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袁紹想要擊敗曹操,贏下官渡之戰,需要滿足什麼條件
從歷史地圖上可以看出,官閉稿渡之戰時,曹操、袁紹大致以黃河為界。 曹操占黃河以南兗州、豫州、徐州、司州; 袁紹占據黃河以北的冀、並、幽、青四州,接壤簡態消邊界有二三千里。 曹元之間的戰爭,為什麼圍繞官渡展開? 雙方有這么長的邊境線,袁紹攔知想攻擊曹操,但從哪裡攻擊不了? 袁紹在官渡一線無法突破曹操的防線,為什麼不分兵從別處突破曹操的防線呢?
袁紹的性格也比較優柔寡斷,無法做出正確的決定,在世決計時處於被拖累的狀態,部下的意見袁紹聽不進去,導致袁紹有人才輸給曹操的慘烈局面。 官渡之戰的形勢是:袁紹是進攻方,曹操是防守方。 所以面對袁紹的進攻,曹操一度後退再後退,最終退入官渡。 這個戰場可以說是曹操的選擇。 因為那樣他的補給線會變短,袁紹的補給線也會變長。 官渡時,袁紹被建議不要大舉進攻曹操。 那是因為我方補給線太長了。 我們和曹操的邊境都有300公里,為什麼不能拍小部隊來騷擾曹操? 這種說法看似有道理,但實際上是拋棄了袁紹的優點。 袁紹的優點是兵力比曹操強大,如果面對面硬扛,袁紹的勝算比曹操大。 而且,小股部隊騷擾,袁紹可以,曹操也可以。
『貳』 邵寶字國賢原文及翻譯
邵寶,字國賢,無錫人。年十九,學於江浦庄昶。成化二十年舉進士,授許州知州。月朔,會諸生於學宮,講明義利公私之辨。巫言龍骨出地中為禍福,寶取骨,毀於庭,杖巫而遣之。躬課農桑,仿朱子社倉,立積散法,行計口澆田法,以備凶荒。
弘治七年,入為戶部員外郎,歷郎中,遷江西提學副使。修白鹿書院學舍,以處學者。江西俗好陰陽家言,有數十年不葬父母者。寶下令,士不葬親者不得與試,於是相率舉葬以千計。寧王宸濠[注]索詩文,峻卻之。後宸濠敗,有司校勘,獨無寶跡。遷右布政使,與鎮守太監勘處州銀礦,寶曰:「費多獲少,勞民傷財,慮生他變。」卒奏寢其事。進湖廣布政使。
正德四年,擢右副都御史,總督漕運。劉瑾擅政,寶至京,絕不與通。瑾怒漕帥平江伯陳熊,欲使寶劾之,遣校尉數輩要寶左順門,危言恐之曰:「行逮汝。」張彩、曹元自內出,語寶曰君第劾平江無後患矣寶曰平江功臣後督漕未久無大 過不知所劾二人默然出。越三日,給事中劾熊並及寶,勒致仕去。瑾誅,起巡撫貴州,尋遷戶部右侍郎,進左侍郎。命兼左僉都御史,處置糧運。尋疏請終養歸,乃拜南京禮部尚書,再疏辭免。世宗即位,起前官,復以母老懇辭。許之,命有司以禮存問。
寶三歲而孤,事母過氏至孝。甫十歲,母疾,為文告乎培天,願減己算延母年。及終養歸,得疾,左手不仁,猶朝夕侍親側不懈。受知於李東陽,為詩文,典重和雅,以東陽為宗。博綜群籍,有得則書之簡,取程子「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之義,名之曰「日格子」。
(節選自《明史·儒林傳》)
邵寶
明武宗正德四年,邵寶被提升為右副都御史,總管監督水路運輸。太監劉瑾獨攬朝政,邵寶到了京城,完全不跟劉瑾來往。劉瑾不滿原水運長官平江伯陳熊,要讓邵寶彈劾他,於是派遣幾名校尉在左順門攔住邵寶,說嚇人的話威脅邵寶說:「將要逮捕你。」吏部、兵部兩位長官張彩、曹元從皇宮出來,告訴邵寶說:「你只管彈劾平江伯,以後就沒有禍患了。」邵寶說:「平江伯是功臣的後人,管理水運不久,沒有大的過錯,我不知道彈劾什麼。」張、曹兩人無話可說,走了。過了三天,給事中彈劾陳熊以及邵寶,強制他們辭官離開。劉瑾被處死,邵寶起用任貴州巡撫,不久調任戶部右侍郎,晉升左侍郎,兼任左僉都御史,負責處理糧食運輸事務。不久上奏章請求回家奉養老母親,於是皇帝授予南京禮部尚書,邵寶兩次上奏章辭去職務。明世宗即位,又要起用邵寶任以前官職,邵寶又因為母親年老懇切推辭。皇帝准許了,命有關官員按照禮節對他看望慰問。
『叄』 邵寶文言文
1. 邵寶文言文出自哪
邵寶文言文出自《明史·儒林傳》。姿並
邵寶,字國賢,無錫人。年十九,學於江浦庄昶。成化二十年舉進士,授許州知州。月朔,會諸生於學宮,講明義利公私之辨。巫言龍骨出地中為禍福,寶取骨,毀於庭,杖巫而遣之。躬課農桑,仿朱子社倉,立積散法,行計口澆田法,以備凶荒。
弘治七年,入為戶部員外郎,歷郎中,遷江西提學副使。修白鹿書院學舍,以處學者。江西俗好陰陽家言,有數十年不葬父母者。寶下令,士不葬親者不得與試,於是相率舉葬以千計。寧王宸濠[注]索詩文,峻卻之。後宸濠敗,有司校勘,獨無寶跡。遷右布政使,與鎮守太監勘處州銀礦,寶曰:「費多獲少,勞民傷財,慮生他變。」卒奏寢其事。進湖廣布政使。
正德四年,擢右副都御史,總督漕運。劉瑾擅政,寶至京,絕不與通。瑾怒漕帥平江伯陳熊,欲使寶劾之,遣校尉數輩要寶左順門,危言恐之曰:「行逮汝。」張彩、曹元自內出,語寶曰君第劾平江無後患矣寶曰平江功臣後督漕未久無大過不知所劾二人默然出。越三日,給事中劾熊並及寶,勒致仕去。瑾誅,起巡撫貴州,尋遷戶部右侍郎,進左侍郎。命兼左僉都御史,處置糧運。尋疏請終養歸,乃拜南京禮部尚書,再疏辭免。世宗即位,起前官,復以母老懇辭。許之,命有司以禮存問。
寶三歲而孤,事母過氏至孝。甫十歲,母疾,為文告天,願減己算延母年。及終養歸,得疾,左手不仁,猶朝夕侍親側不懈。受知於李東陽,為詩文,典重和雅,以東陽為宗。博綜群籍,有得則書之簡,取程子「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之義,名之曰「日格子」。
(節選自《明史·儒林傳》)
2. 《明史.儒林傳》,邵寶,字國賢,無錫人
邵寶字國賢,無錫人。十九歲時,在江浦庄昶處學習。明憲宗成化二十年考中進士,授官許州知州。每月初一,邵寶在學宮召集眾生員,宣講明辨義利公私的道理。有人在地里挖出龍骨,巫師就說會帶來禍福,邵寶叫人拿來龍骨,在庭堂當場毀掉,將巫師痛打一番,趕走了。邵寶親自督促老百姓耕種紡織,仿照朱子社倉,設立積散法,實行計口澆田法,來防備出現飢荒。
明孝宗弘治七年,邵寶進朝廷擔任戶部員外郎,歷任郎中,升任江西提學副使。在白鹿書院修建校舍,來安置在裡面學習的人。江西民間喜歡聽信陰陽家的話,有的人父母去世幾十年都不下葬。邵寶頒布法令,不把去世親人下葬的讀書人不能夠參加科舉考試,於是相繼把親人下葬有上千人。寧王宸濠向邵寶索取詩文,邵寶嚴正拒絕了。後來宸濠反叛兵敗被誅,有關官員經過調查,唯獨沒有邵寶送給宸濠的手跡。邵寶升任右布政使,與鎮守太監察看處州的銀礦,邵寶說:「費用多收獲少,勞民傷財,恐怕會產生變故。」終於上奏章停止了這件事。晉升湖廣布政使。
明武宗正德四年,邵寶被提升為右副都御史,總管監督水路運輸。太監劉瑾獨攬朝政,邵寶到了京城,完全不跟劉瑾來往。劉瑾不滿原水運長官平江伯陳熊,要讓邵寶彈劾他,於是派遣幾名校尉在左順門攔住邵寶,說嚇人的話威脅邵寶說:「將要逮捕你。」吏部、兵部兩位長官張彩、曹元從皇宮出來,告訴邵寶說:「你只管彈劾平江伯,以後就沒有禍患了。」邵寶說:「平江伯是功臣的後人,管理水運不跡敗跡久,沒有大的過錯,我不知道彈劾什麼。」張、曹兩人無話可說,走了。過了三天,給事中彈劾陳熊以及邵寶,強制他們辭官離開。劉瑾被處死,邵寶起用任貴州巡撫,不久調任戶部右侍郎,晉升左侍郎,兼任枯皮左僉都御史,負責處理糧食運輸事務。不久上奏章請求回家奉養老母親,於是皇帝授予南京禮部尚書,邵寶兩次上奏章辭去職務。明世宗即位,又要起用邵寶任以前官職,邵寶又因為母親年老懇切推辭。皇帝准許了,命有關官員按照禮節對他看望慰問。
