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溫朋久
擴展閱讀
堅朗集團股票代碼 2025-02-04 07:21:13
當兵的不能買股票 2025-02-04 07:08:34

溫朋久

發布時間: 2023-05-18 17:36:37

❶ 新鄉博物館書畫館於任佑的對聯

應該是於右任吧
於右任(1878—1964),也有人誤寫成於佑任,名伯循,陝西涇陽人,國民黨元老。清光緒年間中舉,1906年於日本加入同盟會。1912年1月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任交通部次長。1924年國民黨改組,當選為第一屆執行委員。後歷任國民黨政府審計院院長、監察院院長、最高國防委員會委員等職。曾任國民黨監察院長達30年之久。1964年逝於台灣,後人為他在玉山峰頂立銅像。善草書,喜作詩。有《佑任文存》、《佑任詩存》行世。

其對聯代表作有:
一、題贈類

贈溫朋久聯:
山海逢新運;
風雲復聖人。

贈王曙樓聯:
氣平更事久;
心曠得春多。

贈蔣經國聯:
計利當計天下利;
求名應求萬世名。

贈青鳳嵌字聯:
青娥皓齒鎮相憐,唱遍那丑奴兒令、粉蝶兒令;
鳳泊鸞飄同一概,既醉倒黃四娘家、吳二娘家。

二、名勝類

題廣東江門外海鄉陳少白墓聯:
中山三友;
外海一人。
註:陳少白與楊鶴齡、尤烈並稱「中山三友」。

題陝西留壩縣廟檯子鎮張良廟聯:
辭漢萬戶;
送秦一錐。
註:辭漢句局蔽,張良曾辭漢高帝封辭;送秦句,張良曾於博浪沙錐擊秦始皇,誤中副車。

題明孝陵聯:
與鍾山終古;
為民族爭光。

題陝西留壩張良廟聯:
不從赤松子;
安報黃石公。

題新安縣漢函谷關聯:
送千年客去;
移一個關來。
註:漢函谷關相傳為漢朝楊朴所建。

題四川青城山上清宮聯:
於今百草承元化;
自古名山待聖人。

題莫干山三摩地尼姑庵聯:
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依戒定慧,證一心源。

題上海樂園嵌字聯:
樂與眾人同,玉作欄桿金作柱;
園從天外起,花為眷屬月為鄰。

題台灣台北指南宮聯:
騎鶴定重來,與君縱目窮滄海;
登樓如更醉,寄我歸心過洞庭。
註:指南宮位於台北市東南之山上,供呂洞賓像。

題青城山天師洞聯:
啟草昧而興,有四百猛喚兆兒孫,飛騰世界;
問龍蹻何道,是五千年文化,翊衛神州。
註:草昧,蒙昧;龍蹻,《龍蹻經》,道家所傳之書。

三、哀輓類
挽馬相伯聯:
光榮歸上帝;
生死護中華。

挽張善子聯:
名垂宇宙生無忝;
氣壯山河筆有神。
註:無忝,無愧。

挽楊虎城夫人羅培蘭聯二副:
有靈為我促楊虎;
多難思君吊木蘭。

是楊虎夫人應習戰馬;
為革命子女等死沙場。

題陳英士墓聯:
春嘗秋祠生民淚;
山色湖光烈士墳。

挽李儀祉聯:
殊功早入河渠志;
遺宅仍歸水竹居。

挽黃興聯:
謗滿天下,淚滿天下;
創造共和,再造共和。

挽張謇聯:
厚殖善亡,願散資財及當世;
中天臚唱,尚留文采殿前朝。

挽孫中山聯:
總四十年胼手胝足之工,直是為生民立命,為天地立心,歷程中,揖讓征誅舉同枝臘凱塵土;
流九萬里志士勞民之淚,始知其來也有因,其生也有自,瞑目後,精神肝膽猶照人寰。

