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世界核安全峰會(名詞解釋)
核安全峰會 - 介紹
核安全峰會將於2010年4月12日至13日在美國華盛頓舉行,主要討論核恐怖主義威脅以及各國和國際社會的應對措施。這是一次重要的多邊國際會議,受到各方重視。據了解,40多個國家的領導人或代表以及聯合國、國際原子能機構和歐盟等國際和地區組織負責人將應邀與會。
核安全峰會 - 議題
此次峰會主題並非核不擴散、核裁軍以及和平利用核能問題,這些涉及《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特別是其中第六條的內容,將留待5月3日至28日聯合國舉行的該條約締約國審議大會討論。
根據美國國務院聲明,此次由奧巴馬提議召開的「核安全峰會」,惟一主題就是通過加強國際合作來應對核恐怖主義威脅。美國政府希望通過召開此次會議,促使各國達成核恐怖威脅的共同理解,尋求保證核燃料安全的有效措施,阻止核燃料的走私。
在奧巴馬的外交議程中,最優先的事務依然沿襲了布希時代的標簽——反恐,盡管在奧巴馬的口中,「反恐」更多地被反極端主義所代替。增兵阿富汗就是反恐戰爭的延續。但在阿富汗戰爭之外,非常規的恐怖威脅,特別是來自伊朗和朝鮮的威脅,也被認為事關美國的核心利益。
除了傳統的地緣政治風險,在美國看來,伊朗和朝鮮這樣的「敵意」政權在獲得核武後,一方面可能有意將其提供給恐怖分子;另一方面,這些國家在保證核武以及核燃料安全方面的鬆懈,可能會客觀上造成核材料流失,從而危及美國的國家安全。
因此,利用全球「召集人」的身份,來應對美國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的核恐怖主義,成為美國政府的不二之選。自奧巴馬上台以來,美國越來越習慣於這種角色——這是美國實力相對衰弱使然,同時也有助於在其傳統盟友之外,糾集主要的利益攸關方,形成一種利益驅動、而非意識形態驅動的准聯盟。這么做的好處在於更高的效率、更強有力的針對性。但其結果,也可能將聯合國的集體一致原則置於一旁,不利國際決策的民主化。
核安全峰會 - 背景
美國國務院證實,包括中國在內的伊朗核問題有關六方,當天舉行了電話會議,美國官員透露,聯合國安理會最快下周開始,將討論進一步制裁伊朗的議題。
美國總統奧巴馬三十號會見法國總統薩科齊之後,首度提出制裁伊朗的時間表,周三,中、美、英、俄、德、法等伊朗核問題有關六方代表,召開了電話會議。
對於奧巴馬信誓旦旦的指出,將在數周之內對制裁伊朗有所定論,是否顯示已經獲得中國的支持,白宮當天只表示,奧巴馬有足夠的信心。
白宮副發言人伯頓:「總統認為我們在制裁(伊朗)的問題上擁有國際社會前所未有的支持,他對於今年春天內獲得所有國家的同意感到非常有信心。」
據不具名的美國官員透露,盡管中國並不樂意,但是已經同意開始討論制裁伊朗的事宜,最快下周在聯合國安理會展開辯論。
核安全峰會 - 相關
奧巴馬構想「三部曲」
被認為渾身上下每個毛孔都在「求變」的美國首位黑人總統奧巴馬上台不久,就力圖改變美國原有的核安全與戰略思維,高舉防範核恐怖主義的大旗,做起了「無核武世界」的千秋大夢,整個世界大有被其一起拉入夢鄉之意。此次核安全華盛頓峰會就是想讓夢想照進現實,讓現實朝向夢想。
「無核武世界」的構想雖然具有明顯的奧氏色彩,但其實是一個有戰略圖謀的新美國夢,做得頗為有理有據。
首先,美國的保守派和現實主義者逐漸接受了「全球零核」這一理念,保守派和自由派第一次在「無核世界」問題上達成共識。其標志是美國四元老2007年1月的公開宣言。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和舒爾茨、前國防部長佩里、前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納恩這四位重量級前政要,以及現實主義者的代表人物,聯名在《華爾街日報》發表題為「一個沒有核武器的世界」的文章,呼籲世界各國努力減小對核武器的依賴,阻止核武器擴散到潛在危險分子手中,並全面消除核武器對整個世界的威脅,最終實現無核世界的目標。
