造業,電子業,航運業, 旅遊 業金融服務業,高 科技 產業個個開花。
馬來政府積極推動消費和投資,把私營經濟作為國家經濟增長的新支柱,鼓勵發展 旅遊 、教育事業,並且電子商業滲透率達到50%,僅次於新加坡排名東南亞第二。
近年全球市場對電機電子產品的需求持續增長,以及國際原物料價格上漲,2017年馬來西亞出口產業全年增長了19%,同時也是2005年以來,增長幅度最高的一年。
世界各機構對馬來西亞的經濟也表示樂觀,世界著名評級機構穆迪,在2018年6月18日對馬來西亞評估級別為A3,達到穩定級別。
再看中國,經過40年的高速經濟發展之後,中國現在的GDP總量在全球僅次於美國,排於世界第二,但是人口多是中國的硬傷,這使中國的人均GDP還達不到發達國家的規定標准。
不過其實換個角度看,中國不是發達國家也是一件好事,中國還處於一個上升階段,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厚積最終的結果一定是厚發,再將來的百年來中國繼續保持著發展中國家的心態,大力發展,將來一成為發達國家,一定就是數一數二的發達國家。
當然是中國
4. 美國專家給出預測,2050年哪些國家會成為超級大國
眾所周知,冷戰時期,美國與蘇聯進行了軍事競賽,本來就前期不如美國的蘇聯,在大量發展軍工業之後,國內一片蕭條,最終被美國拖垮,落得一個解體的下場。
而這也奠定了美國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的霸主地位。因此,美國在世界猜神上不管什麼事情都喜歡插一腳,一方面是為了展示自己的強大實力,另一方面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國際影響力。
大家都知道美國雖然是超級大國,但其實並不是什麼地方都領先世界的,就比如中俄等國家的市場,經濟等其他方面,都有著不弱於美國的實力,美國方面對此也是十分擔憂。
最近就有美國專家預測,到2050年,有三個國家最有可能成為超級大國,那時美國的霸主地位已經不復存在。這三個國家,分別是中國,俄羅斯,印度。
最後就是中國了,我國的目前的綜合實力可以用飛速來形容,經濟,軍事等方面的十分強大,特別是2050年我國將完成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很有可能成為超級大國,而隨著第二個超級大國的衫兆畢出現,肯定也會有第三第四個超級大國,屆時,美國的霸權主義將再也實現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