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陰包的准確位置怎麼找 陰包的意思是什麼
1陰包的准確位置怎麼找
陰包穴的位置:在大腿內側,當股骨內上髁上4寸,股內肌悔答褲與縫匠肌之間。布有股前皮神經及閉孔神經前支,深層外側有股動、靜脈,旋股內側動脈淺支。
2陰包的意思是什麼
1、陰包穴: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厥陰肝經。
2、別名:陰胞。舉族
3、名解:陰包:陰,水也。包,收也。陰包名意指肝經的水濕之氣在此為雲集之狀。
4、本穴物質為曲泉穴傳來的弱小陰濕水氣及足五里穴外滲下行的地部經水,至本穴後天地二部水濕皆聚集本穴,本穴如肝經水濕的包收之地,故名陰包。陰胞名意與陰包同。
5、穴位含義:肝經的水濕之氣在此為雲集之狀。
6、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之下部的水濕雲氣和地部水液。
7、運行規律:天部水濕化雨冷降,地部水濕則滲入脾土之中。
3陰包作用和功效
1、緩解月經不調,盆腔炎,遺尿,小便不利、腰腿痛、骶髂關節炎、腰肌勞損、腹股溝淋巴結炎碧簡等病症。
2、功效:調經止痛,利尿通淋。
4陰包主治病症
1、泌尿生殖系統疾病:月經不調,盆腔炎,遺尿,小便不利。
2、其他疾病:腰腿痛,骶髂關節炎,腰肌勞損,腹股溝淋巴結炎。
❷ 陰包穴在人體的哪個部位
在大腿上,屈膝,在膝(關節)內側橫紋頭上方,脛骨內髁之後凹陷處直上4寸,
❸ 陰包穴位疼有什麼原因!!!!!!!!!!!
:陰包穴是中醫針灸穴位之一,隸屬足厥陰肝經。在大腿蠢洞內側,當股骨上髁上4寸,股內肌與縫匠肌之間。可能為段敏此處肌肉粘連或是外傷史造成帶燃枯
❹ 陰包簡介,有什麼功效
目錄
- 1 拼音
- 2 英文參考
- 3 概述
- 4 陰包穴的別名
- 5 出處
- 6 穴名解
- 7 所屬部位
- 8 陰包穴的定位
- 9 陰包穴的取法
- 10 陰包穴穴位解剖
- 10.1 層次解剖
- 10.2 穴區神經、血管
- 11 陰包穴的功效與作用
- 12 陰包穴主治病證
- 13 刺灸法
- 13.1 刺法
- 13.2 灸法
- 14 陰包穴的配伍
- 15 特效 ***
- 16 文獻摘要
- 17 陰包穴研究進展
- 17.1 治療癔症
- 18 參考資料
- 附:
- 1 古籍中的陰包
1 拼音
yīn bāo
2 英文參考
Yīnbāo LR9 [中國針灸學詞典]
yīnbāo [中醫葯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葯學名詞(2004)]
Liv9 [中醫葯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葯學名詞(2004)]
LR9 [中醫葯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葯學名詞(2004)]
3 概述
穴位 陰包 漢語拼音 Yinbao 羅馬拼音 Yinpao 美國英譯名 Envelope of Yin 各
國
代
號 中國 LR9 日本 9 法
國 莫蘭特氏 F9 富耶氏 德國 LE9 英國 liv9 美國 Li9
陰包為經穴名(Yīnbāo LR9)[1]。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厥陰肝經[2][1]。陰為陽之對,內屬陰,包通「胞」,在此指膀尺盯胱和子宮,此穴在大腿內側,主治膀胱和子宮疾患,故名陰包[1]。陰包穴主治肝腎、少腹、前陰等疾患:如小便不利,少腹疼痛,遺尿,癃閉,月經不調,兩股生瘡,腹痛,小便不利,腰骶痛引小腹,現代又用陰包穴治療痛經,尿失禁,腰骶神經痛,遺溺,尿閉,盆腔炎,腰腿痛,骶髂關節炎,腰肌勞損,腹股溝淋巴結炎等。
4 陰包穴的別名
陰胞(《針灸大全》)。
5 出處
《針灸甲乙經》:陰包,在膝上四寸股內廉兩筋間。
6 穴名解
陰為陽之對,內屬陰,包通「胞」,在此指膀胱和子宮,此穴在大腿內側,主治膀胱和子宮疾患,故名陰包[1]。
陰,陰、陽之陰,此處指足三陰經及下腹部。包,包羅,聯系,又通胞。此穴在大腿內側,腘橫紋內側端曲斗困迅泉穴直上4寸,當股內側肌與縫匠肌之間凹陷中,猶如 *** 之虛大有容之處,為足厥陰肝經潛行於雙腿內側,治腰尻引小腹痛、遺尿、失精、小便難諸病之涉及脬者。在女子則治月經不調及有關子宮精室者,故稱之陰包。[3]
7 所屬部位
股[4]
8 陰包穴的定位
標準定位:陰包穴在大腿內側,當股骨內上髁上4寸,股內肌與縫匠肌之間[5]。
陰包穴位於股前區,髕底上4寸空此,股薄肌與縫匠肌之間。下肢稍屈,稍外展,略提起,顯露出明顯的縫匠肌,在其後緣取穴[1]。正坐或仰卧取穴[1]。
陰包穴位於大腿內側,股骨內上踝上4寸,當股內肌與縫匠肌之間[2]。
一說「在股內廉膝上三寸,橫直陰市」(《針灸集成》)。
陰包穴在足厥陰肝經的位置
陰包穴在股部的位置
陰包穴在股部的位置
陰包穴在股部的位置(肌肉)
陰包穴在股部的位置(骨骼)
9 陰包穴的取法
屈膝正坐或卧位,當股骨內上髁上4寸即曲泉穴上4寸,股內肌與縫匠肌之間處取穴。
陰包穴位於股前區,髕底上4寸,股薄肌與縫匠肌之間[1]。下肢稍屈,稍外展,略提起,顯露出明顯的縫匠肌,在其後緣取穴[1]。正坐或仰卧取穴[1]。