邵寶三歲就父親去世,奉養母親過氏非常孝順。剛十歲時,母親生病,邵寶寫文章祭告上天,希望減去自己的壽命來延長母親的壽命。等到回家奉養老母親,自己生病,左手麻痹,依然早晚奉侍在母親旁邊不鬆懈。邵寶被李東陽賞識,寫作的詩文,典範莊重平和高雅,把李東陽作為榜樣。博覽群書,有心得就寫在竹片上,用程子「今天探究一種事物,明天探究一種事物」的意思,命名叫「日格子」。
3.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每小題3分)邵寶,字國賢,無錫
【答案】【小題1】C【小題1】B【小題1】D【小題1】C【小題1】(1)語寶曰/君第劾平江/無後患矣/寶曰/平江功臣後/督漕未久/無大過/不知所劾/二人默然出。
(2)①邵寶頒布法令,不把去世親人下葬的讀書人不能夠參加科舉考試,於是相繼把親人下葬有上千人。 ②邵寶剛十歲時,母親生病,邵寶寫文章祭告上天,希望減去自己的壽命來延長母親的壽命。
【答案解析】【小題1】本題考查考生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能力層級為B級。要:攔截【小題1】本題考查考生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的能力;能力層級為B級。
而:連詞,承接關系/修飾關系;A於:介詞,在;C與:介詞,跟;D以:連詞,來【小題1】本題考查考生篩選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層級為C級。①②表現邵寶不結交寧王宸濠,④不結交劉瑾;③邵寶擔心開礦產生變故,⑤劉瑾想要讓邵寶彈劾官員,⑥邵寶被彈劾辭官【小題1】本題考查考生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能力層級為C級。
邵寶回家奉養的是母親,他「三歲而孤」,父親去世【小題1】(1)(3分)(2)(6分)本題考查考生理解並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能力層級E。①士不葬親者」「與」各1分,句意1分② 「甫」「願」各1分,句意1分。
參考譯文:邵寶字國賢,無錫人。 十九歲時,在江浦庄昶處學習。
明憲宗成化二十年考中進士,授官許州知州。每月初一,邵寶在學宮召集眾生員,宣講明辨義利公私的道理。
有人在地里挖出龍骨,巫師就說會帶來禍福,邵寶叫人拿來龍骨,在庭堂當場毀掉,將巫師痛打一番,趕走了。邵寶親自督促老百姓耕種紡織,仿照朱子社倉,設立積散法,實行計口澆田法,來防備出現飢荒。
明孝宗弘治七年,邵寶進朝廷擔任戶部員外郎,歷任郎中,升任江西提學副使。在白鹿書院修建校舍,來安置在裡面學習的人。
江西民間喜歡聽信陰陽家的話,有的人父母去世幾十年都不下葬。邵寶頒布法令,不把去世親人下葬的讀書人不能夠參加科舉考試,於是相繼把親人下葬有上千人。
寧王宸濠向邵寶索取詩文,邵寶嚴正拒絕了。後來宸濠反叛兵敗被誅,有關官員經過調查,唯獨沒有邵寶送給宸濠的手跡。
邵寶升任右布政使,與鎮守太監察看處州的銀礦,邵寶說:「費用多收獲少,勞民傷財,恐怕會產生變故。」終於上奏章停止了這件事。
晉升湖廣布政使。 明武宗正德四年,邵寶被提升為右副都御史,總管監督水路運輸。
太監劉瑾獨攬朝政,邵寶到了京城,完全不跟劉瑾來往。劉瑾不滿原水運長官平江伯陳熊,要讓邵寶彈劾他,於是派遣幾名校尉在左順門攔住邵寶,說嚇人的話威脅邵寶說:「將要逮捕你。」
吏部、兵部兩位長官張彩、曹元從皇宮出來,告訴邵寶說:「你只管彈劾平江伯,以後就沒有禍患了。 」邵寶說:「平江伯是功臣的後人,管理水運不久,沒有大的過錯,我不知道彈劾什麼。」
張、曹兩人無話可說,走了。過了三天,給事中彈劾陳熊以及邵寶,強制他們辭官離開。
劉瑾被處死,邵寶起用任貴州巡撫,不久調任戶部右侍郎,晉升左侍郎,兼任左僉都御史,負責處理糧食運輸事務。 不久上奏章請求回家奉養老母親,於是皇帝授予南京禮部尚書,邵寶兩次上奏章辭去職務。
明世宗即位,又要起用邵寶任以前官職,邵寶又因為母親年老懇切推辭。皇帝准許了,命有關官員按照禮節對他看望慰問。
邵寶三歲就父親去世,奉養母親過氏非常孝順。剛十歲時,母親生病,邵寶寫文章祭告上天,希望減去自己的壽命來延長母親的壽命。
等到回家奉養老母親,自己生病,左手麻痹,依然早晚奉侍在母親旁邊不鬆懈。邵寶在李東陽處學習知識,寫作的詩文,典範莊重平和高雅,把李東陽作為榜樣。
博覽群書,有心得就寫在竹片上,用程子「今天探究一種事物,明天探究一種事物」的意思,命名叫「日格子」。
4. 邵寶,字國賢,無錫人
小題1:A
小題1:C
小題1:召集(使……會集) 親自 防備 非常
小題1:(1)邵寶叫人拿來龍骨,在庭堂當場毀掉,將巫師痛打一番,趕走了。(2)博覽群書,有心得就寫在竹片上。
小題1:試題分析:A、連詞,表修飾。B、連詞,表順承。C、連詞,表轉折。D、連詞,表並列。例句中」而「的作用為「連詞,表修飾」。所以,選A。
點評:考查文言文的虛詞,一般有「之」「於」「而」「以」「其」「為」「乃」「焉」等,我們要根據這些文言虛詞的不同用法,結合例句進行歸類積累,在此基礎上才能有把握地完成虛詞題。同學們不妨通過卡片的形式,識記常見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小題1:試題分析:根據第2段文字「及終養歸,得疾,左手不仁,猶朝夕侍親側不懈,這句話的意思為「等到回家奉養老母親,自己生病,左手麻痹,依然早晚奉侍在母親旁邊不鬆懈」,而C項是「還是早晚奉侍在父母身邊」,這與文章的內容不符。
點評:根據文章的內容對各個選項進行判斷正誤,關鍵在於忠實於原文,根據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來對各個選項進行判斷即可。
小題1:試題分析:「會」注意古今義,古義:召集,今義:集會。「至」也要注意古今義,古義:非常,十分等;今義:到達等意思。其他根據具體的語境來理解即可。
點評:文言實詞的考查,最常見的命題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個詞讓學生作解釋。要求解釋的詞,一般為常見實詞,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往往是命題的重點,當然也應該成為同學們備考的重點。