其次,美國可以依仗其他的威懾力來維護其安全與戰略利益並領先於他國。美國副總統拜登2月在華盛頓國防大學發表演說時呼籲稱:「美國長久以來依靠核武器威懾敵人,但隨著科技進步已能不使用核武就達到相同目的。」
還有,美方認為,美國重新建立在世界核裁軍運動的領導權將會有助於美國重新融入世界,鞏固美國的軟權力。同時,核武器呈擴散趨勢,其所帶來的越來越大的陰影「更需要美國總統奧巴馬將核裁軍問題放入最高議程」。
奧巴馬早就宣布了其實施無核武器世界計劃的步驟:與俄羅斯一道盡快談判達成《第二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大幅削減美俄核武器;美政府將力爭國會盡快批准《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與其他國家一道尋求強化《不擴散核武器條約》,包括加強核查、強化對違反條約國家的制裁及尋求建立一個關於和平利用核能的新機制;爭取4年內確保可用於核武器生產的核裂變材料不會被擴散;在一年內主持召開關於世界核安全的全球首腦會議。此外,美國還尋求達成一項旨在終止核武器用裂變材料生產的國際條約,確保恐怖分子永遠不能獲得核武器或核材料。因此,美國對即將召開的核安全峰會看得很重。
其實,即將召開的核安全峰會只是奧巴馬將主演其「無核武世界」大戲「三部曲」中的一部。即將發布的《核態勢評估》是第一部曲,代表美國對核武的新戰略定位和新政策取向。馬上要召開的華盛頓核安全峰會為第二部曲。奧巴馬將親自上陣主持會議,敦促與會國支持美國「零核」理念,進一步奠定美國主導地位。然後是5月份的第三部曲,重審《核不擴散條約》。奧巴馬將在頭兩炮的基礎上,把核裁軍納入強化核不擴散體制。
② 核安全文化是什麼
核安全文化 核安全的定義 科技名詞定義中文名稱: 核安全 帶皮英文名稱: nuclear safety 定義: 在核設施和核活動中,保持正常的運行工況,採取各種防護措施,保護工作人員、公眾和環境免受不適當的輻射危害。 所屬學科: 電力(一級學科);核電(二級學科) 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指的是存在於單位和個人中的種種特性和態度的總和,這種概念超出一切之上,那就是核電廠的安全問題由於它的重要性必須保證得到應有的重視。這種實現意味著「內在的探索態度、謙虛謹慎、精益求精,以及鼓勵核安全事務方面的個人責任心和自我完善。」它強調的既是態度問題,同時又是體制問題,既和單位有關,又和個人有關,同時還牽涉到處理所有核安全問題時所應該具有的正確理解能力和應該採取晌歲的正確行動。 就安全文化表現而言,它是由以下兩個主要方面組成的,第一是體制,由單位的政策和管理者的活動所確定;第二是每個人的響應,這些人在上述體制中工作,並從中受益。但是,事情的成功取決於兩方面的因素,即政策和管理方面以及每個人本身的承諾和能力。 核安全 廣義的核安全是指涉及核材料及放射性核素相關的安全問題,目前包括放射性物質管理、前端核資源開采利用設施安全、核電站安全運行、乏燃料後處理設施安全及全過程的防核擴散等議題。 狹義的核安全是指在核設施的設計、建造、運行和退役期間,為保護人員、社會和環境免受可能的放射性危害的所採取的技術和組織上的措施的綜合宴行睜。該措施包括:確保核設施的正常運行,預防事故的發生,限制可能的事故後果。 社會議題的核安全主要是指防核擴散及核裁軍等。 2010年4月12日至13日有美國總統奧巴馬召集舉行了核安全峰會,提出目前的核安全問題主要是針對恐怖主義的防核擴散。
③ 核峰會為什麼在海牙開
荷蘭於2014年3月24-25日在海牙主辦核安全峰會
全球53個國家、4個國際組織、58位領導人,以及數千名代表和記者參加的「2014核安全峰會」
(以下稱NSS)將於2014年3月24日至25日在荷蘭海牙舉行。這一國際峰會旨在全球范圍內防止核恐怖主義。
核威脅發生幾率小,但影響巨大核原料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用於醫療、民用供電等領域。幸運的是,恐怖主義分子利用核武器發動襲擊的幾率很小。可一旦發生,後果將是毀滅性的。這也是為什麼全世界各國政府機構、商業組織和科學家共同致力於減少核原料的存在,更好的保護現存的核原料,並打擊核原料走私。全球合作NSS對於確保有效的國際合作並防止核恐怖主義至關重要。這一峰會由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發起,首次峰會於2010年在華盛頓特區召開。2012年,第二次峰會在首爾舉辦。隨後,荷蘭受邀請組織2014年第三次峰會。