❷ 柏林大學的著名校友

柏林大學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可以說是世界學術的中心。許多知名學者、政治家都在這里留下了他們的身影,產生過29位在化學、迅明醫學、物理和文學等領域的諾貝爾得主,成就驚人。
第一個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就出自柏林洪堡大學即當時的柏林大學,他是1901年獲獎的荷蘭教授雅可比·亨里修斯·凡霍夫因研究出化學動力學定律而獲得諾貝爾獎。
包括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普朗克,哲學家費希特、謝林、黑格爾、叔本華,神學家施萊馬赫,法學家薩維尼都曾在此任教。
與此同時,共產黨理論的創始者馬克思、恩格斯都曾就讀過柏林大學,其他曾在此就讀過的還包括歐洲議會主席舒曼、哲學家費爾巴哈、著名詩人海涅、鐵血宰相俾斯麥及作家庫爾特·圖霍爾斯基等。
柏林大學也吸引了不少中國留學生,中央大學老校長羅家倫、美學家宗白華、物理學家王淦昌、氣象學家呂炯、地球物理學家趙九章、獸醫學家盛彤笙、歷史學家陳寅恪、傅斯年、韓儒林以及周恩來、溫朋久、馬君武、顧孟余、朱家驊、谷正綱、關吉玉、章伯鈞、張君勱、俞大維和包爾漢等人曾在此就讀。
在20世紀20年代,柏林大學成為歐洲乃至世界的學術中心,這一時期也被稱為「黃金柏林1920年代」。 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879-1955),物理學家,1921年獲獎畝臘告。
馬克斯·普朗克(1858-1947),物理學家,1918年獲獎。
古斯塔夫·赫茲(1887-1975),物理學家,1925年獲獎。
馬克斯·馮·勞厄(1879-1960),物理學家,1914年獲獎。
阿爾伯特·A·邁克爾遜(Albert A. Michelson)美籍德國物理學家,曾就讀於洪堡大學。因較准確地測定了光速和發明分光儀於,1907年獲獎。
加布里埃爾·李普曼(Gabriel Lippmann)法國物理學家,曾在洪堡大學學習和工作。因創立電守恆定律、「李普曼干涉定律」等於1908年獲獎。
卡爾·F·布勞恩(Karl F. Braun)德國物理學家,曾在洪堡大深造。因發明無線電報技術、研製陰極射線示波管於1909年獲獎。
馬克斯·玻恩(Max Born)德國物理學家,1915年起任洪堡大學理論局悔物理學教授。由於在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方面的突出貢獻與德國的另一位科學家瓦爾特·波西於1954年同獲此獎。
埃爾溫·薛定諤(1887-1961),物理學家,1933年。
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赫爾曼·埃米爾·費歇爾(1852-1919),現代生物化學創始人,1902年。
弗里茨·哈伯(1868-1934),化學家,1918年。
奧托·哈恩(1879-1968),化學家,1944年。
范特霍夫(Jacobus Hendricus Van』t Hoff)荷蘭化學家,曾就讀於洪堡大學。因提出碳原子理論、化學、力學法則和滲透壓,1901年獲獎。
漢斯·菲舍爾(Hans Fischer)德國化學家,曾在其叔父、190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埃米爾·菲舍爾資助下進洪堡大學深造。因關於血液、膽汗的色素研究並研製人造血紅素晶於1930年獲獎。
彼得·德拜(Peter J·W·Debye)美籍荷蘭物理化學家,在開始任洪堡大學教授的同一年(1936年)榮獲此項殊榮,原因是他提出了極性分子理論,確定了分子的偶極矩的測定方法以及對電子衍射、氣體中的X射線的研究。
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保羅·埃爾利希(1854-1915),細菌學家,免疫學家,1908年獲獎。
埃米爾·馮·貝林(Emil von Behring)德國醫學家,曾在洪堡大學學習並於1889-1895年在該校工作。因研究抗毒素血清,尤其在運用血清治療防治白喉和破傷風等病症方面的貢獻於1901年獲獎。
羅伯特·科赫(Robert Koch)德國病菌學家,在任洪堡大學教授、傳染病研究所所長期間,因分離並確證炭疽桿菌、傷寒桿菌、結核病菌、霍亂弧菌於1905年獲獎。
奧托·海因里希·瓦爾堡(Otto Heinrich Warburg)德國生物化學家,曾在洪堡大學學習並任教授(1914-1923年)。因發現呼吸酶的性質和作用方式於1931年獲獎。
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特奧多爾·蒙姆森(Theodor Mommsen)德國歷史學家,曾在洪堡大學講授古代史,1874-1875年任該校校長。因著《羅馬史》於1902年獲獎。
格哈特·霍普特曼(Gerhart Hauptmann)德國作家,曾在洪堡大學學習。因創作《織工們》、《沉鍾》、《米哈依爾·克拉瑪》等劇本於1912年獲獎。
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Gustav Stresemann)德國政治家、外交家,曾任德國首相和外交部長,曾在洪堡大學攻讀國民經濟學。因推行德國與交戰國,特別是與法國的和解政策於1926年獎。

❸ 溫朋久的介紹

溫朋久(-),人民外交家。原名溫瀛舉,字鵬久。1935年參加革命指培,1947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北京朝陽大學畢業,先後留學日本和德國。1949年後任外交部西歐非洲念氏司副司長、中國駐瑞士公使館政務參贊和中國駐日內瓦總領事。「文化仔逗散大革命」中受迫害入獄7年。1984年4月13日離休。

❹ 洪堡大學的知名校友

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柏林洪堡大學可以說是世界學術的中心。許多知名學者、政治家都在這里留下了他們的身影,產生過29位在化學、醫學、物理和文學等領域的諾貝爾得主,成就驚人。
第一個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就出自柏林洪堡大學即當時的柏林大學,他是1901年獲獎的荷蘭教授雅可比·亨里修斯·凡霍夫因研究出化學臘哪族動力學定律而獲得諾貝爾獎。
包括物理學家愛輪弊因斯坦、普朗克,哲學家費希特、謝林、黑格爾、叔本華,神學家施萊馬赫,法學家薩維尼都曾在此任教。
與此同時,共產黨理論的創始者馬克思、恩格斯都曾就讀過柏林大學,其他曾在此就讀過的還包括歐洲議會主席舒曼、哲學家費爾巴哈、著名詩人海涅、鐵血宰相俾斯麥及作家庫爾特·圖霍爾斯基等。
柏林大學也吸引了不少中國留學生,中央大學老校長羅家倫、美學家宗白華、物理學家王淦昌、氣象學家呂炯、地球物理學家趙九章、獸醫學家盛彤笙、歷史學家陳寅恪、傅斯年、韓儒林以及周恩來、溫朋久、馬君武、顧孟余、朱家驊、谷正綱、關吉玉、章伯鈞、張君勱、俞大維和包爾漢等人曾在此就讀。
1946-1985年,洪堡大學先後向國際上150位傑出人物緩圓頒發名譽博士證書,其中包括中國的周恩來和郭沫若。
在20世紀20年代,柏林大學成為歐洲乃至世界的學術中心,這一時期也被稱為「黃金柏林192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