小題1:試題分析:翻譯(1)句時,注意「於是在的意思,杖是用棍打的意思,而是表順承的作用」等關鍵字,還要補充出省略的主語「邵寶」。翻譯(2)句時,注意「得是心得的意思,則是就的意思,書是寫的意思」等關鍵字,還要補充出省略的主語「邵寶」。
點評:翻譯文言語句是文言文閱讀的必考題。文言翻譯的標準是三個字:信、達、雅。對於學生而言,能達到前兩個標准「信」(准確無誤)和「達」(通順流暢)就很不錯了。因為中考要求文言翻譯要直譯,講究字字落實,特別是對關鍵詞語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斷要求較高。
5. 題文
試題答案:【答案】【小題1】A【小題2】C【小題3】(4分)(1)用竹杖打(2)親自 (3)使…勞累 (4)侍奉【小題4】(1)邵寶頒布法令,不把去世親人下葬的讀書人不能夠參加科舉考試。
(2)太監劉瑾獨攬朝政,邵寶到了京城,完全不跟劉瑾來往。 試題解析:【解析】【小題1】試題分析:A與例句「以」都為「連詞,用來」;B為「因為」;C為「用」;D為「已經」考點: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
能力層級為理解B。【小題2】試題分析:C中應是「侍奉母親身邊,因為寶三歲而孤」。
考點:篩選文言文的信息。能力層級為C。
【小題3】試題分析:文言實詞的考查,最常見的命題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個詞讓學生作解釋。 要求解釋的詞,一般為常見實詞,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往往是命題的重點,當然也應該成為同學們備考的重點。
這里「杖」詞類活用,名詞用作動詞。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能力層級為理解B。【小題4】試題分析:翻譯文言文要遵循「信」「達」「雅」三個原則。
翻譯文句是各級各類考試的重點類型題之一,掌握翻譯技巧是重要的得分手段。這里注意關鍵詞「親」「與」「通」的理解。
考點:理解或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6. 閱讀下文,完成文後各題
小題1:C小題2:B小題3:C小題1:C(要:攔截)小題2:B(而:連詞,承接關系/修飾關系;A於:介詞,在;C與:介詞,跟;D以:連詞,來)小題3:C(邵寶回家奉養的是母親,他「三歲而孤」,父親去世)邵寶字國賢,無錫人。
十九歲時,在江浦庄昶處學習。明憲宗成化二十年考中進士,授官許州知州。
每月初一,邵寶在學宮召集眾生員,宣講明辨義利公私的道理。有人在地里挖出龍骨,巫師就說會帶來禍福,邵寶叫人拿來龍骨,在庭堂當場毀掉,將巫師痛打一番,趕走了。
邵寶親自督促老百姓耕種紡織,仿照朱子社倉,設立積散法,實行計口澆田法,來防備出現飢荒。明孝宗弘治七年,邵寶進朝廷擔任戶部員外郎,歷任郎中,升任江西提學副使。
在白鹿書院修建校舍,來安置在裡面學習的人。江西民間喜歡聽信陰陽家的話,有的人父母去世幾十年都不下葬。
邵寶頒布法令,不把去世親人下葬的讀書人不能夠參加科舉考試,於是相繼把親人下葬有上千人。寧王宸濠向邵寶索取詩文,邵寶嚴正拒絕了。
後來宸濠反叛兵敗被誅,有關官員經過調查,唯獨沒有邵寶送給宸濠的手跡。邵寶升任右布政使,與鎮守太監察看處州的銀礦,邵寶說:「費用多收獲少,勞民傷財,恐怕會產生變故。」
終於上奏章停止了這件事。晉升湖廣布政使。
明武宗正德四年,邵寶被提升為右副都御史,總管監督水路運輸。太監劉瑾獨攬朝政,邵寶到了京城,完全不跟劉瑾來往。
劉瑾不滿原水運長官平江伯陳熊,要讓邵寶彈劾他,於是派遣幾名校尉在左順門攔住邵寶,說嚇人的話威脅邵寶說:「將要逮捕你。」吏部、兵部兩位長官張彩、曹元從皇宮出來,告訴邵寶說:「你只管彈劾平江伯,以後就沒有禍患了。」
邵寶說:「平江伯是功臣的後人,管理水運不久,沒有大的過錯,我不知道彈劾什麼。」張、曹兩人無話可說,走了。
過了三天,給事中彈劾陳熊以及邵寶,強制他們辭官離開。劉瑾被處死,邵寶起用任貴州巡撫,不久調任戶部右侍郎,晉升左侍郎,兼任左僉都御史,負責處理糧食運輸事務。
不久上奏章請求回家奉養老母親,於是皇帝授予南京禮部尚書,邵寶兩次上奏章辭去職務。明世宗即位,又要起用邵寶任以前官職,邵寶又因為母親年老懇切推辭。
皇帝准許了,命有關官員按照禮節對他看望慰問。邵寶三歲就父親去世,奉養母親過氏非常孝順。
剛十歲時,母親生病,邵寶寫文章祭告上天,希望減去自己的壽命來延長母親的壽命。等到回家奉養老母親,自己生病,左手麻痹,依然早晚奉侍在母親旁邊不鬆懈。
邵寶被李東陽賞識,寫作的詩文,典範莊重平和高雅,把李東陽作為榜樣。博覽群書,有心得就寫在竹片上,用程子「今天探究一種事物,明天探究一種事物」的意思,命名叫「日格子」。
『肆』 發現石墨烯常溫超導的曹原會成為國內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科學家嗎
常溫超導對人類的意義非凡,但是曹原發現的並不是常溫超導,某些媒體的宣傳存在偏差。曹原發現的石墨烯超導現象,是當雙層石墨烯夾角為魔角1.1°(1.05°~1.16°)時,雙層石墨烯就擁有了超導性能,超導轉變溫度最高為1.7K。
只是可惜了曹原的研究成果並非是做到了常溫下形成零電阻的超導體石墨烯,而是特定條件才能形成的,所以雖然令人失望,但是也預示著這個研究成果代表著進步,也說明了我們黃種人在許多方面的確也非常厲害,而曹原的研究成果預示了未來的科學界必定有我們的一席之地,至少不會像一兩百年前那樣只有西方獨亮,曹原就是這一類的代表是國家的驕傲。
『伍』 奸黨的解釋
奸黨的解釋[treacherous party;traitor party]
指背叛 國家 或君主的人物或小集體 陰知奸黨。——《後漢書·張衡傳》 詳細解釋 亦作「奸黨」。壞人集團;壞人的同夥。 《漢書·趙廣漢傳》 :「其後彊宗大族家家結為仇讎,奸黨散落, 風俗 大改。」 宋 秦觀 《代賀坤成節表》 :「忠謀入而奸黨破,弊事革而嘉應來。」 明 王世貞 《鳳洲雜編·御史言劉瑾奸黨》 :「 正德 庚午, 劉瑾 伏誅,給事御史言:奸黨二十八人,大 學士 曹元 ,吏部尚書 張彩 ……」 《說唐》 第四三回:「 李密 大怒道:『好奸黨,明明私情賣放,還敢在孤家面前消碼爛搪塞!』」 劉立凱 《五四--拿漏六三愛國 運動 大事日錄》 :「 衡陽 、 零陵 、 郴縣 、 桂陽縣 各團體公電:奸黨怙惡,欲殺學生,解散大學。」
詞語分解
奸的解釋 奸 ā 陰險,虛偽,狡詐:奸人。奸狡。奸刁。 奸佞 。奸雄。奸智(為非作歹的心計)。藏(俷 )奸。 不忠於國家或自己一方的人:奸細。內奸。 男女發生不正當的性行為: * 。 * (亦指統治者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 黨的解釋 黨 (黨) ǎ 為了 政治 目的結合起來的團體:黨派。黨團。黨委。黨員。黨章。黨閥。黨風。黨紀。 意見相合的人或由私人利害關系結成的團體:黨羽。朋黨。死黨。 指親族:模睜父黨。母黨。妻黨。 古代地方 組織 ,以五