本次NSS荷蘭選出的六個主題:
提高安全水平並減少對高濃縮鈾及高濃縮鈈的使用。我們希望看到在更少的國家、更少的地區發生更少的核裂變。使得更多國家認可《核材料實物保護公約》。這一重要的公約亟需足夠的國家認可從而生效。我們需要34個國家的認可。理想的情況是我們可以在本次峰會召開之前使這一公約獲得足夠國家的認可。提高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核查的徹底性和頻率。擁有核設施的國家可以自願邀請IAEA對其核設施進行檢查。目前,這一現象並未經常發生。為擁有核原料的國家進行登記,保護其高放射性的核設施,如醫療設備。即使是醫療設備的部件,如果落入不法分子手中,都有可能變成臟彈。讓核工業在保護核原料、制定規則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核工業一直處於前沿並面臨主要威脅。因此,核工業本身應該加入打擊核恐怖主義的行列。確保國家發揮自身作用,保護其核設施及資源不受到威脅。為什麼荷蘭會成為主辦地?荷蘭是全球公認的和平、公正與安全之國。舉例來說,和平宮、國際法院均位於荷蘭海牙-使其成為舉辦NSS的理想場所。我們視NSS為重要的國際會議還因為鹿特丹港、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機場的存在使得荷蘭作為核原料走私的交通樞紐的風險加大。此外,荷蘭本國的核企業要求更加嚴格的核安全措施。
通過組織並舉辦NSS,我們盡自己的力量使世界更加和平。
④ 2010年四月國內外大事(詳略適中)懸賞!在線等!!!!
4月1日——幾內亞比索總理卡洛斯·戈梅斯在比紹總理府斗飢被一夥軍人短暫劫持,幾小時後被釋放。
4月3日——雲南衛視、北京衛視、東方衛視、江蘇衛視、浙江衛視、廣東衛視、湖南衛視、安徽衛視、香港鳳凰衛視中文台、廣西衛視等13家衛視聯合直播《抗旱救災我們在行動》大型抗旱救災公益晚會。
4月5日——湄公河委員會首屆峰會在泰國海濱城市華欣舉行。
4月6日——印度安全部隊在東部的切蒂斯格爾邦遭到襲擊,73人被打死,另有一些人受傷。
4月7日——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及多個城市和地區發生大規模騷亂,反對派支持者與軍警發生沖突並佔領重要政府機構。
4月8日——吉爾吉斯斯坦反對派組建的「人民信任政府」負責人蘿扎·奧通巴耶娃在比什凱克宣布,以她為總理的臨時政府成立。
4月8日——斯里蘭卡舉行議會選舉。
4月8日——蒙古國總理蘇赫巴托爾·巴特包勒德在蒙古人民革命黨代表會議上當選為該黨主席。
4月10日——波蘭總統卡欽斯基乘坐的圖—154專機在俄羅斯斯摩棱斯克墜毀墜毀,機上96人全部遇難。
4月10日——日本東京進行的第23屆富士通杯世界圍棋錦標賽首輪比賽中,中國棋手常昊九段執黑中盤負旦尺於韓國新銳朴廷桓七段,爆冷出局。
4月10日——大型革命歷史電視劇《中山艦》在武漢舉行拍攝啟動儀式,該劇被國家廣電總局列入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將成為辛亥革命百年紀念的一大力作。
4月10日——泰國軍警在首都曼谷與支持前總理他信的「紅衫軍」示威者發生沖突,造成至少24人死亡、858人受傷。
4月10日——2009/10賽季西班牙足球甲級聯賽第31輪一場焦點戰在伯納烏球場展開爭奪,巴塞羅那客場2比0取勝皇家馬德里,梅西先拔頭籌,佩德羅擴大比分,哈維貢獻兩次助攻。巴薩連續兩個賽季雙殺皇馬,6連勝後領先3分領跑積分榜,皇馬12連勝被終結。
4月11日一一蘇丹舉行總統選舉。
4月11日一一匈牙利舉行國會選舉。
4月12日至13日一一核安全峰會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主要討論核恐怖主義威脅以及各國和國際社會的應對措施。這是一次重要的多邊國際會議,受到各方重視。40多個國家的領導人或代表以及聯合國、國際原子能機構和歐盟等國際和地區組織負責人將應邀與會。