下肢稍屈,稍外展,略提起(或坐位,大腿稍外展,用力收縮肌肉),顯露出明顯的縫匠肌,在其後緣取穴[6]。
快速取穴:大腿內側,膝蓋內側上端的骨性標志,直上6橫指處即是陰包穴[7]。
10 陰包穴穴位解剖
陰包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大收肌。皮膚由股內側皮神經分布。皮膚薄,皮下組織結構疏鬆。大隱靜脈由股骨內側髁的後方漸行於大腿前內側。針由皮膚、皮下筋膜於大隱靜脈外側,穿深筋膜,於縫匠肌內側入內收肌。在縫匠肌的深肌,有股動脈、股靜脈與隱神經從股腘管下口入腘窩。縫匠肌由股神經支配,內收肌由閉孔神經支配。
10.1 層次解剖
皮膚→皮下組織→縫匠肌與股薄肌之間→大收肌[1]。
皮膚→皮下組織→縫匠肌→大收肌[8]。
10.2 穴區神經、血管
淺層有閉孔神經皮支、股神經皮支和大隱靜脈分布;深層有股神經肌支、閉孔神經肌支、坐骨神經肌支和股動脈分布[8]。
布有股前皮神經及閉孔神經前支,深層外側有股動、靜脈,旋股內側動脈淺支通過[2]。
11 陰包穴的功效與作用
陰包穴具有調經止痛,利尿通淋的功效。
陰包穴有調經水、理下焦的作用[1]。
陰包穴有理氣活血、通調下焦之功,對前陰、下腹以及婦女胞宮諸病,均有包羅在內的治療作用[3]。
12 陰包穴主治病證
陰包穴主治肝腎、少腹、前陰等疾患:如小便不利,少腹疼痛,遺尿,癃閉,月經不調,兩股生瘡,腹痛,小便不利,腰骶痛引小腹,現代又用陰包穴治療痛經,尿失禁,腰骶神經痛,遺溺,尿閉,盆腔炎,腰腿痛,骶髂關節炎,腰肌勞損,腹股溝淋巴結炎等。
陰包穴主治肝腎、少腹、前陰等疾患:如小便不利、少腹疼痛、遺尿、癃閉、月經不調、兩股生瘡等[1]。
陰包穴主治腹痛、遺尿、小便不利、月經不調[8]。
陰包穴主治婦科病:月經不調。前陰病:遺尿,小便不利。經脈病:腰骶痛引小腹[9]。
現代又多用陰包穴治療痛經、尿失禁、腰骶神經痛等[1]。
陰包穴主治月經不調,小便不利,遺溺,尿閉等[2]。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月經不調,盆腔炎,遺尿,小便不利。
其他疾病:腰腿痛,骶髂關節炎,腰肌勞損,腹股溝淋巴結炎。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直刺0.8~1.5寸,局部有酸脹感,或向周圍放散[6]。
一般直刺1.0~1.5寸[1][2][8]。
13.2 灸法
可灸[1][8][6]。
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鍾[2]。
艾炷灸3~5壯,艾條灸10~20分鍾。
14 陰包穴的配伍
陰包配氣海、中極、腎俞,有補腎益氣,固攝膀胱的作用,主治遺尿。
陰包配中極、氣海、三陰交,治遺尿[6]。
陰包配關元、血海、三陰交,有活血通經的作用。治月經不調[6]。
15 特效 ***
用拇指指腹輕揉陰包穴,可增強生殖器官的功能,也可預防女性乳腺疾病[7]。
16 文獻摘要
《針灸甲乙經》:腰痛,少腹痛,陰包主之。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治腰尻引中腹痛,遺溺不禁。
《針灸聚英》:主腰尻引小腹痛,小便難,遺尿,婦人月水不調。
《肘後歌》:中滿如何去得根,陰包如刺效如神。
17 陰包穴研究進展
17.1 治療癔症
❺ 太沖、公孫、太溪、三陰交、陰陵泉,陰包穴的具體位置
太沖:位於足背側,當第1跖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
公孫:位於人體的足內側緣,當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
太溪: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處。也就是說在腳的內踝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雙測對稱,也就是兩個。
三陰交: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
陰陵泉:該鋒清啟穴位於人體的小腿內側,正凳膝下脛骨內側凹陷中,與足三里相對(或當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
陰包穴:在股內肌與縫匠肌之間,內收長肌中點,深層為內收短肌;有股動、靜脈,旋股內側動脈淺支;布有股前皮神經,閉孔神經淺、深支。
我是一個穴位一個穴銀如位幫樓主查到的,希望給最佳!尊重勞動成果,謝謝~
❻ 陰包穴的位置和功效 學會按摩這個穴位
1、陰包穴的位置:在大腿內側,當股骨內上髁上4寸,股內肌與縫匠歲悉肌之間。乎談乎布有股前皮神經及閉孔神經前支,深層外側有股動、靜脈,旋股內側動脈淺支。
2、功效:緩侍扒解月經不調,盆腔炎,遺尿,小便不利、腰腿痛、骶髂關節炎、腰肌勞損、腹股溝淋巴結炎等病症。調經止痛,利尿通淋。
❼ 陰包穴的概述
中醫針灸穴位之一,隸屬足厥陰肝經。稿差[定位] 在大腿內側,當股骨上髁上4寸敗敬轎,股內肌察肆與縫匠肌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