『陸』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和翻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原文和翻譯如下:
作者簡介:
1、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古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唐代文學家、「初唐四傑」之首。王勃自幼聰敏好學,六歲即能寫文章,被贊為「神童」。
2、九歲時,讀顏師古注敬敗《漢書》,作《指瑕》十卷以糾正其錯悄稿鍵。十歲時,王勃便飽覽六經。十二歲至十四歲時,王勃跟隨曹元在長安學醫。
3、十六歲時,應幽素科試及第,授職朝散郎。因《斗雞檄》被趕出沛王府。後求補得虢州參軍,在參軍任上二次被貶。上元三年(676年)八月,不幸渡海溺啟巧水驚悸而死,年二十七歲。
4、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閣序悄稿鍵》等。
『柒』 雞有五德文言文翻譯
1. 雞有五德是指哪五德,請解釋
是:文、武、勇、仁、信
出自:漢文帝時期的博士韓嬰在所著的《韓詩外傳》。
原文:
「頭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敵在前敢斗者,勇也;見食相呼者,仁也;守時不失者,信也。」
譯文:
首先,雞頭頂有冠,很像古代男子成人禮之後頭上戴的帽子,所以,雞其實文質彬彬,此謂「文」德也。
其次,雞好鬥,從古至今,不乏斗雞者,它們的爪子後面那個支起來的叉很像古代的一種兵器,所以雞「尚武」,此謂「武」德也。
再次,因為雞不但好鬥,而且還「臨陣不亂,臨敵果敢」。所以,很多古代人一直戴雞冠狀的帽子,以此來證明自己是個勇士,此謂「勇」德也。
此外,養過雞的人都了解,雞不吃獨食,主人拋灑食物之後它們總是互相喊叫招呼,一起去吃,這種講究仁義道德的行為稱為「仁」德。
最後,公雞天天准時報曉,他們信守諾言,堅持到底的品德是為「信」德也。
(7)曹元擴展閱讀
雞有五德之說,與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密切相關。雖然中國古代有禮、義、廉、恥、孝、悌、忠、信八字准則,但影響更廣泛的還是仁、義、禮、智、信五德。
社會上德行很多,歸納為五種,是因為這種歸納與五行學說掛了鉤。所謂雞有五德,雖然此五德非彼五德,但它們的文化背景是相同的。
文、武、勇、仁、信「五德」,讓雞成為中國民間吉祥的化身,人們說它可以避邪,還可游閉以吃掉各種毒蟲,為人類除害。
所以,開年第一天民間以紅紙剪雞作窗花,而且把這天定為「雞日」。
2. 雞有五德是指哪五德,請解釋
是:文、武、勇、仁、信 出自:漢文帝時期的博士韓嬰在所著的《韓詩外傳》。
原文: 「頭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敵在前敢斗者,勇也;見食相呼者,仁也;守時不失者,信也。」 譯文: 首先,雞頭頂有冠,很像古代男子成人禮之後頭上戴的帽子,所以,雞其實文質彬彬,此謂「文」德也。
其次,雞好鬥,從古至今,不乏斗雞者,它們的爪子後面那個支起來的叉很像古代的一種兵器,所以雞「尚武」,此謂「武」德也。 再次,因為雞不但好鬥,而且還「臨陣不亂,臨敵果敢」。
所以,很多古代人一直戴雞冠狀的帽子,以此來證明自己是個勇士,此謂「勇」德也。 此外,養過雞的人都了解,雞不吃獨食,主人拋灑食物之後它們總是互相喊叫招呼,一起去吃,這種講究仁義道德的行為稱為「仁」德。
最後,公雞天天准時報曉,他們信守諾言,堅持到底的品德是為「信」德也。 (7)曹元擴展閱讀 雞有五德之說,與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密切相關。
雖然中國古代有禮、義、廉、恥、孝、悌、忠、信八字准則,但影響更廣泛的還是仁、義、禮、智、信五德。 社會上德行很多,歸納為五種,是因為這種歸納與五行學說掛了鉤。
所謂雞有五德,雖然此五德非彼五德,但它們的文化背景是相同的。 文、武、勇、仁、信「五德」,讓雞成為中國民間吉祥的化身,人們說它可以避邪,還可以吃掉各種毒蟲,為人類除害。
所以,開年第一天民間以紅紙剪雞作窗花,而且把這天定為「雞日」。
3.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並完成後面題目
小題1:A小題2:A小題3:B小題4:⑴(眾雞)拖拽(它)驅趕(它)使它出去,隨後(又)爭相回去啄食那些粟米。
⑵(眾雞)又為何已經來了卻一起憎惡(那隻)呼叫(它們)的雞並且逼走它呢?⑶將用(它)來警醒我自己,並且可以把(它)作為世人的一面鏡子。 小題1:試題分析:命:告訴。
小題2:試題分析:A.兩句的「而」均表順承。B.第一句的「者」,和「也」連用,表判斷;第二句的「者」用於主語後表提頓。
C.第一句的「之」代詞,指代截冠雄雞;第二句的「之」動詞,到。D.第一句的「乎」相當「於」,介詞,表比較;第二句的「乎」詞尾詞,用於形容詞後,相當於「地」。
小題3:試題分析:A.第一句是截冠雄雞「慕侶」的行為。 C.第一句是截冠雄雞的「悲聲」,第二句是眾雞的忘恩負義。
D.第二句是眾雞虧啟逐利爭食行為。小題4:試題分析:翻譯盡量要直譯。
第一句中的 「而、之、已而」,第二句中的「奚為、惡、迫」,第三句中的「用(之)、警、鑒」,都可能是得分點,更要翻譯准確。【參考譯文】李翱來到零口的北部,有人養了二十二隻雞,七隻公雞,十五隻母雞,有的啄食有的飲水,且很親近人。
我很喜歡它們,於是掏出粟米來丟到地上並喚它們。有一隻公雞,被人切斷了雞冠,(它)樣子象是在尋找神空裂同伴,先向我走來,看見粟米便長聲鳴叫,就象叫所有的雞(來)。
所有的雞聽到聲音就成群跑到有粟米的地方來,來到以後卻都討厭被切了雞冠的公雞並攻擊它,啄著它的羽毛拉它,驅趕它離開。(趕走它)後就爭著回來啄食粟米。
天將要黑了,二十一隻雞一起棲息在堂前的木柱子上。切了雞冠的公雞也來到這里,就象依戀伴侶一樣,准備登上木柱子休息。
它仰頭望著它們,它轉著圈看它們,並且小聲啼叫,然後大聲啼叫,再伸著脖子發出喔咿的聲音,它的聲音甚是悲哀,後來就離開了。……我對此感到很驚異,說:「雞,是被人在家裡所豢養的,(卻)具備五德。
首先是:見到食物呼喚夥伴,這是義。切了雞冠的公雞它是這樣的。