4月13日——印度尼西亞東部西巴布亞省發生一架客機墜河解體事故,造成78人受傷。
4月13日——印度東部地區遭到強風暴的襲擊,造成120人死亡,200多人受傷。
4月14日 青海玉樹發生地震,造成大量人員傷亡。
4月15日——緬甸首都仰光大湖公園地區發生三起爆炸事件,造成8人死亡,170人受傷。
4月15日——聯合國有關巴基斯坦前總理貝·布托遇刺案的獨立調查委員會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公布了調查報告。報告說,如果當時採取充分的安保措施,貝·布托遇刺事件「本可以避免」。
4月15日——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在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宣布新太空探索計劃,希望在本世紀30年代中期之前將宇航員送上火星。
4月16日—— 泰國軍警突襲首都曼谷一家酒店,試圖逮捕阿里斯曼·蓬巒隆等反獨裁民主聯盟即「紅衫軍」頭領,但後者在數百名示威者協助下成功模銷高逃脫。
4月16日——吉爾吉斯斯坦「臨時政府」總理奧通巴耶娃宣布,「臨時政府」已收到吉總統巴基耶夫簽署的辭職聲明。
4月16日——丹麥舉行盛大集會和遊行,隆重慶祝女王瑪格麗特二世70歲生日。
4月16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高盛公司提起民事訴訟,指控這家華爾街巨頭在次級抵押貸款相關金融產品交易中涉嫌欺詐,導致投資者損失大約10億美元。
4月17日——泰國反政府「紅衫軍」領導人乍都蓬說,「紅衫軍」24名領導人將於5月15日向警方自首。
⑤ 2015年8月6~12日時政新聞20條
1.8月6日,埃及政府在蘇伊士運河管理局所在地、有「運河女皇」之稱的伊斯梅利亞舉行盛大開通典禮。在各國貴賓的見證下,埃及總統塞西宣布新運河正式開通。
2.8月6日,和平的鍾聲響起,5.5萬人聚集在廣島和平紀念公園,為在廣島枝羨核爆中的遇難者默哀。70年前的今天,廣島遭遇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轟炸,城市幾乎被毀,14萬人因核爆死亡,倖存下來的人承受著身體與心靈上的巨大傷害,艱難地生活著……
3.2016年裡約奧運會進入倒計時一周年之際,里約市和奧組委舉辦了一系列慶祝活動。8月5日在巴哈區奧林匹克公園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里約奧組委主席努茲曼和里約市長帕埃斯介紹了奧運籌備情況。
4.歐美國家發布的報告和統計顯示,由於本土學生受學科難度大、薪酬較低等因素影響,不愛學習理工科專業,歐美國家的科技人才數量出現下滑,給歐美國家的未來競爭力造成負面影響。
5.德國聯邦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盡管德國6月出口總額下滑,但出口及進口凈差額顯示,其貿易順差擴大至創紀錄的240億歐元。
6.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提升至49.5%,高出第二產業5.8個百分點,服務業主導趨勢愈加明顯,對「7%」功不可沒。在保持中高速的同時,經濟增長茄則質量不斷提升,用電量僅增1.3%,單位產值能耗下降5.9%。來自稅務部門的數據也印證了這一變化,上半年金融業稅收增速達31.4%,成為拉動稅收增長的主要力量,互聯網和相關服務、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稅收分別增長24%和23.7%。
7.相聚內蒙古,共圓中國夢。第十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8月9日下午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隆重開幕。
