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和印度的關系從地理,歷史上來說
從地理上說:在地理位置上,中國位於東亞,印度位於南亞,與中國西藏;氣候:中國以亞熱帶,溫帶季風氣候為主,印度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地形:中國地形復雜多樣,有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等地形,而印度以高原,山地為主.
從歷史上說:印度佛教文化在東漢明帝時傳入中國,唐代玄奘到印度尋求佛經,印度的,數學也從西域傳入中國;唐宋時期的"海上絲綢之路"也曾到達印度南部:明代"鄭和下西洋"也繞道印度.所以,印度與中國在歷史上有長期的文化,經濟交流.但由於印度少有長時期的統一,與中國的交流曾一度中斷.在近代,印度與中國一樣遭受了帝國主義的侵略,淪為半殖民地社會.1947年印度通過長期斗爭終於解放,但分裂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在當代,有倆國的發展及國家利益的不同,中印兩國存在著合作與矛盾,主要體現在邊境領土和'亞洲主導權'方面.
Ⅱ 中國與印度的關系
中印關系(Sino-Indianrelations),現代意義上指位於東亞中華民國及其繼任者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位於南亞印度共和國之間的關系,二國都是發展中國家、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大國和相鄰國家,其關系伴隨著沖突與合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印度成為第一個同中國建交的非社會主義國家。1954年兩國總理實現互訪,共同倡導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由於二國近2000公里的漫長邊界和總面積超過12萬平方公里領土糾紛,最終導致1962年的邊境戰爭,之後關系冷淡;接著就是中、蘇對抗和印、蘇結盟。1976年二國恢復互派大使,雙邊關系逐步改善和發展。
(2)中國與印度的關系擴展閱讀
印中貿易自2000年以後才獲得較快增長。雙邊貿易額從1991年僅有的2.65億美元,上升至2001年的35.96億美元。
2005年4月,溫家寶總理訪問印度期間,二國簽署<全面經貿合作五年規劃>,制定雙邊貿易額到2008年達到200億美元或更高的目標,到2006年雙邊貿易達到248.6億美元,提前實現預期目標。
印度成為中國第15大貿易夥伴(按照經濟體排序),中國對印度出口145.8億美元,主要出口機電產品、化工產品、紡織品、塑料及橡膠、陶瓷及玻璃製品等;
自印度進口102.8億美元,主要進口鐵礦砂、鉻礦石、寶石及貴金屬、植物油、紡織品等。由於各種因素的限制,目前雙方投資規模較小,僅限於部分領域,印在華投資256個項目實際投資1.72億美元,中國對印投資(非金融類)僅為1700萬美元。
中印貿易增長迅速。2007年雙邊貿易額386.5億美元,同比增長55.5%。目前,中國是印度第二大貿易夥伴,印度是中國第十大貿易夥伴。
中國對印度主要出口商品有機電產品、化工產品、紡織品、塑料及橡膠、陶瓷及玻璃製品等。中國自印度主要進口商品有鐵礦砂、鉻礦石、寶石及貴金屬、植物油、紡織品等。
Ⅲ 中國和印度關系怎麼樣
中印關系(Sino-Indianrelations),指中國與印度共和國之間的關系,二國都是發展中國家、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大慎讓國和相鄰國家,其關系伴隨著沖突與合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印度成為第一個同中國建交的非社會主義國家。
1954年兩國總理實現互訪,共同倡導了和平共處五陪孝物項原則。由於兩國近2000公里的漫長邊界和總面積超過12萬平方公里領土糾紛,最終導致1962年的邊境戰爭,之後關系冷淡;接著就是中、蘇對抗和印、蘇蘆液結盟。
1976年兩國恢復互派大使,雙邊關系逐步改善和發展。
2022年1月12日,中印兩軍在莫爾多/楚舒勒會晤點中方一側舉行第十四輪軍長級會談,兩國國防、外交部門代表參加。雙方繼續就推動中印邊界西段實控線地區有關問題解決坦誠深入交換意見。
2022年3月11日,中印兩軍在莫爾多/楚舒勒會晤點印方一側舉行第十五輪軍長級會談。
Ⅳ 印度與中國關系現狀2022
當前,中印關系的領域更加寬廣,不同領域之間的聯動關系也更加密切。1988年,印度總理拉吉夫·甘地對中國進行歲殲了歷史性訪問,中印雙方同意通過和平友好方式協商解決邊界爭端,同時積極發展其他方面的關系。從那以運鎮後,是否解決邊界爭端不再是中印關系發展的前提條件。
從客觀上看,當前中印關系已經與1988年大為不同,雙方的邊境管控能力都顯著上升,兩軍從在邊界地區的時空錯位式管控加偶然相遇,轉變成同時空管控加常態化相遇。中印的經貿關系也更加密切,中國成為印度的最大貿易夥伴。另外,中印兩國還歷史性地在海上相遇,兩國同時追求海洋大國身份,使得兩國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互動日益頻繁。這些都使得低水平時代的1988年原則變得難以為繼。
一個領域的中印關繫上升到一定高度,一定會對其他領域產生影響。中印關系從幾根相互孤立的支柱,變成一座由不同支柱相互支撐、相互影響的大廈。這種新形態的中印關系,在不同領域之間將更加具有聯動性,但也將更加具有穩定性。2022年3月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記者會,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系」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談及中印關系,他表示,乎悄沖兩國應「彼此做相互成就的夥伴,不當相互消耗的對手」。(攝影/新華社記者金立旺)中印兩國是搬不走的鄰居,兩個強大的鄰居之間不競爭是不可能的,也不符合最基本的政治規律。但是,中印兩國僅僅是國際體系中兩個較大的行為體,還沒有進行全球性戰略競爭的能力,仍然有比雙邊戰略競爭更加重要的戰略利益和發展目標。因此,中印兩國都有迫切的需求,去改善當前的兩國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