那些雞難道不是得益於它的呼喚而過來的嗎?又為什麼來了卻厭惡它並驅趕它呢?這豈不是得它的利益而背叛它的情義嗎?這不是抹殺它見食物呼喚夥伴的美德嗎?還大家棲息在一起卻不準它來做伴呢?」有的人告訴我說:「切了雞冠的公雞,是做客(外來)的雞,我東邊的鄰里村夫姓陳的家的雞。它的母雞死了,姓陳的(將它)放到我這群雞里來一起養。
(它)勇敢並且很能斗,家裡的六隻公雞沒有敢單獨和它較量的。因此它們全都討厭它並不和它一起吃食一起棲息;它雖然能斗並且勇敢,也無法戰勝它們大家,所以常常獨處的。
但是見到食物不曾先吃而不長聲鳴叫呼喚它們,它們大家雖然由於是它召喚來的,到了後反而驅逐它。原來也是這樣的。
切了雞冠的公雞雖然沒有得到禮遇,但是它的行為沒有改變過。」 我聽了以後,惘然感嘆並且傷感地認為:「家禽鳥類是小動物啊,它們當中也有稟賦優良的美德的,講德義並且有操守。
外來的雞有義有勇超過大家,大家都嫉妒並且不和它結成夥伴,更何況是在人之間呢?何況是在朋友之間呢?由此觀察天地之間的鬼神禽獸等萬物的演變情況和狀態,哪個可以逃出這種情形呢?」我心裡為它傷感,就為它寫傳記,用來警示我自己,也可以作為世人的借鑒。
4.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
9.D 10.D 11.C 12.(1)麟德初年,劉祥道上表稱贊他的才幹,以高名次對策及第。
還沒到二十歲,就授為朝散郎。 (2)先磨好幾升墨,然後痛快飲酒,躺下拉過被子蒙面大睡,醒來後,提筆就寫成,一個字也不需改動。
【解析】 9. 試題解析:本題考查斷句。文言斷句的基本要求,即應該做到點斷後的字句都能講得通,如果有的句子講不通,那就可能有斷句錯誤的地方;做到點斷後的每一句話的內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邏輯。
斷句的前提:多讀文段,增強語感。同時還要關注一些斷句的標志,正確斷句為:又嘗匿死罪官奴∕恐事泄∕輒殺之∕事覺當誅∕會赦除名斷句抓住虛詞「之」。
考點: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10. 試題解析:本題考查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的把握情況。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應注意分類積累記憶。
C項中①②為結構助詞,的;③代詞,他的,即王勃的;④代詞,他的,即曹元的。D項①連詞,來;②連詞,因為;③連詞,來;④連詞,表修飾,不譯。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11. 試題解析:本題考查特殊句式。C項與例句都是被動句,A項為定語後置句,D項為賓語前置句,D項為介詞結構後置句。
文言文中,有些語句的主語是動作的承受者,這種句式就是被動句。其常見類型有:1.「見」「……見……於」「於」表被動。
如:「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2.「為」「為……所」表被動。
如:「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3.「受」「受。
於」表被動。
如:「受制於人。」 考點: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能力層級為理解B。 12. 試題解析:本題首先要找出關鍵字或句式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
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於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
題中重點詞語(1)「表」 「及冠」 「授」(2)「則」「引」「援」 「不易」。 考點: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
能力層級為理解B。 參考譯文: 王勃,字子安,太原人,王通的孫兒。
王勃六歲時就擅長辭章。麟德初年,劉祥道上表稱贊他的才幹,以高名次對策及第。
還沒到二十歲,就授為朝散郎。沛王又把他招入府中做修撰。
當時諸王斗雞,王勃開玩笑寫了篇檄文給英王的雞。高宗知道了很生氣,將他趕出沛王府。
王勃被罷官後,客居劍南,登山望遠,很感慨地想起諸葛亮的功業,寫詩表達情思。又曾經隱藏了一個犯了死罪的官奴,怕事情敗露,就把這個官奴殺了。
事情被發覺該處死,正趕上大赦就只除名。父親王福畤因為受牽連被貶為交趾縣令。
王勃前往探望,路過南昌。當時都督閻公新修成滕王閣,九月九日,大宴賓客,准備讓他的女婿寫篇記,來誇耀這一盛事。
王勃到此拜見閻公,閻公知道他的才華,就請他來作記。王勃欣然對客提筆,一會兒就寫成了,還不加修改,滿座賓客大為驚奇。
酒酣辭別,閻公贈送他一百匹縑,他就揚帆離去。到了炎方,船沒入大海,王勃被淹死,當時是二十七歲。
王勃詩文華麗,請他作文的人很多,家裡堆滿了帛。靠心織來穿衣,靠筆耕來飲食,但也不用苦心思索。
先磨好幾升墨,然後痛快飲酒,躺下拉過被子蒙面大睡,醒來後,提筆就寫成,一個字也不需改動,人們稱之為「腹稿」。他曾說做兒子的不能不懂點醫,當時長安有個叫曹元的有秘方,王勃把他的本領統統學到手。
又因為虢州多產葯草,王勃請求去虢州做參軍。他倚仗有才欺凌人家,同事們都很討厭他。
他留下集子三十卷和《舟中纂序》五卷,如今在世上流傳。
『捌』 曹姓玉字輩是哪的家譜
菏澤市曹縣曹氏, 字輩:丙(炳)、紀(繼)、慶
2菏澤市曹縣曹氏, 字輩:海、玉、勝、建(品)、端、思.....
3菏澤市曹縣曹氏先輩由山東曹縣遷移河南, 字輩:景丶雙丶振、勝
4菏澤市單縣曹氏, 字輩:明,培,啟,
5菏澤市單縣東南30里曹庄村 江蘇徐州沛縣曹氏,字輩:隆茂脈橋坦慶長(八十二至八十六世),廣生忠厚世(八十七至九十一世),昭明永錦芳(九十二至九十六世),後續二十輩:品端思禮義,孝友至貞祥,紹述欽慶喚先恩,昭明永錦芳.
6菏澤市單縣南萬庄曹氏,由75世曹心恕遷居單縣發展而來。曹氏75世曹心恕,子二,長曹宜遷居單縣西南30里曹庄,次曹義遷居單縣南25里張庄。81世曹稟業(約在1810——1840年,無文字記載,根據每世20年推算)由張庄遷居單縣南20里萬庄,發展至今已有二百餘年,萬庄曹氏族人現有一百五十餘人。在萬庄的曹氏從81世曹稟業到86世
菏澤市單縣南萬庄曹氏族譜(通譜)
7菏澤市鄆城曹氏,字輩: ……秀玉德先……
8菏澤市鄆城漢石橋曹氏,字輩: 蘭、可【如】、繼、孔、體、文
9菏澤市鄆城曹西村曹氏,字輩: 景,修,務或明,文或京、然後到先,正
10菏澤市鄆城曹氏,字輩: 金,洪,自
11菏澤市巨野北關八里曹庄曹氏,字輩: 89世,體,90世,山,91世,品,「品端思禮義,孝友至貞祥,紹述欽先恩,昭明永錦芳」.