8.2014年,作為商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市場主體年報取代了以往的年度檢驗制度。自2014年10月1日至今年6月30日,市場主體應當通過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報送2013和2014年度報告,並向社會公示。這些信息,任何單位和個人均可查詢。
9.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環比上漲0.3%,同比上漲1.6%,漲幅創下今年以來新高;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環比下降0.7%,同比下降5.4%。據測算,在7月份1.6%的CPI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上漲的翹尾因素約為0.8個百分點,新漲價因素約為0.8個百分點。社會各方關心的豬肉價格上漲對CPI的影響情況是:影響環比上漲約0.30個百分點,影響同比上漲0.48個百分點。
10.青海海東市政府出台《海東市推行政府雇員制度實施意見及考核辦法(試行)》,將招聘首批政府雇員100名左右。
11.從西藏自治區環保廳了解到:西藏禁止開發和限制開發區域面積已超過80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區國土面積的70%,約佔全國國家禁止開發和限制開發區域面積的1/5。
12.日前,全國首個移動互聯網醫院群在深圳市南山區啟用。南山區衛生計生局及區屬5家醫院作為主體,宣布藉助「互聯網+」向民眾正式開放「南山看病易」服務平台。
13.聯合國安理會8月9日發表媒體聲明,強烈譴責阿富汗近期發生一系列恐怖襲擊事件、導致數百人傷亡,強調必須打擊恐怖主義。
14.2014年8月8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正式授權美軍對伊拉克境內的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武裝實施定點空襲。一年過去了,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所受打擊有限,武裝人員數量也未見大量減少,以美國為首的國際聯盟空襲成效並不樂觀。對於這樣的成績單,美伊兩國互相推諉責任顫搭棚。有分析認為,以美國為首的國際聯盟打擊「伊斯蘭國」行動不力源自其缺乏整體戰略又各懷心思,地區局勢未來仍面臨巨大挑戰。
15.韓國軍方8月10日表示,韓方將重啟對朝鮮的擴音喊話,以報復朝鮮在非軍事區韓方一側埋設地雷。
6.自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達成伊核問題全面協議後,不少國家紛紛摩拳擦掌,派出高官和企業代表團「打前站」,搶灘伊朗市場。伊朗總統魯哈尼近日表示,伊核協議實施後,對伊制裁將解除,伊朗將打開通向世界的大門。伊朗擁有約8000萬人口,自然資源豐富,制裁一旦解除,伊朗市場將顯現旺盛活力。
17.日本財務省8月10日公布了2015年上半年國際收支數據。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日本經常項目順差額達8.18萬億日元(約合657.5億美元),創下2010年以來半年期順差額的新高。上半年順差額創新高主要得益於日元匯率驟跌大幅提升海外投資收益及國際原油價格低迷拉低進口額。
18.美國白宮8月10日宣布,總統奧巴馬明年3月底將在華盛頓主持召開第四屆核安全峰會,繼續討論全球合作打擊核恐怖主義的問題。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8月10日與烏克蘭外長克利姆金通電話,討論烏克蘭危機解決途徑。
19.8月11日,希臘財政部長察卡洛托斯表示,希臘政府與國際債權人已就第三輪救助達成協議,目前僅存在少數細節問題需要繼續磋商。如果一切順利,為期3年、總額約為860億歐元的希臘第三輪救助計劃將展開。
