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七律有所思》全詩是什麼
《七律有所思》全詩是:正是神都有事時,又來南國踏芳枝。青松怒向蒼天發,敗葉紛隨碧水馳。一陣風雷驚世界,滿街紅綠走旌旗。憑欄靜聽瀟瀟雨,故國人民有所思。
譯文:
正逢首都北京是有事的時候,再一次來到南方巡視澤國水鄉。
革命小將好似那高潔的松柏直向蒼天,走資派好似枯落的敗葉只能隨著流水逝去。
新的革命風暴席捲蒼天,氣勢恢宏;億萬人民身穿綠軍裝投入戰斗、高舉紅語錄形成一片紅海洋,無數紅旗上下翻卷。
在那瀟瀟細雨中憑欄靜,想到全國人民此時此刻應該也有所思索吧。
注釋:
神都:古謂京城。這里指首都北京。
南國:中國南方的泛鉛鄭稱。作者寫這首詩的前後,正在南方巡視。1966年5月15日在杭州;途經長沙於17日到韶山滴水洞,在這里住了11天;28日赴武漢讓芹。
憑欄靜聽瀟瀟雨:化用岳飛《滿江紅·怒發沖冠坦激畢》詞「憑欄處瀟瀟雨歇」句。闌同欄。瀟瀟,驟急的雨勢。
故國:即祖國。
B. 憑欄靜聽瀟瀟雨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字面理解:依著欄桿靜聽瀟瀟而瀉的雨聲。
實際蘊意:面對興風作浪的事態,靜觀其發展變化。
此詩句出於讓漏毛澤東的《七律·有所思》
這篇詩滲坦的全文內容坦喊爛為:正是神都有事時,又來南國踏芳枝。青松怒向蒼天發,敗葉紛隨碧水馳。一陣風雷驚世界,滿街紅綠走旌旗。憑闌靜聽瀟瀟雨,故國人民有所思。
C. 《七律有所思》內容是什麼
《七律有所思》內容:
正是神都有事時,又來南國踏芳枝。
青松怒向蒼天發,敗葉紛隨碧水馳。
一陣風雷驚世界,滿街紅綠走旌旗。
憑闌靜聽瀟瀟雨,故國人民有所思。
詩文鑒賞
詩的首句,起筆突出,如浩瀚大江迎面而來,「正是神都有事時」,給讀者以襪洞緊迫感。當時,正錯誤地揭批「三家村」,中共中央正處理所謂「彭、羅、陸、楊」問題,這些就是「神都」之事。但正在這個時候,作者卻「又來南國踏芳枝」,顯得很鎮靜、很閑適。
頷聯寫景,「青松」「敗葉」均是「踏芳枝」時之所見,實際上卻是以景色比喻「所思」的內容。出句「青松」,借喻那時人們常說的「革命派」的「高大形象」。
也許是作者自喻,他們面對「神都有事」的局勢,高歌「造反有理」,向著「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和「牛鬼蛇神」發起猛烈的攻擊。對句,「敗葉紛隨碧水馳」,形容當時「走資派」和「牛鬼蛇神」的狀況,斥他們為「敗葉」,謂他們在「西風」勁吹下,必將隨「碧水」而去。這正合「正西風落葉下長安明好渣」之意境。
頸聯出句「一陣風雷驚世界」,便是指「文化大革命」不僅震撼全中國,而且驚動全世界。作者在多首詩中,好用「風雷」二字,說明作者晚年熱衷於這種「革命」的風雷1966年6月,「風雷」一動,「革命派」高舉紅紅綠綠的旌旗,如潮水般湧向街頭。「滿街紅綠走旌旗」,也是實描「文化大革命」激悄時期全國城市一景。
尾聯的「憑闌靜聽瀟瀟雨」,化用岳飛《滿江紅》,此時,作者也是「怒發沖冠」,從那時的一些激烈而嚴厲的言辭,便可窺之一二。不過,他在「怒發沖冠」時,卻於1965年12月離北京南下,離開中央長達8個月。
他在「西方的那個山洞」里,認真地「有所思」。可惜他「所思」的似乎沒有包括這場「大革命」的反面結果,而是一味地要「天下大亂,達到天下大治」。這里,寫的是「故國人民有所思」,而「有所思」的實是作者自己。
D. 憑欄靜聽瀟瀟雨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憑欄靜聽瀟瀟雨」,從字面理解就是依著欄桿靜聽哪枝大李豎瀟瀟而瀉的雨聲。詩乃托物言志,其實際蘊意是指:面對興風作浪的事搭唯態,靜觀其發展變化。筆者不明其作者及出處,只以個人感悟詮此淺見。(青海西寧 花香入夢遙 2012-04-27)
E. 憑欄靜聽瀟瀟雨,暮色空明雨亦霽是什麼意思
反映的是詩人閑雲野鶴,淡泊明碰碧志的心境.遙望雨中景色,憑欄靜聽,淅淅雨聲.融入自然,身無外物,平肆行和心裂吵嘩情,淡然處之.
F. 憑欄靜聽瀟瀟雨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憑欄靜聽瀟瀟雨的意思
1、「憑欄靜聽瀟瀟雨」意思是我倚靠在欄桿上靜靜地傾聽瀟瀟的雨聲。
2、「憑欄靜聽瀟瀟雨」出自《七律·有所思》,原文:正是神都有事時,又來南國踏芳枝。青松怒向蒼天發,敗葉紛隨碧水馳。一陣風雷驚世界,滿街紅綠走旌旗。憑欄靜聽瀟瀟雨,故國人民有所思。
3、白話譯文:正當首都北京發生重大事件的時候,我又來到祖國南方巡視。青松的枝幹長勢極為強盛,向上奮發,直指天空,衰敗凋落的葉子紛紛敏罩隨著綠水漂流而去。剛剛掀起的一陣革命風暴雷霆,震驚了整個世界,滿街到處都是身穿綠色軍裝、舉著各種組織旗號和標語的隊伍在遊行。我倚靠在欄桿上靜橋迅鬧靜地傾聽瀟昌漏瀟的雨聲,關注這一事件的發展狀況,古老國度的人民有所思慮。