12菏澤市鄄城曹氏,字輩: 景秀存養廣其昌 正天
13菏澤市成武縣曹口村三師堂曹氏始遷祖曹萬章,其堂孫曹邦輔。字派:宗衍恆利慶。遷移路線:山西一南京一山東成武
14菏澤市成武縣曹樓曹氏,字派:緒恆立慶祥
15荷澤定陶、牡丹區的安邱寺曹樓曹氏,字派:允清長(松)廣,生忠傳後世 25
16荷澤定陶萬福曹集豐澤堂曹氏始祖曹叔振鐸傳至六十五世宗周公祖居定陶。宋末避元朝之亂遷居濟寧北馬石破居住,至大明洪武二年平定至四年,四子鵬舉復回定陶萬福曹集 枝興源崇81續82隆83茂84慶85脈86長87廣88生89忠90厚 長 文舉始遷濟寧南關至六十八世迪公移居商丘。次 仲舉始遷汶上分水龍王廟至臣忠公移居鄆城黃安曹亥。三 可舉遷至濮州信義。四 鵬舉復回定陶萬福曹集 91世至110世 品端思禮義 孝友致禎祥 紹述欽先恩 昭明永錦芳
17荷澤定陶曹氏始祖28世曹鴻泰在安徽,字派:鴻樹躍群發
18菏澤曹氏, 字輩:金、善、自、貴、昌、良、品、(端)、(思)、(意)、(正)
19濟南市平陰縣孝直曹氏,字派:茂、慶、立、志、文、修
20濟南市平陰縣曹氏,字派:隆,茂,慶,傳【脈】,長。廣,生,忠,厚,士。永,遠,征,正,芳。
21山東長清、平陰、肥城曹氏,字派:修德衛庭瑞
22濟陽城北區曹氏先祖曹成,自明洪武初年由山西洪桐縣遷至河北棗強又遷居濟南府齊東縣周家碼頭、後改為曹家碼頭(現鄒平縣碼頭鎮碼一,碼二村),距今已有六百餘年。十九世至二十六世為: 萬 慶 傳 光 積 善 余 芳。
23濟南市長青區曹氏,字輩:修德衛庭瑞
24濟南市章丘市刁鎮曹氏,字輩:敬守洪厚訓,伍世延其昌
25青島曹氏, 字輩:金,友,秋
26青島市市北區沙嶺庄村曹氏,字輩:自14世至21世,依次為文、清、登、俊、任、君、承、欣八世。
27青島平度市曹氏,字輩:士、雲、萬、岳(月)、典、建
28青島平度市曹氏,字輩:鴻雲賢清翰彥印桂樹景
29青島平度市曹氏曹全煥,字輩:全煥(文紀)思世率,天光(仕永伊國)生(基治延)元(風重)祥(義宗),鵬(吉魁)顯賢知席)德(士廷洪紹維鴻)法(雲日毓瀾齡冠)先(克進化昌同修希清)令(文殿作守翰),睫(彥)孟(印)子(桂)傳(樹)景(宇)壯. 注:擴號內是同輩的其它範字.
30 淄博市曹氏,字派:忠 厚 傳 家 永 成 茂 玉 人 偉分別是16~25世
31淄博市開發區曹村曹氏,字派:括,永,元,為,業,亦
32淄博市曹氏,字派:糠谷譽消凱米飯.鬥志昂揚.青枝綠葉.孝廉光正.守宗繼士.永修大德. 51
33淄博市曹氏,明末清初從山西遷來。字派:汝修爵德,相傳崇禎
34淄博曹氏,字派:成繼希維金
35淄博淄川區曹氏,字派:世,隆,業,在,培,汝
36淄博博山曹氏鼻祖曹聖,始祖不詳,所自來源或雲原籍由直隸棗強縣曹家坡於明初遷發山左淄長二邑之間之河崖頭及南家莊或雲更由他處移來皆無確據至 四世祖諱聖者始居淄川冶頭集遂為鼻祖。八世祖諱林者又由冶頭集移來博山之簸萁掌,遂家焉。字派:顯世隆業,在培汝基,勉行修德,善以為師。
37淄博市四寶山曹村曹氏,始祖別號敢當者於元至正年間來自棗強卜居茲土」(從始祖遷來此地前五世已失傳),後(從第六世)有記載的或按輩分排列為:6昶(諱)、7希(諱)、8道(諱)、9克習、克謙、天志、領(諱)、10九邦、11國三進、12玉新中尚、13年春京經、14立漢文之、15大、16允、17宗、18士、19可、20汝、21永、22遠、23維、24業、25聿、26修、27俊、28德、29長、30發、31其、32祥、33鴻、34運、35光、36澤、37功、38勛、39建、40成
38淄博沂源縣曹氏,從山西大槐樹遷到山東。字派:十五至二十世。杏、大、家、子、長 。洪、光、照、玉、祥 55
39淄博市沂源縣(吉林省通化市)曹氏,字派:德天億文元 正萬成學士 興大家子長 洪光兆玉祥 丙聖建國柱 喜慶太平義 吾雲豐合吉 安全春廷志
40棗庄市曹氏,聽說祖上也是在西安遷來。字派:峰 亭 雷成 光,化 德 萬(景) 士 昌,進 步 青 雲上,永 遠 治 家 邦。
41棗庄市西崗鎮曹氏,字派:春,懷,奎,廣,發,宜
42棗庄市曹氏,字派:秀 振 玉 殿 維 金
43棗庄市曹氏,字派:克正光德化,文召繼士常
44棗庄市山亭區曹氏,字派:寶玉廣學茂
45棗庄市薛城區曹氏。後大庄曹氏家譜記載,滕陽曹氏族譜。【慎、修、敬、寶、玉、廣、學茂】
46棗庄市滕州市城頭文淵堂曹氏,按山東濰坊市輩分……遷岀祖曹文科14世……城頭一支己到25世……14世文15世建……16世其……17世清……21世錫……22世……漢……23世林……24世昌……25世錦
47棗庄市騰州蔣集曹氏,公元1234年先祖兄弟三人由山西洪洞縣來至滕邑,後乃移居西灣里許南壩,至明永樂二年又移居蔣集。字派:盛德耀光明,恩芝大寨文,國正宗堯舜,永發萬長春。 (1963增)洪武起江郡:黔修九代清,馨香公元建,百仲叔季增,榮華廣富貴,福祿慶康寧,傳家敦孝友,世序後成根,彝常延垂煥,連科幸景倫,玉樹芳藤吉。昭彰顯運廷,湖秀畫堂艷。
48棗庄市騰陽大旺庄曹氏,公元1234年遼金作亂,該支先祖三弟兄因避亂由山西洪洞縣遷至滕邑。後移居西灣里南壩,又因黃河改道沉南壩,再移居蔣集迄今約四十世八百佘載。但蔣集支祖以上無考,權視蔣集一世為本分支始祖。五世怡二公嘉靖年間從北大旺遷居邳崮子庄。字派:1大,2有,3盛,4惠,5怡,6信,7希,8玣,9尚,10延,11述,12纘。 13克,14正,15光,16德,17化,18文,19昭,20繼,21世,22長。 23詒...