20.俄羅斯聯邦統計局8月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受國際油價下跌等因素影響,今年第二季度俄羅斯經濟同比萎縮4.6%,為2009年以來最嚴重衰退。
21.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行政命令,將推出「國家戰略計算計劃」,目標是在2025年以前建造世界上速度最快的高性能計算機,據稱其每秒計算峰值高達百億億次,比目前領先的高性能計算機計算速度快30倍左右。
22.8月10日,美國科技巨頭谷歌宣布公司將進行重組,並計劃成立一家名為「字母表」(Alphabet)的控股公司。谷歌首席執行官拉里·佩奇和共同創始人謝爾蓋·布林將分別擔任新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和總裁。
23.阿里巴巴集團與蘇寧雲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8月10日宣布雙方達成全面戰略合作。根據協議,阿里巴巴集團將投資約283億元人民幣參與蘇寧雲商的非公開發行,占發行後總股本的19.99%,成為蘇寧雲商的第二大股東。與此同時,蘇寧雲商將以140億元人民幣認購不超過2780萬股的阿里巴巴新發行股份。
24.教育部網站8月10日公布《特殊教育教師專業標准(徵求意見稿)》,從不同維度對特殊教育教師的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等進行了詳細要求。
25.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部署改革創新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工作。《意見》指出,旅遊業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性產業,是國民經濟和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改革創新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對於推動現代服務業發展,增加就業和居民收入,提升人民生活品質,具有重要意義。
26.中國人民銀行8月11日在其網站公布,決定完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自2015年8月11日起,做市商在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開盤前,參考上日銀行間外匯市場收盤匯率,綜合考慮外匯供求情況以及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變化向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提供中間價報價。
27由聯合國推動的新一輪利比亞政治對話於8月11日在日內瓦重啟,聯合國秘書長利比亞問題特別代表、聯合國利比亞支助特派團負責人伯納迪諾·萊昂敦促利比亞各政治派別加倍努力,在今年7月初步簽署的《利比亞政治協議》基礎上,為該國沖突找到一個和平的解決辦法。分析認為,在聯合國的斡旋和各派促和人士的努力下,利比亞實現政治和解有望迎來新的機遇。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與沙烏地阿拉伯外交大臣朱拜爾8月11日呼籲共同打擊「伊斯蘭國」極端組織。
8月12日,吉爾吉斯斯坦加入歐亞經濟聯盟條約生效,正式成為繼哈薩克、俄羅斯、白俄羅斯以及亞美尼亞之後的第五個聯盟成員國。同日,吉爾吉斯斯坦總統阿坦巴耶夫與到訪的哈薩克總統納扎爾巴耶夫通過視頻遠程啟動了兩國邊境口岸開放儀式,標志著這個近600萬人口的山地國家開始融入歐亞一體化計劃中。
國際能源署8月12日發布的月度石油市場報告稱,隨著油價下跌刺激石油消費,國際石油需求正以5年來的最快速度增長。但與此同時,石油過剩的局面也將持續至2016年。全球石油庫存2016年預計將繼續擴張。
⑥ 什麼是軍事核安全