49棗庄市滕州龍陽鎮馮家營曹氏,(公元1770至1794年,清乾隆年間)始遷祖大概從安徽曹八集一帶遷來。字派:昆 ? 松 ? ,繼 德 宜(振) 啟 。俊 秀 宏 顯, 家 道 勤 儉。(後八輩是後續起的)
50煙台市龍口市(原黃縣)海岱曹家村曹氏,始祖於明朝洪武年間由四川省會理縣阜溪曹庄輾轉山西大同、山東安邱遷到黃縣.字派:才、應、九、養、振、從、國、克、文、有、善、敬(作)、忠(樹)、厚(正)、立(傳)、汝(家)、光(遠)
51煙台市萊陽曹氏,字派:國成彥玉(廷,福,福、秀、果、林、蓮)文芝(芳、蓁、芹、芬、菊、發、福、令、雲)世玉(永、成、緒)鴻瑞(恆)
52煙台市掖縣(今萊州市)東萊文德堂曹氏,原籍東萊即墨(今山東即墨)靈山集,吾祖國安公攜父祖二人遷居東萊掖西粉子山十哥廟村(今工農村),傳至今已十八世。(遷後)運、毅、國、起、顯、明、世、建、勛、希、雲、丕、延、成、林、勝
53煙台市蓬萊市曹氏,字派: 連庭際廣天(田),祖傳德集先。成己寅善起,世擇慶豐年。分遷至黑龍江省巴彥縣第四區
54煙台市棲霞市寺口鎮曹家村曹氏,字派:雲.學.應.?.國.景.忠.風 、萬
55濰坊市萊州府濰縣曹氏橋子庄曹斌,明朝洪武初年(或二年待考),斌祖兄弟三人由山西省洪洞縣遷徒山東德州棗陽縣。而後,斌祖由於生活環境所迫,舉家東遷萊州府濰縣橋子庄。據說曹斌哥仨,老大不詳,曹斌,曹德。曹斌來濰坊,另外兩個去處不詳。字派:斌…有成…深…雄…奉先…汝貢…志善…雲梯…可式…璲…思溫…士恭…訓…敬周…岐新…世發…清…守…慶…振
56濰坊市青州市邵庄鎮陳黍村曹氏曹寬 河北直隸紅羅山,棗強喬官莊正南 字派:"德善傳家永,元茂玉仁偉.後續:爾奈按全佑"
57濰坊市諸城市張家嶺村曹氏,族譜前五世 查不到了,六世曹文簡配李氏 子二 曹宗讓 宗仁 七世 宗仁行一配氏子七 宗讓行二配氏繼王氏 子四 95
58濰坊市諸城市曹氏, 清光緒二十六年修.字派:彬乾元,亨利貞,學有為,良勤儉,莊敬賢,忠孝悌。
59濰坊市諸城市曹氏始祖曹成,是前明永樂(1402-1424)時期的人,相傳是始祖的弟弟曹剛的(墓冢)。(曹剛)於永樂七年(1409)遷徙到擁擠的京城附近,之後搬到冀州定居,就成了當地居民。字派:克、法、世、澤、興、毓、培、繼、魁、憲十個字作為輩份依次排列,
60 濰坊市諸城市曹氏,遷始祖原籍曹州府曹縣,明初年兄弟數人遷徙編氓來青州府夷安縣建村——郭庄。據山東安丘譜序記載,我遷始祖於安丘蓮池遷始祖視為親兄弟。
61濰坊市壽光郭井子曹氏,遷徙路線 山西明洪武山西老槐樹-河北棗強1860左右-山東壽光-,十三世 曹( 梅).14世 克 15 廷 16 希 17 連 18 吉 19 長 20 延 21 玉
62濰坊市壽光紀台鎮村莊曹官莊 始祖曹任朋於明永樂十三年,奉詔由山西省平陽府江洞縣卜居此地立村,李、馬等姓踵至。因曹氏首立村,並出了一個官人,故名曹官莊。
63濰坊市安丘市大蓮池村曹氏,一世,曹德,二世,曹敬,三世,曹彥剛。洪武初年因黃河水患由山東曹州奉諜遷入安丘蓮池裡。
64濰坊市高密曹氏,字派:明,炳,政,沛
65濰坊市昌邑市曹家店曹氏,字派:振 雲 志 善
66濰坊市昌邑濱海社,居信鄉曹氏始遷祖曹梅、曹蘭(曹彬11世孫),由河北省棗強縣遷來。字派:鳳玉傳國,永承建同業,明顯立錦章
67濰坊市昌樂曹氏,字派:培、文、倫、本、洪
68濰坊臨朐縣曹氏,字派:蘭志成學玉
69濟寧曹氏,字派:一本敦和,孝友懋勛.
70濟寧曹氏,字派:彥、傳、加、志、明、福、品、正.
71濟寧曹氏,字派:文、學、方、培、緒、如 修 務 景 先 文 學 方 林 玉.
72 濟寧市兗州故縣曹氏始遷冢祖曹孟吉,曹孟利弟兄二人,,據家譜記載是由汶上大張村遷來,六二年在嘉祥曹埃續譜。
73濟寧市兗州新兗鎮曹氏,字派: 永 振 洪 福 景 忠 厚 傳 家 久
74濟寧市兗州北王屯曹氏,字派:秉玖萬廷元,振雲西其傳,忠星恩光照,勤學慶莊田。
75濟寧市兗州市曹陽村曹氏,字派:景-立《恆》-克-潤《繼》-泉-慶。
76濟寧市鄒城市田黃鎮曹氏,字派:鳳-丙(立)-方-守-敬,恆-思-學-健-修,鞠-會-仁-義-忠,德-善-子-正-明。
77濟寧市鄒城市曹氏,字派:宗 世 計 百 萬 傳 加 慶 永 長
78濟寧市魚台縣曹集村曹氏,八十四世「瑞」,八十五世「建」,八十六世「景」,第八十七世傳人。
79嘉祥縣東平敬祖堂曹氏,一世祖昭祖二世祖彥達,按家譜遷出地是定陶,遷入地是來范里(今濟寧嘉祥紙坊鎮李村) 146
80嘉祥縣梁寶寺鎮曹西村大公堂曹氏,始遷祖為第60世時尚公,於後梁東都之季,由曹國國都故地定陶履河東(今山東聊城以東,時黃河由澶州北流沽口入於海)卜築阿城,後徙汶上。字派:79代至88代;文學方培緒,儒修務景先;89至98代:正維存久道,立法應昭傳。
81濟寧市微山縣兩城鄉魯南村曹氏,字派:中天文運廣,盛士德化長;乾坤開錦綉,瑞興延慶祥。
82濟寧市微山縣曹氏,從山西麻雀窩遷入。字派:文,召,繼,士,長,宜,友
83濟寧汶上縣曹氏始遷祖曹大聘 字遴三
84濟寧汶上縣曹氏始祖曹振鐸, 家譜續到快九十代了
85濟寧泗水縣曹氏,字派:洪福凌冠
86泰安岱嶽區大汶口鎮曹氏,明洪武年間從山西遷入。字派:廣、紹、玉
87泰安市新泰市汶南鎮西南晨村曹氏,從河北省棗強縣, 或從鄒縣,還是從定陶縣遷來不清楚。字派:慎德登秉生,懷貢守善堂,仁志希倫業,恆煥成尚基,文自延英洪,先大霽昌慶,光化學玉永。
88泰安市新泰市曹氏,字派:貢倫文霽永,懷希基大玉,生志尚先學,秉仁成洪化,登堂煥英光,德善恆延慶,慎守業自昌。
89泰安市新泰泉溝鎮曹家莊曹氏始遷祖曹三省,曹三界。 字派:敬思化心,卿西淑慎,保玉奎元,善傳克少,永壽良田。
90泰安市新泰市西都村曹氏始遷祖曹性善,曹性魯。本系真定府棗香縣人氏。傳聞兄弟三人貿易至新邑長兄仲弟拾箸一把因治[理]產業而居焉,季不處。此後卜居於鳳翔府,居新邑者立塋地於平陽郡前歴年久遠譜系失序魁生性善性魯性魯仕城而性善又遷居西都。 (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
91泰安市新泰市曹氏,字派:新德嚴天化,連廣秀景成。
92泰安市肥城平陽堂曹氏始祖曹興,於明洪武三十五年(公元1402年)由山西洪洞縣吧里村遷至山東濟南府長清縣順保里翟家裝前橋,今長清區歸德鎮翟家莊。(據老人講,興祖兄弟二人,其中一人遷往南方。
93泰安市寧陽豐呂關曹氏,字派:繼毓傳廣啟宗
94泰安市寧陽鄉飲曹氏,先祖據說從山西遷來,字派:重書司百季玉傳廣起忠,守正光衍慶遠達布洪恩,現在進行到:廣起忠守
95泰安市東平縣徐家村曹氏,字派:玉、金、德
96威海市乳山市瑞木山曹氏,字派:佐德永昌,積善玉慶,常明富貴,福壽康寧
97日照市曹氏,字派:學際維(俊 玉 墩),仕永本廣宗,克嘉明世賢。
98日照市嵐山區曹氏,從山東莒南大茅墩遷入。字派:齡漢現佃 194
99日照市嵐山區曹氏,山西省洪桐縣大槐樹下遷入。字派:13世繼,14世興,章,15世德,漢,16世,善,善字輩往後為:殿、經、乾 ;忠、於、成、懷; 德、培、兆、遠 ; 興、來、一、台
100日照市莒縣曹氏,字派:文、建(愛)、樹(國、際)、新(月) 196
101日照市莒州曹氏,原籍東海十八村人也,由明景泰遷莒之念頭村。字派:12山·13之·丕·14維·齡·15漢.德·16現·17殿·18貞·19乾·20忠·21裕·22承·23懷 ·24德·25培·26兆· 27遠·28慶·29乃·30宜·31泰.
102濱州市惠民縣曹氏,字派:萬建(繼)子鐵(紅)家 大概1900年修譜
103濱州市博興縣曹氏,字派: 志向高大新,同連鳳自順。
104濱州市陽信縣洋湖曹氏遷始祖曹瑞於明朝永樂年間從河北省棗強縣遷入,生四子:長卿次臣三相四強。字派:六世至十世:修, 維(甫),文(永),思,南; 十一世至十五世:德,汝,知(風)連(振),堂 第十六至二十世:成,立,興,文,明; 第二十一至二十五世:建,中,華...
105濱州市無棣縣碣石山鎮曹氏,從山西洪洞縣大槐樹遷入。字派:樹、譜、懷、宗、業、存、書、學、俊、良、高、正、宏、運、星、家、瑞、榮、仕、長、尚、嚴、成、友、慶、令、德、少、永、昌。
106德州曹氏,字派:大 克 淑 宗 法 啟 昌
107德州臨邑縣曹氏,字派:清、玉、風、洪
108德州臨邑縣曹氏,字派:式玉傳本廣,慶延澤義廠,得培春奮發,安全即是長
109聊城曹氏,字派:從三世始 君得文中大 良東秉自明 福榮興貴春
110聊城曹氏,字派:華萬清盛茂,壽延文登玉;芳長建克德,春書景士振。
111聊城市臨清市曹張寨村曹氏始祖曹振鐸,村曹姓史500左右,79到98世輩分排序:文學方培緒 儒修務景先 正維存久道 立法應昭傳
112聊城市高唐縣曹氏, 明朝洪武七年從山西洪洞遷入。字派:玉、星、長、金、志 209
113聊城市高唐縣曹氏, 字派:連保洪金
114聊城市陽谷縣阿城曹氏,字派:世德金學玉桂
115聊城市陽谷縣祝家莊曹氏,從鄆城遷來。字派:文學方丕續,儒修務景先。志維存久道 。。。
116聊城市茌平縣振興街道曹庄曹氏,祖先是從北京密雲遷至此。字派:廣、連、尚、曰、學、之、長(慶)
117聊城莘縣十八里東李庄曹氏始遷祖曹元,明洪武二年自山西洪洞縣遷來。二支遷到山東陽谷 三支遷到山東濟寧汶上 四支留守家中。字派:(從21世開始)陽平福壽,萬古千秋.青山永在,綠水長流.
118聊城市東東阿縣魚山鎮曹廟村曹氏,公元1375年(明洪武8年)我族曹姓尊奉皇命,從文登縣鐵板橋溝北涯曹家大門和溝南涯李家瓦屋李姓一並遷至東阿縣(今東阿縣魚山鎮舊城村)西8里落戶,是為曹李庄(今姜單李村李庄),其後又遷至曹廟村。至今已640年。字派:如文守景立,可傳鴻諸隆,慶正允懋廣,復振繼春承
119聊城市東阿縣牛店鎮後曹村曹氏,字派:興運永會昌,龍鳳耿志康
120聊城市冠縣萬善鄉西賈村曹氏,字派:冠德墨世忠,興允華起蓬。
121聊城市冠縣(代屯 寺地 里村 佛堂)曹氏始遷祖曹士新,自明朝洪武二十四年(公元一三九一年)由山西潞安府南關遷居山東東昌府冠縣城東小屯定居。
122臨沂曹氏,字派:玉.際.現.佃.
123臨沂曹氏,字派:建,維,增,俊,敬
124蘇北魯南務本堂曹氏
125臨沂曹氏,字派:成繼祥純佑恩廣大
126臨沂曹氏,字派:貴,進,秀,守
127臨沂石蓮鎮溝下口村(吉林省通化市)曹氏,字派:憲、悅、金、蓮 215
128臨沂市沂南曹家大營曹氏始遷祖曹桂,從山西常山縣遷來。世系:桂、失諱、長公、東坡、世、國、失、起、富、宗
129臨沂市沂南蘇村曹家營曹氏,字派:14西15林16名17淑18榮19然20吉
130臨沂市沂南曹氏,十八世叫曹榮清,字派:從清子輩開始,清 廷 鳳 明 淑 榮 彥 吉
131臨沂市郯城縣火車站東鄰坡里村,大尚庄南5公里沭河東岸多智堂曹氏,洪武年間,從山西洪洞遷往此地定居。字派:永.宏.文.奉.廣.開.玉.景.樹.國.安.慶…
132臨沂市郯城縣振鐸堂曹氏
133臨沂市沂水曹氏,字派:鳳洪俊彥吉忠新茂烈君
134臨沂市沂水曹氏,字派:興,立,富,克
135臨沂市沂水下位鎮回峰澗村曹氏,字派:士大家子長、洪光照滿祥(鄉)
136臨沂市蒼山縣下村鄉東葦湖村曹氏,字派:思,相,照,增,金,清《青》。。。。
137臨沂市蒼山縣庄塢南營子 高堯 郯城山南頭 馬港口 立朝 永泉 河西 北官莊等曹氏分支, 字派:14業 15冠 克 興 德 開 連 方 永明 光 25世 26慶 敬 保 宗 緒 長 廷 尊 34懷 孝 友 培 育 建 華揚 42恭 憲 民 正 本 學 如 錦 秀 良 52榮
138臨沂市費縣曹氏始遷祖曹勉,從山西遷來。字派:允廣守慶傳,泰和隆明祥;純厚恩鴻遠,安德現榮昌.
139臨沂市費縣桃園曹氏,字派:京運廣守慶傳
140臨沂市費縣曹氏,字派: 榮 京 西 如 貴
141臨沂莒南大茅墩曹氏,明景泰年間有東海遷莒東店頭河西村,一世失考,二世分三枝:長支世龍,後分居大嶺;二支世高,分居今朱蘆大茅墩村;三支世德,分居溝下口,今石蓮子。
142臨沂市莒南曹氏,字派:山之丕齡漢,現殿貞乾忠。裕承懷德培,兆遠慶乃宜。泰……
143臨沂市蒙陰縣曹氏,字派:
『玖』 曹原為什麼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曹原發現的也僅僅是低溫超導而已,1.7開爾文,換算成攝氏度是:-271℃,商業化應用想要達到這個溫度是有難度的,當然實驗室條件並無什麼問題!不過吃瓜群眾有話要說了,比這個溫度高得多的超導體多的是,為何這次的石墨烯超導會引人注目呢?難道因為他是中國人嗎?
常溫超導是終極的追求,不過在現階段確實是難以實現的,但即使實現成本比較低的液氮溫度、高強度、低成本意義就大了,也許很多設備將出現革命性的轉變,也將極大提升能源利用率,更有可能的是連儲能方式都會大大改變,這是非常值得期待改並的一個時代,而這也許在不久之後就會實現盯殲滲!
『拾』 曹緣 在漢朝是什麼官
是曹掾。東漢太尉或相國等屬吏分曹治事,有倉曹掾(主管倉谷事)、坐西曹沖運皮掾等。魏、蜀有置。掾: 原為悄昌佐助的意思,後為副官佐或官署屬散差員的通稱;如:掾史、掾屬、掾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