廣義的核安全是指涉及核材料及放射性核素相關的安全問題,目前包括放射性物質管理、前端核亂畝桐資源開采利用設施嘩坦安全、核電站安全運行、乏燃料後處理設施安全及全過程的防核擴散等議題。 狹義的核安全是指在核設施的設計、建造、運行和退役期間,為保護人員、社會和環境免受可能的放射性危害的所採取的技術和組織上的措施的綜合。該措施包括:確保核設施的正常運行,預防事故的發生,限制可能的事故後果。 社會議題的核安全主要是指防核擴散及核裁軍等。 2010年4月12日至13日有美國總統奧巴馬召集舉行了核安全峰會,提出耐前目前的核安全問題主要是針對恐怖主義的防核擴散。
⑦ 國際核安全峰會誰邀請的
華盛頓核峰會09年9月份聯合國安理會也召開過核峰會。2009年漏畝的核峰會是聯合國安理會召開的
核安全峰會(英文名:Nuclear Security Summit)是旨在倡導核安全和打擊防範核恐怖主義的全球性峰會。首屆於2010年4月在美國華盛頓唯明舉行,第二屆於2012年3月26日至27日在韓國首爾舉行,第三屆於2014年3月24日在荷蘭舉行。
由美國總統奧巴馬倡導的,美國組織召開的,有40多個國家指搜告的政要出席。
⑧ 奧巴馬訪問朝韓三八線 用望遠鏡眺望朝鮮有何目的有什麼歷史意義
中新網3月25日電 據外電報道,抵達韓國參加首爾核安全峰會的美國總統奧巴馬25日訪問了「三八線」韓方一側的朝韓非軍事區。這是奧巴馬首次訪問朝韓非軍事區,也是他執政三年多來與朝鮮距離最近的一次訪問。
奧巴馬當天在邊境地區的波內法斯營地接見了駐韓美軍官兵,並稱他們組成的「長線」確保了韓國的繁榮昌盛。奧巴馬說,「你們身處之地是自由的前線,韓朝的對峙在這里體現的最為直接和明顯。我為你們感到無比的自豪。」
據悉,這條被稱為「三八線」的韓朝非軍事區是全世界守衛最森嚴的邊境地區。自1953年朝鮮戰爭停戰,這片寬約4公里的區域將朝韓一分為二,其中北側隸屬朝鮮,南側隸屬韓國,目前兩側約駐扎200萬作戰部隊。
美國白宮表示,奧巴馬此行旨在向駐韓美軍表達敬意,並重申對韓國的安全承諾。
在防彈的玻璃牆壁後,奧巴馬用高清望遠鏡眺望了朝鮮方向,並與身邊的美軍官員輕松交談。2009年就任總統後,奧巴馬曾兩次訪問韓國,但從未踏足「三八線」。2010年7月,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及時任防長羅伯特·蓋茨曾訪問該地。
迄今根據韓方公布的日程,25日奧巴馬還將與韓國總統李明博舉行美韓首腦會談,就目前朝鮮半島局勢及美韓同盟關系交換意見。26至27日,奧巴馬將在韓國首都首爾出席全球核安全峰會。
奧巴馬今訪韓朝「三八線」 恰逢金正日去世百天
法國《20分鍾報》認為,奧巴馬的到訪將幫助韓國提升對朝強硬的信心,強調兩國的盟國關系。法新社援引奧巴馬的助手本·羅德的話稱,此行「將凸顯韓國的實力及我們對於韓方安全的承諾。」
報道說,白宮官員沒有說明奧巴馬是否有意借這次訪問向朝鮮釋放新信息,但他會繼續呼籲朝鮮遵守國際義務。
本·羅德特別提到,奧巴馬訪問距「天安號」事件兩周年差一天。而3月25日是朝鮮已故領導人金正日去世100天的日子,奧巴馬在此時訪問「三八線」意義非凡。有媒體擔心,奧巴馬此舉將刺激朝方神經。
韓國紐西斯通訊社說,雖然對奧巴馬的意圖有各種猜測,但很明確的一點就是他要在此地對朝鮮新領導人金正恩發出「強烈信息」。美聯社稱,也在本月,金正恩首次造訪板門店和非軍事區,要求軍隊保持高度警戒。
⑨ 核安全峰會的峰會背景
全球核安全土豆峰會緣於奧巴馬2009年4月5日在布拉格的演說:「美國政府將致力於建立一個『無核世界 』……作為世界上的核大國和唯一在實數敬汪戰中使用過核武器的國家,美國在銷毀核武器問題上負有『道義責任』。」奧巴馬在演講時承諾將由美國主辦一個核安全峰會。
全球核保護存在著一定的不安全性,核材料與核技術有被濫用的危險。數據顯示,世界現存大量可用於製造核武器的核材料,這些材料足以製造出超過十萬枚核炸彈。然而在許多地區,核材料和核技術缺乏有效的保護,這些物資一旦稿基落入恐怖主義分子之手,可能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全球核安全峰會正是為應對這一威脅而召開的。會議將凝聚國際社會共識,加強各國在核安全領域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